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一家中國公司卡住了美國企業的脖子

2022-01-01 華商韜略


當美國向中國發起貿易挑戰之時,一家美國基金能否順利實現其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步,命運掌握在了一家中國公司手裡。

華商韜略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客服微信:hstlkf

華商韜略·華商名人堂 ID:hstl8888

作者丨趙建勳

有人認為,新奧股份應該反對Harbour的收購要約,趁機報復報復美國人,尤其現在是中美之間劍拔弩張的時候,新奧股份應該張揚一下中國人的力量和志氣。

但真的有必要這樣意氣用事?

卡了美國公司的脖子

這是一盤真正的國際化商業棋局。

合作還是鬥爭?決定權掌握在了中國人手裡。

華商韜略綜合A股上市公司公告信息及周邊信息顯示:

3月29日,澳大利亞能源企業桑託斯(Santos)收到了來自美國港灣能源公司(Harbour Energy)價值135億澳元(接近104億美元)的私有化要約。

Harbour表示將通過協議安排的方式收購Santos 100%的股份,價格為每股4.98 美元(相當於6.50澳元),比Santos目前的股價高出近30%。

而國內清潔能源領域著名民營企業新奧集團(ENN)下屬的上市公司新奧股份,正是Santos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持有Santos全部流通股的10.07%。

根據港灣提案,新奧所持的Santos股票將通過協議或交易轉換為投資特殊目的公司(「港灣聯動公司」)股權。按此方案:

私有化完成後,新奧股份仍將通過特殊目的公司間接投資Santos。

總部位於阿德萊德的Santos公司,是澳大利亞最大天然氣生產商和第三大石油公司,擁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資產,在澳大利亞與巴布亞紐幾內亞亦掌握兩間液化天然氣(LNG)大型工廠的部分股權。

幾年前,受債務過高以及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格低迷的影響,Santos一度陷入經營困境,股價遭受重挫。而公司在昆州Gladstone投資180億美元的液化氣工廠又剛剛建成,令其雪上加霜。

▲Santos股價走勢,來源:湯森路透

2015年,為度過財務危機,Santos提出一項總值35億澳元的資產負債修復計劃,中國私募基金弘毅投資(Hony Capital)通過認購Santos發行的35億澳元新股,收購了Santos的少數股權。

弘毅投資董事長趙令歡當時表示:「Santos在澳大利亞行業內的戰略地位與中國快速發展的能源市場存在增效作用。」

2016年4月,以天然氣分銷為核心業務的新奧集團,為確保上遊資源穩定供應,其旗下上市公司新奧股份以7.5億美元從弘毅投資手中收購了Santos的11.7%股份,繼而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在收購後,加強了與Santos的合作。

2017年,新奧股份和弘毅投資宣布與Santos建立「戰略關係」,加強在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業務合作。

向Santos發出私有化要約的能源投資基金Harbour Energy成立於2014年,公司大股東美國EIG全球能源合夥公司,是一家管理資產超過150億美元的全球知名能源投資機構,另一股東SCEPTER,則是汶萊皇室、超高淨值實業家和主權財富基金組成的財團。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Harbour的執行長(CEO)Linda COOK,曾服務於皇家荷蘭殼牌公司超過29年,曾是殼牌五人執行委員會成員之一。在她擔任殼牌天然氣和能源公司的CEO期間,殼牌營收從65億美元曾至246億美元,利潤從9200萬美元增至53億美元,液化天然氣年產量由750萬噸增至近1850萬噸,從而成為全球天然氣行業領導者。

在向Santos拋出私有化要約之前,Harbour Energy已經以30億美元成功收購了英國殼牌北海資產。

全球油價回升,加上亞太地區天然氣需求強勁,使得許多能源公司競相在澳洲尋求收購相關資產的機會,Harbour Energy便是其中之一。

新奧股份作為Santos的第一大股東,因此成為Harbour的絕佳收購目標:收購Santos核心資產,將進一步拓展其在澳洲和亞洲的業務版圖。

為了使命必達,去年8月以來,Harbour Energy已經三次提高報價,從當初的每股4.55澳元,一路漲到6.25澳元、6.5澳元。

而Santos方面則一直承受沉重的債務負擔,它在Gladstone的液化天然氣項目中投入很大的資金,卻尚未進入回收期,進一步拖累了公司的股價。

基於港灣的第三次報價,Santos已經與Harbour進行接洽並可能提供盡職調查機會。4月3日Santos宣稱,將與Harbour「展開互動」。

但Harbour的心願最終能否達成,要取決於Santos第一大股東新奧股份的意願。

於是,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當美國向中國發起貿易挑戰之時,一家美國基金能否順利實現其全球化布局的關鍵一步,命運掌握在了一家中國公司手裡。

新奧不能失去Santos!

在大力治理汙染、能源低碳轉型等多重因素的帶動下,中國國內天然氣需求的上升速度已大大超出政策制定者和市場的預估。

根據BP公司的預測,到2035年,天然氣在中國能源需求中的份額將達到11%;進口天然氣佔總消費量的比重將從2015年的30%上升至近40%。

▲數據來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7版)、西南證券整理

國內氣田的資源挖潛無法滿足市場發展,增量供給必須要靠進口。為確保能源安全,多元化的進口來源和渠道也愈發重要。

當初,新奧股份也正是奔著這一點成為了Santos的第一大股東。

數據顯示,中國2017年管道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可能超過6,700萬噸,較上年增長超過四分之一。僅LNG進口量就增長了逾50%。市場認為,中國極有可能在2018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

去年冬季中國北方出現的「氣荒」,除了儲氣設施投資嚴重滯後、「煤改氣」政策冒進、氣價「雙軌制」外,海外氣源不穩正是一個重要原因。

此前,中亞天然氣進口已佔我國進口天然氣的40%,去年來自土庫曼斯坦的進口量為1932.2萬噸,佔同期中國管道天然氣進口總量的84.6%!

2017年11月,中亞進口天然氣量卻急劇減少,甚至出現了日進口量掉到9000萬立方米以下的情況。

其中的原因,除了供氣國自身用氣量上升外,還包括對方想趁機漲價,但中國卻不接受,作為施壓手段,對方於是沒有按計劃執行與中石油籤訂的天然氣合同。

更有中石油人士憂慮地說,歐洲也正對氣源作多元化調整,目前歐洲國家與土庫曼斯坦進行長協談判,未來可能會通過俄氣管道將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引入歐洲市場。如此,則會進一步削弱中亞的對華供氣意願和能力。

這些事情都暴露出中國天然氣供應及能源安全面臨的潛在風險,也對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更好地配置資源,確保分散且長期穩定的天然氣供應源,避免被某幾個國家卡脖子提出了緊迫要求。

澳洲目前是中國三大LNG供應國之一,新奧集團作為重要的中澳LNG貿易商,其市場影響力巨大。

鑑於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氣消費國,不論是中亞、俄羅斯、中東,還是美洲、澳洲、非洲的天然氣出口國,都把中國視為未來最重要的市場。包括美國,也將天然氣貿易作為縮小中美貿易逆差的重要抓手。

澳洲天然氣,以及Santos因此變得更具戰略意義。

因此,有人認為,新奧股份應該反對Harbour的收購要約,趁機報復報復美國人,尤其現在是中美之間劍拔弩張的時候,新奧股份應該張揚一下中國人的力量和志氣。

但真的有必要這樣意氣用事?畢竟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簡單的零和博弈。而且在國際能源貿易領域,尋求多方共贏來應對全球能源挑戰或許才會是最好的選擇?還是把市場還給市場自己做出理性判斷吧!

合作共贏才是坦途

華商韜略掌握的新奧股份董事會公告顯示,新奧股份已就港灣提案與Harbour及相關方進行接洽,形成具體方案後再提交股東大會審批。

這顯示,新奧股份至少沒有準備關上與美國公司合作的大門。

而理性客觀地看,新奧股份也更應該以開放與合作的態度,把面前表面看起來的挑戰,化為實際上的轉折契機。

Santos理應要留,但擁抱新的投資方合作意願,釋出中方善意,在遵循三國法律法規和市場規則下接受Harbour的要約,爭取新奧股份可以以更加有決策權和影響力的身份來參與Santos的運營,以此加強與Harbour的關係,或許才是更有利、也更能體現中國企業格局與智慧的方式。

在全球化2.0的大時代背景下,Santos的發展前景,既取決於Harbour掌舵人Linda團隊的雄心壯志和超強能力,取決於能否獲得澳大利亞市場和政府的信任,更取決於能否得到中國股東的全力支持和中國國內各利益相關方的背後支撐。

拋開「卡卡美國人的脖子」、「讓他們付出更多代價」之類的情緒化反應,理性分析後我們不難看到,這將是中國民企,中國能源行業,甚至中國實體經濟向外界展現格局與實力的難得機遇!

港灣公司已經明確歡迎新奧股份繼續留在Santos公司,並歡迎其在開拓中國市場過程中發揮作用。這也並非是港灣公司的權宜之計:港灣對Santos的未來寄望之一就是大力發展中國市場,新奧股份顯然能為之發揮巨大作用。

這即是說,新奧股份並不會因此而喪失它本該在Santos獲得的利益,相反,如果操作得當,還會得到顯而易見的附加值:第一,藉助Harbour,讓Santos的業務和財務得到改善,有錢大家一起賺;第二,新奧股份可以藉助港灣公司眺望乃至跳向美國市場。

另一方面,新奧股份如果能夠通過成全他人來成全自己,在國際通行規則下扮演配合默契的夥伴角色,這也有助提升中國企業在海外積極參與重大市場布局的戰略合作夥伴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從澳大利亞、紐西蘭到美國、加拿大、德國,西方國家常常將中國展示的「軟實力」曲解為帶有攻擊性的「銳實力」,歧視性地認為中國正在利用海外華人組織、企業、資本,對所在國的政界和基層民眾施加影響,因而讓當地社會排華情緒不斷滋長。

這些排華心態,已直接影響中資在海外的投資活動,讓中企的海外投資併購面臨更多阻礙。新奧股份的這個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協作模式如果達成,則會給中國企業的海外發展增加一個更受歡迎的成功案例。

與此同時,如果新奧股份接受港灣的要約,通過Harbour扮演「隱形投資人」的角色,繼續在Santos發揮角色,擁有權益,展開合作,也可為其他中資公司的收購提供一個新模式:通過海外夥伴,藉助海外夥伴的背書,無需自己走到臺前直面因為中資身份而面臨的特殊討論或審查,去完成海外標的的收購。

因此,我們認為,新奧股份的膽子應該大一點,甚至胸懷也更大一點,積極主動地參與Santos公司的私有化進程,並通過與港灣達成面向未來的多贏協議,在互惠互利中,一舉多得:

既為新奧股份尋求到更多海外夥伴與資源空間,也以民企身份為主體,更好地藉助市場手段,用生意對生意的方法為國內天然氣發展做貢獻。

面對不斷擴大的全球天然氣市場,以及中國龐大的國內需求,市場不會懷疑Santos和Harbour公司會獲得更大成功。這兩個夥伴的成功,無疑也會為新奧股份在全球更廣大範圍內的發展起到助力。

▲數據來源:《BP世界能源展望》(2017版)

中國企業應該更柔軟地走出去

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貢獻世界的方式,也是中國發展的需要。但民粹主義在歐洲抬頭、主張「美國優先」的川普上臺、中美貿易爭端升級…… 「逆全球化」思潮在西方世界湧現,卻讓這一道路挑戰多多。

2017年全年,中國企業非金融類對外投資為1200億美元,與2016年1700億美元相比,大幅下降三成。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監管部門主動出手,抑制非理性投資。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遇到了國外監管部門設置的障礙,主要集中在能源、高科技、高端製造領域。

2016年,中國公司有750億美元的海外交易中斷,德國政府禁止向福建晶片投資基金以6.7億歐元出售半導體企業愛思強(AixtronSE)就是一個明顯的事例。歐盟還計劃採取措施對海外流入歐盟的直接投資進行篩查,主要也是針對中國。

2017年,約有價值80億美元的中國赴美投資被取消,涉及半導體和鋁業公司的收購,包括美方否決了中資背景企業收購美國晶片生產商萊迪思半導體。今年1月,螞蟻金服收購速匯金國際失敗的原因同樣是無法通過美國國家安全審查。

2016年初至2018年初,有27起中國企業對美收購未能完成,這一數字幾乎相當於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六國未完成交易的總和。

雖然貿易保護主義風起雲湧,中國依然在努力扛起全球化大旗。習近平主席也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多個國際場合,高調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指出全球化是歷史趨勢的必然,強調中國將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但政府的資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有時候甚至會被格外對待。

在此格局下主動作為,已經具有全球化基礎,尤其是熟悉海外市場規則並有能力進一步發揮作用的中國民營企業,應以國際通行的市場手段,做更多既有利企業發展,也有利推動中國融入世界的事。

曾有人總結中國企業在海外不被待見的原因,其中包括:土豪思維嚴重,追求絕對控股,習慣於一錘子買賣,缺少持續做大做強的想法和定力;追求絕對控股,導致企業過分依賴於國內資金和市場,缺少與其他海外企業以及與當地企業進行橫向聯繫;「官本位」思想頑固,忽視當地法律法規、傳統文化、環境保護、勞工制度;不夠尊重商業規律,不重視維護與基層政府和民眾的良好關係和互動,忽視公益活動的重要性等等。

新奧股份當初入股Santos,是因為看好對方的長期發展,將對方作為公司清潔能源長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希望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係而做出的決定。成為最大股東後,新奧股份也為Santos走出經營困境發揮了積極重要作用。

據華商韜略掌握消息顯示,澳洲媒體曾於2016年11月爭相報導:為了拯救Santos,新奧股份董事長王玉鎖在2016年曾向Santos管理高層發出長信函,列出幾點快速改革計劃:

首要一點就是強調公司需要「一個明確的戰略」,要將當前的能源危機看做一次機會,沿整個天然氣價值鏈進行價值開發;

第二是「治理結構」,要設置一個更有效、多樣化、經驗豐富的董事會,同時充分調動起高層管理團隊的積極性和能動性;

第三是改善現有的資本結構和資產負債情況,儘快實施一些低成本的發展計劃,重建信心。

這幾點可謂直戳Santos軟肋。事後看,Santos之所以能走出困境,王玉鎖先生發起的「攻勢」功不可沒。

新奧股份已通過過去的實踐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投資人不只是帶來資本,也有意願、有能力積極參與持股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和治理,有跨國整合的頭腦和戰略、路徑。

這也是Harbour希望新奧股份接受要約,並且希望新奧股份繼續在Santos享受權益、發揮作用、一起發展的關鍵之一。

如果新奧股份能夠樂見Santos公司的私有化,藉助Harbour公司帶來的豐富資源和市場,實現自身的更大發展,將為民營企業走出去、做全球化企業,樹立新的標杆。

與國際市場規則和文化接軌,分享市場和資本、技術,彼此開放市場,實現均衡條件下的市場擴張,全方位實現互利互惠,更加重視智慧財產權,更加重視法治化,這些都是未來的客觀需要。

中國的民營企業,需要認清這種全球化的大趨勢,不斷提升全球化思維,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我們的環境和世界,正確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變化和走向,對全球市場、產業、資本環境、法律法規、商業趨勢和危機風險保持足夠的敏感度,提高全球化的資源整合、人力整合與文化融合能力,積極全球布局,做全球化企業,盡全球化責任。

已經走在全球化道路上的新奧股份,應該鼓足勇氣去接受這個新的挑戰,也由此開創新的國際化模式,為後來者樹立標杆。

相關焦點

  • 日本味精企業,真的卡住了晶片脖子?
    ‍前不久,一篇名為《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晶片的脖子
  • 美國再出陰招卡華為脖子,中國要打好這次科技上甘嶺保衛戰!
    以後即使晶片不是美國開發設計,但只要外國公司使用了美國晶片製造設備,就必須要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證,才能向華為或其附屬公司海思半導體等提供晶片。華為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從美國商務部獲得許可證。這就是要對華為公司徹底的卡脖子了!
  • 2021年是電動車自駕車元年,中國卻在晶片上被卡住了脖子
    這三大件中,目前中國在電池方面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中國非但在電池技術方面領先全球,也控制了電池最上遊的原材料領域。但是,在電機、電控方面,依舊是美國說了算。這裡面最關鍵原因是美國掌握了全球半導體行業的話語權。現今,這方面技術最先進的是特斯拉。特斯拉現在使用的是由臺積電與三星合作生產的14nm電動車晶片。
  • 中國有沒有能卡住美國脖子的科技?我國也有不少高科技
    那麼,除了航天方面,從我國科學技術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和美國相比,我們目前是否擁有可以卡美國脖子的技術呢?中國有能卡美國脖子的技術嗎?很遺憾,雖然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還是非常快速的,而且未來發展前景也非常樂觀,但是,現階段我們仍然是沒有辦法和美國相比的,因為我們目前不僅沒有辦法「卡美國的脖子」,反而在很多方面,我們反而會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 一美國儀器公司擊敗中國整個行業?中國企業還連山寨品都造不出?
    光刻機的缺失,卡住了中國晶片發展的脖子,而科學儀器行業被美國壟斷,卻使我國的萬億產業面臨著致命的威脅。正是因為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中國的很多企業才忽視了科學儀器這一領域,由此賽默飛公司一家獨大的情況正在成為現實。像中國的國家實驗室等一些重要部門都要依賴賽默飛公司的儀器,雖然賽默飛公司的營收在中國網際網路企業面前不值一提,但是卻超過了中國四大監測企業的營收總和。我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大國,這難道不是一件令國人感到羞愧的事嗎?
  • 真正卡住華為脖子的,其實並非美國人,而是流向海外的中國人
    Thomson Reuters統計的全球100位頂尖材料科學家顯示,行業排名前6位都是來自於中國的畢業生,本科多就是就讀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這無疑是國內高端人才流失嚴重的縮影。任正非曾表示,華為每年都會花費大價錢從國外購買設備,但買回來卻發現,這些設備的研發人員都是華人。
  • 到底是哪個脖子被卡了,腳脖子還是頸脖子?
    討論這些問題,也許首先需要弄清到底卡的是什麼脖子。改革開放至今已40餘年了,面向市場和技術前沿,中國的各行各業不可謂不用心,中國的技術人員不可謂不努力,中國的科技投入不可謂不儘量,但為什麼仍有相當部分的核心技術領域在關鍵時候扛不住呢?從表面上看,卡的似乎都是技術,但如果你是一個真正幹過技術的技術人員,當一個問題最終歸結為純技術問題的話,你會覺得是問題嗎?
  • 真正卡住中國製造脖子的,可能是喉嚨裡的這根「魚刺」
    擺在中國製造眼前的現實問題是,真正卡住脖子的並不一定是別人的鎖喉大招,也可能是自己喉嚨裡的一根魚刺。   01什麼是靠譜的產品?2012年,剛剛接手華為手機事業部的餘承東,面對的是一堆「山寨機」、「貼牌機」的標籤,當時的華為手機在「中華酷聯」四大國貨品牌中銷量墊底。
  • 日本味之素4個月研發出的ABF,卡住了整個晶片產業,中國為何做不出
    此時,另外一個研發團隊的主力,橫田忠彥(Tadahiko Yokota),在項目最困難時,把他對ABF未來的擔憂告訴了竹內。味之素ABF的研發過程中,竹內孝治團隊將企業智慧財產權運用的非常到位,始終將核心秘密進行完整保護,同時輔以專利和商標等形式,為ABF建立起一個立體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網。
  • 不懂遊戲的CEO,怎麼做遊戲公司?
    其中一家是陳湘宇同學的創夢天地——目前中國最大的獨立手遊發行平臺公司,你手機裡的《水果忍者》、《神廟逃亡》、《紀念碑谷》、《夢幻花園》就是他家的 ;同時也是一家上班時間打遊戲也不會被罵的公司:我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了創夢天地新遊戲《全球行動》的上線發布會,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是一群人坐在一間大會議室內——打遊戲!陳湘宇稱自己是一個不懂遊戲的CEO,那他是如何創立這家遊戲公司的呢?
  • 對付美國的打壓,華為需要隊友,ATMT,請跟上
    一、為什麼美國專打華為?在中國的大型企業中,美國專門對付華為,而對於現在我們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巨頭,ATMT阿里、騰訊、美團、字節跳動,美國卻不感興趣,為什麼?而之前的高通華為5G標準之爭,和現在的美國打擊華為所爭奪的點都是一樣的,就是要爭奪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如果美國卡住了華為的脖子,就等於卡住了中國整個的移動網際網路的脖子,等於順帶手就掐住了ATMT的未來。在現在的主流經濟學體系裡,有一個觀點:只有創新才是經濟增長的動力,而這其中科技創新才是創新的源泉。這一輪,美國主要卡住的是晶片行業。
  • 是什麼卡住了我們核心技術的脖子?
    例如,當高速公路需要通過個人財產,個人產權將會妨礙到的情況,美國比中國更有可能發生。在選擇領導者時,中國的自上而下更多,而在美國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同樣,中國的領導者更多地從上至下管理重點行業的公司,以支持國家利益,而在美國則相反,企業的管理方式是自下而上的。這就是摩擦根源所在。
  • 又一家中國公司被美國盯上了!
    據《華爾街日報》28日報導,美國正在將矛頭對準中國最大的安檢設備製造商,一場由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其他機構發起的遊說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旨在說服歐洲國家將中國的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連根拔除。而理由是,美國認為該公司在歐洲的商業行為對西方安全和企業構成威脅。據報導,相關工作自上月起開始加快推進。
  • 榮耀,會是華為出售的最後一家公司嗎?
    2020年11月17日,深圳特區報上刊登了30多家公司收購華為榮耀的公告。一家企業的收購公告刊登在了深圳特區報上,這個陣勢罕見,一方面說明這是一樁大事, 另一方面也說明,這是深圳的一樁大事。的確如此,深圳的大事,需要深圳來牽頭。
  • 中國各省最大企業,居然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大約兩年前,小編見過一張美國各州最大企業地圖(按營收排名),興之所至,也做了一張中國版地圖。如今兩年過去,商海浮浮沉沉,上榜企業有什麼變化呢?→ 金科控股 「飛天」第一股終究超越了貴陽花果園大盤的開發商:貴州:宏立城集團 → 貴州茅臺  還是沒有一家網際網路企業 兩年之前,地圖上沒有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兩年之後,地圖上還是沒有。
  • EDA是如何卡住了脖子?
    自美中貿易戰開戰以來,半導體行業多個領域被全民普及了幾次,EDA 也被屢屢提及,現在幾乎都形成了條件反射,一旦同時提及國產晶片跟EDA 就會不由得摸摸脖子,卡,好卡!試問,如果你是投資人,是願意花三年時間去做一個拼多多還是花三十年時間去做一個EDA 公司?產業生態,EDA 跟工藝和設計強相關,左要抱Foundry 的大腿,右要抱Design house 的大腿,因為既要跟著工藝跑,又需要用戶的信任去驗證,尤其是如今新工藝,動輒千萬美金的投片費用,可不是兒戲跟情誼。
  • 美國已切斷華為命脈,中國怎麼辦!
    未來華為生產以及所需要的幾乎所有晶片全部都要受到美國管制,這牽涉到的不只是紫光展銳、聯發科、三星所能供應的手機晶片,華為需要的其他晶片整個層面都會受到影響。現在美國卡住的不單單是臺積電不能為華為生產代工,而是卡住了全世界所有半導體廠,使其不能為華為生產代工。
  • 華為事件背後:美國真正懼怕中國的,其實是這個…
    近日,華為事件連續發酵,各種聲援不斷湧現,當我們奮起反抗之後,現在更應該徹底認清一個事實:美國真正懼怕的,盯著的,其實是中國的實業。 華為今天的遭遇說明,一些國家對於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崛起,絕不會持歡迎態度,當中國真正超過他們的時候,他們會用一切手段對付你。
  • 中國有哪些技術被卡脖子?
    中國是全球柴油發動機的主要市場和生產國家,而在國內的電控柴油機高壓共軌系統市場,德國、美國和日本等企業佔據了絕大份額。和國外先進公司的產品相比,國產高壓共軌系統在性能、功能、質量及一致性上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成本上的優勢也不明顯。
  • 總成本120萬的X光機,一個進口零件就花了100萬,中國企業的「痛」今天有解了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X光機,一臺總成本120萬元的X光機,其中某一個核心零件的進口價格就要100萬元,這種被人「卡住脖子」的技術瓶頸,就是中國製造企業需要發奮圖強的地方。長期以來,我們國內在該項技術領域一直受制於人,即使是國外先進企業,想要做出非拼接式大尺寸高性能的平板探測器,也非易事。因此,上海企業這次牽頭做的國家重大科研攻關項目,不僅是國內首次,而且還將填補國際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