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遊戲評估公司Sensor Tower發布了
💰🎮💰
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
最賺錢的
移動遊戲排行。
儘管在今年5月的統計裡,《王者榮耀》成了全球最賺錢的MOBA遊戲,但是從季度的綜合表現看,仍然沒能趕超上這位日本老大哥,在總榜排名第三。
這並不是
《怪物彈珠》
第一次成為全球最暢銷手遊了。
這款2013年由日本MIXI推出的彈珠卡牌遊戲自推出以來就是一匹黑馬,10個月內突破1000萬玩家,此後下載量節節攀升,在2015年10月就登上過一次全球榜首,2016年、2017年度在全球IOS和Google Play的綜合收入都排名第一。
這款遊戲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戰鬥玩法,用手指拖動怪物瞄準敵人撞擊,同時擁有豐富的卡牌,兼具策略性和動作性,還能與基友聯機對抗boss。
截止今年1月,《怪物彈珠》的全球用戶超過4000萬,其中光日本就有3000萬,營收高達13億美元。儼然是一個國民級別的強大IP。
然而,在中國,
卻很徹底地死過一次。
2014年上線的《怪物彈珠》國服在騰訊的運營下,僅八個月就宣布折戟沉沙。
雖然也經過了本地化,但對《怪物彈珠》在日本所向無敵的遊戲核心,中國玩家卻不怎麼買帳。
有報導指宣傳不力、營銷方式的簡單粗暴、龜速反應的bug修復和版本更新等種種運營問題要對失敗負責。
所以,被叫做「日版王者榮耀」的《怪物彈珠》在日本為什麼這麼有號召力呢?
除了遊戲內容的吸引力,和一些頗有遠見的周邊和營銷也密不可分。
2014年,《怪物彈珠》與《LINEPOP》展開合作,量身定做了3個特別篇電視廣告。LINE在日本年輕人中影響力不亞於我們的微信,因此迅速斬獲了知名度。
《怪物彈珠》在日本和EVA、《最終幻想》、《聖鬥士星矢》、《哆啦A夢》等眾多動漫品牌限時合體,眾多紀念版的合成素材吸引了大量新的遊戲受眾。
從2015年開始,《怪物彈珠》在Youtube上全球同步更新動畫,每集七分鐘,如今累計點播量已經破億。
2016年12月,由《怪物彈珠》改編的劇場版電影在日本碾壓了《神奇動物在哪裡》、《你的名字》,上映首周就成了票房冠軍。
玩家們紛紛奔向電影院,試圖把握住抽取稀有卡片的機會。
儘管在北美市場,《怪物彈珠》最終還是因為競品過多和本土運營失敗而敗下陣來,但它當初在美國的3D宣傳片還是很值得一看的。
2016年10月,《怪物彈珠》的韓服也宣布停運,原因是自身內容不足。總之現在,它還只是一個在日本本土勢不可擋的遊戲。
雖然一度被騰訊坑過,MIXI還是不願放棄中國市場這個可口的大餑餑度,今年《怪物彈珠》捲土重來,再次進入了中國,口號是「精品化本土運營」,要將它在日本獲得成功的營銷模式進一步本土化。
不知道《王者榮耀》
會不會有一點危機感?
在手遊生命周期普遍縮短的情況下,發布4年的《怪物彈珠》仍能包有這樣的生命力和魄力實屬不易。
但不論是《怪物彈珠》還是年輕的《王者榮耀》,面臨的最大困境仍是由本國市場拉動。在這場全球資本的大戰裡,誰能分到最多的金子還要靠鬥智鬥勇。
畢竟再好再成熟的IP,如果不維護和生產內容就會死。也許《王者榮耀》能從《怪物彈珠》之前的全球戰略失敗中獲得啟示。
👇戳開進入Major大調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