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肝腸胞蟲

2021-03-01 水產抗蟲聯盟

導致對蝦生長緩慢的寄生蟲,全名應該稱為「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因為這種寄生蟲主要集中侵害對蝦的肝臟,由於名稱較長,簡稱蝦肝腸孢蟲。

 腸道上皮細胞微孢子蟲引起的對蝦生長緩慢的對蝦    

感染了蝦肝腸胞蟲的對蝦,沒有出現太多明顯的死亡,儘管蝦子比較小,但腸、胃仍然充滿著食物,肝胰腺略微萎縮,發軟,但顏色比較深,所以從表面上看起來,蝦並沒有明顯病症問題,但就是不長個,偶爾伴隨有白便。 

蝦肝腸胞蟲呈陽性或陰性與生長緩慢有著密切的相關性,但並不是所有的生長緩慢都是由蝦肝腸胞蟲引起的。如養殖過程管理不好、投料不足、投苗密度過大、養殖塘ph值過低(一般在7以下)均會導致對蝦出現生長緩慢。另外有一些病原體也會造成對蝦生長緩慢,如IHHN(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病毒)。今年我們在一些病例中就發現IHHN和蝦肝腸胞蟲同時感染的病蝦。 

通過對採集患病樣品的檢測,發現蝦肝腸胞蟲陽性檢出率相當高,檢出率高達45%,而白斑病檢出率一般只有27%左右。蝦肝腸胞蟲可以垂直傳播也可以水平傳播。

1、從種苗攜帶病原垂直傳播。

2、被蝦肝胞蟲汙染了養殖池進行水平傳播。 

2019年5月,客戶對蝦養到60-70頭,發現對蝦總是加不上料,懷疑感染了腸胞蟲,2019.5.25送樣品到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監測,結果如下:

結果顯示:送檢對蝦體內弧菌和腸胞蟲均檢出,而且均已超標。

收到結果後,客戶開始使用山東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樂暢做驅蟲治療,並於2019.6.19再次送樣品到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檢測,詳細報告見下圖:

檢測結果顯示,腸胞蟲的數量減少了90%以上,體內弧菌的數量減少了50%以上,樂暢驅蟲和抑制體內弧菌效果非常明顯。

通過前後2次檢測的數據對比,我們發現樂暢不僅能夠很好的驅腸胞蟲,而且抑制體內弧菌的效果也非常顯著。

儘管樂暢驅蟲抑菌效果不錯,但考慮到腸胞蟲感染嚴重時,肝胰腺和腸道上皮細胞破損會很嚴重,樂暢驅蟲抑菌還是用在前面,即預防腸胞蟲和早期治療,以發揮更好的經濟效益。

樂暢菌蟲雙抗,不傷養殖動物,不傷水,不影響攝食,不影響生長!內服驅蟲、抑制體內弧菌,外用抑制水體寄生蟲和水體有害菌。

☝識別上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加小編微信13173002952,期待與您的交流。

相關焦點

  • 對蝦什麼時候最容易蛻殼
    白對蝦多在這個時候蛻殼,但這是指幼蝦以後。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蛻殼而進行的。蛻殼(皮)是對蝦生長發育的結果,當機體組織生長及營養物質累積到一點程度的時候必然要進行蛻殼(皮)。鑑於白對蝦的生長發育期變化,其主要可分成幼體期和成蝦期。
  • 【養殖技術】對蝦蛻殼過程全解析:一文告訴你對蝦蛻殼不遂怎麼辦
    南美白對蝦的變態和生長發育總是伴隨幼體的不斷蛻皮和幼蝦的不斷蛻殼而進行的。
  • 持續低溫對冬棚對蝦養殖十分不利,會引起對蝦的冷應激,看老蝦農怎麼處理!
    對冬棚對蝦養殖十分不利。持續低溫就會引起對蝦的冷應激,冷應激就是冬棚養蝦的一大棘手問題,影響對蝦吃食,使對蝦免疫力低,甚至出現死蝦現象,嚴重影響養殖效益。應激導致疾病的原理:對蝦體內合成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升高,體內大量糖、脂肪和蛋白質等能量物質被分解產能,對蝦生理功能紊亂,大量消耗體能,生長繁殖以及機體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蝦體對病原的敏感性上升,原先潛伏體內和環境中的隱性病害會趁虛而入,從而引發對蝦病害。因此,低溫期,儘可能保持對蝦食慾;控制弧菌的數量;保持水質、底質相對穩定,來減少冷應激的危害。
  • NACA總幹事黃倢重磅發聲:近年對蝦等甲殼類動物發現數百種新的病毒!
    」、國家863課題「海水養殖動物疾病高通量診斷技術」、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項目(973)課題「對蝦白斑症候群病毒致病的分子機制」等國家級、省部級項目數十項。甲殼類主要有凡納對蝦、斑節對蝦、羅氏沼蝦、克氏原螯蝦、中華絨螯蟹、梭子蟹等。在兩棲動物中,主要有牛蛙和其他一些養殖蛙類。至於爬行動物,有鱉和龜。軟體動物通過飼料養殖的有鮑魚。棘皮類海參也可以飼料養殖。一般來說,養殖的魚類和甲殼類動物,包括羅非魚、鯉魚和凡納對蝦,都是該地區最大的優勢飼料養殖的物種。
  • ​【對蝦病害】冬季養蝦人注意預防,對蝦黑腳病大量死亡(內附視頻)
    虹彩病毒名稱的起源是科學家從2014年的患病南美白對蝦對蝦中發現蝦血紅細胞虹彩病毒,病毒檢測為球形,大小約150納米,命名為虹彩病毒
  • 養了那麼多年蝦,你見過南美白對蝦產卵嗎?來看南美白對蝦產卵全過程
      南美白對蝦成熟卵巢的顏色為紅色,但產出的卵粒為豆綠色。頭胸部卵巢的分葉呈簇狀分布,僅頭葉大而呈彎指狀,其後葉自心臟位置的前方出發,緊貼胃壁,向前側方向(眼區)延伸:腹部的卵巢一般較小,寬帶狀,充分成熟時也不會向身體兩側下垂。體長14cm左右的對蝦,其懷卵量一般只有100,000-150,000粒。
  • 對蝦業 會被隱孢子蟲KO嗎
    這幾年,隨著對蝦養殖業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各種報導的五花八門的病原體也讓我們養殖戶感到對蝦養殖業的前途是越來越迷茫了。2010年的病毒原因,2012年的變性弧菌原因,2013年的藻毒素原因。到這兩年隱孢子蟲病因在對蝦養殖業裡好像是洪水猛獸的一種新病種,偷死、肝萎縮、棉花蝦和白身等等都歸罪於這個蟲子身上。
  • 無聊冷知識:對蝦和長臂蝦不是近親
    用生物分類學的話來講,「對蝦/基圍蝦」是指十足目(Decapoda)枝鰓亞目(Dendrobranchiata)對蝦科(Penaeidae
  • 南美白對蝦「黑腳病」的防控
    2017年和2018年廣東的惠州、汕頭、汕尾和福建的漳浦、長樂、寧德等地南美白對蝦高密度養殖場「黑腳病」大量爆發,急性爆發式死亡,
  • 鹽,在對蝦養殖中的妙用!
    其實,南美白對蝦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物種,因此,得於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同時,南美白對蝦也是一種生命力脆弱的物種,在鹽度、鹽度、重金屬
  • 白對蝦連續脫殼有死蝦?蛻殼都要注意哪些?
    白對蝦的長大,是靠一次一次的蛻殼後,身體不斷增長、增粗而長大。白對蝦一生需要50多次的蛻殼,而每一次的蛻殼,都是一次「生死考驗」。當出現連續蛻殼不遂、大量偷死的現象時,一定是某一環節出現了問題,必須要儘快找到原因,及時處理。否則損失巨大。首先我們看一下白對蝦的蛻殼機理,然後再探討蛻殼不遂、偷死的產生因素和預防措施。
  • 女子拍視頻稱:對蝦體內有「白線蟲」,別吃!
    記者實驗記者今天早晨從附近的水產市場買來對蝦,買的時候是活的,現在按照視頻中女子的做法將它的頸部剪開。記者一連試了七八隻蝦都是同樣的情況那麼是不是記者運氣好買到了沒有寄生蟲的對蝦呢甲殼動物學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富花告訴記者,其實那根白線是對蝦雄性生殖系統的輸精管,雄蝦在發育早期,性腺還沒成熟時是透明的,發育成熟以後才會開始變白,所以看到的輸精管是白色的。專家給記者展示雄性對蝦
  • 一個疏忽,差點損失了一塘對蝦,這點一定要注意!
    最近一養殖戶一大早聯繫幫邦水產技術員,說自己凌晨接到幫邦魔盒24小時水質檢測儀的低氧報警電話,趕緊跑到蝦塘查看,發現很多對蝦浮遊於池塘表面
  • 荷蘭合作銀行:當前中國對蝦市場需求最強勁
    除了提高放苗密度,對蝦養殖的種苗質量和選擇也在不斷優化,這有助於提高養成率。最重要的是,整個市場都沒有表現出明顯的飽和,需求仍在提升,尤其是高端市場。綜上,Nikolik 預計對蝦主產國在2022年的表現仍是積極可觀的,特別是中國、厄瓜多、越南和印度尼西亞。
  • 大媽從對蝦體內挑出白色「長蟲」,真相大跌眼鏡...(有視頻)
    視頻中,一名女子撕開對蝦的頸部,擠出幾小團白色線狀固體,並稱「這就是蝦體內的寄生蟲,每個蝦都有」。該女子還表示這種情況「嚇死人了」,以後不能再吃了。小編通過網絡搜索發現,除了視頻,網上還流傳著不少所謂對蝦體內「白色寄生蟲」的照片。但,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