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怎麼選?怎麼區分疊瓦盤?

2021-02-13 澎十六


在座各位認為資訊時代什麼最重要?

我認為是數據,各位有什麼異議嗎?如果有,那就先直視自己硬碟裡的小姐姐們,捫心自問一番再來回答?

硬碟作為數據的存儲媒介,在資訊時代裡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PC電腦組成科普,隨便介紹了一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

正好上個星期升級了一下電腦的硬碟,這期我們就來講一下關於硬碟那些事以及我的一些個人選購意見


選購意見

首先講一下我的選購意見

不在意價格,追求電腦系統、軟體運行速度的,可以選購固態硬碟

這類硬碟價格一般比較貴,但是讀寫速度快

想要數據安全,經常拷貝存儲大型文件,選擇垂直式的機械硬碟

這類硬碟價格比固態便宜,數據存放也比較安全,讀寫速度沒有固態快

追求大容量,只拿來當倉庫盤存儲一些不經常讀寫的冷數據,選疊瓦式的機械硬碟

這種硬碟讀寫速度最慢,數據存儲也沒有垂直盤安全,商家一般也不會直接標明

以上就是我的意見,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話,那就繼續看下去吧


數據存儲的兩種方式

我們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數據存儲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用來存儲數據,比如手機、u盤、內存卡、固態硬碟等;

另一種是用來存儲數據,除了機械硬碟,以前放在收音機裡的磁帶也是使用這種方式

作為電腦的存儲配件,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各有優缺點



固態硬碟(以下簡稱SSD)

固態硬碟SSD主要由主控存儲晶片(NAND Flash、DRAM)構成

SSD的工作時,由主控電子數據放入存儲晶片的存儲單元(顆粒)


存儲顆粒影響著讀寫速度,根據顆粒存放的數據數量,可以分為SLC、MLC、TLC、QLC


不要以為能存放越多數據的顆粒越好,相反,使用SLC顆粒的最好,讀取速度快,壽命也長,但是相對體積下容量沒其他顆粒的大

此外根據顆粒體質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原片、白片、黑片


影響讀寫速度的除了顆粒之外,還有主控晶片。在整個數據的讀寫過程中,主控發揮著指揮官的作用


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使用SLC顆粒的SSD很少,絕大多數使用的是TLC或MLC顆粒,選購的時候留意一下就好,畢竟能給你的選擇也不多,我也給不了過多的參考意見

目前我國的存儲行業正在崛起,如投入NAND Flash領域的長江存儲,專注DRAM的合肥長鑫等,打破了此前國外廠商壟斷的局面

長江存儲是紫光存儲的子公司,目前我電腦裡塞著一塊紫光S100系列的480GB固態,對我來說性價比也算蠻高的



機械硬碟(以下簡稱HDD)

HDD我想講的就更多了

由於HDD的機械組件較多,抗震性能差,因此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發生磕碰

其主要由讀寫頭、磁碟片以及一些其他控制模塊組成

放大後我們可以把數據讀寫的部分簡化成下圖

存儲數據時,磁頭通過更改磁性,將電腦發送過來的0和1寫入磁粒中,這就是HDD工作時的簡單原理

而選購硬碟時最重要的是看是垂直盤(PMR)還是疊瓦盤(SMR)

垂直盤就是磁粒以垂直的方式排列,早期(大概04年以前)的磁粒是以水平式排列的,這種排列的硬碟容量不會太大


後來改用垂直式排列的,就是垂直盤了,這種方式磁頭一次只改變一個磁粒

疊瓦盤的出現也是為了增大容量,理論上容量增大了當然好,但是疊瓦盤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

因為磁頭一次改變兩個磁粒,當修改一個數據時,後面的所有數據也要相應地再寫一次

造成的問題當然是硬碟的壽命大幅度降低、數據讀寫速度下降,所以疊瓦盤不適合拿來重複讀寫

另外,當我們刪除數據的時候,機械硬碟並不會真正刪除這些磁粒,而是把這些磁粒標記為可重新寫入數據的磁粒

所以只要這些磁粒還沒被重新寫過,就可以通過一定手段將數據恢復,這也是HDD相對SSD比較安全的原因

而疊瓦盤因為要對後面的數據都再寫一次,所以對數據恢復也有一定影響

疊瓦/垂直如何區分?

現在市面上售賣的機械硬碟一般不會標明是垂直還是疊瓦,大部分商家都是混合著賣的

那我們購買的時候還能怎麼區分呢?其實很簡單,看緩存

疊瓦盤為了解決寫數據的時候速度慢的問題,通常會增大硬碟的緩存

拿臺式機3.5寸的西數藍盤為例,1T、3T容量的緩存是64MB,2T卻變成256MB,顯然,誰是疊瓦盤就不言而喻了

如果還是不確定,我這有一份不知從哪搜刮來的3.5寸的臺式機械硬碟SMR/PMR查詢表,後臺回復【疊瓦】【HDD】獲取

使用方法,以西數3t藍盤為例

說了這麼多,那是不是疊瓦盤一點都不能用呢?其實也沒有必要那麼糾結,在購買的時候注意一下就好,能買到垂直盤當然更好

如果我的機箱支持3.5寸的硬碟位,那我可能會上這款東芝P300的車,2T也才400不到,還是垂直式的,對比其他兩家廠商確實良心不少

「東芝看到打錢」

但是沒有如果呀,對於itx機箱,空間能省一點是一點吧,最終我入了一塊2.5寸1t的HDD,128mb的緩存,顯然就是疊瓦盤

考慮到我只是拿來當倉庫盤,存放一些寫完的稿件素材、電影,以及一些名副其實的學習資料,這些冷數據不會經常挪動,所以只要容量大就夠我用了



一般情況下又有

什麼時候會用到數據恢復呢?

往期分享:

黑蘋果食用反饋

淺談顯示器的Gsync和Freesync

DIY蘋果原生家庭homekit智能開關

相關焦點

  • 疊瓦盤?垂直盤?關於機械硬碟的給力掃盲
    左邊是一個邁拓的40G硬碟,右邊是希捷的1TB硬碟。兩個硬碟是兩個年代的產品了。但是可以看出經過了這麼多年,硬碟的原理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機械硬碟依然是通過碟片加讀寫磁頭來存儲和讀寫數據,只不過隨著技術發展,數據密度越來越大了,也就是單個碟片能夠存儲的東西越來越多了。下面來看一張硬碟的拆解圖,由於硬碟運行時碟片高速旋轉,所以任何灰塵對於硬碟都是毀滅性的。
  • 沒事不要買疊瓦式硬碟
    IT類電商的,隔壁公司直接全員去酒店開房辦公我們業務完全沒停,雖然4G不如企業寬帶,但比斷網強多了 其他諸如公司裡多備幾臺裝好了常用軟體隨時能開機幹活的備用筆記本電腦就不多說了前面說到的群輝損毀,其實不是群輝的鍋,純粹是因為我買了「疊瓦硬碟
  • 許迎果 第150期 機械硬碟的一般選購策略
    威騰電子生產的硬碟主要分為兩類:消費級和企業級.其中消費級的硬碟大多以顏色來區分性能和用途,如綠盤,藍盤,黑盤,紅盤,紫盤.藍盤是主流產品,紅盤是NAS專用盤,紫盤是監控盤,黑盤是性能級硬碟(智商稅,價格偏貴)希捷生產的硬碟同樣也分為消費級和企業級.其中消費級的硬碟大多以動物來區分性能和用途,如酷魚,酷狼,酷鷹.酷魚是主流家用硬碟,酷狼是NAS專用盤,酷鷹是監控盤.
  • 說說SMR疊瓦式硬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不推薦.
    首先我們要知道傳統硬碟是怎麼記錄數據的。傳統硬碟使用的是PMR,垂直磁記錄技術。
  • 逃離SMR—機械硬碟選購指南
    在固態硬碟大行其道的今天,機械硬碟基本上淪為了倉庫存儲空間。而我發現現在SMR的硬碟越來越多,廠商還不標註,簡直太坑,下面給大家科普一下,避免小白跳坑!隨著疊瓦盤儲存的數據越來越多,硬碟在空閒時自發或在收到系統TRIM指令進行數據整理會越來越頻繁,此時用戶對硬碟下達讀寫指令時硬碟的讀寫性能將慢到爆炸。後期疊瓦盤空間不足,空白區塊耗盡時,順序寫入效率也將大打折扣。這也造就了SMR硬碟不適合用來做系統盤&下載盤的體質,頻繁的隨機讀寫對SMR硬碟來說是致命的。如果SMR盤做系統盤那麼歇菜是早晚的事!
  • 裝機機械硬碟怎麼選?綠、藍、紫、紅、黑、金等讓人眼花繚亂
    打開想看資訊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裝機機械硬碟怎麼選?綠、藍、紫、紅、黑、金等讓人眼花繚亂希捷硬碟標識關於機械硬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之前發過專篇做過介紹,這裡要說的是影響購買硬碟最直接的因素。1.按磁軌和磁頭的構成分為垂直式和疊瓦式這個其實就是按照數據存儲原理來分類。
  • 早就說了疊瓦硬碟不適合反覆讀寫數據,今天推薦垂直盤(劉老師圓雕專題網課即將上線)
    傳統的垂直盤的磁軌是水平排列的,而疊瓦盤將磁軌像瓦片一樣疊起來,利用這種方式增加磁軌數量,提高數據密度,但同時也會犧牲性能和壽命。 遊戲盤、剪輯視頻素材盤、組NAS等需要頻繁隨機讀寫的場景就不推薦使用疊瓦盤,否則體驗會很差。 疊瓦盤為了避免改寫數據時影響到相鄰磁軌,增加讀寫性能,所以需要大的緩存,因此緩存大小也能簡單的判斷垂直盤和疊瓦盤。
  •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如何選擇?機智如我一篇文章學個門兒清
    因為有疊瓦盤的存在,機械硬碟的緩存並不是越大越好,後面會跟大家詳細的講一下為什麼。單碟容量是很多人在買機械硬碟時容易忽略的點。單碟容量越大刺刀密度就越大,磁頭轉動一周能夠讀取的數據就越多,相同轉速下內部傳輸的速度就越快。什麼是疊瓦盤(SMR)?機械硬碟大體分為LMR和PMR兩種。
  • 這篇機械硬碟避坑以及選擇指南請收好
    所以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目前大容量的硬碟選擇就只有機械硬碟了。所以我們來講講消費級的機械硬碟怎麼選,它們都有哪些坑。機械硬碟發展至今也有63年了。1956年IBM研發的305RAMAC是現在硬碟的雛形,體積大,存儲量只有5mb。1973年IBM 3340問世,硬碟的基本架構得到確立。
  • SATA和M.2固態硬碟怎麼選?
    固態硬碟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裝機清單上也是必選項,皆因其具備開機快、讀取寫入速度高的優勢,無數童鞋一旦用上之後就再也回不到機械硬碟。
  • 電腦固態硬碟接口該怎麼選
    SATA固態硬碟:2.5寸SATA是固態硬碟界的鼻祖,後邊還會有很多外觀不同,實際都使用了SATA核心的固態硬碟形式。
  • 從硬碟發展史到硬碟科普,1萬多字徹底教會你硬碟如何選擇
    上面的內容是對硬碟發展的一些介紹,下面就是設計到硬碟的乾貨內容了,包括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是如何工作的,有哪幾部分組成,哪些元素決定了硬碟的性能,到底該怎麼去選購。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看完這篇文章之後相信你就會對硬碟有了一個更清晰的認識。機械硬碟從上世紀50年代發展至今,百家爭鳴的盛景早已過去。如今的機械硬碟品牌收購的收購,只剩下幾個屈指可數的大廠了。
  • 機械硬碟的選購要點分享,多角度幫你區別疊瓦式(smr)硬碟
    那麼如何區分PMR和SMR呢?這就是本文論述的重點內容了。一 什麼是SMR和PMR?              這部分網上科普太多了,細說起來五千字都肝不完,由於不是本文核心,所以這裡就簡單說下。由於磁碟自身的結構不同,PMR(垂直式硬碟)的存儲密度低,越是大容量(1T以上)的製造成本越高,而SMR(疊瓦式硬碟)的存儲密度高,越是大容量(1T以上)越能節省成本,這是兩者在自身構造上的差異。
  • 機械硬碟怎麼選?SMR還是PMR?
    隨著諸如SSD等各種更快的存儲設備出現,機械硬碟如今往往擔任了大容量倉儲的使命,對容量的需求高過一切。在這個「擴容之路」上,硬碟廠商們開始嘗試了不同的道路。最早是LMR水平磁性記錄,目前比較常見的一種是PMR垂直磁性記錄,另一種是SMR疊瓦式磁性記錄。
  • 又又又來,12TB 硬碟特價,比上次更低
    2020年10月28日更新:亞馬遜海外購特價:Western Digital 威騰電子 12TB Elements 外置硬碟
  • SSD固態硬碟怎麼選購?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分享的是怎麼看固態硬碟好壞,這對廣大小白電腦用戶選購SSD固態硬碟,會帶來一定的幫助。究竟SSD怎麼選?在購買固態硬碟應該看哪些方面呢?圍繞這些常見的問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固態硬碟相比普通機械硬碟,最大的亮點無疑是快的多的讀寫速度,將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中,可以明顯提升電腦開關機以及電腦程式載入速度,提升用戶體 驗。
  • 固態硬碟or機械硬碟,怎麼選and怎麼用?
    機械硬碟的讀寫速度與硬碟轉速正相關,當前常見的硬碟有5400轉/每分鐘(5400rpm)的和7200轉每分鐘(7200rpm)的2種,一般而言其他參數一致的情況下7200rpm的硬碟雖然讀寫性能更好一些,但也要稍貴一點,功耗和發熱也要稍高於5400轉的。另外由於機械硬碟中的精密機械結構的存在,導致機械硬碟基本不抗摔,摔落甚至強力拍打、長期劇烈震動等行為均會造成機械硬碟的損壞。
  • 硬碟明年要降價了!又該怎麼選?看完這篇馬上懂!
    那怎麼選才能購買到最優質或是最高性價比的固態硬碟呢?首先,請容許筆者先給大家科普一下固態硬碟該注意的一些問題。硬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數據安全!而SSD數據安全靠什麼保證?NAND顆粒!什麼是NAND顆粒?:如果說主控是衡量一款固態硬碟的技術反面,那麼顆粒就代表著產品的用料誠意度。
  • 256GB固態和1TB機械硬碟應該怎麼選?
    ,只是硬碟配置不同,一個是256GB固態硬碟一個是1TB的機械硬碟,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呢?首先我們要先從產品價格上面進行分析,256GB固態硬碟和1TB機械硬碟的零售成本到底是多少,我們在日後自己升級的時候,選擇哪個最為方便?我們以威騰電子為例,1TB7mm制式的藍盤零售價格在299元。而威騰電子m.2制式的固態硬碟449元,從單一成本造價方面,顯然我們選擇256GB固態硬碟的性價比更高。那怎麼知道買的這臺電腦能不能進行升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