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有自己動手攢機的欲望,而新的硬體也都具備了防反接設計,讓新手也可以輕鬆完成硬體的安裝,隨處可見的攢機教程更是方便了DIY新手,入門也變得更加容易。
不過對於多數小白玩家來說,自己動手攢機的困難之處並不在於如何安裝顯卡或是如何跳線,而是在硬體安裝完成之後潛藏在某處導致無法開機進入系統的故障,這些崎嶇坎坷出現的時間不固定,繁多的故障很難規範地排除掉,也就成了很多小白玩家的攔路虎。
在裝機完成後可能遇到的麻煩比較雜亂,我們在這裡將不同的故障整理出來,並按照從裝機到進入系統的先後順序為大家分析,讓DIY新手也可以放心攢機,有攢機計劃的朋友也可以收藏本文,在遇到故障時用作參考。
攢機時的故障是很多新手玩家的攔路虎
本文中出現的一些故障原因在部分玩家看來或許過於簡單,但是考慮到首次裝機的玩家比較激動,或是一些地方非常細小容易忽視,我們仍然在文中予以說明。
筆者建議玩家在更改接線尤其是電源線纜時先關閉電源或拔掉電源線,尤其是在機械硬碟工作的時候不要移動主機或拆裝硬碟。本文討論的是有顯卡的主機,使用集顯的朋友在應用時跳過顯卡的部分,將顯示器線纜連接到主板的視頻輸出接口即可。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準備好所有硬體之後不要著急將硬體都安裝到機箱內,可以先連接測試能夠正常開機後再進行安裝。測試時需要先將顯卡插在PCI插槽上,SATA線連接硬碟和主板,顯示器連接顯卡,硬體連接電源之後短接主板上的POWER SW針腳(不同的主板可能的標註有Power SW,PW,PWR, PWRBTN,POWER,ON/OFF)開機測試一下。
裝機錢應連接硬體開機測試
在測試和裝機時都應該選擇好連接線,線纜不能有彎折或破損,兩端的接頭及針腳不要有汙垢或針腳短路,以避免可能造成的硬體損傷。使用舊硬體的應該做好清潔工作,尤其是風扇及散熱鰭片。
雖然很多硬體的說明書冗長,不熟悉硬體的玩家還是應該通讀說明書,按照正確的連接方式將所有線纜正確連結,不要想當然地連接線材,更不要採用暴力方式插拔插頭。
整合Debug燈的主板
有SPEAKER主板報警器(蜂鳴器)或主板檢測卡的玩家可以優先使用這些測試工具來判斷出現故障的地方。有些高端主板會搭載Debug燈,不過不同廠家主板Debug燈顯示的數字含義可能略有不同,用戶可以在主板說明書上找到對應數字標示的解釋。
主板報警器要插在SPEAKER接口
附:SPEAKER主板報警器響聲含義:
1短:系統正常啟動。
2短:常規錯誤,請進入CMOS Setup,重新設置不正確的選項。
1長1短:RAM或主板出錯,更換內存插槽或更換內存,如果還是此提示,嘗試更換主板。
1長2短:顯示器或顯卡錯誤。
1長3短:鍵盤控制器錯誤,檢查主板。
1長9短:主板Flash RAM或EPROM錯誤,BIOS損壞。換塊FlashRAM試試。
不斷地響(長聲):內存條未插緊或損壞。更換內存插槽或更換內存。
不停地響:電源、顯示器未和顯示卡連接好。檢查一下所有的插頭。
重複短響:電源問題。
無聲音無顯示:電源問題。
在連接好所有硬體之後,主板有指示燈的要先看燈亮不亮,如果燈不亮,要檢查主機電源線的正確連接,並確定220V供電正常,帶有獨立開關的電源要將開關打開(I/O的I位置)。
電源的開關要分清
主板燈亮,如果短接POWER SW針腳沒有反應,首先要確定所有硬體安裝正確,供電線也都正確插上,尤其是CPU供電接口,可以更換內存條的插槽重新插一下,然後看硬體是否都工作。
可以通過檢查燈和風扇來判斷供電正常
檢查硬體是否工作,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風扇和燈。電源風扇、散熱器風扇及顯卡風扇在正常情況下是都轉動的,一些高端電源在低負載時風扇停轉,但只要其他硬體正常工作就說明電源輸出是沒有問題的。帶燈的硬體也可以通過查看燈亮與否來判斷硬體的工作狀態。
開機前確認所有硬體連接正確
沒有正常工作的硬體需要看連接是否正確,所有的供電線是否都插上了,如果連接正確卻不工作,可以清潔接頭或更換至其他可用的接口嘗試,仍然出現故障的可能是硬體損壞,可以更換主板或故障硬體來排除是主板損壞還是硬體損壞。
只要所有硬體都正常工作,風扇轉動正常,有燈的亮燈,就說明在供電方面沒有問題,可以進入下一步了。
硬體都可以工作還存在故障,就要通過顯示器來檢查可能出現的問題,如果顯示器沒有圖像,出現的原因可能有多個方面,玩家需要從接線開始逐個排查。
先要看的當然還是顯示器指示燈,確定顯示器電源開啟且連線正確的前提下,可以切換顯示器的輸入信號端選擇,如果仍然顯示「無信號」,則問題一般不出在顯示器上,可以更換線纜或查看顯卡是否安裝穩固,確保有單獨供電接口的顯卡全部插好供電線。
開機可以看到進入BIOS的指示
如果連接正常,顯示器可以接收到信號,應該就可以進入系統或者至少進入BIOS界面了。無法進入系統需要進入BIOS,方法是啟動時按下delete鍵(DEL),也有的主板為按ESC,F8或F12進入BIOS界面的,在開機時會有提示。
BIOS界面為用戶提供了多種控制功能
進入BIOS之後可以對系統及硬體進行設置,這時如果鍵盤滑鼠不亮或者不能使用,可以嘗試更換接口或接在USB 2.0接口上。
英文版的BIOS界面可能會讓不少玩家頭疼
在BIOS界面我們主要做的一般是更改啟動設備或硬碟的優先順序,不同的主板可能有不同的設定,中文界面的BIOS在此不做過多說明,在啟動設置中選好啟動設備即可。英文界面的可以找到Advanced BIOS Features,或是有單獨的Boot選項,一般在boot device或First Boot Device選項中可以看到啟動設備的選項。
在BIOS裡選擇啟動順序(圖片源自百度知道)
啟動設備一般會提供CD/DVD,SATA,USB這三種選擇,其中根據用戶使用的設備不同又有不同的選擇,使用光碟安裝系統選擇CD/DVD,使用優盤安裝系統則需要選擇對應的USB設備,BIOS中一般可以識別出優盤的品牌供切換選擇。如果有多塊硬碟選擇優先順序,需要在SATA選項中設置優先。
我們在BIOS中做出的改動並不能自動保存,需要按F10保存並退出,按Esc則是直接退出不保存,也有少數BIOS採用不同的保存設置,需要用戶分清。
可以進入BIOS卻不能進系統,首先要確定硬碟連接正確且有系統,有些較老的主板和win8之後的系統搭配或新主板和win8之前的系統搭配會出現無法識別鍵鼠的情況,在安裝系統前需要選擇好。
安裝自己喜歡的系統
如果進系統會黑屏,看你是驅動程序不兼容所致,可以嘗試通過安全模式來卸載掉原有的顯示驅動程序,按照新的硬體搭配選擇合適的驅動。
順利進入系統並不意味著所有工作都完成了,我們需要為硬體安裝必要的驅動,其中最首要的可以說是網卡驅動。如果windows無法自動找到驅動程序,需要使用移動存儲設備將驅動或驅動包複製過來。
在這裡我們提示大家,像顯卡這樣的硬體驅動還是前往官網下載更佳,一些自動安裝驅動的軟體可能會帶有捆綁軟體影響正常使用。下載驅動軟體時要按照作業系統選擇正確,32位和64位系統也有區別。
安裝完驅動之後需要重啟電腦
安裝好驅動之後就可以享受自己的主機體驗了,在正常進入系統之後還可以遇到一些小問題,我們也在這裡為大家總結如下。
其他故障簡易排除:
前置I/O區接口不能使用:檢查機箱跳線。
進系統不進固態硬碟:優先將固態硬碟接在SATA 0或SATA 1接口。
頻繁藍屏:檢查機械硬碟有無壞道,散熱器是否未塗矽脂或未揭下底部保護膜,散熱器風扇是否插在CPU_FAN插口。
花屏:檢查顯卡連接,更換視頻線纜。
輸出解析度和顯示器不一致:安裝或更新顯卡驅動,更換視頻線纜。
可以登錄軟體但不能上網:更換瀏覽器檢查能否上網,或檢查瀏覽器的DNS設置。
雖然說DIY攢機要膽大心細,但還是注意以心細為主,不要學部分用戶的「大力出奇蹟」做法,遇到無法判斷的故障時可以利用搜尋引擎查找關鍵字,一些故障求助裝機達人或是電腦商家也很正常,不要不好意思,大家都是一點點學習來的。
最後,我們還是鼓勵玩家自己動手攢機,既可以享受到自己動手帶來的成果,又能學習到裝機時的知識,排除故障的過程也是不斷學習進步的體驗。如果您對我們的內容有任何建議,也歡迎在文末的評論中和我們交流。
更多資訊,更多精彩,敬請持續關注一樓土木人微信公眾號:Applechaxun、一樓土木人百度貼吧:http://tieba.baidu.com/f?fr=ala0&kw=%D2%BB%C2%A5%CD%C1%C4%BE%C8%CB和一樓土木人大學生創業店:http://igeniusbar.taobao.com。歡迎傳播,歡迎擴散,讓更多的果粉加入我們,造福你我,造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