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1 - 月末知識科普)
震驚!!塑料回收標誌,只是塑料的身份證而非自身可以被回收的憑證。正因為這個標誌誤導了很多人,現在的塑料標識被改為了:
這裡總結8個市面上常用的塑料材質,考慮到太多生僻詞會勸退前來吃瓜的你,這裡分【科普向】和【硬核向】兩欄分別做簡單和詳盡的解釋。
========== 科普向 ==========
塑料上出現的數字回收標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如果讓你說出每個數字編號後的意義,或許很多人只能說出一知半解。
常見的塑料標識有1~7的分類,數字不代表任何優劣,每個數字都代表了一個類塑料。而且根據世界上不同國家及省份回收規定,可回收塑料的範圍也是彈性的(譬如3號塑料含氯,很多國家因為回收成本高便放棄回收,改為降毒焚燒處理)。
♳【飲料瓶】PET:建議一次性使用,透明度好,可耐受一定高溫,70°C*變形。
♴【藥瓶、奶罐】HDPE:建議一次性使用,不透明(遮光),手感似蠟,強度好。
♵【水管】PVC:廣泛用途,強度良好,耐油耐化學腐蝕。
♶【保鮮膜、塑膠袋】LDPE:延展性好,密封性強。
♷【耐熱飯盒】PP:清潔後可重複使用,強度好,耐高溫(130°C*)
♸【泡沫飯盒】PS:僅一次性使用,可耐受一定高溫,90 °C*變形,不耐酸鹼(甚至橙汁*),絕緣性好。
♹【其他】PC/PA/etc.:灰色領域,高熱下產生雙酚A的水杯,大多出自這個分類。
【新型水壺】Tritan:伊士曼公司專利塑料,以不含雙酚A(BPA)配方塑料著稱。
科普黨注意啦,你們的一日遊就此結束啦。如果你們對於很多打星號(*)還存有一絲絲好奇,請繼續往下看硬核向。
*[70°C]: http:*[90°C]: https:*[130°~171°C]: https:Thermal properties: https:========== 硬核向 ==========
1塑料編碼的起源:
ASTM(美國試驗材料協會)* 制定的 International Resin Identification Coding System (通常縮寫為RIC)是在塑料產品上出現的一組符號,用於標識製造該產品所用的塑料樹脂。其初衷是為了促進,劃重點,促進消費後塑料的回收利用(而並非指導回收)。它是由美國塑料工業協會(現為塑料工業協會)於1988年開發的,但自2008年以來,它已由國際標準組織 ASTM International 管理 。
ASTM*: Ame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Material
2誤區:
說在前面,現在很多自媒體傳遞「快餐科普」的當下,很多人從來不會介意這些結論是怎麼得來的(甚至相信自己觀察後揣測的結論);而很多小編為了簡潔,很大程度會吞併一些信息,甚至會暴力的複製粘貼。這些知識誤區,可謂是「一個巴掌拍不響」。
除了歐洲,很多國家目前只接受1號、2號,也就是PE-聚乙烯類;以及5號,也就是PP-聚丙烯類 塑料的回收重塑。其餘型號的塑料,大多可用來燃燒發電[A]*。
b.使用「5號,7號塑料」才是安全的,其他不是。
某種程度看,這個結論似乎是正確的。然而,5號塑料的水杯,很多時候在使用2號塑料的瓶蓋;7號塑料除了PC材質,還囊括了很多未知材料。所以安全性要根據具體產品部件進行判斷,不可一概而論。
c.塑料薄膜包裝,米袋包裝,泡沫飯盒統統歸為回收。
大部分此類有延展性的塑料,實為3號塑料和6號塑料,回收有一定難度。以南美為例,塑料薄膜和包裝類、快餐類塑料應作為垃圾處理。
3注意事項:
塑料的兩個溫度臨界值:軟化點以及玻璃化點。一般我們以軟化點作為塑料的可耐受溫度最高值,因為此時塑料內部就已經發生結構變化,容易釋放有毒物質。
Vicat softening point - 維卡軟化點(Vicat B):就是一個物體即將軟化的臨界值,一般用來描述塑料這類沒有絕對融化點的材料。以下用「軟化點」代替。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玻璃化溫度(Tg):即可使某固態/玻璃態完全轉化為液態/橡膠態的溫度。註:由於專業學識有限,本文並不介紹維卡點和玻璃化溫度之間的關係,只需要理解為,塑料的融化溫度即可。因為在查閱時發現 [B]*,某些塑料維卡點高而玻璃化溫度低,某些反之。歡迎專業人士指正!
1【飲料瓶】PET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最好只進行一次性使用。根據多方數據 [C]*,持續使用該材質的塑料瓶後,有毒成分(銻以及DEHP)會隨瓶子分解入所盛溶液中;軟化點為70°C,屆時會釋放有毒成分[1]。
2【藥瓶、桶裝奶】HDPE-高密度聚乙烯:由於該塑料易劃傷、易老化的特點,不推薦暴力清潔(強力或強腐蝕),由於質地及特性,更容易滋生細菌,若存放液體,不推薦重複使用。由於工藝及製法不同,軟化臨界點範圍在60~130°C。另外,煙花製造業更青睞使用該材料製作的砂漿管(盛放火藥的單元),因為HDPE比鋼管或PVC管更耐用[2]。
3【水管】PVC-聚氯乙烯:自身含氯,極少用於食品盛放,即便使用,也是盛放固體(比如狗糧),不可盛裝液體。遇油遇熱會析出有毒物質。聚氯乙烯的最大特點是阻燃,以及防酸鹼腐蝕。因此被廣泛用於防火和水管應用[3]。
4【塑膠袋】L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應用範圍很廣,常見應用有:塑膠袋、保鮮膜、滑梯、光碟機盤託、碳飲6聯的束縛環。可以連續承受80°C的溫度,並在短時間內承受90°C(194°F)的溫度[4]。耐酸鹼能力出色,與礦物油、脂類、氧化劑抵抗有限(易發生化學反應)。當暴露於周圍太陽輻射下時,該塑料會產生兩種溫室氣體,即甲烷和乙烯[4]。
5【耐熱飯盒】PP-聚丙烯:PP是安全的食品容器用塑料,一般可用於加熱微波,塑料老化時有安全隱患(可觀察塑料性狀是否改變,如變黃,裂紋等)。PP熔點高達167℃,貌似不存在維卡點。特別的,PP在零攝氏度下表現出易脆性,故冬季使用PP水杯最好避免低溫撞擊。一般呈現半透明的狀態,具有較高的耐衝擊性。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塑料錢幣也使用聚丙烯製作[5]。
6【泡沫飯盒】PS-聚苯乙烯:俗稱發泡膠,易被強酸強鹼腐蝕,可以被多種有機溶劑溶解,如丙酮、乙酸乙酯。不抗油脂,受到紫外光照射後易變色。維卡軟化點為90℃,因此經常用來製作各種需要承受開水的溫度的一次性容器,以及一次性泡沫飯盒等。聚苯乙烯已是主要的海洋漂流物。而對誤食這類塑膠海洋生物而言,會對其消化系統造成傷害。
7【商業塑料】在行業制定標準時,所有「新興」塑料都被劃入到7類,也就是其他類。
PC-聚碳酸酯:具有剛性,耐溫性,抗衝擊性和光學性能。是很好的商品和工程塑料。涉及領域有:計算機電容、光碟;隔音牆、防彈窗;汽車車燈透鏡等。之前的特百惠水壺因為含雙酚A(BPA)而廣遭爭議,因為BPA表現出類似雌激素的激素樣特性,是一種內分泌幹擾物質,雖效力較弱且證實可被人體分解,但依舊被廣泛討論。
PA-聚醯胺:聚合高分子,可被天然合成(如羊毛、蠶絲),或人工製備(尼龍、芳綸)。具體工業製品涉及:尼龍:衣物、地毯、牙刷毛、氣囊纖維、眼鏡配件、樂器琴弦。
芳綸:防彈衣、軍事防護材料。
【新型水壺】Tritan:不含BPA,而是用BPS取代材料製作的水壺。至於是否有危害,目前尚未完全查明。有興趣可以辯證的看伊士曼公司自己提供的資料。
刪刪改改,感覺再寫就太駁雜了。感謝你有耐心看到這裡。其實把自己感興趣的點查清楚,科普給你,也是蠻暢快的一件事情。每月末的科普就到這裡啦,拜!
硬核向綜合參考:回收標誌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1%91%E6%96%99%E5%9B%9E%E6%94%B6%E6%A0%87%E5%BF%97軟化點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BD%AF%E5%8C%96%E7%82%B9廢塑料回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A%9F%E5%A1%91%E6%96%99%E5%9B%9E%E6%94%B6/4531036
[A] (含多條)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E%83%E5%9C%BE%E7%84%9A%E7%83%A7http://news.bjx.com.cn/html/20190703/990367.shtml[B]https://omnexus.specialchem.com/polymer-properties/properties/glass-transition-temperature[C] (含多條)https://www.nationalgeographic.com/environment/2019/07/exposed-to-extreme-heat-plastic-bottles-may-become-unsafe-over-time/https://www.thoughtco.com/reusing-plastic-bottles-serious-health-hazards-1204028
其他:7大塑料維基【1】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ethylene_terephthalate【2】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vinyl_chloride【3】https://en.wikipedia.org/wiki/High-density_polyethylene【4】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w-density_polyethylene https://www.labdepotinc.com/articles/laboratory-plastics.html【5】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propylene【6】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styrene【7】概覽-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gineering_plastic PC-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carbonate BPA-https://en.wikipedia.org/wiki/Bisphenol_A PA-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lyamide【Tritan】https://www.eastman.com/Markets/Tritan_Safe/Pages/Attributes.aspx
http://fashion.sina.com.cn/d/he/2014-09-15/1015/doc-ianfzhnh2951901.shtmlhttp://mp.51vv.com/pubcmsObj/5msg106894.htmhttps://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um=1&ie=UTF-8&hl=en&client=tw-ob&sl=auto&tl=zh-CN&u=https%3A%2F%2Fwww.pri.org%2Fstories%2F2014-03-30%2Fyour-bpa-free-water-bottle-safe-you-think-it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350906https://utahrecyclingalliance.org/2017/05/01/deciphering-recycling-symbols/https://translate.googleusercontent.com/translate_c?depth=1&rurl=translate.google.com&sl=auto&sp=nmt4&tl=zh-CN&u=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esin_identification_code&xid=17259,15700002,15700022,15700186,15700190,15700256,15700259,15700262,15700265,15700271&usg=ALkJrhjnMRom5GFve1QpUGRD706rKI9CRghttps://www.envguide.com/number-under-the-plastic-bottle/
回收塑料https://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sl=auto&tl=zh-CN&u=https%3A%2F%2Fen.wikipedia.org%2Fwiki%2FPlastic_recyc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