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海出不了一流的網際網路企業?

2021-02-24 劉言飛語

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上海出不了一流的網際網路企業?』,下面是我的回答。

1.

首先,我覺得上海還是有很多一流網際網路公司的,說出不了顯然是不合適的。

下面有個列表,摘自知乎的一個問題『上海有哪些值得加入的網際網路公司?』

百度(分公司)

阿里(分公司)

騰訊(分公司)

攜程

大眾點評

天天動聽

蜻蜓FM

看片快手

餓了麼

世紀佳緣

喜馬拉雅

穿衣助手

WiFi萬能鑰匙

蟬遊記

小紅書

別吃胖

點我吧

食色

安居客

盛大(沒落了)

籬笆網

PChome

百姓網

VeryCD

丁丁網

新蛋 (當年跟京東有的一比,現在誰用)

易訊

一號店

麥考林

前程無憂

一嗨租車

91金融超市

一號專車(快的業務)

快錢

圖釘

東方財富網

巨人網絡

小區無憂

叮咚小區

雲家政

觸寶科技

樂蛙科技(不知道發展怎樣了)

美味七七

Life VC

凹凸共享租車

噼裡啪啦

虎撲體育

快錢

平安

驢媽媽

格瓦拉

PPLive

點融網

堆糖網

東方財富網

2345

ping++

洋碼頭

海蜜全球購

蜜呀寶貝

足記

天天果園

陸金所

你我貸

51offer

好廚師

外賣超人

美味不用等

銀聯電子支付


其中大部分是上海本土企業,部分是外地企業在上海有重要分部。

如果你關注網際網路公司,應該至少會聽說十個以上吧?

不過,問題如果說是「為什麼上海的優秀網際網路企業(尤其創業團隊)非常少」,我覺得是可以說得通的。

下面就是我回答「為什麼上海的優秀網際網路企業(尤其創業團隊)非常少」。


2.

我想講個故事。

記得當初在某創業公司工作時,作為代表去參加一個政府組織的研討會。

名單上都是上海本土的 O2O 或電商公司,或者總部在上海(其實註冊在北京)的 O2O 或電商公司。

從赫赫有名的某程、某點評,到新興的某了麼、某家政,全部列席。

我跟我們 COO 準備的發言比較簡單,因為我們當時的確沒有跟政府打交道的地方。

輪到某程和某點評的代表發言時,整個研討會就變成倒苦水大賽了...

比如一個例子:

公司想上線新的業務,這個業務在國內法規中是盲區,也就是沒有說可以,也沒有禁止。

盯著北京的某個競品公司很久,發現他們同類的新業務一帆風順,也沒人管過。

於是也小心翼翼地上線了。

第二天,上海所有相關部門都出現了。立馬下線。


還有一個例子:

機票價格波動變化是正常的大家都懂。

某天消費者投訴,說看到的價格等付款時發現漲價了,屬於欺詐消費者。

無論跟政府怎麼周旋,最後該公司還是因「欺詐」賠款。

數額雖小,但輿論帶來的負面效應,綿延一個月不止,股價大跌。


其實從消費者角度看,這是政府想盡辦法保護權益。

但從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看,簡直是滅頂之災。

之前有篇文章說馬云為什麼沒出現在上海,說的是一樣的道理。

當一個城市在消費者和企業之間,無條件傾向前者時,網際網路領域的公司就很難落腳了,因為網際網路公司做的事情大都是新嘗試,都是法規的空白地帶。

其他地方是「法無禁止即可為」,而上海是「法無禁止即不可為」。

所以馬雲如果在上海做淘寶,第二天可能就因為假貨問題勒令關門大吉了。


倒完苦水,那個政府部門的代表也很尷尬。他們也只能盡力從中協調,但長久以來上海政府形成的保護消費者的風氣已經紮根在所有相關的部門,怎麼能說改就改呢。


3.

上海的城市還有一個氣質,就是追求生活品質。

對熱愛生活的人來說簡直是聖地。

我特別喜歡下班從靜安寺沿小路走到外灘。

一路上都是值得逛的小店。

這些小店不是這樣的:


你在上海市區永遠看不到這樣的店。(評論裡很多朋友提到上海也有很多... 嗯,可能是我在市區沒有發現。但在北京真的是無處不在。)

上海市區的店是這樣的:



上海的店都是用來逛的,大家樂於去體驗,逛街、觀賞和嘗試,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在北京這種城市,大家都是目的明確的、匆匆忙忙的、趕時間的。

所以你應該懂了。

在上海,大家追求的是生活更精緻,享受當下,或者說喜歡光鮮。想犧牲當下去網際網路公司拼命、在相對糟糕的環境下工作、放棄休息和娛樂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他們寧願在陸家嘴工作,穿高跟鞋和皮衣,在俯瞰全上海的高層上享受一杯咖啡。

除了特別成熟、福利優質的網際網路公司,其他網際網路企業、尤其創業公司,是很難招到人的。

相關焦點

  • 【TUTK整理】「網際網路+」在上海真的沒有未來?
    很多人說上海只適合談生意,但不適合「創業」做生意比如一直被邊緣化的上海,在網際網路大潮幾輪洗禮之後,各種不舉。用我的親身體驗來感受下,跟北京相比,上海到底差哪兒了。文化:不匹配不等於不好從新中國成立之前,上海就是一個典型的打工之都。換句話說,這裡盛產經理人,做事嚴謹,按部就班,服務意識一流,但不盛產出身草莽的創業英雄。這種文化氛圍與上海互相輝映了幾十年,成就了上海很多行業,但是不太適合網際網路。
  • 【獨家】日本人為什麼追求一流?
    但是,1860年,長洲藩的武士高杉晉作隨幕府的使節去上海時,看到洋人在上海橫行跋扈的行徑,大為震驚,這就醞釀出幕府末期長洲藩的年輕武士們提倡的「尊王攘夷」的排外風潮,並促成了日後的明治維新。拿企業來說,索尼、松下、東芝、夏普、日立、豐田等企業都是首先引進歐美產品的構思和技術,經過消化和改造,生產出質量更加優良、更加便捷、更加便宜省電的產品,一舉打敗歐美的同行,成為世界一流企業,其中主要依靠的是擁有質量一流的產品。就個人來講,職業棒球選手鈴木一郎個人身體條件極為普通,卻能在2016年達成3000安打的壯舉,是一個典型的「工匠型」人物。
  • 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為什麼造不出晶片?
    中國不乏市值萬億元的網際網路巨頭,然而,為何中國的科技大佬們都造不出晶片呢?中國科技企業為何造不出晶片來?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科技企業集體造不出晶片來呢? 客觀來說,一方面,在底層技術及晶片領域,美國加大了對中芯國際、華為等企業的制裁,直指要害。比如華為就是因為美國制裁,臺積電被迫停止加工5nm晶片,導致無芯可用。 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自造晶片有一定難度,投入大,產出漫長,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普遍選擇了放棄。
  • 網際網路企業的本分
    但很遺憾的是,很多人只看到了社達,並誤以為,這是企業成功的唯一或者說最重要的原因。02所以,拼多多的強大不應該是社達合理化的理由,其所展現的那種強烈的社達色彩,也不應該成為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圭臬。而很多狼性、社達、秦制的企業文化,恰恰違背了科技網際網路行業的本分。
  • 上海創業環境為什麼慢?不在瘋狂的節奏上
    上海創業環境為什麼慢?不在瘋狂的節奏上而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地,或是不斷出現高市盈率的IPO事件,或是由BAT公司隆重推出微信這類重量級產品。如火如荼的陣勢之下,中國最有國際範的繁華城市上海,在網際網路行業的聲音並不大。
  • 上海出臺塑膠跑道最嚴標準!「毒跑道」為什麼檢不了,查不出?
    公眾的視線聚焦在:「毒跑道」為什麼檢不了,查不出?媒體調查後總結:相關標準制定和修訂相對滯後,無法完全保證校園塑膠操場、跑道質量。用「總量檢測」防止其他有害替代物針對原本在檢測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上海的團體標準還引入了不少新的概念。標準主要起草人,上海建科院集團建科檢驗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車燕萍告訴記者,相對於現有標準對有害物質含量的檢測,新標準最重要的變化是引入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釋放量的概念。
  • 上海創業環境:為什麼慢?不在瘋狂的節奏上...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上海:為什麼慢?
  • 上海貓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網際網路+新零售高新技術企業
    網際網路+新零售高新技術企業上海貓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雄厚的實力和技術研發能力
  • 上海世博會 企業聯合館
    手機3D看世界【第852期】上海世博會 企業聯合館
  • 漢能投資CEO陳宏:為何上海網際網路創業氛圍不如北京
    騰訊科技 雷建平 3月12日報導長期以來,上海網際網路創業氛圍一直不如北京,上海為何出不了馬雲的討論非常多,最近騰訊科技深度文章《整體沉淪 上海網際網路怎麼了》更引發上海網際網路從業者廣泛討論。「如盛大繼續輝煌下去,可起到一定帶動作用,相信會給上海帶來一些改變。」一位曾經的上海資深媒體人士更激烈指出,盛大和盛大CEO陳天橋要為上海網際網路行業的整體衰落負不小責任,盛大在重要階段吸盡資源,卻去網際網路化,將行業帶到溝裡去了。陳宏對騰訊科技表示,上海網際網路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寞,沒必要讓一個企業家去承擔責任。不過,陳宏也坦言,上海其實在網際網路發展浪潮中有過很好的機會。
  • 上海有哪些網際網路公司?
    之前找工作的時候,就很喜歡上網搜在某某地有什麼網際網路公司。這樣在投遞簡歷的時候,就可以按照List進行投遞今天先給大家來分享下「上海」有什麼比較出名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家感興趣的話,再分享下其他地區的上海作為國內的一線城市,在網際網路行業中一直沒有類似於騰訊、阿里這樣大型的本土網際網路企業,最近幾年殺出的拼多多,風評上也是詬病滿滿。
  • 【聚課資訊】1天狂攬571.2億的網際網路神話解密,11月21-22日張有為《企業實戰網絡營銷》
    【網絡營銷】為什麼凡客誠品沒有工廠更不通過門店而超過雅戈爾的襯衫日銷量?
  • 為什麼科技網際網路企業,都相信風水?
    我們通過對上海、重慶兩地的試點徵稅政策,可以發現徵稅的對象、方式和稅率方面,兩地政策有些區別,但核心理念基剛好在那時候,由於我是從事旅遊的,我們是一家旅遊企業,我是2017年下海,2018年開始創業,創辦了一個旅遊企業叫陝西程宇商旅有限公司。
  • 上海的那幾家二手車企業,為什麼不做C2C 汽車商業評論
    再上一次,則是半年前的另一場沙龍,主持人故意煽動對戰,李海超與另一家C2C二手車企業CEO在沙龍上辯論「B存在的意義」。或許是因為資歷尚淺,又或許是其他原因,辯論中,對方連「勢均力敵」都談不上,完全輸了氣勢。
  • 黃金一代:崛起中的上海網際網路後浪
    當前,除B站外,虎撲+得物、小紅書,以及不久前剛剛恢復上線的即刻等上海系社區,都在全行業有著相當不俗的影響力,而今天網際網路內容社區的存在意義,對於中國網際網路格局更多的是則體現在其垂直領域下龐大精準人群帶來的無限想像空間。2020年6月5日晚間,達達集團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為自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引發美國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後首家上市的中國企業。
  • 總部在上海
    上海整體領先於深圳和杭州,但深圳的騰訊和杭州的阿里巴巴早已佔據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大半壁江山。近幾個月來,長久的遺憾正在被彌補,BAT在迅速聚集上海的同時,已分別將上海作為前沿領域探索的重要基地。無論面對馬雲、馬化騰還是李彥宏,上海市委書記李強都表示,「上海將為前沿技術提供良好的應用場景,並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臺塑創始人王永慶:裝置一流、產品一流、管理一流、成本一流如何實現?
    在中國臺灣,每家企業的文化都不一樣,各自的特色很鮮明。所以大學生選擇工作時,他會對號入座,看看自己屬於哪種類型的人,能夠接受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是去臺積電呢?還是去臺塑?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即使進了某家企業,如果文化不適應,他也很快就會走的,而留下來的人就會越來越相似。
  • 上海通管局開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史上最大罰單
    附:微公號「TMT律師」文章《工信部或天文數字處罰違規自建網絡企業》雷騰律師獲悉,最近有一批涉嫌違規自建網絡從事電信經營的企業將接到通信管理部門開出的巨額罰單,包括但不限於沒收全部非法所得、處以經營額三倍至五倍的罰款。有些罰單可能是高達數億的一個天文數字,疑似已有企業收到巨額的處罰意見告知書。
  • 崇明島為什麼這麼窮上海為什麼不發展崇明?
    ,且離上海又非常的近,為什麼卻沒有發展起來?》這說明根本不了解崇明,崇明不是不能造高樓,崇明南門天鶴大酒店、電信大廈、總工會大樓都是大廈,只不過是崇明造多了高樓會影響上海地勢水位,對黃浦江水位有影響,浦東造了高樓,黃浦江沉降就非常嚴重,東泰路開裂下降。其實崇明也不需要造高樓,崇明造了高樓也帶動不了經濟。誤區二:1958年後才歸上海所以不發展崇明?
  • 上海市網際網路協會新進會員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股份公司
    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上海,是一家深耕動漫文化的科技型企業。米哈遊以「成為世界一流的ACG公司」為願景,堅持走原創優質IP之路,以持續的自主技術創新為動力,將優秀的產品品質作為支撐,在動漫文化下搭建了一條以優質IP為核心的文化產業鏈,產品涵蓋動畫、漫畫、遊戲、音樂、小說及動漫周邊,形成了一個良性的IP 產品生態圈,並連續多年入選「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