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海外遊戲大廠財報:市值增長趨緩 任天堂是最大贏家

2021-02-25 遊戲觀察

每個季度都有數十家遊戲公司發布其財務報告,外媒Gamasutra按慣例挑選了動視暴雪、EA、育碧、Take-two等6家歐美公司、任天堂、Nexon、科樂美等7家日本遊戲廠商以及新加入的Netmarble和NCsoft兩家韓國公司,根據相應的市值高低,用簡單的圖表描述了它們截止至2017年12月31日前三個月的財務表現。表格中並未提到詳細的銷售額和收入數據,僅體現了長短期的發展趨勢,另外如果該公司當季或去年同期遭受虧損,無法用百分比體現增減幅度,因此用N/A表示。

綜合對比

考慮到這一財務季度是10月1日至12月31日,在年末假日銷售季的刺激下,因此很多公司當季銷售收入環比有強勁增長也不足為奇。得益於Switch的銷售表現,任天堂成了最大的贏家,該公司的銷售額同比環比均有三位數的增長(177%與120%),營業利潤環比也增長了180%。

另外,動視暴雪、EA等部分美國公司受《減稅與就業法案》的影響,支付了大筆稅款,出現了大額的帳面虧損。因此在歐美幾家遊戲大廠的財報對比圖上,利潤一欄基本上都顯示的是N/A。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遊戲公司股價的增長似乎也停滯了下來,多數公司的市值環比上個季度也出現下滑。

首先是歐美主要遊戲公司的季度財報(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對比:

從左到右分別是收入、利潤和市值

以下是歐美各公司的部分財報細節:

動視暴雪:

在《命運2》和《使命召喚14:二戰》的推動下,動視暴雪第四季度乃至整個2017財年均錄得創紀錄的營收和利潤增長。不過,動視的月活玩家基數同比基本持平,而暴雪和King的月活玩家基數則有所下降。

EA:

EA在第三季度發布的大作《星球大戰:前線2》因為戰利品箱引發不小爭議,發售表現並不理想,也造成公司股價走弱。不過核心作品《FIFA》和《麥登橄欖球》系列,特別是終極團隊模式表現強勁,幫助EA的營收環比增長21%。

Take-Two:

儘管沒有發售什麼新作,Take-Two在2017年的財務表現依然相當出彩,主要貢獻者當屬《GTA5》和《GTA OL》,《GTA5》自2013年發售以來已經在各個平臺上發售了9000萬份。而《NBA 2K18》和《WWE 2K18》的銷量也與上個季度相差無幾。

育碧:

《刺客信條:起源》發售後的強勁表現幫助育碧取得了數字收入的大幅增長,該公司也是本文中六家歐美遊戲公司中財務表現最好的一家。而之前作品《幽靈行動:荒野》與《彩虹六號:圍攻》也在繼續貢獻「玩家再消費(Player Recurring Investment)」收入。

Zynga:

Zynga在近三個財務季度均完成了預定的財務目標,2017年也錄得了2013年以來最好的財務表現,最主要的增長點來自《Zynga撲克》與《CSR賽車2》,新發布的《與好友一起玩接龍2》也表現出色。

Glu Mobile:

為Taylor Swift量身打造的手機應用《The Swift Life》表現糟糕,導致Glu Mobile與明星遊戲有關的1000萬美元無形資產基本損失殆盡。該公司全年遭受虧損8200萬美元,只能寄希望於2018年與WWE及迪士尼合作開發的新作能帶來收益。

韓國兩家大廠的財報對比:

Netmarble:

《天堂2:革命》依然是Netmarble公司最重要的旗艦作品,其次則是該公司以7億美元從Kabam收購的《漫威格鬥冠軍》。值得一提的是,Netmarble在2017年5月成功IPO,在韓國交易所上市,成為韓國最大規模的遊戲公司,因此在其市值一欄沒有同比數據。

NCsoft:

NCsoft的財報再次證明了《天堂》IP的強大魅力:《天堂M》貢獻了該公司第四季度銷售額的三分之二。不過由於2017年6月21日上線的《天堂M》的收入基本都算在第三季度內,而隨著其發售效應慢慢減弱,NCsof第四季度的各項收入數據環比第三季度均出現了幅度不小的下滑,銷售額環比下降了27%。

接下來是日本主要遊戲公司的季度財報(201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對比:

從左到右分別是遊戲佔比、收入、利潤和市值

值得一提的是,與歐美各公司不一樣,大部分日本的遊戲公司都涉足了多個行業,比如科樂美的健康服務中心和賭場事業、世嘉的帕青哥遊戲機和度假酒店高爾夫球場等、萬代南夢宮的玩具、音樂和街機,這些都使得分析各個公司的遊戲表現變得更為困難和複雜。

有鑑於此,在下面這張圖表上,我們僅對比了各個公司遊戲部門的收入和營業利潤表現,公司整體市值只是參考而已,並且多了一欄「遊戲佔比」體現遊戲業務在該公司所佔的比重。

以下是日本各公司的部分財報細節:

任天堂:

Switch主機的累積銷量已經接近1500萬臺,截止2018年3月底超過預期的1670萬臺肯定沒問題,任天堂這家日本遊戲業巨頭的一切都在變好。該公司在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的銷售額和利潤均有強勁增長,而相比創下十年以來新高的市值,環比小幅下跌的股價也不值一提了。

Nexon:

雖然《不法之徒》表現糟糕屢見報端,由於中國區的《地下城與勇士》及韓國《冒險島》的收益增長強勁,免費PC遊戲及手遊發行商Nexon第四季度的業績達成了歷史最高的銷售收益和營業利潤,全年財報也錄得了歷史以來最高的成績。《冒險島》系列也將成為該公司在2018年財務表現的關鍵,預計將有一款PC新作和兩款手遊在年內發售。

萬代南夢宮:

由於遊戲街機及家用遊戲在美國地區銷售疲軟,萬代南夢宮在該季度的銷售增長勢頭放緩,營業利潤也有所下降。該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龍珠》和《機動戰士高達》系列,在這兩個IP的推動下,公司在日本本土獲得的收入佔其遊戲方面總銷售額的85%(遊戲業務在萬達南夢宮中的佔比為54%)。

科樂美:

儘管主機和手機遊戲僅在科樂美的銷售中佔比50%,但這些遊戲仍然貢獻了該公司利潤中的絕大部分,而該公司的遊戲部門(數字娛樂事業部)也持續保持增長。值得一提的是,科樂美旗下包括《實況力量棒球》和《實況足球2018》在內的棒球和足球手遊作品在日本地區頗受歡迎,人氣相當火爆。

Square Enix:

由於SE在上個季度發售了《勇者鬥惡龍11:尋覓逝去的時光》和《最終幻想12:黃道年代》,因此這個季度的銷售額和營業利潤環比出現了大幅下滑,導致該公司成為日本這幾家遊戲大廠中表現最糟糕的一家。不過,公司旗下《最終幻想Brave Exvius》及《星之勇者鬥惡龍》等手遊的收入依然保持穩定。

世嘉颯美(Sega Sammy):

世嘉的多媒體娛樂事業部在其財年第三季度發布的新作主要是《索尼克:力量》,不過《夢幻之星OL2》、《噗喲噗喲 大任務!》及《Hortensia‧SAGA-蒼之騎士團》等過往的主力作品運營穩定,在日本地區仍然有著強勁的收益表現。此外,帕青哥所在的遊戲機事業部及度假酒店事業部的銷售收入同比均有大幅減少。

卡普空:

卡普空財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亮點是利潤的強勁上漲,該公司將此主要歸功於「紅極一時」的Switch作品《終極街頭霸王2》。不過由於《漫畫英雄VS卡普空無限》銷售表現不如預期,手遊方面的業績也不如人意,卡普空該季度的營收增長較為疲軟。

相關焦點

  • 歐美日11家遊戲大廠最新一季財報匯總
    7月底8月初起,最新一季財報進入密集披露期,陸陸續續已有多家海外知名遊戲廠商正式發布了季報。
  • 2017年Q4海外財報綜述:任天堂成為大贏家,SE表現低迷
    編譯 | 遊戲陀螺 Llewyn 從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表現來看,海外許多遊戲廠商都表現出了強勁的季度同比增長水平
  • 日韓+歐美,21家遊戲大廠財報匯總
    雖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們公司在轉型為一家以創新型產品驅動的移動遊戲開發商上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3D裝扮遊戲《房屋設計》是公司收入增長的最大功臣,該作貢獻了公司第四季度預訂收入中的3010萬美元,全年的預訂收入則達9770萬美元。而另外兩款增長型作品《TSB 2017》和《夢想時尚》在2017年的預訂收入則分別為4210萬美元和4180萬美元。
  • 2018Q1國外遊戲大廠財報盤點 看看誰在數錢誰在哭?
    本文將重點分析10家遊戲大廠的財報,並試著對遊戲行業趨勢進行解讀。總體大賺,且財報表現亮眼的公司:任天堂、索尼、卡普空、EA、萬代南夢宮、科樂美、史艾                           任天堂數錢數到手抽筋利潤瘋狂翻5倍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近日公布了2018
  • 15家海外上市遊戲企業Q4財報對比:任天堂收入同比增幅居首位
    此次統計的遊戲公司,主要分為三大區域——歐美以及日、韓。(註:若無法計算一家公司的季度虧損情況,將用N/A標明)報告顯示,考慮到去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貫穿了西方重要的假期——萬聖節、聖誕節,因此多家遊戲公司的季度同比銷售額均出現了強勁的增長趨勢。畢竟,在西方,對主機以及PC遊戲的銷售來說,聖誕假期仍然是一個關鍵節點。
  • 8家遊戲大廠6家收入下跌 日本遊戲行業轉型成趨勢
    近日日本遊戲大廠陸續發布了最新一期的財報,單從財報來看,大多數公司財報都呈現下跌趨勢,營收上漲的公司並不多,或許日本遊戲行業的轉型變化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
  • 8家海外遊戲廠商最新季財報匯總
    上周末起,最新一季財報進入密集披露期,陸陸續續已有多家海外遊戲廠商正式發布了季報。遊戲智庫也對部分公司的營收及增長情況做了詳細的整理。NINTENDO:營業利潤增幅34.4%,純利潤同比減少日本任天堂公司2016年3月期第3四半期(2015年4月~12月)銷售額為4256億日元(同比去年同期減少3.9%),營業利潤為424億日元(同比增長達34.4%),經常利潤為552億日元(同比減少40.1%),四半期純利潤為405億日元(同比減少31.9%),當期營業利潤增幅最大
  • 【回放2019】財報升貶,2019年海外遊戲公司為何注重產品素質
    從獨角獸遊戲到遊戲的營銷事件,去年遊戲圈有不少話題值得討論。電愉精選多款遊戲和相關事件,做出一一盤點。13家海外廠商,上百億美元營收。雖然外媒都說遊戲業日子過得紅火,但是看著30%抽成的平臺手續費與長達84頁的DCMS開箱調查報告,從業者似乎只能抱以苦笑。2019年已經過去,有人歡喜有人憂。
  • 財報季已至尾聲,15家重點公司Q3財報大盤點!
    11月即將結束,除了小米、美團還未放榜外,其他重點上市公司財報季也即將進入尾聲,我們挑選了科技、電商、網際網路、新能源、視頻直播等行業的15家公司的財報數據,盤點他們的營收、淨利潤、各業務收入、用戶活躍量等業績表現。
  • 網易Q2遊戲增長20%,攻下日本後進軍歐美
    網易二季度總收入182億元,去年同期為187.69億元,受去年出售網易考拉影響同比下滑3%。剔除考拉影響,網易收入同比增長25.9%。淨利潤45.4億元,同比增長35.3%。二季度,網易營收、淨利潤均超市場預期。摩根斯坦利、交銀、安捷等多家投行在10天內持續上調了網易目標價,其中摩根將網易的目標價調至華爾街最高600美元,給出了1000億美元的市值預估。
  • 8大日本遊戲廠商財報解讀:日子不好過,該如何轉型?
    近日,日本多家遊戲公司相繼發布了截止於2015年12月31日的財務報告,通過分析索尼、任天堂、Gungho等8家遊戲公司財報,我們發現,2家遊戲公司的淨利潤出現下滑:任天堂和《智龍迷城》開發商Gungho。
  • 2019上半年遊戲行業上演的「六宗最」——透析54家遊戲上市公司財報
    據手遊那點事統計,共有25家公司的營收出現下降,其中惠程科技、星輝娛樂以及博雅互動的營收分別下跌67.30%,56.52%,43.55%。2019年遊戲公司半年報上演的「六宗最」1.遊戲業務營收漲幅最大:姚記科技營收暴漲近500%
  • 財報季:51家遊戲公司Q3超7成盈利,14家虧損最大虧損幅度超10000%
    近來,除部分上市遊戲公司如IGG、第七大道、中手遊等尚未發布Q3財報外,國內多數遊戲公司均已披露Q3業績。截止至11月20日,遊戲陀螺匯總了51家上市遊戲公司2020年Q3單季度財報,發現: 本季度,有超7成的遊戲公司盈利,逾6成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其中,淨利潤超過1億元的有16家,佔比31.37%,與去年同期持平。
  • Wegame發布會沒有吃雞 14家廠商財報匯總 | 矩陣一周記
    ◢ 任天堂半年手遊收入超1.5億美元 同比增長426%日本老牌遊戲公司任天堂近日發布了統計截止到9月30日的2017財年上半年財報。根據財報顯示,在2017年財年上半年,任天堂收入33億美元,同比增長173.4%;淨利潤達到4.53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4.5%。任天堂移動遊戲部門業績也有顯著增長,2017年財年上半年收入約1.578億美元,與前一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426%。
  • 《目光》:全球遊戲廠商Q2財報解讀 且看遊戲行業風雲變幻誰成王 第87期
    根據發布的財報來看,遊戲公司可謂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上方網整理了迄今為止已發布的遊戲企業財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遊戲市場的風雲變幻吧!  騰訊Q2財報:手遊收入約為96億元 同比增114%    據半年報顯示,英雄互娛主營業務為移動遊戲研發、移動遊戲發行和電子競技賽事組織,屬於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行業中移動遊戲行業的研發商及運營商,擁有多款自研及代理發行的遊戲,為遊戲愛好者提供以移動電競為核心的遊戲產品及賽事。公司通過200多家移動遊戲渠道商、海外移動遊戲渠道商、移動賽事運營商開拓業務,收入來源主要是為移動遊戲愛好者提供遊戲增值服務,如遊戲內的強化道具、遊戲周邊產品等。
  • 2017年27家上市遊戲公司成績表:股價平均漲63%,市值貢獻4700億美元,騰訊貢獻了近50%
    歐美、日韓和中國主要的27家上市遊戲公司,投資者的平均回報率(股價上漲幅度)高達63%。去年最大的驚喜是一些國際巨頭的表現,尤其突出的是騰訊,市值突破5000億美元,動視暴雪和任天堂表現也很出彩,市值均突破500億美元,不過動視暴雪市值到年底稍有回落,以480億美元收尾。
  •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遊戲公司出爐
    日前國外網站Thegamingrpt找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遊戲公司」,天朝竟沒有一家入圍,果然和世界已經脫軌了…你覺得這個排名合理嗎? 估計企鵝看完後笑而不語!No.10 世嘉(SEGA)退出主機大戰後,SEGA開始為競爭對手(任天堂、索尼等)開發遊戲,市值約30.24億美元。
  • 2021年Q3國內11家遊戲廠商的財報匯總,大多遊戲廠商的盈利部分都實現了增長
    此外,B站遊戲業務營收13.9億元,吉比特10.98億元。以下是我們整理的11家國內遊戲廠商的Q3財報內容,敬請一觀。這也許意味著騰訊在未來也許會加大整個國際遊戲市場的投入,而從最近新聞動態也可以發現騰訊正在對國際遊戲研發添磚加瓦,比如海外方面,今年騰訊天美工作室在加拿大蒙特婁成立了新的3A遊戲工作室(這是天美工作室在北美地區成立的第3家分公司)。國內方面今年11月,騰訊在《王者榮耀》手遊六周年之際,首次公布基於王者榮耀IP打造的開放世界遊戲《王者榮耀世界》等。
  • 華為被限芯後的最大贏家:股價飆漲200%!
    有媒體特別指出,「小米的自卑感可能已經成為過去,小米已是華為被限芯後的最大贏家。」小米重返世界第三近日,在小米召開的MIDC2020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宣布,小米在全球的智慧型手機份額已經重新回到了全球前三。實際上,早在2014年第三季度,小米就曾衝進全球第三。
  • 日本遊戲五家大廠新業績:萬代營收最大,KONAMI利潤率最高
    最近,不少日本遊戲上市公司紛紛發布了新一年的財報信息,我們可以從這些公司一年來的表現,來觀察日本電子遊戲的業界動態。以下,三文娛將選取五家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大型日本遊戲公司,萬代南夢宮控股、SQUARE ENIX、KONAMI控股、CAPCOM和DeNA,來縱觀它們在遊戲事業中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