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謠言?!女子拍視頻稱:對蝦體內有「白線蟲」,別吃!

2021-02-14 青島電視臺今日

記者實驗

記者今天早晨從附近的水產市場買來對蝦,買的時候是活的,現在按照視頻中女子的做法將它的頸部剪開。



蝦的頭部被剪開後,並沒有白色線狀的固體,而是紅色的粒狀物。再試一個,剪開依然是紅色的粒狀物。

記者一連試了七八隻蝦

都是同樣的情況

那麼是不是記者運氣好

買到了沒有寄生蟲的對蝦呢?

甲殼動物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富花告訴記者,其實那根白線是對蝦雄性生殖系統的輸精管,雄蝦在發育早期,性腺還沒成熟時是透明的,發育成熟以後才會開始變白,所以看到的輸精管是白色的。

專家給記者展示雄性對蝦


原來視頻中所謂的寄生蟲

是雄蝦的生殖腺

也就是輸精管或者貯精囊

大約相當於魚白、蟹膏

記者早晨買的這些蝦均為雌性

剪開之後自然沒有白色的生殖腺了

在此視頻散播的同時

官方微博@江蘇網警

對此發布闢謠微博:


「經查,類似謠言早於幾年前就已出現,這兩條白線不是寄生蟲,而是雄蝦的精巢,一對同時出現,未成熟的精巢無色透明,成熟後為乳白色。不僅對蝦有,皮皮蝦也有,龍蝦也有,而且更為粗壯。」

「白線蟲」視頻發布後,也有一些網友表示視頻發布者沒有生活常識,但也有人進行了轉發。其實類似的謠言在皮皮蝦身上也發生過。

去年4月份,就有人發視頻說皮皮蝦中被人注膠了。而我們《今日》也對類似事件進行過報導。

(新聞回放:皮皮蝦突發「注膠門」事件!島城吃貨們看完笑了……)


不管是棕紅色的蝦籽還是白色的生殖腺,都是蝦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結果讓某些人拿來大做文章。建議大家不要盲目相信這些網絡謠言,如果擔心吃到海河鮮中的寄生蟲,可以先煮熟煮透後再進行食用。

相關焦點

  • 視頻刷爆朋友圈!大媽從對蝦體內挑出白色「長蟲」,真相大跌眼鏡...(有視頻)
    視頻中,一名女子撕開對蝦的頸部,擠出幾小團白色線狀固體,並稱「這就是蝦體內的寄生蟲,每個蝦都有」。該女子還表示這種情況「嚇死人了」,以後不能再吃了。小編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除了視頻,網上還流傳著不少所謂對蝦體內「白色寄生蟲」的照片。但,這是真的嗎?
  • 對蝦蜆子蛤蜊蟶子墨魚體內都有寄生蟲?網上傳瘋了!經核實是輸精管!
    繼皮皮蝦注膠視頻熱傳後,一段「對蝦體內有寄生蟲」的視頻最近又開始在微信朋友圈中瘋傳
  • 蝦子體內挑出白色"寄生蟲",每個蝦都有!這個被瘋轉的視頻是假的!
    繼塑料大米、棉花肉鬆之後,近日網上又流傳出一則謠言…前兩天,商妹兒的親戚在家庭群裡轉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稱,剪開蝦頭後會看到兩條白線,這是蝦中的寄生蟲……平時多喜歡吃蝦蝦的商妹兒也受到了驚嚇。為什麼會這樣?
  • 網傳大蝦體內有白蟲子,到底是啥?網警告訴你真相
    近日,一段「對蝦體內有寄生蟲」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中刷屏。
  • 對蝦蛤蜊蟶子裡個個都有寄生蟲?無知!那是精巢和消化器官
    勤勞人都下載了~謠言,闢謠,謠言,再闢謠,最近謠言四起,大家辨別能力有沒有提高啊?我們在闢謠的路上越走越遠前一陣子,大家應該都被「對蝦體內有寄生蟲」的視頻刷過屏吧,視頻內的人裝模作樣的給大家普及,「蝦裡面有這種白白嫩嫩的蟲子,這就是寄生蟲,吃了會得一種很嚴重的病,太可怕了」!
  • 謠言止於智者,朋友圈的這些謠言,別信!
    現在很多飲料裡都有維他命C,蝦+維C=中毒,感冒藥+可樂=中毒,榴槤+可樂=中毒。專家表示,這則傳言純屬謠言。蝦的確含砷元素,但是要想蝦跟維生素C同吃引起中毒,它至少需要滿足3個條件:1、吃海鮮的量要很大;2、要大劑量地服用維C;3、這兩種物質進入體內後,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來完成化學反應,如溫度、酶的條件等等。這三點同時滿足的可能性是極低的,不符合實際情況。
  • 福州女子在蟶裡吃出了寄生蟲?專家都看不下去了!
    這蟶能吃嗎?這蟲是海裡的嗎?」昨日,一段視頻在福州人的微信群裡傳開,視頻中,一名操福州話的婦女從飯桌上每隻煮熟的黃蟶體內都剝出了一條半透明的管子,說是寄生蟲。許多網友看後嚇了一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話說我們差點又被視頻裡的內容套路了這些年關於吃的謠言可真不少啊!前段時間一則「注膠皮皮蝦」的視頻火了起來。
  • 科普 | 近期常看到的食品謠言,真相你都知道嗎?
    為了讓大家吃得明白、吃得安心接下來,食安君把這些謠言都說清楚了看完後記得轉給親人朋友哦!最近網上曝光一段視頻,視頻中講到黃瓜中有大量的弓形蟲,為了驗證還將黃瓜汁滴到了薄片上,在滴過特殊試劑之後,顯微鏡下觀察到了很多黑色的蟲子在竄動,都是弓形蟲,高溫還殺不死!黃瓜汁液內真的有大量弓形蟲,這是真的嗎?
  • 可能是你有一個假腦或注膠腦吧 |水產人轉起
    「福壽螺」體內的「寄生蟲」為廣州管圓線蟲,謠言文中提到:一隻福壽螺藏有6000條廣州管圓線蟲。這麼龐大的數字無疑加大了我們感染的概率。但是,這種可能性有多少呢?2007年,在廣州及其周邊地區「福壽螺」體內「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的現狀調查中顯示,每隻感染陽性螺體內的蟲數為40~140條,其中還包括了1-3期幼蟲,而具有感染性的僅為3期幼蟲,「福壽螺」的致病力進一步被削弱。
  • 黃鱔體肉寄生蟲(線蟲)近期少吃
    中國廚藝聯盟 優酷網聯合出品(味覺江湖)視頻優酷網搜索(味覺江湖)點擊查看 ,更多精彩內容請添加關注每年進入春夏之交,是食用黃鱔的旺季,但你可能不知道,黃鱔體內有多種寄生蟲,烹熟都未必能殺死。這些寄生蟲、解剖黃鱔時,用肉眼都能看見!
  • 吃小龍蝦會長蟲,親吻孩子嘴傳染病毒……朋友圈這十大謠言的真相令人憤怒!
    :★★★★謠言內容:近日網絡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的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真相:網傳視頻實際為國外一名年輕女子日前赴中南美洲進行生態工作,遭到馬蠅叮咬手臂,蛆蟲寄生皮膚內,醫護人員從其手臂中夾出白色蛆蟲事件,並非吃小龍蝦導致。此外,專家表示,小龍蝦體內確有寄生蟲,但只要烹飪方式得當,寄生蟲可以被殺死,所以,煮熟的小龍蝦可放心食用的。
  • 對蝦肝腸胞蟲
    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引起的對蝦生長緩慢的對蝦    感染了蝦肝腸胞蟲的對蝦,沒有出現太多明顯的死亡,儘管蝦子比較小,但腸、胃仍然充滿著食物,肝胰腺略微萎縮,發軟,但顏色比較深,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蝦並沒有明顯病症問題,但就是不長個,偶爾伴隨有白便。
  • 吃榴槤喝可樂會中毒?別信!近期朋友圈十大謠言,你轉過幾條?
    一般在正規的通知中,對相關業務的起止日期必定會定出一個準確時間點;第二,信息中提及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其實是微信時刻視頻的明顯標識。用戶發布時刻視頻後,他發朋友圈的時候,頭像的右上角也會有這個藍色小圈圈,並不是什麼身份標識。
  • 養了那麼多年蝦,你見過南美白對蝦產卵嗎?來看南美白對蝦產卵全過程
      南美白對蝦成熟卵巢的顏色為紅色,但產出的卵粒為豆綠色。頭胸部卵巢的分葉呈簇狀分布,僅頭葉大而呈彎指狀,其後葉自心臟位置的前方出發,緊貼胃壁,向前側方向(眼區)延伸:腹部的卵巢一般較小,寬帶狀,充分成熟時也不會向身體兩側下垂。體長14cm左右的對蝦,其懷卵量一般只有100,000-150,000粒。
  • 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近日網絡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危害指數:★★★謠言內容  這幾天,一段「女子因砍價被騙上吊自殺」的視頻在微博和朋友圈中流傳。視頻畫面顯示,一名身穿紅衣的女子爬到道路旁的一棵樹上,用一條藍色的繩索自縊,現場有大量人員圍觀,還有男子上前試圖施救。
  • 對蝦什麼時候最容易蛻殼
    白對蝦多在這個時候蛻殼,但這是指幼蝦以後。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蛻殼而進行的。蛻殼(皮)是對蝦生長發育的結果,當機體組織生長及營養物質累積到一點程度的時候必然要進行蛻殼(皮)。鑑於白對蝦的生長發育期變化,其主要可分成幼體期和成蝦期。
  • 三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千萬別信!尤其第二條
    一般在正規的通知中,對相關業務的起止日期必定會定出一個準確時間點;第二,信息中提及的」圖標會變成藍色「其實是微信時刻視頻的明顯標識。用戶發布時刻視頻後,他發朋友圈的時候,頭像的右上角也會有這個藍色小圈圈,並不是什麼身份標識。個人用戶除了手機上網費用外,使用微信的基礎業務(主要指通過微信發送語音、圖片、視頻和文字等)不收取費用,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 白對蝦連續脫殼有死蝦?蛻殼都要注意哪些?
    白對蝦的長大,是靠一次一次的蛻殼後,身體不斷增長、增粗而長大。白對蝦一生需要50多次的蛻殼,而每一次的蛻殼,都是一次「生死考驗」。當出現連續蛻殼不遂、大量偷死的現象時,一定是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必須要儘快找到原因,及時處理。否則損失巨大。首先我們看一下白對蝦的蛻殼機理,然後再探討蛻殼不遂、偷死的產生因素和預防措施。
  • 持續低溫對冬棚對蝦養殖十分不利,會引起對蝦的冷應激,看老蝦農怎麼處理!
    對冬棚對蝦養殖十分不利。持續低溫就會引起對蝦的冷應激,冷應激就是冬棚養蝦的一大棘手問題,影響對蝦吃食,使對蝦免疫力低,甚至出現死蝦現象,嚴重影響養殖效益。應激導致疾病的原理:對蝦體內合成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升高,體內大量糖、脂肪和蛋白質等能量物質被分解產能,對蝦生理功能紊亂,大量消耗體能,生長繁殖以及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蝦體對病原的敏感性上升,原先潛伏體內和環境中的隱性病害會趁虛而入,從而引發對蝦病害。因此,低溫期,儘可能保持對蝦食慾;控制弧菌的數量;保持水質、底質相對穩定,來減少冷應激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