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NASA新發現的「另一個地球」,究竟是誰的家園?

2021-02-08 品玩


今日導讀

過去,

人類一直在詢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嗎?

至少現在我們可以肯定的是:

整個宇宙中,

太多的未知正在變成可能,

等待人類去探尋。





昨晚睡覺之前,你應該有很大的機率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聽說一件事情:美國宇航局(NASA)將發布一條「令人興奮」的新消息……


這條消息究竟是什麼?人類終於發現自己不是宇宙中孤獨的智慧生物?抑或時空穿梭成為現實?恐怕,睡了一覺的你有許多問題要問——別擔心,我們幫你把這些問題全問了,並且找到了答案。


1)發生了什麼?


大約昨天(2015年7月23日)下午4時許,NASA宣布,將在國際標準時間2015年7月23日下午4時(北京時間7月24日零時)召開電話會議,對外發布該局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發現的,系外行星搜索方面一條「令人興奮」的新消息。


換言之:我們可能用克卜勒望遠鏡找到了「另一個」地球。


人類致力於尋找像地球一樣或類似的,圍繞其他恆星旋轉的類地行星。而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是NASA專門為尋找類地行星的克卜勒任務設計建造,並在2009年3月成功發射升空的一臺太空望遠鏡。這臺望遠鏡飛出大氣層之後,進入了一條尾隨地球的公轉軌道,圍繞太陽旋轉。


克卜勒空間望遠鏡如何發現類地行星呢?如果你曾經聽說過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天文現象——假設另一個恆星體系內是否有行星凌星的現象,即可發現候選的行星。現在6年過去了,克卜勒已經發現了超過3000顆候選行星,並確認了超過1000多顆類地行星。


克卜勒空間望遠鏡的觀測範圍


2)發現了什麼:克卜勒-452b,有史以來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類地行星


NASA暗示,這個新的發現,可能是迄今為止和地球相似程度最高的一顆。


在2009年5月到2013年5月,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正常運轉的期間裡,NASA天文學家獲取到了大量的數據。在隨後直到最近的日子裡,天文學家試圖從數據中找到所有的待選類地行星。而在2015年7月,天文學家終於找到了一顆從天體物理、生物學等多個方面和地球極為近似的類地行星,暫命名為克卜勒-452b。


截止至目前,科學家們發現最接近地球的幾顆類地行星


根據天體物理學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共同基於常識、大量研究成果給出的推算,克卜勒-452b從行星的尺寸、環繞恆星的公轉軌道尺寸、恆星的尺寸上,都跟地球以及所圍繞的太陽情況十分接近:


首先,它的直徑比地球大60%,估算得出的質量大約為地球的5倍,星球上的重力大約為地球上的2倍,可能會有大量活火山存在;


其次,根據多項數據和常識推算,克卜勒-452b表面很有可能是巖石星球。而將質量、尺寸和重力一同作為常量進行計算,該星球很有可能配有一個大氣層,大氣逃逸現象因重力的作用不會太嚴重,且地表有液態水存在的可能;



再次,在克卜勒-452b的地表上,溫度大約比地球高出10%,這是因為其環繞的恆星質量比太陽高4%,放射出的能量大約比太陽高出10%,而克卜勒-452b到該恆星的距離和地日距離基本相同。


最後,根據天體物理學家比較認可的大爆炸理論進行推算,克卜勒-452b的當前年齡大約為60億歲,誤差約為±20億歲。


3)上面有生物嗎?


接上面所提到的,60億年±20億年的說法,和7月24日凌晨廣為流傳的,由果殼網發布的一篇文章中陳述的情況不盡相同。這是由於果殼網文章參照《天文期刊》寫作而成,和NASA的發布會上宣布的內容相比已經過期。


也就是說,克卜勒-452b的當前年齡,的確有可能和46億歲的地球相差無幾。專家們猜想,該星球上的環境中會有生命繁衍所需的材料,比如空氣、水和養分。因此,是否存在類人生命暫且不提,至少有較大的其他種類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當然,如果真實的誤差情況不是-20億年的話,恐怕克卜勒-452b的確如一部分悲觀者猜想的那樣,正是地球衰老後的模樣。


這些假定的前提,仍然是天體物理學家基於經驗、常識和過往數據,加上地理學家和生物學家一同研究得出的推算。在這一點上,我們必須要強調。因為截止至目前,NASA除了用克卜勒望遠鏡獲得的圖像數據之外,並沒有其他更詳細和精確的數據。


4)我們能去克卜勒-452b嗎?如果真的去到了那裡,能活下來嗎?


很遺憾,簡單的回答是不能。


克卜勒-452b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1400光年(等於每秒30萬公裡速度的光在真空中走1400年的距離,也即大約1400 x 9.46兆公裡)。克卜勒-452b所處的恆星星系,和太陽系一同處在銀河系大家庭當中。


然而,即便距離可以被比較準確地估算出來,人類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進行光速飛行的運輸工具。進一步假設,就算用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飛行,也需要1400年的時間——就算把全世界的止疼藥和降糖藥都吃掉,人類也絕無可能活到1400年。


廣義相對論當中曾提到的蟲洞也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該理論認為,空間其實可以因為存在預期中的物質的質量被摺疊,而當摺疊的程度足夠大的時候,兩個相隔甚遠的空間中的點可以被拉近,形成一個蟲洞——這就好比在一張紙的兩端上各有一個點,兩個點之間是有距離的,而把紙折起來,兩個點就可以重合了。


但可惜的是,目前廣義相對論大部分只存在於紙面上。


再進一步假設,我們真的到達了那裡,按照現在推測的環境,能活下來嗎?


NASA的天文學家們認為,即便在2倍的重力下,人類依然可以存活。「就好像消防員一樣,每天工作都是高負重的情況,我曾經研究過,大約是1.8個G。如果大家像在克卜勒-452b上生存,那就要開始鍛鍊咯,」一位專家用開玩笑的方法解釋。


他說的沒錯。在空間站中生活較長時間的太空人,回到地面都會十分難受。因為在太空中他們逐漸適應了微重力環境,身體會發生骨流失和肌肉流失的情況,再回到地面之後,會感覺非常無力,需要通過合理的休息、鍛鍊調整回來。如果真的有一天人類去到了克卜勒-452b上,「適應適應就好啦」。


想去超重力的外星球生活,大家都要鍛鍊成消防員一樣


5)所以,就這樣了?


一切還沒有結束。和克卜勒-452b一同被確定為類地行星候選者的還有其他11顆行星,它們都存在於各自恆星的宜居帶內,也就是天文學家認為與合適的恆星保持合適距離的公轉軌道上。對於這些行星,以及未來替代克卜勒的新望遠鏡觀測到的行星,研究和分析還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截止至目前,克卜勒任務一共發現了4696顆類地行星。天文學家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宇宙中的大部分行星主要是像地球一樣的,較小的巖石行星,像木星那樣體型龐大的氣體行星的數量相對較少——這也算一個好消息吧?

過去,人類一直在詢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嗎?


現在,雖然NASA仍沒有一丁點證據證明克卜勒-452b上有生物,但至少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整個宇宙中,還有太多的未知正在變成可能,等待人類去探尋。


文_光譜


本文摘選自PingWest中文網,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我們終於走到了太陽系的邊緣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回覆你感興趣的關鍵詞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Uber丨特斯拉丨NASA丨A股丨beats丨

Twitter丨自行車丨小米丨亞馬遜丨魔獸世界丨

.



更多精彩,敬請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NASA又找到新地球了?
    從7月20號NASA官網暗示其將於7月23號舉行的發布會上公布有關『另一個地球』的最新發現開始,NASA的名字就一直在各大媒體的頭條上掛著。這次NASA官網放出的預告信息可謂是吊足了大眾的胃口,其原文稱:「天文學家或許馬上就要發現人類幾千年來以來夢寐以求的東西了——另一個地球。」
  • 「另一個地球」到底有幾顆?
    圖片來自:NASA/Ames/JPL-Caltech7月23日下午,各大網站發布了一則消息:「NASA今晚12點將發布重大消息,或稱『發現另一個地球』。」7月24日零點,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如期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他們的重大發現。一些天文愛好者、科幻愛好者、文藝青年、好奇心旺盛者,蹲守在電腦旁,期待第一時間得知NASA究竟要放什麼大招。
  • 地球都兩個了,而你還單身! 「另一個地球」創意盤點
    別克7月23日,NASA宣布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52b,但這不是唯一的類地行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發現超過10顆類地行星,在這條路上我們從未停過。不斷向前,才有發現更多自己的可能!#另一個地球#
  • 探索 「另一個地球」被美國發現
    美國宇航局當天在一份聲明中說,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地球」道路上裡程碑式的發現。  美宇航局稱克卜勒-452b為「地球2.0」天文學家表示,迄今發現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名稱為克卜勒-452b。它與地球相似指數達到0.98。
  • NASA發現了「新地球」,忙壞了廣告商!
    前幾日,「飛了9年48億公裡只為看冥王星一眼」的全民情書運動和品牌文案借勢潮才剛剛過去沒幾天,今天凌晨美國宇航局(NASA)就宣布他們發現了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並命名為「克卜勒452b」(Kepler-452b)
  • 發現「另一個地球」:克卜勒452b
    7月23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外發布預告,將於北京時間今天(7月24日)0:00對外發布有關係外行星搜尋「令人興奮」的新消息。預告稱「天文學家們已經接近幾千年來我們所夢想的目標——發現另一個地球。」這個預告一下子吸引了全球新聞界特別是科技媒體的關注。
  • 一枚「新地球」被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新家園
    一枚"新地球"被發現,或將成為人類新家園 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咱們對外天空的探索也是越來越深了。人類之所以探索太空,除了滿足好奇心以及科研之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探索人類的新家園!目前,在人類所探索的已知區域中,只有火星符合我們的要求。火星上有水,而且還有空氣!再加上它離我們地球很近,離太陽也不遠。這就讓火星成為我們人類移民的最佳星球了。
  • 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有了驚人的發現
    這一發現對理解和準確確定耶澤羅火山口歷史上的關鍵事件以及該行星他地方的歷史具有重要意義。該團隊還得出結論,火山口中的巖石在億萬年來多次與水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含有有機分子。今天在紐奧良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秋季科學會議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這些和其他發現。甚至在毅力號登陸火星之前,該任務的科學團隊就已經對該地區巖石的起源感到好奇。它們是沉積形成的嗎?
  • 【地球2.0】NASA宣布發現第二個「地球」!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零點,NASA舉辦媒體電話會議宣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最的新發現:天文學家表示,迄今發現最接近「另一個地球
  • 你以為NASA發現了外星人,其實……
    這些在坡上新發現的的水合鹽指出,它們與那些深色的特徵密切相關。這些水合鹽的溫度將會低於液態滷水的凝固點,就像地球上把鹽灑在路上會迅速融化冰雪一樣。科學家說它很有可能是淺層地下水流,足夠的水出現的芯吸效應導致表面的顏色更深。「我們只在季節特徵變化最大時才發現了這些水合鹽,表明水合鹽是山坡上的條痕本身或形成過程的來源。無論哪種情況,水在這些條痕的形成中都起到重要作用。」
  • NASA發現三顆系外新行星,或將有助於找到另一顆「地球」
    TESS」發現了三個新的行星——其中一個略大於地球,另兩個是太陽系中沒有發現過的環繞附近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顆 M-矮星的體積和質量都要比太陽小 40%,其表面溫度比太陽低約三分之一。這次發現的新行星系統,位於 73 光年以外的 Pictor 星座南部。這三顆新發現的行星中,離恆星最遠的「次海王星(Sub-Neptune)」似乎位於「溫帶」地區,這意味其星球的大氣層最頂端處於一個溫度範圍內,可以維持某些形式的生命。
  • 「另一個地球」或已發現?今晚NASA將發布重大消息!
    NASA官網截圖據NASA官網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於當地時間23日午時(北京時間24日零時)宣布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一項重大發現。天文學家可能發現了人類幾千年來夢寐以求的「另一顆地球」。NASA官網這樣寫道:「1995年,人類發現了第一個類似太陽的恆星。僅僅21年前,類地行星,尤其是比恆星更小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世界還只是科學幻想範圍內的事情。但今天,我們已經發現了數千個行星,天文學家們即將發現人們數千年來一直夢想的東西——另一個地球。」
  • NASA一周新聞(2021.1.29)
    美國宇航局科學科學副局長馬斯·祖布琴(Thomas Zurbuchen):「作為我們的宇宙鄰居和目的地,火星繼續吸引著我們作為科學家和探險家的想像力,似乎每次我們有新發現,我們就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毅力號將尋找過去微生物生活的跡象並成為我們第一個從另一個星球收集樣本以供將來返回地球,而機智號無人機將進行歷史上第一次在另一個星球上進行動力飛行的嘗試。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mars.nasa.gov/mars2020。OSIRIS-REx告別貝努OSIRIS-REx飛船將於5月10日告別貝努小行星開始返回地球的旅程。
  • 另一個地球不知道有沒有一個雲樂迪電影吧……
    據美國宇航局網站(NASA)消息,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天文學家確認發現首顆位於「宜居帶」上體積最接近地球大小的行星(代號為「克卜勒-452b」),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顆地球的道路上的重要裡程碑。國家天文臺專家:「新地球」並非第二家園,不大可能移民至"新地球"!人類是在地球上繁衍進化而成的,我們的身體、生產、生活都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就像自然界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一樣,宇宙中與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幾乎是不存在的。人類在某些方面是很脆弱的,對自然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甚至不如蟑螂小強和老鼠等。
  • 人類發現「地球2.0」?!
    NASA在公告中稱,確定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為Kepler-452b,它是地球直徑的1.6倍,位於距離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座,跟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人類移居尚無可能克卜勒望遠鏡發現「另一個地球」是否意味著人類有移民其他行星的可能性?北京市天文館館長朱進認為,移民絕對不可能,人類現在沒有能力離開太陽系。
  • NASA新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宜居行星:曾被錯誤分類,高中生糾錯
    TOI 700d 是人類迄今為止在恆星宜居帶(指一顆恆星周圍可能存在液態水的區域)中發現的,僅有的少數幾個地球大小的行星之一。其他還包括距離地球約 39.13 光年的 TRAPPIST-1 系統中的幾顆行星,以及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少數行星。
  • 3D 列印火星夢幻家園(一)
    時值歲末,回首2021,人類在空間探索領域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是在火星探索方面,中國「祝融號」與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會師」火星,兩者在火星上的精彩表演,讓人驚嘆不已,感覺人類離載人登火,創建火星家園又進了一步
  • 人類發現「另一個地球」
    北京時間7月24日凌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在恆星克卜勒-452周圍發現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群,本次發現的行星克卜勒-452b是在這一行星群中已知的最小行星。天文學家稱,這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接近地球的「孿生星球」,與地球的相似指數為0.98,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距離地球1400光年,有60億年歷史  克卜勒-452b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1400光年,繞著一顆與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行。
  • NASA發現「超級地球」 或存在生命
    近日,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發現「超級地球」,距離地球31光年,位於宜居區,與其他行星一起繞恆星運行。
  • NASA太空人凱特·魯賓斯安全返回地球
    Credits: NASA/Bill Ingalls185天後第一次呼吸到地球上的新鮮空氣,NASA太空人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開心不已。在國際空間站,魯賓斯用了數百小時進行新的空間站實驗,包括心臟研究和多項微生物學研究。她的DNA測序工作有所進展,或可讓太空人在太空中對疾病進行診斷,或者對空間站中生長的微生物進行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