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老實人改變這三個弱點,讓職場小人離你遠遠的

2021-02-19 職場實戰經驗

現如今在職場中,很多新員工都覺得只有老老實實的,才能夠在公司站穩腳跟。可是當他們工作以後才發現,不少職場小人總是覺得他們太老實,進而欺負他們,這時候新員工們的思維才有了轉變。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能太過老實了,可是他們又不知該如何改變。畢竟凡事都有個度,如果總是在公司太老實,被職場小人欺負慣了,那在公司裡肯定無法長遠發展。

在職場中太實在的老好人,總是被別人所欺負,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其實只要改變以下這三個弱點,那些職場小人肯定離你遠遠的。

第一、不愛說話的弱點

很多新員工他們在公司裡不敢和同事說話,尤其是在私下聊天的時候,同事說出的話題,他們不敢參與害怕說錯話,所以每次在談論話題的時候都會保持沉默,同樣的道理在開會的時候,他們也是如此。老闆讓他們發言,他們不知該說什麼,所以導致他們在公司裡成為了老實人。有些同事在工作上出現錯誤或難辦的事情時,一些同事都會推脫給這些老好人,老好人不知該如何解決和應對,往往成為了背黑鍋的人,所以說大家在職場上應該改掉不愛說話的弱點,不要被那些職場小人認為你很老實好欺負。

第二、不愛交朋友的弱點

在職場上很多員工他們覺得自己能力可以應付工作,所以他們不願意交朋友也不愛和朋友說話交流。他們覺得在工作上完全可以依賴自己,可是在社會上工作和生活,你並不能保證所有的事情都能夠獨立解決,如果能讓自己的人脈資源多一些,那麼在處理難題的時候通過大家的幫助,效率也會更快些。

所以說在職場上大家千萬要改掉不愛交朋友的弱點。努力的去經營自己的人脈網,讓自己在公司裡成為無可替代的核心員工。

第三、喜歡幫助人的弱點

很多員工他們都希望在公司裡能夠和同事及領導維護好關係,所以他們總是喜歡幫助同事或者領導,可以說成為了優秀的員工之一。但是在公司裡大家要明白,如果完成了領導規定的分配工作,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什麼人該幫,什麼人不該幫。萬一你在幫助同事的時候出現了低級錯誤那麼很有可能會因此得罪領導,那些小人同事反而是把責任全部都推卸給了你。

圖:網絡

結語:大家對此怎麼看呢?寫在評論中,大家一起交流。

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職場故事、職場案例、和領導同事相處技巧等職場經驗!

相關焦點

  • 「職場小人」的5個特徵,遇到了請繞著走
    或許是擔心W女士擠掉自己的位置,此「小人」不斷向她放冷箭。生氣歸生氣,老王勸她不要因為這件事情離職。如果那樣,就中了「小人」的奸計,白白便宜了她。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職場小人」就像蒼蠅和蚊子,我們雖然討厭,卻也無法阻止它的存在。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對付小人,這一屆職場人真是太難了。話雖這麼說,我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古往今來,栽在小人手裡的好漢數不勝數。
  • 職場裡小心被這7種小人拖下水!
    職場生涯中我們首先要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其次還要學會與同事打交道,在這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會遇上一些毫無人緣的職場小人
  • 越出色的聰明人,越容易被小人的三種手段所利用,早知早防備
    在職場中工作,有很多年輕人都渴望通過自身的能力闖出一片天地,在一線城市裡出人頭地鹹魚翻身,但是有很多聰明人在公司裡和領導相處,和同事在一起合作,在同樣的崗位中卻發現自己總是被一些小人所利用,所針對,尤其是很多小人,會通過以下這三種手段來欺負老實人,所以大家一定要儘快的防備,避免自己在公司裡遇到很大麻煩
  • 職場見證 祭壇在職場的能力
    我們總在喊口號:為主在職場得人如得魚!進來我們照著聖經利未記26:8:「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所以越大的聯合,帶給我們越大的權柄,讓我們有越大的突破。所以我們開始一個跨公司的職場祭壇。
  • 【職場】你工作還好嗎?2015藍領白領現狀1234567
    2、超半數藍領有辭職的打算57.2%的藍領有辭職打算,55.7%的藍領辭職是因為不滿當下的工作,想尋找新的機會,對於廣大藍領而言,這是一個無比嚴峻的現狀。辭職容易,但尋找新的機會不易,獲取職位信息很關鍵。網際網路+O2O迅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藍領職位需求也大大增加。
  • Soul合伙人被批捕:職場中如何應對惡性競爭?
    很多人在遭遇惡性競爭後,會陷入到「以暴制暴」的誤區,認為你怎樣對我,我就要怎樣回報你。這是不成熟的做法。要知道,在職場中,完成工作是第一目標,而不是為了解氣。面對職場惡性競爭,可以採用正面溝通、和上司反應等合理方式維護自己的利益,不要因小失大,損害了公司和自身利益。
  • 【毅冰原創】任勞任怨不能讓你在職場成功
    理由是,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僅僅靠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期間,有個朋友插了一句話,「要是像我們當年工作那樣,幾年如一日,任勞任怨,遲早可以出頭,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沒想到此言一出,大多數獵頭都搖搖頭,職場上獲得成功,絕對不是任勞任怨這個品質造就的。這是個好品質,沒錯。但是大多數任勞任怨的人,難以獲得自己想要的價值,難以成為夢想中的自己。
  • 在職場回應神的呼召
    我們需要一種神國度性的總動員。事實上,今天一個平信徒可以坐在家裡透過網絡傳福音,他所接觸的人群可能會超過一個牧師每個禮拜在講臺上所接觸的人群甚至更多。我們需要各行各業職場信徒都能在這個時代為主興起,特別是許多在企業界的人士。我深信神把你們放在這樣的位份上不是偶然的。要怎樣站在神所給你的工作崗位上,抓住神所賜的機會擴展神的國度呢?這是我們每一位職場中的弟兄姊妹都需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 職場中,被人排擠怎麼辦?
    其實"請你離開"這已經算是比較溫柔的方式了,很多時候你犯了這樣的錯誤想離開但是偏偏領導不放你走,繼續在精神上壓榨你,這才是"悲劇"。所以,當感覺自己被排擠時,最不提倡的做法就是"硬剛",然後一走了之。如果走得成功,那找下一份工作時你可能輸在背調環節(因為你在上家公司連個能幫你說實話的人都沒有),走不成功那就是變本加厲的"被排擠"。怎麼辦呢?兩個建議:要麼忍要麼變。01.忍,無聲但有力量職場中,有一種排擠叫"因為你太與眾不同而被排擠",理由聽起來讓人覺得莫名其妙但又有那麼一絲道理。
  • 職場友誼
    如果你的同事和你競聘同一職位,你還能和他成為朋友嗎?我的建議是:還是儘量成為朋友吧。因為在企業中,從中層最終進入領導層就像在跑馬拉松,並不是短程衝刺。我們的職業生涯通常比較長,況且這個世界比看上去的也要小得多,所以你要儘量給你的同事留下一個好印象。即使你的同事沒有晉升,而你卻晉職了。
  • 解讀|讀懂標籤化,打造完美職場人設
    人設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舉止,神情個性,所體現出來的品質,職場人設就是你想成為的樣子,標籤就是對你能力認可的體現。 所以接下來我們從三個方面來談一談,怎樣運用標籤化的方法來確定職場人設。篩選有效的標籤,很多初入職場的人,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比較模糊,不明白自己的優勢在哪,缺乏對自己正確的認知,那麼怎樣精準地進行職業定位,下面有三個問題來幫助你明確職業定位。
  • 職場上靠譜的人都具備這三點
    可能你在職場上聽過很多道理,也聽過很多的雞湯,但是好像有一件事,好像每個人都不怎麼提,但卻都非常重視,那就是「靠譜」。很多職場上的人,每天過的都非常的忙碌,但你問他每天在忙什麼,他回答「不知道」,安排給他的事情完成了嗎?答案是:沒有。
  •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職場中,她只做了這一件事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GI)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44%的公司中至少有3名女性高管,而在2015年這一數字僅為29%。尤其是在 AI、雲計算、物聯網成為新興技術的今天,女性可發揮空間更加龐大,女性逐漸去標籤化,成為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力量。
  • 技術職場迷茫?來看看TensorFlow官方的免費福利.
    ,實現職場的快速進階。而最近這幾年,最新最熱的技術領域,莫過於AI 機器學習。我知道很多人還在說,AI被高估了, 各種技術名詞落地困難,大量的資本泡沫。其實我們稍微關注一下身邊,從機場到火車站到酒店,各種身份認證環節,安檢環節,AI已經成為生活中的司空見慣的一部分。
  • 職場裡面什麼樣的人最靠譜?3個細節告訴你!
    文 | 職場白話 | 原創首發 · 抄襲必究不管現實生活還是職場裡面,社交一直都是不可避免的,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什麼樣的人交往,會讓你逐漸向什麼人靠近!和樂觀向上的人交往,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沮喪消極。
  • 如何成為職場上的事奉者——全面認識職場事奉
    這也導致許多信徒對全職事奉和全人奉獻有極大誤解。首先會以為,響應神的呼召,只是像初出茅廬的摩西一樣,迫不得已地接受神的命令,去完成神的託付,而看不到神要通過使用他而向整個以色列民彰顯自己的大能、慈愛與智能 (參出三) ,所以極力推諉。
  • 這屆職場人,總想「被升職」: 關於晉升的3個誤區
    其實,辛迪的疑惑在職場中覆蓋率極高,但能成功破局的人卻少之又少。 大多數人往往陷入抱怨「為什麼」、「憑什麼」以及「這不公平」的認知泥沼,直至與上司撕破臉一拍兩散,也沒搞清楚自己不能升職的原因。 關於晉升,職場人必須走出的3個誤區 1、合格≠勝任 同事晶晶入職兩年了,每次部門有人員調整,大家都會聽到她在工位上自怨自艾:「我都在這幹了兩年運營了,升職也沒輪到我!」 在我看來,她的問題在於錯把工作經驗當做工作業績。
  • 韓國職場聚餐,服從的禮法
    除了工作日工作8個小時之外,販賣勞動時間的工人對他的僱主不承擔任何義務。就像超市裡賣食物給我們的老闆沒有義務同顧客一起喝酒一樣,勞動時間的賣方遵照職場管理者的指示被拉去喝酒,從法律上是講不通的。事實上在正常的社會裡,工作時間之外,管理者甚至因業務而聯繫工人也會吃官司。韓國怎麼樣?
  • 職場沒有單行道
    當時有人問你為什麼要去為一個 23 歲的小孩兒工作時,她的答案是「職業發展不是爬梯子。」.時機遠比經驗重要,眼光遠比努力重要。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落下帷幕,大家紛紛把目光投向《水形物語》、男女主…但卻有這樣一個人,我們以為他會帶著千萬人的目光退下神壇,今天卻以全新身份一擊中的再度歸來。
  • 24歲初入職場,30歲財富自由,他用心理學告訴你:如何把握職場新拐點!
    但它能解釋很多日常中讓你匪夷所思的事情,比如:   為什麼老闆不提拔天天加班的人?   為什麼說「跳槽窮半年,轉行窮三年」?為什麼有的人一出場就光芒四射?為何在工作中,總會覺得自己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周圍那些「極品同事」,究竟腦子裡在想什麼?面對職場瓶頸,我們往往有走投無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