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手機3.0時代,追的不是概念

2021-02-18 刀馬物語

今天看到一則消息稱: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小米和聯想分別援引第三方數據,號稱自己已是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一;酷派也援引另一家研究公司數據證明,自己是國內4G手機第一,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二。而此前長期佔據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一的三星,則在一家機構的數據中,仍堅守「中國第一」。

當眾多手機廠商還在為份額耿耿於懷的時候,新興網際網路手機的觀念已經應該發生一些改變。對份額的追逐實質上是為了硬體的微薄利潤,畢竟不是誰都可以成為蘋果,而且現在蘋果手機的利潤也今非昔比。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環境已經不如以往,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當下,硬體高利潤的時代也如滾滾長江東逝水,一去不復返了。

如今的手機市場不應該再追求硬體利潤的增長空間,這也是為何小米的網絡營銷做得如火如荼,但在臺灣還是遭受了多次調查的原因——價格殺下來本身也是為了尋求硬體利潤之外的盈利可能。當然,目前的小米還是靠價格營銷刺激市場,但沒有理念的更迭也難以有持續的發展。因此當我們看到有人喊出了網際網路手機3.0時代的時候,其實這何嘗不是一次手機理念的更迭。

智慧型手機進入3.0時代

百加手機(100+)創始人徐國祥把主要對手鎖定為小米,並稱其首創的硬體零利潤模式,將會引領網際網路手機3.0時代的到來。徐國祥首創的硬體零利潤模式,核心理念是開放平臺,徹底整合產業鏈,從軟體層面解決用戶需求,從而將硬體利潤全部還給消費者和合作夥伴。其實雷軍當初也在考慮智慧型手機硬體零利潤的問題,不過雖然小米的價格在同檔次硬體配置機型中並不高,但利潤還是有的,而且因為一貫的「期貨銷售」,其硬體利潤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可觀,在智慧型手機硬體微利的當下算得上是暴利了。不過要是真的進入到硬體零利潤時代,那就是說在硬體上廠商不計劃賺錢,把所有利潤讓出來,還給消費者。從這點看,雷軍還要狠狠切一塊肉才行。

百加希望通過用戶體驗,而不是價格誘惑獲得機會,不拼硬體,而是強調內容和服務,這就是網際網路手機3.0的核心所在。目前市場上的一些硬體產品幾乎是雷同的外形和配置,沒有特色可言。這樣的產品也缺乏脫穎而出的底氣,更主要的是當大量的相似產品充斥市場的時候,用戶的選擇也會陷入迷茫。

而一些廠商為了能夠贏得用戶的眷顧,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產品性能和價格,通過兩端發力刺激用戶選擇自己的產品。這也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畢竟用戶的增長最終還是看手機的整體口碑,性價比,以及後續的服務內涵到底有多深,而不僅僅是單一的產品取向。比如目前一些高配置的手機高耗電量讓用戶叫苦不迭,一天兩充甚至多充的情況比比皆是。我們在外出的時候,看看候機樓、候車廳內到處找電源插座的手機玩家焦急的樣子,也就知道智慧型手機沒電的情形是多麼的令人無奈。

這就是比拼硬體的結果。如果我們不過分強調硬體本身的快速更迭,以性價比和應用來重新規劃網際網路手機生態鏈的時候,是不是也是從另一種角度詮釋一種移動網際網路應用文化?這何嘗不是一種創新?以內容服務為導向,硬體產品為輔助,把更多的應用需求和內容服務作為吸引用戶的根本,這樣的產業鏈或許也更加成熟和有效。以筆者這些年的觀察,這也是網際網路手機3.0的精髓所在。

用戶體驗需要用心去做

眾所周知,蘋果iPhone的成功支點之一也是由APP Store的火爆帶來的。這就是內容服務帶來的收益,大量的APP應用下載給蘋果的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也因為如此,蘋果是第一家不完全依賴硬體賺錢的手機企業,開啟了一個新的發展模式,這便是蘋果對於移動網際網路的重大貢獻。

當內容成為鎖定用戶的根本需求時,這樣獲得的用戶基礎也更為牢靠,反之對硬體產品本身的誘惑反而會降低。網際網路手機3.0就是倡導這種以用戶體驗服務為宗旨的改變和塑造,很顯然,這樣的用戶會更有黏性,並且無論是什麼樣的智能終端產品,最終留下的是服務帶來的良好體驗。

獲得百度投資的百加手機(100+)在其創立之初,就明確了以製造「最適合東方人的手機」使命,以用戶為中心,主導產品設計。新品百加(100+)V6憑藉著「東方美學」、「視頻首機」等概念,利用其差異化設計獲得用戶的追捧,開啟全新的用戶體驗時代。在硬體體驗之外,百加手機(100+)以視頻、流媒體熱潮為導向,以「視頻首機」為主打,眾多配置都是為視頻訴求而獨家定製,讓用戶體驗超震撼的視頻體驗,完美解決碎片時間。同時,百加手機(100+)聯手國內頂級視頻平臺愛奇藝,為用戶爭取到了價值360元的愛奇藝VIP年卡,將視頻體驗提升不止一個檔次。

可以看出,網際網路手機3.0時代,「內容服務」無疑是用戶體驗提升的最大支點。在這方面,百加手機(100+)告別硬體堆砌模式,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以用戶體驗為核心,超越用戶所想。此外,百加手機(100+)融合東方美學設計、頂尖製造工藝、深厚內容服務,引領一種全新手指產業模式的誕生。

用心成就品質,點滴積累信賴。網際網路手機3.0時代光有概念還不夠,還要有務實求精的踐行者。讓我們無限期待移動互聯新時代的到來吧。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Web2.0時代
    各國採取了各自的應對策略,美國提出「工業網際網路」概念,通過網際網路將人、數據和機器連接起來,升級那些關鍵的工業領域。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通過充分利用信息和網絡技術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位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中國的「網際網路+」概念,將網際網路作為核心引擎,並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全面融合,推動社會創新。
  • 「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兩個概念
    董事長周鴻禕發表演講指出,「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是兩個概念。  現在總理提出網際網路+概念之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最典型的談網際網路+的書有100多本,現在都開始做網際網路思維培訓,但是這裡面有很多弄混了,說我們也 在做選擇。
  • 從 Web1.0 到 3.0 你不知道的網際網路的演進史!
    簡單說,Web 3.0意味著網際網路發展史進入到新階段,把網際網路帶到全新的水平。計算機科學家和網際網路專家認為,Web 3.0會讓網際網路更加智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所以,為了理解Web 3.0和它所帶來的變化,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網際網路演變都經歷了哪些階段,用3張圖來概括每個階段的大致形態。從網際網路的進化中,更好地去理解Web 3.0。
  • 是「網際網路+」,不是「+網際網路」 ! 【連線觀察】
    如果說工業3.0要解決的是生產效率與消費效率之間的矛盾,那麼「網際網路+」為特徵的工業4.0則很可能會打破先生產後消費的傳統思維,甚至會讓生產與消費之間的鴻溝逐步消除。從本世紀初的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到後來的雙向帶動、深度融合,再到「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關係出現了四次微妙變化。  那麼,這次「網際網路+」與以往究竟有什麼不同?筆者認為,在所謂工業4.0階段,傳統產業與網際網路是「網際網路+」,而不再是「+網際網路」。  一個+號的位置變化耐人尋味。
  • 3張圖讓你秒懂Web3.0, 從1.0到3.0你不知道的網際網路的演進史!
    簡單說,Web 3.0意味著網際網路發展史進入到新階段,把網際網路帶到全新的水平。計算機科學家和網際網路專家認為,Web 3.0會讓網際網路更加智能,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所以,為了理解Web 3.0和它所帶來的變化,讓我們先來梳理一下網際網路演變都經歷了哪些階段,用3張圖來概括每個階段的大致形態。從網際網路的進化中,更好地去理解Web 3.0。
  • SRv6,IP3.0時代的「網紅」
    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喜聞樂見的網際網路,是在20世紀80年代誕生並發揚光大的。網際網路的基礎是什麼?當然是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際網路協議)。如果你的電腦或手機沒有安裝IP協議,沒有分配IP位址,就沒辦法上網,更沒辦法聊天、刷劇、玩遊戲。說白了,網際網路就像是一套「快遞系統」。
  • 【專題】從web1.0到web2.0再到web3.0時代
    (圖片來源網絡)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不斷的改變著媒介環境和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在了解媒介技術已經媒介生態時,會頻繁的看到Web2.0以及web3.0這樣的詞,下面小編整理了關於web1.0到web2.0再到web3.0時代的一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裨益~Web2.0與Web1.0的比較:W
  • 社交3.0時代,城市酒店的生意經
    這一時期可以被稱為是社交酒店的2.0時代或者長成期——社交友好型酒店由此誕生,並掀起了一股風潮。這一趨勢最早被國外酒店運用得爐火純青。這都將為即將到來了的社交3.0時代和真正意義上的社交酒店打下基礎。筆者曾在《「輕中端」怎麼就火了?IU酒店提煉出這三個方法論》一文中提到「輕中端酒店的競爭力或者成敗關鍵就在於第三層感知——年輕人的情緒感知」,而酒店觸動年輕人的情緒的,毫不誇張地說,除了睡覺以外就是隨時隨地都在「社交」。
  • IPFS+Web3.0將構建下一代網際網路
    web2.0是脆弱的,純粹的2.0 會在商業模式上遭遇重大挑戰,需要跟具體的產業結合起來才會獲得巨大的商業價值和商業成功。web3.0是在web2.0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夠更好地體現網民的勞動價值,並且能夠實現價值均衡分配的一種網際網路方式。總體而言,web3.0更多的不是僅僅一種技術上的革新。
  • 社群經濟:網際網路時代的商業革命(乾貨) 品牌中國·營銷
    只是媒體過分放大和過度聚焦於小米的社會化營銷,而忽視了小米通過社群經濟模式是在通過生產關係的創新來推動生產力變革,社群經濟不是一個營銷詞彙,不是一個短命的流行語,是網際網路時代的經濟學。網際網路時代,一個現象火的快,退的快,很多現象級的企業或產品最終成為先烈,比如黃太極煎餅在快速火爆之後,快速進入了質疑期,引來一陣批判潮。到現在,這樣的極限式營銷口碑留存率已經不是太高。
  • 什麼是 Web3.0?數據所有權屬於用戶的新一代網際網路
    原文連結:https://elastos.info/what-is-web-3-0/顯然,網際網路正在發生變化,Web3.0 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這是一個數據所有權屬於用戶的新時代。什麼是 Web3.0?Web3.0 的定義因人而異,但總的來說是第三代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到底是什麼意思?
    「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開始被提及,尤其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到了「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馬化騰等大佬這幾天也頻頻提到這個詞,讓人不明覺厲。小編覺得,2015年這幾個詞一定會火,理解之後作為談資也一定讓你的格調飆升。接下來,就讓小編帶你掃盲。
  • 去中心化的Web 3.0是什麼來頭?網際網路巨頭們顫抖吧……
    所以,如果連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都處理不了這些事情,那麼集中式的控制對消費者而言,效果似乎並不是很好。Web 3.0可以去掉中介環節,使廣告商、觀眾和內容創作者能夠直接進行交流互動。可以看到,去中心化目前發展迅速,但大部分主流網際網路用戶仍然不知道它的應用前景和對一些特定行業的好處。
  • 《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發布,電視產業挺進3.0時代|一周新媒體觀察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何桂立在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開幕論壇上發布《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7月23日,2020年(第十九屆)中國網際網路大會在雲端開幕,大會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
  • Web3.0:區塊鏈定義分布式網際網路
    21世紀技術官導讀:本文和各位開發者探討網際網路的下一代,Web3.0,也就是現在流行的區塊鏈技術。
  • 網際網路+ DT時代變革的反思
    我們先撇開DT不說,我們先來看一看IT。從1936年的圖靈機的發明到1945年馮.諾依曼機的出現,這些都是計算機發展的基石,甚至於往後各種大型計算機、小型計算機的誕生,嚴格意義上來說,這都不是IT。真正IT技術的開始應該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這標誌著信息進入了互聯的時代。
  • IC公鏈(DFINITY)Dmail去中心化郵箱:Web3.0時代重要的信息交互工具
    05、Web3.0 領域產品眾多,為什麼要做 Dmail 郵箱這個產品?Web3.0目前來講還只是一個概念,對於web3.0應該是什麼樣,會出現什麼樣的產品,不同的人還會有不同的認識。但在我看來,web3.0時代肯定會有一個確定性的特徵:數據確權,信息互聯。
  • Web 1.0-> Web 2.0 -> Web 3.0不斷進化
    網際網路人對於網際網路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以往網站給用戶投餵信息的時代已經過去。Web2.0 的主要目標是,使網際網路更加民主,並儘可能地方便用戶訪問。一言以蔽之——Web3是網際網路的下一個時代。Web 3.0,通常稱為Web3,是一種範型,這種範型推動網際網路向更民主化的方向轉變。
  • 能源和網際網路深度融合,這些網際網路概念不可不知!
    能源和網際網路的深度融合大勢所趨,以「雲大物移智」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高新技術正在革新傳統的能源行業,對於能源行業的從業者,網際網路行業這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概念總是讓人似懂非懂
  • 概念手機到底有什麼用?
    後來概念車的概念稍微有點跑偏了,成為了工程師和設計師們的遊樂場,用遠比正常研發成本低好幾個量級的成本來展示想像力,卻逐漸失去了概念車最早的初心:為人們展示未來趨勢,那種不是憑空想像,而是真正短期內就可以實現的未來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