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哈佛生就有1個猶太人,盛產天才的猶太人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2021-03-01 明乾教育

提到猶太人,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他們都很聰明,那裡盛產「天才」。

 

先給你看一份名單,感受一下世界上的猶太族名人:

佛洛依德、愛因斯坦、馬克思,卡夫卡、海涅、茨威格、畢卡索、拉斐爾、羅斯柴爾德家族、洛克菲勒、索羅斯、巴菲特……

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谷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和拉裡•佩奇(Larry Page)

世界上猶太人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佔世界總人口的0.3%,但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

 

福布斯雜誌曾報導,世界上前四百萬名的億萬富翁當中,猶太人佔了60%,但今天猶太人總人口數還不到全世界的9.3%。

 

更有數據表明,在哈佛、耶魯等頂尖名牌大學中,每3-5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猶太人。

 

實際上,他們不是天生聰明,而是自有一套培養孩子的做法。

 

包括:對任何事都心存懷疑,具備針對凡事發問的能力;多方閱讀,拓展知識;籍由讚美,培育自信;學習多種語言。

 

那麼,值得我們學習的,猶太人教育孩子核心是什麼?


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書本是甜的

在猶太人家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

 

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猶太人從小就開始背聖經,聖經的很多書卷都會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一次調查表明,在以猶太人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14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

 

在人均擁有圖書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讀書的比例上,以色列超過了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為世界之最。

猶太人重視知識,更重視思考與創新

 

猶太人認為,一般的學習只是一種模仿,而沒有任何的創新。學習應該以思考為基礎,而思考是由懷疑和問題所組成的。

 

學習便是經常懷疑,隨時發問,懷疑是智慧的大門,知道得越多,就越會發生懷疑,而問題也就隨之增加,所以發問使人進步。

 

猶太人家庭因此特別注重與孩子的思想交流。孩子們可以同成人談話和討論問題,偶爾成人還會同孩子們纏個沒完,意在引導他們投入到學習與研究上去。

 

因此,他們有一個特別值得我們借鑑的學習方法:提問與討論。

世界上有30%的諾貝爾獎得主、常春藤聯盟學生,都是用一種叫「哈柏露塔」(Havruta)的教育方法教出來的。

 

這套方法貫穿日常生活,教出了愛因斯坦、史匹柏、扎克伯格等各行各業的翹楚,也是猶太民族教育孩子的最高原則。

 

「哈柏露塔」的原意接近英文的fellowship,有夥伴關係、友誼的意思,是兩人一組,透過提問、回答及反駁來進行討論與辯論。

 

但重點不在於辯論輸贏,而是學習如何表達自己、傾聽與思考。它注重培養孩子「由內而外地學習」,可以不需要老師,引導學習自主高效學習。

 

這種方法,不強調師生關係,而是所有成員以平等的同學關係互相學習與教導。一個人扮演老師,另一個人扮演學生進行討論,老師與學生之間沒有身份的區別,而是在同等地位中,進行大量的互相討論學習。

 

討論的目的並非為了找出唯一的正確答案,重點在於討論的過程,也就是問題的設定、邏輯的整合性等。

相比預習,猶太學習法更注重複習

 

哈柏露塔學習方法,讓孩子和家長共同度過許多思考與討論的時間,所以彼此在心靈上可以有許多交流。

 

這也是猶太媽媽驕傲的地方:你的孩子能找你聊天超過兩個小時嗎?

 

哈柏露塔學習法下的孩子,可以。

 

因為他們從小就習慣用問答討論、而非指導糾正,培養孩子們的思考能力。

 

比如扎克伯格的父母,總是鼓勵他解釋自己的想法,「真有意思,那麼,解釋給我聽聽看吧!」

 

扎克伯格的父母,在其成長的路上鼓勵他提出疑問,而且以有邏輯的方式與他討論,無論他提出多麼匪夷所思的問題或答案,都不會感到不耐煩。

 

提出問題更是哈柏露塔的精髓。

 

想要與他人辯論,就得努力提出震撼對方邏輯的問題,看似再理所當然的事,也還是要提出疑問。久而久之鍛鍊成跳出框架思考的能力,也具備了創意與創造力的第一步。

 

這也是這種教育方式的核心,猶太人從小習慣彼此提問、對話、討論,敢與眾不同。

在這種「思、辯」的學習觀念影響下,他們更看重孩子的複習,而非預習。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課前要預習」,但仔細對比一下「預習」和「複習」,到底哪個更有效率?到底哪個能花更少時間收穫更多效果呢?

猶太人認為複習更重要。相同的內容,第一次學習和第二次學習時所付出的時間和努力會有極大的差異。

預習就是一種所謂的「贏在起跑線上」,孩子每個階段原本都有需要學習的內容,但不少父母就是享受讓孩子早一兩年學將來的知識,看到孩子比別人「快」就滿滿自豪。

但事實是怎樣的呢?這些孩子,花大量課外時間學習將來的知識,但在學校上課時卻提不起勁,因為課程都學過了,想要認真上課也無法專心。

如何運用猶太人的學習法?

 

哈柏露塔學習法,應該如何運用到我們輔導孩子作業和學習上?

 

可以從生活周遭中尋找學習素材,比如:

 

1、在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讓他扮演老師的角色講解內容;

 

2、過馬路時,跟孩子一起討論紅綠燈的排列順序,延伸思考「從危險到安全」的概念;

 

3、學完一堂課後,互相討論,彼此教導,很適合現在網課後的討論;

 

4、也可利用「讀後討論」的形式,讓孩子閱讀書籍後發表意見。

 

運用這些方式,能夠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意願,從中培養邏輯論述能力、創意與批判性思維。

 

這種教育理念,也跟「我不能輸給對方」的哈佛文化,如出一轍。

 

一位哈佛留學生曾分析,哈佛的討論課裡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題目與結論,也不是教授的指引,而是大家都習慣去表達,會傾聽,在辯論中形成「我不輸給對方」的氛圍。

家長教育孩子,是也需要讓孩子學會不停的思考,讓孩子從小習慣提問、對話、討論的氛圍,養成探索、思考、創新的學習習慣!

添加老師微信

立即免費領取

《培養孩子創新思維的家庭訓練法》

僅限100名,先到先得!

相關焦點

  • 猶太人教育孩子的5個秘訣,值得借鑑!
    猶太人在美國560萬,佔美國人口比例只有1.9%,但是在排名前四百名的美國富翁中,有一百人是猶太人。猶太人獲得如此成功的秘訣,其實就在於他們非常看重對孩子的教育。因為孩子從小的教育基礎打得好,才能讓他們在長大後超人一等。那麼,猶太人教育孩子有哪些成功的方法呢?
  • 深度好文:為什麼猶太人的家庭教育能夠成就他們成為世界精英中的大多數
    當然,我並不是宣揚猶太人怎麼聰明,而是首先我們肯定他們是聰明的,然後再研究他為什麼聰明,怎麼把猶太智慧和中國智慧嫁接起來。所以,我的結論是猶太智慧加中國智慧等於更大的智慧,也就是說1+1=11。為什麼說要想成為世界精英必須學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的文化傳統理念真正暗合了人類的精神和靈魂。
  • 以色列猶太人教育的11條秘密
    視頻為本公眾號編輯所加許多人把猶太人稱為「智慧的民族」或者「書的民族」,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民族更重視知識的學習,更重視教育。以前對猶太民族以及猶太教育了解甚少,通過《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這本書了解了猶太人聰明、智慧的內在原因,同時也得到了一些啟示。據猶太宗教經典規定,學習和鑽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組成部分,是猶太人一種神聖的使命。
  • 為什麼猶太人教育出的後代不是精英,就是富豪?
    ,佔世界總人口的0.3%,但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22%的得獎人都是猶太人,這個比例是其他民族的100倍。原來,猶太民族對孩子從小就有一套成熟的教育模式。在猶太人家裡,小孩子稍微懂事,母親就會翻開聖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後叫孩子去吻聖經上的蜂蜜。這儀式的用意是,書本是甜的。
  • 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思維的七個特質
    其實不然,世界上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是人類始料未及的,每個人都有巨大的無窮性,每件事都有巨大的無窮性,每個當下都有巨大的無窮性。如何把控巨大的無窮性?猶太人思維的七個臺階,用「海綿」和「淘金」,「正三角」和「倒三角」,把無窮性開發到了極致。他們空杯,開放,素直,每個當下都是現量。每個當下都可以「自性爆發,拿出絕活」。
  • 猶太人'教子三寶',簡單卻不容易
    勿錯過其精彩內容~世界上猶太人的數量大約有一千六百萬人,其人數僅相當於南美的貝魯、非洲的剛果和亞洲的斯裡蘭卡這些小國家人口數而已。猶太民族是一個令世界為之尊重的民族,它就好像是一個天才的搖籃一樣,誕生出許多世界級的科學家、藝術家和作家,像愛因斯坦、弗洛伊德、伯格森、卡夫卡、海涅、蕭邦、孟德爾頌、梅紐因、夏卡爾、卓別林等,不勝枚舉。
  • 愛因斯坦說,人類智慧在猶太人腦袋裡,猶太人智慧在《塔木德》裡
    猶太人的才幹和積累財富的智慧使其在歷史上遭遇多次毀滅性的迫害,而《塔木德》是他們頑強生存下來的唯一精神支柱。猶太人為什麼能積累財富,且世代相傳,因為他們不但要懂得如何創造財富,同時還要知道珍惜每一筆財富。這裡有個猶太人和英國人,兩個年輕人一同找工作的故事。
  • 猶太人教育秘訣:做好這三件事,就能帶來幸福成功的人生
    >;科技對GDP的貢獻率高達90%以上;每1萬名僱員中有140位科技人員或工程師;平均每1844個以色列人中就有一個人是創業者;以色列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數目,超過歐洲所有公司的總和……「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國家」,以上這些成功的奇蹟,讓我們不得不對這個中東國家的教育秘訣充滿好奇。
  • 當你負債纍纍,想要翻身時,不妨試試猶太人的「逆襲定律」
    猶太人的家庭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精英,專家們一直認為:猶太人的家庭教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據說,猶太人教育自己的孩子會不斷地給他們傳達一種思想:「錢是上帝的禮物。」
  • 深度好文|猶太人的教養秘訣"海沃塔" Havruta
    此外,美國20%的教授是猶太人,猶太人在哈佛的入學率高達30%。是什麼造就了猶太人「集體性」、「大規模」的優秀?當然只有教育能做到。歷史上,猶太人曾流浪、散居了2000年,沒有國家、沒有政府、沒有土地,飽經戰亂、驅逐和迫害之苦。
  • 種族丨對猶太人認知的四大誤區~
    古往今來對猶太人的研究中,幾乎都承認一點,猶太人擅長創造財富。猶太人佔美國總人口的2.3%,但在每年的福布斯富豪中,猶太人佔到了60—100位。丹尼爾·拉平(Rabbi Daniel Lapin)是美國最有名、最具影響力的猶太導師(又稱拉比)之一,曾給美國前總統提供諮詢,被尊為美國的「拉比」。
  • 父親牙醫,母親精神科醫生,4個孩子開掛了的牛逼兒子竟是他!
    說明老扎腦子很好用。他高中數學和自然科學成績都是優秀,大學讀布魯克林學院生物學專業,本來很想考哈佛,真這樣的話說不定老扎提前橫空出世,沒比爾·蓋茨啥事了。老扎是個工薪家庭孩子,「在紐約的猶太人家庭長大,就算你只長了半個大腦,父母也會逼你著去學醫。我更適合讀數學,但當時還沒有程式設計師這種工作。父母說『人生很短暫,時間要用在刀刃上,聰明孩子不能浪費生命。」(感覺這話跟中國父母說得很一毛一樣啊!)  老扎的任務是掙錢奔小康,他上了紐約大學口腔學院。
  • 猶太人的智慧:越窮的人,越喜歡做三件事,希望你一個都沒有!
    錢會給予我們向神購買禮物的機會,身體的所有部分都依靠心而生存,心則依賴錢包,而生聖經放射光明,金錢散發溫暖。」這樣的教育方式,讓猶太人的孩子從小就樹立了對金錢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什麼談錢傷感錢之類的思想。前些天我購買了一本《塔木德》讀完之後,深受啟發,今天給大家分享三點內容,更多的人生智慧,需要大家自己去發掘!猶太人說:「越是貧窮的人,就越喜歡做的三件事。」
  • 中國版「猶太人」,一半人口在海外,包攬全球7個國家首富!
    有數據顯示,在俄羅斯,猶太人佔據了富豪榜的前5位;在美國,包括巴菲特、扎克伯格等等在內40%的富豪都是猶太人;在歐洲,以羅斯柴爾德為代表的多個富豪家族,都屬於猶太血統;在全球金融中心華爾街,50%的頂尖人才都是猶太人。
  • 歷史真相:希特勒為何鎮壓猶太人?
    最終,日本在美國市場募資1.8億美元,在全球募資總額為4.1億美元。憑著強大的財力後盾,日本戰勝了俄國。 另外,雅各布·希夫還資助了一項策反計劃:向被日軍關押的俄國俘虜派發革命宣傳品。裡面有印度的冥想修煉法(卡巴拉的生命之樹),有希臘的字母和數字神秘學(666,「神的名字不可言說」,「神有五十四個名字」,可能與符籙有關係),有靈魂輪迴,有佔星術、死靈法術、鍊金術,當然還有巴力、摩洛、莉莉絲等惡魔崇拜。
  • 【智言堂】羅斯柴爾德與猶太人致富密碼
    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1%,在正常的情況下,他們應該默默無聞,但是猶太人卻聲名鵲起,且始終如此。
  • 以色列教育—為智慧而教
    政府在各種教育設施上不惜投入巨資。以色列國土面積2萬平方公裡,比北京(1.68 萬平方公裡)略大,有100 多個建築精美的博物館,1000 多家設備齊全的圖書館。但是,猶太人的才幹與以色列教育是有內在聯繫的兩個話題。國內「製造」大師的關注點,往往偏重對天才兒童的特殊教育。
  • 歷史:猶太人被屠殺的真正原因,猶太人歷史上做了什麼?
    這種敵對的宗教情感一直延續下來,演變成一種普遍厭惡猶太人的社會心態。  猶太人的聰明才智眾所周知,他們雖然人口比例佔世界的不大,但是在許多重大領域,他們獲得成就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民族,而且他們很會賺錢,掌握著相當龐大的財富。
  • 中國真正的對手是猶太人,讀完如雷灌頂!(水木然)
    自此,猶太人被羅馬驅逐、被迫離開耶路撒冷,開始了長達2000多年的流浪生活,而此時的中國從未被外來文明幹涉,從夏、商到西周,這個禮儀之邦的文明一脈相承。猶太人命運多舛,日子過得非常慘烈。就需要有個精神寄託,於是他們夢想有一個救世主、唯一的真神——上帝來拯救他們,創造了猶太教。
  • 媽媽,孩子靈魂的塑造者
    這樣的數字吸引了不少教育學者對猶太民族教育的關注。原來,猶太民族對孩子從小就有一套成熟的家庭教育模式。猶太媽媽們會用很多方法幫助一個孩子去尊重書,每個家庭都有一個偌大的書櫃,每一個房間的床頭柜上基本都有書。從小背誦經典也是他們的傳統教育法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