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知道傳統硬碟是怎麼記錄數據的。
傳統硬碟使用的是PMR,垂直磁記錄技術。
使用這種技術的硬碟,磁頭記錄的數據在碟片上是這麼排列的。
磁頭在寫入的時候寫入的範圍會寬一些,這是為了讀取數據的時候容錯率高一些。雖然寫入的範圍很寬,但是讀取就只經過中間一條。
SMR,疊瓦式磁記錄技術。
使用這種技術的硬碟磁頭記錄的數據是這麼排列的。
實際上就是把一部分閒置區域進行重疊。表現出來是這樣的。
辣麼問題來了。如果我們只進行一次性寫入,自然就啥事沒有的一直寫下去了。但是如果我們要對數據進行修改,或者用久了之後就會出現這種情況。
PMR硬碟只需要原地覆寫就行。而SMR硬碟,當你遇到需要修改某一區域(虛線)的數據的時候,覆寫會影響後面的數據(紅框)。所以在覆寫之前,需要先將被影響的數據轉移。
這也就是為啥SMR硬碟需要大緩存,為啥越用越慢。至於不推薦的原因,主要是PMR硬碟還沒消失,而且SMR硬碟價格優勢也沒多大,選擇這種技術先進的東西的理由不夠充足。SMR硬碟取代PMR硬碟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就像QLC一樣。所以。。。
不過SMR硬碟也並非一無是處,SMR技術提升了存儲密度,相同容量下成本更低,價格也會越來越好。如果僅僅是作為倉庫盤或者純下載盤,完全能夠勝任。遊戲盤,直接上QLC SSD就好咯。
so,技術先進的SMR硬碟和QLC固態硬碟應該是以後很常見的搭配。
至於可靠性這種東西。。。
多備份,習慣性備份才是保證數據安全最有效的辦法。。。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