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被寄生蟲吃空?皮皮蝦、貝類注膠?可能是你有一個假腦或注膠腦吧 |水產人轉起

2022-01-11 水產前沿

「孩子的肺部和腦部都被吃空!體內寄生5000條寄生蟲!」闢謠君看到這篇微信文章後嚇了一跳,各種寄生蟲張牙舞爪的樣子,想想都頭皮發麻。秉持著吐槽有理的原則,闢謠君仔細閱讀了一遍原文,發現文章誘導性地讓人們覺得小龍蝦、福壽螺等基本都含有寄生蟲,而且此類寄生蟲的致病性強大無比,吃不熟的魚蝦螺的你們就坐等肺被吃空吧!對此,在生魚片的美味中不能自拔的闢謠君內心是崩潰的,如果全熟?那我吃的意義何在啊!為了讓廣大吃貨安全用餐,闢謠君這就寄生蟲感染來做一些簡單的分析。

「福壽螺」體內的「寄生蟲」為廣州管圓線蟲,謠言文中提到:一隻福壽螺藏有6000條廣州管圓線蟲。這麼龐大的數字無疑加大了我們感染的概率。但是,這種可能性有多少呢?

2007年,在廣州及其周邊地區「福壽螺」體內「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的現狀調查中顯示,每隻感染陽性螺體內的蟲數為40~140條,其中還包括了1-3期幼蟲,而具有感染性的僅為3期幼蟲,「福壽螺」的致病力進一步被削弱。而且隨著監控力度的加強,近年來這個數字會有所下降。

那麼「福壽螺」感染寄生蟲的概率有多少?我們以2013-2014年大理市「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狀況監測結果為例, 2013年採集的3481隻「福壽螺」中有34隻檢出「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平均感染率為0.98%;2014年採集的4475隻中檢出58隻,感染率為1.3%。

除此之外,並不是每隻"福壽螺"都會被送上我們的餐桌,寄生蟲進入我們的體內又多了這關鍵一環。不過我們也不可過於掉以輕心,只要有一條漏網之魚,人類還是很有可能受到蟲子的威脅:此次調查中就發現了患者15人,均有螺類食入史。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福壽螺」幾乎不可能藏著數量如此巨大的寄生蟲。其次,「福壽螺」感染寄生蟲的概率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高。我們不必對各種寄生蟲事件膽顫心驚,但食用煮熟的螺類還是很有必要的。

吃了不熟的螃蟹或小龍蝦就會造成肺吸蟲病?

答案:不對

吃了不熟的螃蟹或小龍蝦確實有可能感染寄生蟲,但是感染寄生蟲是不是就等於肺吸蟲病呢?當然不是!

大多數情況下,人體感染寄生蟲後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和體徵,我們稱這些感染者為帶蟲者。有明顯臨床症狀的寄生蟲感染者,我們才稱之患有寄生蟲病。因此把「肺吸蟲感染」等同於「肺吸蟲病」原則上就是有問題的。

那什麼情況下最容易得肺吸蟲病呢?肺吸蟲對人體的致病性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蟲株的致病力,寄生的環境和宿主的免疫狀態等。只有多方面因素均適宜,才有可能造成肺吸蟲病。

所以作為蟲子,只有一路打怪升級,步步進階才能最終在宿主體內繁衍生息。就算取得了暫住證,只要宿主有所察覺,隨意來一劑殺蟲藥,就是滅頂之災。所以,想安靜的做一隻寄生蟲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生魚片,作為很多人的最愛,也作為一種廣泛的中間宿主,它除了肝吸蟲,還可能寄生著顎口線蟲,肺吸蟲等。說不定,它們的寶寶就在你不知不覺中,在你的身體裡慢慢長大了呢。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生活在高鹽環境中的海魚也會感染寄生蟲嗎?答案是肯定的。此中尤其以「異尖線蟲」為甚,我們在各大海域都能發現他們的蹤跡。人體雖然並非它們的最佳寄生環境,但它們仍可以對人體造成傷害。

除此之外,我們平時食用的螺類,蝦類,肉類食品都是各種寄生蟲的愛巢,即使感染率不高,食用量也不要太大哦。除了生魚片外,生滾粥中的肉片,燒烤等,只要溫度不夠高,都有可能有寄生蟲的寄存。調料並不具有殺死海魚中「異尖線蟲"的能力,高溫烹調或低溫處理才是殺蟲的有效手段。

吃貨們如果實在想一飽口福,最好選擇正規來源的用餐地和經低溫處理過的魚肉。假如食用後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就醫。畢竟,有群小動物在你體內築巢打洞不是什麼好的感受。

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的謠言泛濫,其中有一類就是「注膠」謠言。從蛤蜊、螃蟹,到麵條、皮皮蝦,直至楊梅,輪番「躺槍」。而上海闢謠平臺調查求證的結果顯示,這些統統都是謠言。這一現象不由讓人懷疑,是不是出現了一種傳染病叫「注膠臆想症」?

好吧,我們來盤點一下近年來那些被「注膠」謠言傷害的水產品——

今年4月下旬,網上出現了一條「注膠蝦」的視頻,這次中招的是皮皮蝦。視頻中,一名女子從每隻皮皮蝦背部拆出一條比較硬的、紅棕色的東西,認為這是黑心商人給蝦注的「膠」。視頻被熱傳,但很快就有網友指出,這個紅棕色物質並不是膠,而是母皮皮蝦的蝦籽,也就是蝦黃。

在盛產皮皮蝦的山東青島,當地媒體第一時間作出澄清:視頻中皮皮蝦體內所謂的「膠」,就是母皮皮蝦尚未成熟的蝦籽。皮皮蝦的繁殖期為4-9月,盛期在5-7月,目前正是皮皮蝦準備結籽的時候,所以皮皮蝦身體裡會有黃色尚未成熟的蝦籽。這些蝦籽煮熟之後就會凝固,味道非常鮮美。因此,不少懂行的食客在購買的時候會特意叮囑商家「多挑點母的」。

在海鮮市場上,有籽的皮皮蝦的價格會相對貴一些。對於注膠的說法,一位水產經營戶告訴記者:活的皮皮蝦注了膠就會死,而死蝦的價格非常便宜,甚至賣不出去,這樣做肯定得不償失。

今年年初,螃蟹率先被「黑」。網傳「螃蟹被注入膠水」的視頻中,一名帶有台州溫嶺口音的男子將煮熟的螃蟹掰開展示,除了蟹肉,體內全是捏都捏不爛的白色透明膠狀物。於是他告誡網友,這些都是黑心商家打進去的膠,吃不得,建議大家不要購買螃蟹。

2月初,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區消保委進行了一次「螃蟹注膠和注水」的比較實驗。實驗人員從市場上隨機挑選三隻公河蟹和三隻母河蟹,分別稱重並記錄,按照公母將蟹分別標識為A組、B組、C組。隨後,分別給A組河蟹和B組河蟹注射3毫升的蒸餾水和明膠溶液,C組河蟹則作為參照物。實驗結果顯示,不到1分鐘,被注射明膠的B組河蟹便開始產生不良反應。10分鐘左右,被注射明膠的母蟹死亡,公蟹也出現了瀕死狀態。同樣是10分鐘左右,被注射過蒸餾水的A組公蟹和母蟹也呈瀕死狀態。實驗證明:給螃蟹注膠或者注水,反而會造成螃蟹死亡。活蟹一旦變成死蟹,價格自然是一落千丈。所以,商家不可能去給螃蟹注射明膠,這樣只會得不償失。

去年7月19日,有山東煙臺市民反映在蛤蜊裡發現明膠類物體。他用筷子從蛤蜊裡挑出了一條半透明物體,他認為這是商販給蛤蜊注射了明膠,「嚇死人了,海鮮還能不能吃了,裡面都是明膠……」還有市民反映:「上周買的現成的蛤蜊肉,也是這樣子,我也沒敢吃,不知道是啥東西!」

經專家解釋,蛤蜊中揪出的白色長條並不是明膠,而是蛤蜊、牡蠣等軟體動物的一個消化器官晶杆。專家還說,晶杆是軟體動物消化管中的半透明膠樣棒狀體,是貝類獨有的一種分泌消化液的器官。它的作用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除了蛤蜊外,海螺、蟶子、牡蠣等貝類內均有晶杆,是無毒可食用的正常組織。有的晶杆體易溶,如牡蠣,從水中將牡蠣取出後,晶杆會自行消失;有的堅實難溶,就如市民從蛤蜊體內挑出的半透明物體。

本文整理自【闢謠特工隊,作者:雷青青】、【上海網絡闢謠,作者:卜曼玲 鄭子愚】。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wx@fishfirst.cn。

相關焦點

  • 海口阿婆用抖音發視頻造謠"皮皮蝦注膠"
    「注膠皮皮蝦」不實視頻發布者陳阿婆(右一),接受民警批評教育後,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市場內的海鮮產品經營者以及網友致歉。記者 姜飛攝  「注膠皮皮蝦」造謠視頻發布者接受警方調查  1月12日下午,陳阿婆在女兒小影的陪同下,來到轄區派出所接受調查。據了解,接到海口新埠島海鮮大世界市場管理方報案後,轄區派出所民警很快鎖定了視頻發布者陳阿婆。
  • 福州女子在蟶裡吃出了寄生蟲?專家都看不下去了!
    它在貝類的腸道裡起攪拌食物、分泌消化酶的作用,是一種蛋白質。幾乎所有的貝類裡都有這根「晶杆」,區別在於明顯或不明顯。由於人們多囫圇吃蟶,蟶肉裡的晶杆很少被發現。一旦有不知情的人掰開蟶肉,看見晶杆,第一反應常會以為是寄生蟲鑽進蟶體裡來了。
  • 對蝦蜆子蛤蜊蟶子墨魚體內都有寄生蟲?網上傳瘋了!經核實是輸精管!
    視頻中,一名女子撕開對蝦的頸部,擠出幾小團白色線狀固體,並稱「這就是蝦體內的寄生蟲,每個蝦都有」。該女子還表示這種情況「嚇死人了」,以後不能再吃了。「對蝦中發現寄生蟲」謠言視頻動圖除了視頻,網上還流傳著不少所謂對蝦體內「白色寄生蟲」的照片。但,這是真的嗎?
  • 海口「注膠皮皮蝦」造謠視頻發布者公開致歉,網上視頻已刪除!
    「皮皮蝦注膠這種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不值得辯駁,試想一下,皮皮蝦注膠的話怎麼可能存活?」
  • 網傳皮皮蝦被「注水」「注膠」!這個膠是什麼?到底能不能吃?真相來了……
    記者:「都沒有公的是吧?」攤販:「母的就是帶膏的,你看都有一條紅心,都有一點點。」在操作間裡,記者專門留意有沒有給蝦注膠的工具,也沒有看到。那麼,像視頻中呈現的給蝦注水或是注膠來增重的方法是否可行呢?記者做了一個實驗。從十幾隻蝦中,選取三隻最鮮活,也就是活動力最強的皮皮蝦,給它們分別注水。
  • 皮皮蝦成了新晉網紅?「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
    如果點進本文之前你都沒聽過「皮皮蝦,我們走」,只能證明你的朋友圈裡都沒有一個fashion的人。不過,幸好,你有我。
  • 「皮皮蝦我們走」到底是什麼鬼,被刷屏了!真心疼皮皮蝦,被吃掉就算了,還要跨界成為表情包界的扛把子…
    @我就要叫你詹二狗子:我本來有兩隻蝦,一隻小龍蝦一隻皮皮蝦。但自從認識了你,就只剩下小龍蝦,因為皮皮蝦我們走!誰那裡還有壓箱底的皮皮蝦,都可以拿出來和我19樓林志玲切磋切磋~然而有了皮皮蝦之後,還有一大堆水產表示不服!!憑什麼只有皮皮蝦??於是...
  • 「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
    這種生物的名字想必你也很熟悉:皮皮蝦這遊戲裡有個很牛的卡牌叫做「源龍星」,話說有一天,一知名玩家運氣爆棚,連續開出3張「源龍星」,這種緣分和深深的羈絆深深打動了一大波吃瓜群眾,於是就有了「源龍星,我們走」這句話。
  • 刷屏的「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海鮮界的網紅也是不好當…
    網絡繼沼躍魚之後終於又有一個海鮮成了表情包……你老是說皮皮蝦我們走,可是皮皮蝦很累了,皮皮蝦不想走……轉發這口大鍋,可以把你朋友發的皮皮蝦統統煮熟……然而,有了皮皮蝦之後,還有一大堆水產表示不服!憑什麼只有皮皮蝦?
  • 辣詞丨「皮皮蝦我們走」怎麼突然火了?
    「皮皮蝦我們走」這個表情,一個面孔模糊的小人、胯下騎著一匹碩大無朋,長相奇特的海洋巨無霸:那麼「皮皮蝦我們走」,又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是「皮皮蝦」而不是其他呢?緊接著「皮皮蝦我們走」表情包就在眾多網紅評論區刷屏,很多人一臉懵逼,但也隨大流跟著用。
  • 刷屏的「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看完再也不能直視海鮮
    辣麼,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速衝上微博熱搜的「皮皮蝦我們走」,到底是哪兒來的?你看看大家都很困惑。然而,皮皮蝦火了之後,還有一大堆水產表示不服!憑什麼只有皮皮蝦?於是…但是科普黨們表示不服,水產是你想騎就能騎的嗎?要知道蝦類是非常歡脫的,皮皮蝦的日常是醬紫的↓↓
  • 女子拍視頻稱:對蝦體內有「白線蟲」,別吃!
    記者實驗記者今天早晨從附近的水產市場買來對蝦,買的時候是活的,現在按照視頻中女子的做法將它的頸部剪開。蝦的頭部被剪開後,並沒有白色線狀的固體,而是紅色的粒狀物。再試一個,剪開依然是紅色的粒狀物。「白線蟲」視頻發布後,也有一些網友表示視頻發布者沒有生活常識,但也有人進行了轉發。其實類似的謠言在皮皮蝦身上也發生過。
  • 「皮皮蝦我們走」究竟是個什麼梗?突然爆火!
    「皮皮蝦我們走」這個詞突然就這麼炸開了!有多少人和小編一樣不知道這個梗?/PDD/那為什麼「皮皮豬」又變成了「皮皮蝦」呢?直接導致吃瓜群眾全部歪樓,開始熱烈討論皮皮蝦。緊接著「皮皮蝦我們走」表情包就在眾多網紅評論區刷屏,很多人一臉懵逼,但也隨大流跟著用。
  • 無知再度升級,水產人徹底怒了!蜆子、蛤蜊、蟶子的消化器官又被造謠大軍「黑」成寄生蟲!
    視頻中,拍攝者從飯桌上的一盤蜆子裡拿出幾個,用牙籤從其中一個撥弄出一長條形、半透明狀類似蟲子的物體。拍攝者說:「以後看誰還敢吃!看到這寄生蟲了嗎?還活著!這是大家喜歡吃的海鮮蜆子。這寄生蟲有多長,吃到肚子裡它再產卵,生大團大團的寄生蟲,再腐蝕人的身體!這蜆子裡的寄生蟲,個個都有!發到朋友圈給大家看看,以後誰還再敢吃這些東西!」視頻中講解者挑出長條形物體,放在桌子上。
  • 刷爆屏的「皮皮蝦我們走」是什麼梗?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
    >皮皮蝦是什麼鬼?後來QQ空間一名為「重慶第一皮皮蝦」的大佬在網紅英國郵報的評論區下面搶熱評,語出驚人,慢慢就有些名氣。網友為了調侃「重慶第一皮皮蝦」,把「皮皮豬我們走」的表情包改成「皮皮蝦我們走」。就這樣,經過各路網友和各大網紅大V的傳播,衍生出來不少皮皮蝦表情包而走紅。
  • 皮皮蝦究竟是一隻怎樣的蝦呢?
    皮皮蝦究竟是一隻怎樣的蝦呢?  關於這個問題,網上有一個說法,似乎可以論證,說:皮皮蝦性情兇猛,攻擊時施展臂力可高達體重的2500倍,加速率為10公斤。  爬蝦大戰青蛤!而且這種牛哄哄的生物擁有不止倆,不止三,不止五個,而是十六種感受色覺的視錐細胞!
  • 皮皮蝦:【斯坦福十二拍 (之七)】
    它有著極為寬鬆的研究環境,當時在全美國最優秀的100位電腦科學家裡,有76位在帕克。1973年它研製出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個人電腦奧託 (Alto),那時蘋果電腦還只是在賈伯斯和沃茲的腦子裡,他倆正撒尿、和泥、打灶臺呢。帕克的科學家造型怪異、舉止不合常規,非常有範,甚至登上了《滾石》(Rolling Stone) 雜誌的封面。
  • 蝦子體內挑出白色"寄生蟲",每個蝦都有!這個被瘋轉的視頻是假的!
    繼塑料大米、棉花肉鬆之後,近日網上又流傳出一則謠言…前兩天,商妹兒的親戚在家庭群裡轉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稱,剪開蝦頭後會看到兩條白線,這是蝦中的寄生蟲……平時多喜歡吃蝦蝦的商妹兒也受到了驚嚇。為什麼會這樣?
  • 別再說皮皮蝦像「內涵段子」了
    最近,有不少網友說今日頭條上線了一個「皮皮蝦」的APP,和已經「死」去的內涵段子簡直是一模一樣 打開這款APP之後,
  • 科普 | 近期常看到的食品謠言,真相你都知道嗎?
    據了解光照不足或者養分少、受精不當、外界溫度過高都有可能會導致空心。而這些空心西紅柿可能在種植過程中會碰到一種生理性病害,導致成為畸形果實,所謂畸形果實就是外表形態與正常果實有點不同而已,可能口感方面略差,但沒有害處,是可以食用的。在一段視頻中,一女子剝開一盤煮熟的皮皮蝦,從中掏出較硬的、紅棕色的膠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