又一家中國公司被美國盯上了!

2021-12-28 長安街知事

又一招「釜底抽薪」。

據《華爾街日報》28日報導,美國正在將矛頭對準中國最大的安檢設備製造商,一場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其他機構發起的遊說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旨在說服歐洲國家將中國的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連根拔除。

而理由是,美國認為該公司在歐洲的商業行為對西方安全和企業構成威脅。據報導,相關工作自上月起開始加快推進。

熟悉的論調,似曾相識的配方,只是放在了新的目標上。

據同方威視官網介紹,該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安檢產品和安全檢查解決方案供應商,成立於1997年,源於清華大學,為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安檢領域先進的創新技術、品質卓越的產品以及綜合的安檢解決方案和服務。

同方威視在華沙郊區的製造工廠

而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正在試圖從克羅埃西亞到立陶宛的整個歐洲「剷除」同方威視,同時遊說以美國公司取而代之。

但儘管遊說不止,芬蘭在本月仍選擇了同方威視提供與俄羅斯邊境地帶的貨物掃描服務,相關人士稱,芬蘭海關並未發現任何威脅安全的依據來拒絕同方威視。

在歐洲搞「小動作」不斷背後,川普政府還在催促國內公司和中國「脫鉤」。然而彭博社28日的一篇文章為川普潑了冷水。文章稱就在川普敦促美國公司拋棄中國時,這些公司卻想要和中國更快地建立聯繫。

該文章以往返於深圳附近港口和美國之間的貨櫃船為例,說明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物流如何快速進行。而一趟為美國家庭運輸貨物的物流背後是複雜的商業聯繫,涉及以色列、法國、火奴魯魯等國家和地區的公司。「這種聯繫表明,川普的想法不切實際」。

深圳鹽田國際貨櫃碼頭

彭博社引用一位美國傳統零售商的話稱,「這些命令令人難以置信」。美國疫情期間,得益於靈活的供應鏈以及與中國及亞洲其他地區供應商的緊密聯繫,這家零售商保存了大部分商品庫存並取得了良好業績。

數據不會說謊。CNBC網站報導,在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經濟不確定性的背景下,外國資本正在尋找新市場,而中國市場看上去非常可靠且龐大,「外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興趣與日俱增」。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總結稱:美國企業不顧川普的政治威脅依然投資中國公司。

上周二,在被媒體採訪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難得地說了實話:「今天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挑戰與中國經濟息息相關。」

路透社報導援引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兼貿易專家比爾·賴因施(Bill Reinsch)的話稱,中美兩國經濟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共同發展,「總統不能簡單地命令所有人回家。企業將做出合理的經濟決策」。

與中國貿易聯繫密不可分,卻要求歐洲國家剷除中國企業。商人出身的川普不是不懂企業所需,而是假借子虛烏有的罪名謀求自身利益。

參考資料:彭博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相關焦點

  • 七個美國機構盯上中國電信公司
    ◎ 科技日報記者 胡定坤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6月9日,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發布兩黨聯合報告,聲稱中國電信美洲公司、中國聯通美洲公司、信通電話美國公司(ComNet USA)三家中國電信公司已在美國運營約20年,美政府未能有效應對其帶來的「國家安全威脅」。
  • 拿下全球 80% 份額,華為之後,這家中國公司又被美國盯上了…
    繼華為之後,美國又盯上了另一家中國科技巨頭。
  • 【新聞】華為之後又一家中國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 原因蹊蹺;三星確認今年將開發可捲曲和可滑動顯示屏
    1、華為之後又一家中國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  原因蹊蹺1月29日,京東方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對公司展開
  • 中國聯通被美國盯上了
    路透社: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要求美司法部介入中國聯通在美業務信函中,FCC詢問美國各執行分支機構:「(中國聯通美洲公司)是否以及如何受到中國政府的利用、影響和控制,以及與(美國)國家安全和執法相關的風險。」FCC還詢問,有關「緩解措施是否能夠解決任何已經確定了的擔憂」問題。為此,FCC在信中要求各機構於當地時間11月16日前作出回應。
  • 美國盯上騰訊遊戲投資!CFIUS 已致函審查 Epic、拳頭等騰訊投資公司
    美國政府對中國公司、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之間關係的審查又加強了。
  • 盧比奧又盯上了QQ
    這次,他盯上了騰訊的另一款即時通訊軟體——QQ。當地時間9月14日,盧比奧的參議員宣傳網站主動公開了他11日寫給川普的信。他在信中慫恿川普,要求將QQ納入8月針對微信的行政命令中。盧比奧為此羅列了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揣測該應用與中國官方的關係;以及QQ與微信同屬一家公司,功能類似,所以具有「共同威脅」等。
  • 這次,一家中國公司卡住了美國企業的脖子
    當美國向中國發起貿易挑戰之時,一家美國基金能否順利實現其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步,命運掌握在了一家中國公司手裡。向Santos發出私有化要約的能源投資基金Harbour Energy成立於2014年,公司大股東美國EIG全球能源合夥公司,是一家管理資產超過150億美元的全球知名能源投資機構,另一股東SCEPTER,則是汶萊皇室、超高淨值實業家和主權財富基金組成的財團。
  • 【突圍】被川普意外盯上的中國隱形冠軍
    2020年,川普盯上的第一家中國公司,不是人們想像中的硬科技中流砥柱,而是在外行眼裡名不見經傳的一家企業服務垂直領域隱形冠軍——石基信息。 2003年,正是藉由對美國公司Micros的酒店管理系統Opera的獨家代理,石基從中關村的一家項目制軟體公司逐步走上隱形冠軍之路。2014年,Micros被甲骨文收購,石基便開始與甲骨文合作,繼續代理Opera。 而此次與甲骨文分道揚鑣將導致石基2020年的預期收入下降約3億元人民幣。
  • 《財經天下》:如新, 一家美國公司的中國創業史
    在總部儀式開幕前十幾分鐘,NU SKIN如新集團董事會主席、聯合創始人倫兆勳才從浦東機場匆匆趕到現場,這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美國人剛剛經歷了一場「緊張而疲憊的旅程」。他原定直飛上海的航班因誤點而取消,為了準時參加活動,他從美國取道歐洲又轉飛中國,「繞了大半個地球,花了40個小時才到這裡。」他在媒體見面會時這樣笑著解釋。
  • 打壓華為後,又盯上了TikTok,美國阻止中國5G是徒勞
    美國對中國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管制越來越嚴格,眾多中國科技公司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同時還拉攏「盟友」一起遏制中國發展。
  • ATM吐鈔撈金快 黑客盯上美國
    此前歐洲、亞洲的銀行就曾面臨這一威脅,如今黑客盯上了美國的 ATM 機。為了實施 「jackpotting」 攻擊,竊賊首先必須對 ATM 機進行物理訪問,此後利用惡意軟體或專用電子設備(通常會將兩者結合使用)控制 ATM 機的操作。「jackpotting」是由知名白帽子黑客巴納比·傑克發明的一種技術。
  • 【懂懂日報】電商平臺紛紛盯上丹麥生蠔|韓國易買得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
    今日導讀:電商平臺紛紛盯上丹麥生蠔,吃貨族福音?
  • 【財經天下周刊·特寫】如新, 一家美國公司的中國創業史
    在總部儀式開幕前十幾分鐘,NU SKIN如新集團董事會主席、聯合創始人倫兆勳才從浦東機場匆匆趕到現場,這個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美國人剛剛經歷了一場「緊張而疲憊的旅程」。他原定直飛上海的航班因誤點而取消,為了準時參加活動,他從美國取道歐洲又轉飛中國,「繞了大半個地球,花了40個小時才到這裡。」他在媒體見面會時這樣笑著解釋。
  • 黑客為什麼盯上任天堂?
    此次黑客入侵的30萬用戶資料,根據 ResetEra 論壇資料顯示,洩露的數據可能來自任天堂的一家合作公司 BroadOn(被聘請開發 Wii 的大部分硬體和軟體),黑客通過攻擊 BroadOn 伺服器,從而獲得了 Wii 的重要信息。比較嚴重的地方在於,洩露數據包含 Wii 各個部分的框圖和 Verilog 文件。
  • IPHONE不屬於蘋果,而是中國一家皮革公司?
    美國「臉書」與中國廣東珠江飲料公司商標侵權訴訟案以臉書勝訴事件,引發媒體關注美國蘋果公司與中國一家皮革公司採用IPHONE註冊商標的訴訟案。
  • 1款阿拉伯語遊戲擠進了美國iOS Top20,而發行商居然是一家中國公司!
    上一期中,茶茶在美國Top100榜單中發現了一家專為歐美國家開發博彩遊戲的中國公司——Zentertainment,這家公司在App Store上發布的以Casino、Slots玩法為主的博彩遊戲已多達16款,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博彩手遊市場能爭得一席之地實屬不易。在國內的出海浪潮中,有這種虎口奪食奮力搶佔紅海市場的公司,也有劍走偏鋒先奪藍海市場的主兒。
  • 美國政府盯上了迪士尼的FOX收購案!
    最近確實是沒有別的大事件了,今天我們還要繼續說說迪士尼收購FOX這件事,因為,美國政府盯上了這樁驚天交易。顯然這並不是一個讓人意外的情況,迪士尼在收購FOX大部分資產後帳面實力大增,可以說隱然已經有世界第一娛樂公司的勢頭了!
  • 被人權組織「盯」上 美媒:美國在人權問題上越來越被視為惡棍
    7月1日,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發布了一篇社論,標題為《人權組織「盯」上了川普領導下的美國》。
  • 【福布斯中文網】新新貸CTO李冠峰:全球黑客盯上中國P2P?
    因此國內P2P被國際黑客盯上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的也有,但是一家好的P2P公司,網站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澱的,每年投入都至少千萬級。從黑客可能對P2P進行的攻擊來看,大致可以分為對平臺的攻擊和對用戶本身的攻擊。
  • 非法外企直銷盯上中國市場 走私滲透獲巨額利潤遭調查
    近日,鳳凰網財經獲悉,一家名為然健環球的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因涉嫌非法直銷、走私等問題,正接受警方調查。這並非公司首次首次在國內被調查,公司還有會員因為涉及非法直銷被判刑。不過,公司聲稱,不會改變現有的銷售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成為眾多直銷外企渴望進入的市場,並通過走私、虛假宣稱等方式進入中國,獲取巨額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