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化轉型,企業需要何種網絡架構?

2021-02-25 華為


企業數位化轉型後,其經營決策管理、營銷與線索管理、客戶管理、採購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核心業務的運營都能用「比特」衡量,一切都有「數」可依,並根據數據做出判斷。而在數位化進程中,企業將依賴ICT獲得高速成長,這對IT應用和CT基礎設施的進一步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整個過程中,企業ICT的基礎——網絡架構應如何變革?如何才能讓網絡成為數位化進程的核心支柱而非瓶頸?SDN的出現和逐步應用是否是網絡架構變革的必然選擇?


何為數位化轉型?華為認為,數位化轉型就是企業利用移動、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手段,將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聯接起來,並且創造或改造企業已有的生產和運營模式的過程,讓企業能以更快的速度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

當前,傳統行業已經建立的競爭優勢正在喪失,因為這些建立在成本之上的優勢,包括人力、資源和運營成本正隨著宏觀環境的變化而在減弱或者喪失——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在增加,環境的監管力度也在增強,而出口型企業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原有的成本優勢也在降低。

新的網際網路公司沒有既有的包袱,其利用移動化、網際網路、物聯網和雲計算等新技術,用革命性的商業模式快速地吸引大量用戶,搶佔市場,這給反應遲鈍的傳統行業帶來了重擊,因此傳統行業的改革勢在必行。

所有的CIO都明白數位化帶來的優點:

1. 節約成本、高效運轉。

2. 在企業業務系統被數位化的過程中,會促使管理變革和業務流程變革,從而帶動企業內部和外部的數位化。

3. 數位化會為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未來的商業提供更多參考。

當然,在轉型過程中CIO的職責也更為艱巨。因為數位化之後,ICT架構擔負的不再僅僅是傳統的業務支撐系統,其已經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業務流程當中,CIO需要更多地關注ICT為企業帶來的核心競爭力。企業的IT部門需要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業務創新上,ICT的簡單、易用與極致體驗將顯著地提高團隊效率。

由此可見,在當前數位化轉型中,企業不僅僅看中ICT的投資回報率,還更關注以下問題:如何利用ICT來提升業務運營效率?如何利用ICT創新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如何利用ICT改變與最終用戶之間的關係?


數位化無疑為企業帶來了諸多好處,其核心是企業通過數位化來提高競爭力,以便在同行業「賽跑中」更勝一籌。這取決於兩個核心要素:企業如何數位化,以及數位化之後如何提高用戶的體驗,增加與用戶之間的連接。

ICT是企業數位化的基礎架構。Forrester把ICT分為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和Business Technology(BT),其中IT技術指用於贏取、服務和保持客戶的技術、系統和流程,以業務和客戶作為驅動和出發點;而BT技術以軟體為主,通常部署在雲上,並可在移動端體驗,其提升了企業的運營效率,使之更富競爭力。

比如Uber、騰訊和美團等網際網路公司,其之所以能為用戶帶來極致體驗,核心在於擁有強大的ICT基礎架構,並基於此構建了敏捷高效的網絡。從當前數位化轉型進程看,網絡已成為企業提升ICT基礎架構、連接用戶的關鍵性要素。

在數字轉型時期,為了幫助企業從根本上擺脫上述網絡困境,業界一直在探索技術方案來提升網絡的靈活性,其要義是打破網絡的封閉架構,增強網絡的靈活配置和可編程能力,從而保障業務的可靠性和敏捷性。



有沒有能夠適應當前網絡發展需要,並且對業務有所觸動的技術?

有。答案是SDN,即軟體定義網絡,其解耦了封閉的網絡架構,實現了網絡的分層,讓軟體定義數位化的網絡成為可能。

在一般的SDN架構的設計中,網絡底層只負責數據轉發,由高性價比甚至是通用的設備構成,上層則負責集中控制功能,由獨立的軟體系統構成,網絡設備的種類與功能由上層軟體決定,通過遠程自動配置實現部署和運行,並提供所需的網絡功能、參數和業務。

由此,SDN採用軟體定義的方法重新定義了網絡能力,使得網絡從靜態走向動態,解決了傳統網絡無法避免的一些問題,包括對需求變化的響應速度慢、無法實現網絡的虛擬化,以及高昂的運維成本和設備成本等,為網絡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華為總結了大量客戶的真實需求,提出了敏捷網絡的架構,其具有5大特徵——AGILE(見下圖),充分吸取了SDN架構的優勢,並結合客戶的業務場景和需求進一步發展,從2013年推出以來已在全球2000多家客戶中成功商用。

▲ 敏捷網絡的5大特徵

以中國最大的本地生活服務業電子商務平臺美團為例。目前,美團的年度活躍買家數達1.3億,合作商家超過160萬戶,2015年全年交易額1000億元。美團雲是美團推出的公有雲平臺,於2013年5月正式上線,承載超過兩億用戶的高並發訪問,網絡流量達到500T/天。

如此高的並發訪問量和流量,傳統網絡顯然無法應對。美團為此引入了SDN的思路和架構,與華為共建面向雲數據中心的SDN商用網絡。SDN實現了租戶網絡的自動化,加速了雲業務的部署;採用硬體VxLAN構建多租戶網絡,使伺服器性能提升了2倍;實現了端到端業務路徑可視,幫助租戶網絡進行精細化運維;而業界最佳的「雙」平面擴展能力,可支撐業務的爆發性增長。

美團雲構建了業界領先的端到端數據中心SDN方案,同時其也是業內最開放的雲數據中心網絡架構,最重要的是該方案為用戶訪問和體驗提供了保障。如果沒有SDN,很難想像在如此高的並發量之下,如何保障美團及其用戶的訪問體驗。

華為敏捷網絡基於SDN架構,又在業內普通理解的技術之外,增加了華為自己的理解與實踐。華為認為,網絡的價值正在從連接向服務遷移,包括面向網絡管理的網絡服務、面向IT管理的策略服務,以及支撐網絡智能化的網絡邊緣計算服務。


敏捷網絡的本質是讓企業業務變得敏捷,以節省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風險、快速支撐和滿足數位化業務的創新,這將繼續驅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讓企業體驗每一個數位化時刻。

本文作者為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節選於《數位化轉型,企業需要何種網絡架構?》。


華為企業網絡產品線總裁劉少偉

點擊「閱讀原文」,來華為全聯接大會與業界精英一起共商數位化轉型之道!

相關焦點

  • 企業數位化轉型白皮書
    因此,管理極端數據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越來越多地使用新形式信息,尋找支持商業決策的模式 。2、企業數位化運營數位化運營需要企業通過數位化技術改變傳統的營銷渠道和方式,重新構建企業組織架構與管理體制。
  • 聯想Cloud Ready讓企業數位化轉型「一步登天」
    據IDC調查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64%的企業已經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探索者和實踐者,換句話說這些企業已經或者正在準備進入雲計算的懷抱。與之相對應的是,IDC預計未來雲計算依然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到2021年僅私有雲市場規模將達到130億美元。
  • 數位化轉型助力企業洞見未來
    本次盛會在廣州舉辦,匯聚了知名專家、學者、各屆CIO班學員、知名企業CIO等200位嘉賓,在開啟2021年之際,共論數位化轉型之道。▲ 中國行業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暨華南CIO年會現場      在本次論壇上,本能科技代表發表了主題為《數位化轉型助力企業洞見未來》的演講。
  • 90%企業都在數位化轉型,到底該怎麼玩?
    到2023年,90%的新數字服務將使用公有雲和內部API提供的服務構建複合型應用程式,其中一半將利用AI(人工智慧)和ML(機器學習);而到2024年,由人工智慧自動化、物聯網和智能設備需求驅動的數據量將超過
  • 企業突破數位化轉型黑暗面的關鍵法則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富有開拓精神和領導力的CEO帶領之下,開啟野心勃勃的數位化轉型之路。但是,管理者常常沮喪地發現,不菲的投入換不來顯著的業績提升,反而在「大象」轉身的不經意間閃了腰。2011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開啟數位化探索之旅。從工業物聯網到平臺經濟,從數字主線到數字雙模,一路走來,GE數位化路徑可謂為無數公司立下經典式範本。
  • 麥肯錫中國創新中心:點燃中國企業數位化轉型的「篝火」
    再者,從執行角度來講,數位化轉型肯定不是光做一個戰略規劃就能產生效果,一定要和迭代共創。 最後,執行數位化戰略還需要特殊的人才組織結構。除有數位化經驗的戰略顧問外,還得有數位化實施的專才,如架構、設計、敏捷、產品經理。
  • 推進數位化轉型實踐,鼎捷助力企業邁向「新智造」!
    葉總對企業代表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現場分享了數位化轉型對企業的重要意義。對於傳統製造企業尤其是傳統的中小企業而言,數位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調研數據顯示,數位化轉型預估為製造企業可以帶來 8% ~ 13%利潤的提升。
  • 數位化轉型的成功案例
    總的來說,要想在數字時代緊跟潮流,傳統型企業的高管團隊可以遵循上述四點建議構建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當然,除此之外,有很多其他因素也需要考量。如果沒有正確的企業發展規劃和與之匹配的管理思維,極有可能走錯方向。即便走對了方向,也可能速度太慢,抑或停滯不前。
  • 企業組織設計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
    這些報導最新趨勢的文章總是認為:將有一種數位化方案能夠解決所有需求——「某種專利技術可以讓數據更透明,數據處理更加自動化、效率更高,並提供最佳的客戶體驗。」一旦採納這種數位化技術,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便萬事無憂了。在過去20年,我致力於助力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最終明白了一個道理:數位化轉型只依賴技術永遠無法達成。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永遠都將有更加有效的系統湧現。因此,數位化轉型不是終點,而是持續的過程。
  • 《美國陸軍數位化轉型戰略》解讀
    技術是推進數位化轉型的基礎,因此需要特別關注。本文將聚焦涉及到技術部分的目標1,並對此進行詳細介紹。「建立數位化賦能的數據驅動型陸軍」是美國陸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決策。目前,美國陸軍的數位化倡議分布在各個任務區,限制了支持多域戰和聯合全域指揮控制(JADC2)所需的互操作性。
  • 華為雲PaaS首席科學家提出三大關鍵點,使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熊英博士 提出雲原生技術使能企業數位化轉型的三個關鍵點:多雲解決方案、泛在的容器和智能邊緣。   雲原生技術成雲時代數位化轉型核心驅動力  根據市場調查和預測,企業近些年來在傳統應用程式方面的投資正在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對雲原生應用的投資。現階段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新一輪的數位化轉型,即由傳統IT應用時代進入雲原生應用時代。
  • 商灣網絡榮獲「最佳企業雲網絡供應商」,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活動現場,商灣網絡提供的「UPWAN企業雲網絡解決方案」,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的關注。通過與多位企業CIO和技術負責人溝通,不難發現今年疫情對企業帶來的各種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是以下幾個:外地員工無法返回工作地、遠程辦公/移動辦公無法接入企業內網、居家辦公原始碼安全風險大、視頻會議卡頓等等。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僅打亂了企業全年發展的規劃,更是讓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辦公網絡的重要性。
  • 聚焦工業網際網路 鼎捷工業APP賦能企業數位化轉型
    東莞市智能製造產業協會會長代表蔣虹為本次大會致辭,他指出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浪潮下,工業體系和網際網路體系深度融合的產物,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可以真正幫助企業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自2015年機器換人以來,東莞企業抓住機遇實現了自動化和信息化的升級,目前正面臨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 萬國數據:「底座+平臺+生態」,助力企業數位化轉型
    萬國數據與聯想凌拓通過整合在數據管理產品研發、數據中心運營和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將攜手打造基於多雲、近雲連接的新一代數據管理服務,滿足企業級用戶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務需求,助力數字經濟時代下中國企業的數位化轉型。
  • 數位化轉型,華為授人以漁丨華為企業BG發布行業數位化轉型方法論
    數位化轉型是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主動選擇,加速行業數位化轉型對於提升企業競爭力至關重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轉型方法論對於轉型成功至關重要。在21日上午的大會上,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說,數位化轉型需要堅持1個企業級轉型戰略、創造2個保障條件、貫徹3個核心原則、推進4個關鍵行動,目標是讓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動態發展,最終實現自我進化。
  • 富士通:數位化轉型助力企業洞見未來
    當前,數位技術正在融入全球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流程之中,徹底轉變企業的業務運營和商業模式。突如其來的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加大了投資力度。上任之後,他提出「以數位化轉型為動力,以富士通一流的ICT產品、技術和服務為基礎,以共創(Co-creation)的理念為方法,為中國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富士通本土數位化轉型願景,將數位化轉型服務帶進更多中國企業。薛衛介紹,FCH的主要業務涵蓋解決方案、IT服務與平臺產品三大領域。
  • 馮博:企業架構(EA)驅動的軟體工程方法與實踐(9月10日 線上 TiD新架構 新引擎 新服務 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協同發展論壇)
    本演講旨在系統介紹企業架構規劃關鍵路徑和核心內容,企業架構師的關鍵活動,架構管控平臺主要功能等。⬇點擊了解更多「新架構 新引擎 新服務 金融行業數位化轉型協同發展論壇議程」:
  • NetApp HCI助力中國企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NetApp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張思華(Fredy Cheung)先生表示:「引領未來發展的企業已經認識到,要開展行之有效的數位化轉型並獲取長期競爭優勢必須充分釋放數據的全部潛能。NetApp雲基礎架構事業部副總裁Tim Pitcher表示:「結合了NetApp SolidFire創新技術與NetApp強大數據管理能力的NetApp HCI將能夠幫助客戶革新傳統基礎架構,迅速過渡至下一代數據中心
  • 億歐智庫:2021企業營銷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免費PDF)
    從紙媒時代開始,營銷就是企業永恆的話題。1898年廣告學家E.S.劉易斯提出了「AIDMA」模型,認為消費者從接觸信息到購買需經歷:引起注意-引起興趣-喚起欲望-留下記憶-購買行動這5個階段。當前正處於數字經濟時代,企業已進入了數位化轉型這一浪潮之中。億歐智庫認為新時代的數字營銷指:在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與環境下,通過多種新興技術融合的方式,對以多方數據並行的多渠道營銷數據進行分析管理,達成全域營銷、輔助企業運營、實現業務增長的目的,並落地到更多場景,助力企業完成營銷數位化轉型。
  • 企業數位化轉型, 需了解的BA核心元素
    儘管有了多套知識體系,相對於EA(企業架構)來說,個人認為BA仍是較為新興的、仍在不斷豐富一門學科,尚未真正形成成熟且易於實踐的體系,需要繼續探索和完善。相對來說,BA協會的BizBoK對於業務架構的相關元素拆解得比較細,從入門的角度,是比較有利於快速形成基本認知的,下方的內容將主要參考BizBoK的基本知識,並融入個人目前的一些理解,和大家交流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