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復生的微博帳號背後,是支撐流量市場的盜號灰產

2021-02-08 新周刊

微博盜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很少有人會深究盜號究竟會帶來什麼影響。

普通人對網際網路安全無能為力,面對被盜號,只能選擇加強密碼防患未然、或者選擇被盜號後堅持申訴,能找回就找回,找不回氣上十天半個月也就只能作罷。

但對逝者而言,當他們帳號被盜時,他們親友為此感到的憤怒和悲痛,卻會持續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之久。

一方面是因為逝者帳號本身包含著大量關於逝者生前的信息,是僅靠遺物或者遺物都無法彌補的回憶,另一方面,是盜號這個行為,打斷了許多生者對逝者對哀悼。

在微博上,有位叫徐二水的博主在13年時去世,在那之後他母親便為他專門註冊了一個叫「二水--媽」的帳號,用來在他最後一條微博評論下哀悼他。

二水母親的微博沒有簡介,頭像用的是兒子最後一條微博裡拍的荷花,整整七年,在寫下哀思前,她總會在文段前編輯三根蠟燭emoji,並在現實裡同時點燃蠟燭——

「兒子,你知道嗎,每當點亮蠟燭媽心裡總是一片苦澀,透過燭光彷佛看到了你的笑臉,媽實在太想你了,最近媽病了躺在床上孤獨無援,唯有一遍遍呼喚你的名字,真希望你能來給媽倒杯水喝」

但諷刺的是,當二水母親都只能註冊小號在兒子微博下悼念的時候,卻有灰產從業者直接盜走徐二水的微博帳號,開始重新「日更微博」。

從13年到16年,盜號者整整發出去161條微博,更新頻率一度比二水媽媽還快。往下連翻十來頁都找不到曾經徐二水發出的半條微博。在外人看來,徐二水不過是一個系統隨機生成名字的普通殭屍號而已:


那時二水媽媽還不知道微博有投訴機制,也不懂該怎麼找回帳號,雖然兒子被盜號,但也沒說什麼,依舊只是費力一點,默默去最早先的微博下哀悼。

直到16年4月23日,因為徐二水的微博被識別成裡「殭屍號」,被新浪自動銷號,所有微博清零,那天二水媽媽發了建帳號以來的第一條原創微博:

發這條微博時,二水媽媽語氣有些錯亂,連續發了13個悲痛大哭的表情,對一個哀悼時髮蠟燭都會點蠟燭的母親而言,那一刻我相信她真的在淚流滿面。

此時此刻,因為盜號的灰產從業者,她沒地方可以繼續哀悼兒子了。

對二水媽媽來說,當現實裡處理掉二水的遺物後,微博便成了兒子留給她最後的遺物,成為了他與兒子在精神世界中,構築緊密關係的新橋梁。

藉助微博這個橋梁,二水媽媽可以跳出現實中兒子去世帶來的悲痛泥潭,將自己解脫出來。在無數條悼念自白中開始理解自己,試圖不再為給兒子無法實現的愛而困擾,而是將這份愛用來愛自己。

而盜號灰產把號盜走後,便等於是斷掉了二水媽媽最後的念想,讓她是網絡世界中又一次失去了兒子。

還好最後在網友的幫助下,二水媽媽的微博帳號最後又找了回來,二水媽媽又找回了自己唯一的慰籍。

 

在微博乃至整個網絡社交平臺中,徐二水這樣被盜號的逝者並不是小概率事件。

隨手鍵入#逝者 盜號#的tag,可以看到大把大把逝者帳號被機器ai奪舍,成為了漂浮在賽博網絡中被灰產控制的幽靈,終日無法安息。

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二水媽媽那麼幸運,能在朋友幫助下成功申訴回逝者的帳號。

在微博緬懷逝者的人,多數都是逝者非親非故的朋友,既沒有逝者的手機號也沒有身份證號,在微博找回帳號嚴格的審核機制下,通過官方渠道找回帳號難於上青天。

也有人嘗試問過微博技術人員,在不申訴密碼的情況下,能不能直接鎖定帳號,不許灰產繼續更新微博,變相把帳號保存為一個紀念標本呢?

答案是不行,在盜號這件事上,微博只能提供申訴or註銷兩個選擇,無論選擇哪一種,對生者來說都是創傷:

此時,想取回帳號只剩下唯一一種方法,就是順著殭屍號的關注列表找到灰產客戶,繼而聯繫到灰產賣家,找他們直接歸還帳號。

有人確實用這樣的手段找回過逝者帳號,但對尚未完成哀悼還處於悲痛中的生者而言,在處理好創傷前,他們根本沒勇氣去處理逝者帳號這份「遺物」,更何談直接和灰產賣家對線:

這又是另一個關於創傷的死循環

儘管如今盜號者的觸角,往往只染指了那些籍籍無名的逝者。但誰又敢保證,未來某天像李文亮這類知名逝者的微博號,就不會被盜取,淪為某些人以血換錢的工具呢?

看到這,你可能會有一個疑惑:為什麼灰產給客戶販賣殭屍粉時,一定要這麼缺德通過盜號真人用戶來完成交易呢?

直接註冊上百個小號不香嗎?

在搞清楚殭屍號為什麼一定要盜真人帳號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這些盜走的真人帳號,究竟都在為誰服務?

09年微博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刷粉絲的主要都是些普通人,目的是為了多開遊戲小號或者為了漲漲面子。

那時候殭屍粉很好辨認,它們id是亂碼,內容頭像粉絲都是三無帳號,一眼就能看穿是機器號:

這些殭屍號由於太好識別,經常買1000粉最後只能活下來800-900個,剩下的很容易就被微博精準識別刷掉,但那時候買粉的人也不多,好多就為了圖一樂,掉了也就掉了。

但又過了幾年,微博上的流量經濟開始日漸成熟,這時候開始湧現出了大批網紅或者明星經紀公司,開始有指向性的通過購買殭屍粉來營銷做數據——

而這些做出的數據,最終則流向資本市場裡,服務於商業團體,成為談判價格的籌碼。

當殭屍粉成為談判籌碼時,它就需要具備三點:足夠多,足夠隱蔽,足夠真實。想滿足這三點,盜真人號是效率最高的手段。

首先,我們從數量講起為什麼盜真人號是灰產的首選刷粉手段。

在微博上,粉絲10-5000萬(或許更多)的網紅世界,基本上就是一殭屍魚塘,隨手搜個#搞笑#tag,出來的都是假網紅:

早先的時候,微博為了識別出殭屍粉大V和活粉大V,引入了紅V機制,只有帳號活躍度達標才會點亮紅V標誌,一年如果刷粉超過三次,將被直接撤V。

但對灰產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事。

想識別一個帳號是不是假網紅特別簡單,只要點進去看一下活躍粉絲排行榜,順著和殭屍文學如出一轍的僵硬ID,就能瞧出一絲不對味:

點進去一看,果然是熟悉的微博配方,熟悉的殭屍粉。


在微博,這樣的網紅屍王並不少,有時候同一個經紀公司名下甚至同時會有十幾個、二十個假網紅帳號,並且讓這些假網紅帳號抱團取暖,互相之間轉發導流漲粉,實現殭屍王間的無性繁殖。

這個過程本質上就是滾雪球,小殭屍們匯聚成大殭屍,大殭屍們匯聚成殭屍聯盟,而當殭屍聯盟足夠強大時,奇妙的事就發生了——

當你粉絲達到2000-3000萬時,按照微博的推送機制,你就會出現在更多的微博新用戶自動關注列表當中,開始用腳收割真粉。

在微博衝浪的,幾乎都見過一個叫「微博搞笑排行榜」的帳號,不管你有沒有關注它,它都會以推薦的手段無意間強姦你的timeline,看起來很牛逼,其實主頁全是一張張糊逼聊天截圖,裡面問著在知乎800年前就被問爛的問題:

但這並不影響他靠這些糊逼內容,成為了微博坐擁5800萬粉絲的網紅,裡面至少有一千萬左右的粉絲是真人。

而這些真粉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是靠內容還是靠堆砌殭屍粉後,提高微博權重被導流的呢?這不用俺說你也懂。

這才是營銷號的業界標杆,用腳年入1500w

難以想像網紅市場對殭屍粉的需求量尚且如此大,明星轉發做數據、影視行業打榜時又需要多少殭屍粉。

2020年,微博上究竟有多少殭屍號已經成了一處未解之謎,唯一能真切感受到的是殭屍粉似乎遠比普通用戶要多。

哪怕你從來不買粉,也不能阻止成百上千的殭屍粉主動來關注你,對社交孤兒來說,彷佛整個微博都是一座殭屍城,遇到活人全憑運氣:

問完這個問題後,今年她的豆瓣也成了殭屍號

如此大基數的殭屍粉需求,光靠灰產一方去註冊小號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成本過高,且不切實際。

之前紹興警方搗毀過一個灰產窩點,從裡面搜出來700w張用來註冊帳號的手機黑卡,現場頗為壯觀,據說這些黑卡使用完後都不會被丟棄,因為每一張卡的SIM卡中都含有微量黃金,由於黑卡太多,灰產只要保存下這批手機卡還能再賺一筆金價:

全國最大的窩點能搞到700w張手機卡,其他小的灰產作坊又能買來多少個手機號?哪怕算上虛擬手機號註冊的微博(這個也需要成本),也遠遠填不上如今微博上殭屍號的供需鏈。

和現實裡一樣,靠工作賺不夠大米時,如果還想吃大米怎麼辦?那就只有偷、借和搶這兩條路了。

而那些萬年沒有號主登陸的微博小號們,自然就成了灰產們的首選目標。

這些「真人小號」有兩點優勢,一是成本低,二是隱蔽和真實性都比傳統的殭屍號要好。唯數據論的資本家們雖然是腦癱,但AI不是。

通過帳號個體的活躍度,微博可以大概率識別出一些帳號是否為殭屍號,被識別出後就會對這些帳號給予隱藏或者摺疊。

所以在刷數據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尷尬的翻車現場,比如實際買了4000粉絲,系統只到帳3000,剩下1000去直接被系統「自動過濾」,評論亦是如此,某博主刷了250+的評論,在系統過濾後,最終只留下了3條:

但盜取來的真人號被封禁率就會比較低,因為他們自帶粉絲,頭像,原創微博,本來就是活人。再加上程序每天幫這些真人號定時定點發微博,某種程度上說,這些精品真人號比某些真人還更像個人。

在同時具備成本和安全性兩大優勢後,盜號自然便成為了灰產生產殭屍號時的主要手段,當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有——

盜號本身並不是一件難事,沒外人想的那麼炫酷,灰產不是黑客,更不會帶著V字仇殺隊的面具幹活。

那些吹牛逼說自己能潛入xx伺服器竊取密碼的都是騙子,幾乎每天都有涉世未深的小朋友把零花錢打給所謂黑客,期待他們可以用鍵盤替自己收拾仇人,最後不但被騙一肚子火,還比仇人少了500元:

在盜號這塊,灰產要大氣的多,他們要盜就一次盜成百上千個號,要搞就直接巧取豪奪,絕不整什麼偷雞摸狗。

灰產盜號的主要手段是撞庫,用通俗的解釋,就是灰產手裡可能掌握著你的qq密碼和手機號,在不知道你支付寶密碼的情況下,他會直接用你的手機號+qq密碼登陸你的支付寶。

如果你恰好是一個通用多平臺密碼的倒黴蛋,這樁盜號生意就算是做成了。不僅是微博,這兩年PUBG正火時,那些被盜拿來賣給掛逼的低價Steam吃雞號,也是用撞庫的手段盜的:

 

圖源公眾號@CSDN

至於灰產用來撞庫的原始數據究竟是哪來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見的來源,是數據洩漏。國內的一些網站,自身安全係數比較低,遭受攻擊的時候很容易直接洩露網站用戶的帳號密碼,而這些被洩漏的帳號密碼,最終會流向兩處:

被打包直接在黑市進行交易,或被發布在社工庫中成為公開信息。

對數據而言,社工庫本身算作是中立方,灰產可以拿他們幹壞事,但普通人藉助梯子,也可以直接爬去搜索自己的帳號密碼,看看自己是否已經洩露數據:

如果有的話,院辦勸你早點換個密碼,不然你可能就是灰產中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數據洩漏的來源則更加複雜,有些是網站內部監守自盜涉嫌違法犯罪,有的則可能是用戶自己無意間洩露導致。

關於數據洩漏導致灰產撞庫如此順利的另一個原因,是國內對民間網絡安全團體實在太不友好。

國內曾有一個叫做「烏雲」的安全平臺,當中一些網絡安全大手被稱作「白帽子」,會在發現某個網站出現數據洩漏及時反饋給網站方,提醒網站方及時修補,這樣就能最大限度規避網絡安全bug帶來的公眾數據洩露。

但白帽子這樣的操作也有風險,畢竟想發現一個網站的bug就得先對網站進行攻擊,好說話的公司或許會對此寬容甚至反過來獎勵白帽子一筆獎金。

但對一些敏感的公司而言,白帽子的行為很容易被解讀為「沒事找事」甚至是「勒索」。17年的時候,烏雲上的dalao袁煒在向某婚戀網站提交42個漏洞訊息後,結果網站方在對漏洞進行修復後,第一時間便以「送禮物」為由,套出地址後逮捕了袁煒:

 

最終袁煒雖然被釋放回到了家中,但經歷此次風波後,烏雲也隨之關停,從此,中文網際網路中便少了一支防禦用戶數據洩露的精銳部隊。

關於整個事件中究竟誰對誰錯,答案在每個人心中。

但事實便是在大環境對民間網絡安全團體不友好、相關法律不健全的情況下,國內用戶數據洩露已成常態,這既催生了灰產誕生,也便捷了灰產盜號。

如何能阻止灰產對普通人盜號?很難阻止。

因為如今普通用戶的網絡社交平臺被盜號或被大量殭屍號侵佔這事,並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需要上至資本價值觀下至網絡安全技術,甚至狗友們一起努力才能解決的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去世的那一天,那些被我們注視被盜號的逝者不過是因為意外先行一步,可以遇見的是如果不能改善目前唯數據論的網絡環境,當我們去世那天,恐怕也難逃成為網絡幽靈的宿命。

對於這件事情,憤怒沒有用,需要的是反思與改變。

如果不改變的話,恐怕等不到你去世後帳號被盜成殭屍號的那一天,你就會先成為網際網路殭屍。

前幾天我開玩笑,和狗友說「你知道嗎,在微博裡,那些盜來的真人殭屍號因為天天發微博,人家在抽獎時會被微博直接判定為活躍用戶,中獎率比你高多了。」

之前王思聰搞抽獎時,幾乎沒有一個男性中獎,對此微博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男性發微博少,會被判定為殭屍號」,微博上一度因此產生了男人不如狗的梗

我感慨在唯數據論的判定方式裡,殭屍號越來越真人化,甚至他們寫出的「殭屍詩歌」的文學水平別有一番韻味,比我這種濫俗詩人有想像力多了。

「在殭屍號越來越真人化後,通過批量低成本複製它們就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到時候真人的存在對網際網路還有意義嗎?我們對網際網路上對內容還有選擇權與話語權嗎?」

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狗友反問我:「你以為如今網絡世界只有殭屍真人化,沒有真人殭屍化麼?」,說完,她給我發來一個關於微信比賽拉票的截圖:

1分1票的微信人工投票真實存在,這些賣家與一些外包網站或者微信群直接對接,面向普通網民直接下達任務,幫忙投票系統自動就會在他們帳戶裡+0.6分錢(扣除佣金),當數額滿20或者10元時就可以提現。

另一邊,微博上也經常有一些「免費看小說還能賺錢」的推送,點進去一看,基本上都是為用戶下達每日的閱讀任務,完成閱讀就可以賺錢,但需要一定金額才能提現且每日收入不得超過1元,變相將真人變成了閱讀殭屍:

在如今這個數據決定價值的網際網路泥潭中,問題核心反而是真人越來越像殭屍怎麼辦?

當真人被逐漸殭屍化時,我們又有什麼立場,還能手持什麼武器,攻擊那些灰產不把人當人看,肆意盜取逝者帳號用於盈利?

對唯數據論的灰產來說,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盜走了逝者的帳號,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惡。甚至在一些灰產從業者眼裡,自己更像是中文網際網路上撿破爛的「清潔工」,不過是將那些低活躍低價值的「垃圾帳號」殺死後回收,經過包裝後再重新創造商業價值罷了。

只有當灰產盜號到逝者頭上時,被觸及道德底線後,我們才意識到那些被肆意掠奪的帳號本質並非幾行代碼,而是有血有肉,值得被銘記的「人」。

面對灰產時,普通人想不被侵犯,就得時刻憤怒,時刻保持清醒,記住自己是活生生的人,警惕真人殭屍化,維權殭屍真人化。

不然等到2050年再幡然醒悟與灰產抗衡時,等到將不過是一出《植物人大戰殭屍》的黑色喜劇。

相關焦點

  • 假靳東事件背後,抖音封禁18萬個黑灰產帳號
    「哪裡有流量,黑產就往哪跑。」目前短視頻裡還有色情導流、羊毛黨、殺豬盤、網絡詐騙導流等黑灰產團夥。這些黑灰產已經成為短視頻平臺必須要治理的對象。
  • 在技術上再加碼,在監管上再發力 網絡「黑灰產」治理探索新路徑
    去年,阿里巴巴和南方都市報共同發布的《2018網絡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中披露,惡意帳號中83%是通過「黑卡」註冊生產的,這些帳號主要分布於網絡打車、網際網路金融、網路遊戲等平臺,已經日益成為黑灰產線上線下打通犯罪的關鍵環節。網絡帳號作為用戶在網上活動的基礎,被惡意註冊、盜號等現象泛濫。以
  • 流量經濟新觀察之遊戲篇:中國網路遊戲二十年風雲錄(下)
    但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資本市場收緊,「躺著把錢賺」的好光景一去不復返。與此同時,網絡黑灰產也盯上了這個高達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外掛、黑卡、小號、批量註冊、誤封等問題日益嚴峻。一邊是競爭加劇的圈內市場,另一邊是網絡黑灰產的虎視眈眈,這便是外在光鮮的中國網路遊戲產業,現如今最真實境遇。雖然我國網路遊戲產業發展比歐日韓晚,但是並不影響中國網遊黑灰產在全球的影響力。
  • 揭秘滴滴虛假註冊、教材涉黃等案件背後的龐大黑產鏈條
    然而此舉對黑產來說只是提高了一點成本,還在接受範圍中。造成的影響是黑產對老號的需求大幅增加,等待著蘋果的問題將是盜號、撞庫、養號等等。如上述變現環節,因為充值限制,會索要用戶(購買黑灰產手中虛擬商品的人)的帳號和密碼,這個帳戶就可以「回收」 投入下一輪的利用。帳號相關的產業鏈詳細闡述可參考下文帳號模塊。
  • 王思聰個人帳號遭盜綁背後,是一條明星信息倒賣的黑色產業鏈
    當晚,大眾點評官微在王思聰微博下給出回復,表示「相關帳號已經在反饋後的第一時間予以保護性凍結,相關問題的核查已有初步信息,會在私信中進行同步」。在王思聰發布微博之後,網友們紛紛發出疑問:「大V的手機號也會被盜綁嗎?」
  • 深度 | 網際網路黑灰產工具軟體2018半年報告
    我們對過去半年捕獲到的黑灰產工具軟體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和分析,發現現階段黑灰產工具軟體有如下一些明顯的特徵,深入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我們對黑灰產業的發展有更加準確的掌控和判斷。伴隨著網絡黑灰產的發展和成熟,如今的工具軟體已經深度整合到了整個產業鏈當中,成為其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 你的微博豆瓣返利網帳號密碼能被秒速查驗,返利F幣都能查到……這還不是最恐怖的
    撞庫類軟體300元可檢存微博帳號2015年,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發起了重點打擊三類網絡黑色產業專項行動。這三類分別是:發動涉嫌拒絕服務式攻擊的黑客團夥,盜取個人信息和財產帳號的盜號團夥,以及針對金融、政府類網站的仿冒製作團夥。近日,一個12G的數據包再次攪動了黑產市場。
  • 威脅獵人 | 2018雙十一前夕電商行業黑灰產研究報告
    一、揭秘電商黑灰產業鏈     1.1以帳號為核心的黑灰產業鏈     1.2以流量為核心的黑灰產業鏈     1.3以變現為核心的黑灰產業鏈     1.4以信息為核心的黑灰產業鏈二、黑灰產做了哪些準備?
  • 深度揭秘絕地求生吃雞外掛背後的灰色產業鏈:隱居深山,三萬代理,日入幾十萬!
    這款遊戲火爆的背後,也催生出了一條網絡黑色產業鏈。該產業鏈集外掛作者、卡盟平臺、銷售代理、木馬捆綁、盜號洗號、冒用他人支付渠道、空間服務商等多個環節。灰產圈調查發現:製作成本低,獲得利益之大,是外掛日漸猖獗的主要原因。「太他媽暴利了!要不是看在你是我鐵哥們介紹來的,我是不想跟人聊這個的。」L對灰產圈說,語氣裡帶著糾結。外掛產業規模龐大、收益極高,其中所存在的風險自然也極大。有這樣一句名言——
  • 這名流量明星被央視點名批評,微博剛剛回應「明星微博帳號數據異常高」原因
    針對央媒曝光某些明星帳號微博轉發數據異常偏高問題,新浪微博剛剛發布公告,強調明星帳號數據異常偏高的背後,是流量「競賽」已經蛻變為網際網路黑產對整個產品和社會的侵蝕,並點出有人依靠「外掛」軟體刷數據。公告稱,新浪微博作為平臺不僅收穫不到正常的用戶和流量,反而要承擔由此帶來的風險,因此完全不願意見到這種「競賽」繼續下去。
  • 威脅獵人|網際網路黑灰產工具軟體2018半年報告
    我們對過去半年捕獲到的黑灰產工具軟體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和分析,發現現階段黑灰產工具軟體有如下一些明顯的特徵,深入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我們對黑灰產業的發展有更加準確的掌控和判斷。伴隨著網絡黑灰產的發展和成熟,如今的工具軟體已經深度整合到了整個產業鏈當中,成為其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 【8種】網絡黑灰產作案工具
    而且,在博覽會上,有展館展示了多種網絡黑灰產作案工具。以下就是展館展示的八大網絡黑灰產作案工具:涉及黑灰產類型:大規模薅羊毛、電信詐騙作案方法:在貓池設備上,可以同時管理大規模的電話手機卡,通過配套的軟體可以實現同時接收
  • 揭秘小紅書背後的黑灰產業
    對此一位投資人表示,「現在企業打擦邊球、鑽漏洞的代價越來越大了,浮躁的社會帶出浮躁的企業,但總將被市場懲罰,難以為繼。」而人均法拉利、個個白富美的小紅書突遭下架,卻引發不少網友叫好,「假貨泛濫」、「炫富集結地」、「軟廣滿天飛」成為吐槽關鍵詞。在流量至上、娛樂至死思維引導下,社交電商日漸暴露出其良莠不齊的內容生態現狀。
  • Steam 盜號背後產業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有人說這是某些用戶在轉移 Steam 錢包資金到新帳號上,畢竟沒有官方轉帳途徑,只能付出 15% 手續費的代價;有人說這屬於誤入洗錢現場,交易背後可能有一個被盜的帳號,或一張被盜用的信用卡,及一筆套現得來亟待處理的資金
  • 我的帳號「見鬼」了|電訊特稿
    廣闊的買方市場吸引了一些個人與企業進行買贊、買粉的交易,並且屢禁不絕。「殭屍粉」已成過去式,現在變成了把「真人流量」作為噱頭,通過操縱真人帳號,幫助買家賺取流量。——你想著清理「殭屍粉」,網絡黑灰產卻瞄上了你的微信帳號。記者了解到,部分微信用戶迫切希望了解好友列表中「有誰刪除了自己」,因此向網絡市場中打著可以「清理殭屍粉」旗號的商家求助。在「清粉」過程中,商家往往要求用戶掃描可授權其登錄用戶微信的二維碼,從而獲取該用戶遠端登錄的權限。
  • 鄧相超稱自己「微博被盜」,真相究竟幾何?
    「山東建築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的鄧相超發帖稱,「出差一周,發現自己帳號被盜.給組織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特此聲明」出差一周,發現自己帳號被盜?△鄧相超出差期間「被盜發」的微博可筆者就納了悶了,先不說微博帳號如果異常登陸,@微博小秘書 會通知你帳號被鎖定。
  • 微博回應「某些明星微博帳號數據異常高」:有人開外掛刷!
    明星帳號數據異常偏高的背後,是流量「競賽」已經蛻變為網際網路黑產對整個產品和社會的侵蝕。
  • 從惡意流量看2018十大網際網路安全趨勢
    黑灰產間互相攻擊依然激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黑灰產則是網際網路江湖水最渾的領域,而黑灰產內部為了利益也是不斷亂鬥,其中不擇手段之處更甚於正規商業江湖。*9.熱門行業虛假繁榮狀況依然嚴峻*網際網路創投熱點的領域幾乎都是黑灰產關注的領域,從團購到共享單車,從自媒體到直播,無不存在大量虛擬小號炒作出來的熱度。君不見,從微博千萬大V到抖音全民網紅,從公眾號10w+閱讀量到電視劇數億播放量,其中有多少真實、多少虛幻,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 我攻破了LOL釣魚網站後臺,查清背後的盜號黑色產業鏈.
    我推測這可能是盜號者忘記刪掉備份文件,也可能是他懶得刪,畢竟網站後臺的開發者信息他都沒有刪掉。利用MD5解密這串字符,最終得到後臺的帳號為admin,密碼如圖所示。找到一個帳號,點進去找出了他曾經留下的痕跡。比如,他曾經做了多年前很火的名字測試,90後的都應該玩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