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V 2019無人駕駛研究成果大總結(含論文及項目數據)

2021-02-23 極市平臺

加入極市專業CV交流群,與6000+來自騰訊,華為,百度,北大,清華,中科院等名企名校視覺開發者互動交流!更有機會與李開復老師等大牛群內互動!

同時提供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實項目需求對接、乾貨資訊匯總,行業技術交流。關注 極市平臺 公眾號 ,回復 加群,立刻申請入群~

ICCV每兩年舉行一次,今年是在韓國首爾舉行,共提交了1076篇論文。下面是關於感知、規劃、建圖&定位、自動駕駛數據管理四大方面的論文情況總結。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在公眾號極市平臺後臺回復「ICCV2019」獲取資料。

感知

【Fast PointR-CNN】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Chen_Fast_Point_R-CNN_ICCV_2019_paper.pdf

簡介:騰訊和香港大學聯合發表的論文基於KITTY提出了一種新的使用雷射雷達技術的快速三維檢測方法。它將立體像素和點雲表示合併在一個兩階段的方法中,以利用兩者的優勢:立體像素表示用於初始提案,點雲表示用於細化階段。

 

【Range Adaptation for 3D Object Detection in LiDAR】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DW/Wang_Range_Adaptation_for_3D_Object_Detection_in_LiDAR_ICCVW_2019_paper.pdf

簡介:沃爾沃與杜克大學聯合發表的文章表示隨著雷射雷達輸入變得更加稀疏,現有的三維檢測網絡的性能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降低。為此,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距離的神經網絡性能改進方法,以提高對遠距離目標的性能。

 

【M3D-RPN:Monocular 3D Region Proposal Network for Object Detection】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DW/Wang_Range_Adaptation_for_3D_Object_Detection_in_LiDAR_ICCVW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garrickbrazil/M3D-RPN

簡介:密西根州立大學的文章提出一種新的單鏡頭單目三維目標檢測方法,極大地提高了基於KITTY數據集的技術水平。

 

【VehicleDetection With Automotive Radar Using Deep Learning on Range-Azimuth-DopplerTensor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CVRSUAD/Major_Vehicle_Detection_With_Automotive_Radar_Using_Deep_Learning_on_Range-Azimuth-Doppler_ICCVW_2019_paper.pdf

簡介:美國高通公司的團隊探索了一種通過雷達輸出探測車輛的方法。與其他方法不同的是,作者提出了處理原始傳感器測量數據以提高性能。

 

【JointMonocular 3D Vehicle Detection and Tracking】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Hu_Joint_Monocular_3D_Vehicle_Detection_and_Tracking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ucbdrive/3d-vehicle-tracking

簡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表示檢測和跟蹤任務通常在一個模塊化的反病毒堆棧中相互獨立建模。這項工作提出了一種端到端的神經網絡,它只使用一個攝像頭就能學會兩者。

 

【How Do NeuralNetworks See Depth in Single Image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van_Dijk_How_Do_Neural_Networks_See_Depth_in_Single_Images_ICCV_2019_paper.pdf

簡介: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近年來從單一圖像的深度方法有顯著提高。作者研究了這些方法是如何工作的,得出的結論是它們過度適合物體在圖像中的垂直位置。如果攝像頭安裝在車上的不同位置可能會導致錯誤。

 

【Robust Multi-Modality Multi-Object Tracking】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Zhang_Robust_Multi-Modality_Multi-Object_Tracking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ZwwWayne/mmMOT

簡介:南洋理工大學的多模態感知(在雷射雷達和攝像頭中檢測和跟蹤目標)通常是通過模塊化的、多階段的方法實現的,每個方法都有自己的假設。該方法允許將這些單獨的步驟合併到一個端到端可訓練的系統中,從而提高的性能。

 

感知&規劃

【Exploring theLimitations of Behavior Cloning for Autonomous Driving】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Codevilla_Exploring_the_Limitations_of_Behavior_Cloning_for_Autonomous_Driving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felipecode/coiltraine/blob/master/docs/exploring_limitations.md

簡介:豐田研究所表示目前自動駕駛汽車(AVs)的軌跡規劃仍然主要是手工工作。使用機器學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模仿現有的驅動程序。作者研究了這種方法的局限性,並提出了一個新的數據集來評估學習策略的性能。

 

【TowardsLearning Multi-Agent Negotiations via Self-Play】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DW/Tang_Towards_Learning_Multi-Agent_Negotiations_via_Self-Play_ICCVW_2019_paper.pdf

簡介:蘋果公司表示強化學習可能是機器人在沒有人工編碼的情況下學習如何行動的一種強有力的方式,但在現實的機器人技術中很難應用。在本論文中,作者使用模擬來評估一個基於強化學習的系統。

 

【PIE: ALarge-Scale Dataset and Models for Pedestrian Intention Estimation andTrajectory Prediction】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Rasouli_PIE_A_Large-Scale_Dataset_and_Models_for_Pedestrian_Intention_Estimation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數據集:

http://data.nvision2.eecs.yorku.ca/PIE_dataset/

簡介:約克大學提出了一個新的數據集來預測行人的意圖和未來的軌跡。作者還為這些任務提供了基線模型。

 

建圖&定位

【DAGMapper:Learning to Map by Discovering Lane Topology】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Homayounfar_DAGMapper_Learning_to_Map_by_Discovering_Lane_Topology_ICCV_2019_paper.pdf

簡介:Uber ATG為自動駕駛汽車創建了高清語義映射工作,提出了一種自動生成語義地圖的方法,實現了89%的正確拓撲。

 

【GSLAM: AGeneral SLAM Framework and Benchmark】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Zhao_GSLAM_A_General_SLAM_Framework_and_Benchmark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zdzhaoyong/GSLAM

簡介:中國西北工業大學表示SLAM系統在過去十年中得到了顯著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個統一的框架來比較現有方法的不同組成部分,並幫助開發新的方法。

 

【LPD-Net: 3DPoint Cloud Learning for Large-Scale Place Recognition and Environment Analysi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Liu_LPD-Net_3D_Point_Cloud_Learning_for_Large-Scale_Place_Recognition_and_ICCV_2019_paper.pdf

簡介:香港中文大學在預先構建的地圖中,基於雷達的本地化是自動駕駛汽車視覺堆棧的關鍵組成部分。在這篇論文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全局學習描述符來識別車輛在地圖的哪個部分。

 

【SemanticKITTI:A Dataset for Semantic Scene Understanding of LiDAR Sequence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Behley_SemanticKITTI_A_Dataset_for_Semantic_Scene_Understanding_of_LiDAR_Sequences_ICCV_2019_paper.pdf

網址:

http://www.semantic-kitti.org/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PRBonn/semantic-kitti-api

簡介:德國波恩大學提出了一種新的數據集,它提供了所有KITTY序列中點雲的語義注釋。以此來開發地圖和感知系統的語義分類。

 

自動駕駛數據管理

【DBUS: HumanDriving Behavior Understanding System】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DW/Li_DBUS_Human_Driving_Behavior_Understanding_System_ICCVW_2019_paper.pdf

簡介:滴滴出行聯合南加利福尼亞大學表示Crowd-sourcing是一種收集大量人類駕駛數據來訓練自動駕駛系統的方法。使這些數據可搜索且有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作者提出了一個端到端系統,該系統允許處理、索引和查詢大量的驅動數據,以檢索相關的場景。

 

【Large ScaleMultimodal Data Capture, Evaluation and Maintenance Framework for AutonomousDriving Dataset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UTONUE/Lakshminarayana_Large_Scale_Multimodal_Data_Capture_Evaluation_and_Maintenance_Framework_for_ICCVW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intel/driving-data-collection-reference-kit

簡介:因特爾公司表示自動駕駛不僅是對人工智慧的挑戰,也是一個重大的工程和數據管理挑戰。本文描述了一個存儲和處理大量自動駕駛數據的案例研究和所涉及的挑戰。

 

【Meta-Sim:Learning to Generate Synthetic Datasets】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_2019/papers/Kar_Meta-Sim_Learning_to_Generate_Synthetic_Datasets_ICCV_2019_paper.pdf

項目代碼:

https://github.com/nv-tlabs/meta-sim

簡介:NVIDIA聯合多倫多大學在具有挑戰性的條件下綜合數據是訓練或測試自動駕駛堆棧的方法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用戶文本輸入的場景生成模型。

 

【Advanced Pedestrian Dataset Augmenta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論文:

http://openaccess.thecvf.com//content_ICCVW_2019/papers/ADW/Vobecky_Advanced_Pedestrian_Dataset_Augmentation_for_Autonomous_Driving_ICCVW_2019_paper.pdf

簡介:布拉格捷克理工大學在具有挑戰性的條件下綜合數據是訓練或測試自動駕駛堆棧的方法之一。作者提出了使用GANs來生成行人檢測問題的數據。

 

【更多ICCV的論文請訪問如下連結】

https://github.com/extreme-assistant/iccv2019

-End-

CV細分方向交流群

添加極市小助手微信(ID : cv-mart),備註:研究方向-姓名-學校/公司-城市(如:目標檢測-小極-北大-深圳),即可申請加入目標檢測、目標跟蹤、人臉、工業檢測、醫學影像、三維&SLAM、圖像分割、姿態估計、超解析度、嵌入式視覺、OCR 等極市技術交流群(已經添加小助手的好友直接私信),更有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實項目需求對接、乾貨資訊匯總,行業技術交流,一起來讓思想之光照的更遠吧~

△長按添加極市小助手

△長按關注極市平臺

覺得有用麻煩給個在看啦~  

相關焦點

  • CVPR2019無人駕駛相關論文
    同時提供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實項目需求對接、乾貨資訊匯總,行業技術交流。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立刻申請入群~CVPR2019 accepted list ID已經放出,極市已將目前收集到的公開論文總結到github上(目前已收集210篇),後續會不斷更新,歡迎關注,也歡迎大家提交自己的論文:https://github.com/extreme-assistant/cvpr2019
  • ICCV 2019|70 篇論文搶先讀,含目標檢測/自動駕駛/GCN/等(提供PDF下載)
    同時提供每月大咖直播分享、真實項目需求對接、乾貨資訊匯總,行業技術交流。點擊文末「閱讀原文」立刻申請入群~雖然ICCV2019已經公布了接收ID名單,但是具體的論文都還沒放出來,為了讓大家更快得看論文,我們匯總了目前已經公布的大部分ICCV2019 論文,並組織了ICCV2019論文匯總開源項目(https://github.com/extreme-assistant/iccv2019
  • CVPR 2019 無人駕駛相關論文合集(附下載連結)
    近日,CVPR 2019發布接收論文ID列表,共計1300篇論文被接收,接受率為25.2%。
  • ICCV 引用量最高的10篇論文!何愷明兩篇一作論文:Mask R-CNN和PReLU,Facebook佔據四席!
    這個排名是依據過去五年發表研究的數據(覆蓋2015-2019年發表的文章),並包括截止2020年6月在谷歌學術中被索引的所有文章的引用量。眾所周知,CV領域的三大頂會就是:CVPR、ICCV和ECCV。
  • ICCV 2019 COCO + Mapillary 聯合識別挑戰賽開啟!
    COCO 與Mapillary 數據集在目標檢測、分割領域具有巨大影響力,是目前推動相關技術進步、檢驗算法有效性必備數據集。COCO 側重於自然場景的視覺識別問題,涵蓋內容廣泛,上下文信息豐富。Mapillary 則側重於街道場景的視覺識別,主要面向自動駕駛與機器人導航應用。Mapillary Vistas Dataset
  • 深圳啟動自動駕駛管理政策研究 明年手機呼叫無人駕駛網約車
    深圳市交委於10月底公布《深圳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開放道路技術要求(試行)》,並公布了首批智能駕駛的開放路測道路,覆蓋全市9個行政區,總長約124公裡。目前深圳已成為國內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開放道路最長、範圍最廣、涉及場景最多的城市。 2018年5月14日上午,在深圳市交委舉辦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授牌儀式上,騰訊展示無人駕駛汽車。
  • 【數據集合集】最全最新——智能交通和無人駕駛相關數據集
    /weixin_44936889一、無人駕駛數據集:1.The H3D Dataset:官網:https://usa.honda-ri.com/h3d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903.01568簡介:本田研究所於2019年3月發布其無人駕駛方向數據集。
  • 2019 全球無人駕駛投資筆記(一)
    2018年,無人駕駛真的冷嗎?要論冷暖,就需要有個衡量指標,天氣的冷暖我們用攝氏或華氏的指標體系。我們都說無人駕駛「冷」了,用的是什麼指標呢?普通人感受到的行業冷或熱大多數來自媒體的喧囂。媒體人在業內走訪,經自己消化總結之後,告訴我們無人駕駛要「降溫了」。我們能否接收到這個信息並形成很深的印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媒體聲音的分貝數。
  • 港科大劉明:低速無人駕駛系統的應用關鍵要素|CCF-GAIR 2019
    新智駕按:2019 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 2019)於深圳正式召開。峰會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雷鋒網、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承辦,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協辦,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導,是國內人工智慧和機器人學術界、工業界及投資界三大領域的頂級交流博覽盛會,旨在打造國內人工智慧領域極具實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臺。
  • ICCV 2019最佳論文歸屬谷歌,中國入選論文最多,商湯57篇全球第一
    完整詳情,我們傳送如下:最佳論文獎獲得最佳論文的是:SinGAN:Learning a Generative Model from a Single Natural Image (用一張自然圖片,學出一個生成模型) 。成果來自以色列理工學院 (Technion) 和谷歌研究院。
  • Uber 前無人駕駛工程師告訴你,國內無人駕駛之路還要走多久?
    AI 數據SaaS提供商 Graviti 創始人崔運凱告訴記者。崔運凱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曾是 Uber 無人駕駛部門的Tech Lead Manager ,屬於該部門最早一批員工。2018 年,崔運凱從 Uber 離開,回國後卻發現,國內不僅無人駕駛行業進度緩慢, AI 產業鏈也非常不完善,這給許多AI 創業公司帶來非常大的挑戰。
  • NLP前沿研究成果大開源,百度PaddleNLP-研究版發布
    近日,百度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各個國際頂級會議上發布了數十項研究成果,展現了百度在 NLP 技術的發展及應用上的持續不斷地前沿探索與貢獻。本文將帶你概覽百度 PaddleNLP-研究版各大開源項目。為了更好服務 NLP 研究者,百度 PaddleNLP 於近日完成了針對其研究能力的升級,即 PaddleNLP-研究版。
  • Uber無人駕駛汽車上路,專車司機真的要失業啦?
    Uber測試的無人駕駛汽車是一款福特混合動力車(Ford Fusion),配備傳感器、雷達、掃描儀和高清攝像頭。這輛車上路測試的初步任務是收集地圖和位置數據,並檢測其智能無人駕駛技術。當它處於自動駕駛模式時,會有一名接受過訓練的人員在駕駛員座位上監測車輛運行。
  • 全球首套高鐵自動駕駛系統完成試驗 中科院無人直升機試飛成功
    #新出行#1、美團試水無人配送 推出開放平臺今日美團發布無人配送開放平臺,將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到外賣配送場景,計劃2019年實現片區規模化運營。除已投入試運營的無人車「小袋」外,美團無人配送新款概念車和無人機也首次亮相。
  • 無人駕駛汽車大連上路
    「金普智享·優入無人之境」金普新區無人駕駛示範運營項目自此正式啟動,這不僅是大連市首個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應用項目和東北首個無人駕駛智慧出行服務模式,也是全國首個複雜車流環境城市主幹道無人駕駛運營場景,標誌著金普新區打造東北第一個無人駕駛規模化應用和社會化運營服務示範樣板區域邁出實質性的一步。
  • 【企業】助力無人駕駛 大陸集團入股法國自動駕駛技術公司EasyMile
    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成員和底盤與安全事業部總裁Frank Jourdan在法國土魯斯進行大陸集團執行董事會實地考察期間表示:「大陸集團堅信無人駕駛公交車將在城市交通中發揮重要作用,這就是我們會將現有部署的成果與我們的開發工作相結合的重要原因,這樣可以打造一種全新的個人出行方式。我們非常期待與EasyMile的合作。」
  • 無人駕駛真的來了!
    9月22日上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正式揭牌,武漢發出首批無人駕駛汽車試運營牌照,這標誌著智能網聯汽車從測試走向商業化運營開啟了破冰之旅。隨後,多家企業紛紛通過網絡對外發聲,表示已經獲得武漢無人駕駛汽車的商用牌照,不僅可以在公開道路上進行載人測試,也可以進行商業化運營。
  • 2019年落地成果盤點
    開發者基於Apollo 5.5,即可快速打造出在城市行駛的無人計程車、無人公交車、低速無人接駁車等多種自動駕駛車輛——這也是全球首個對外開放的城市內點到點自動駕駛方案。三大業務齊頭並進 百度Apollo 2019收穫頗豐百度選擇在此時推出Apollo 5.5和車路協同、智能車聯開放平臺,既是為2020年的業務重點指明了方向,同時也是對此前成功探索的經驗總結與升華
  • 社科院考古所兩大項目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2017年度重大成果
    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共完成專著近300部,論文4000多篇,研究報告集、論文集200多部,學術資料、古籍整理、譯著、普及讀物、教材等百餘種。  此次發布會遴選發布了26項重大成果,其中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的田野考古發掘報告《輝縣路固》(上、中、下)和許宏研究員所著的《先秦城邑考古》(上、下編)兩大項目成功入選。
  • ROS全開源阿克曼轉向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車
    ROS具有豐富的機器人開發軟體功能包和軟體工具,可以提高機器人研發中軟體復用率,加快項目進度,用最少的代碼實現更多的複雜功能。於是,我們設計了這樣一款「ROS全開源阿克曼轉向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車」。>-搭載雷射雷達SLAM自主建圖,提供例程和支持-可直接使用攝像頭進行視覺處理開發-支持/C++和Python等多門程式語言ROS全開源阿克曼轉向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車系統構架(快裝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