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瓦盤?垂直盤?關於機械硬碟的給力掃盲

2021-03-06 嶗山可達鴨

這次只講機械硬碟,不涉及協議和固態。

別的廢話不多說,下圖是幾個3.5寸機械硬碟。

左邊是一個邁拓的40G硬碟,右邊是希捷的1TB硬碟。兩個硬碟是兩個年代的產品了。但是可以看出經過了這麼多年,硬碟的原理其實並沒有什麼變化,機械硬碟依然是通過碟片加讀寫磁頭來存儲和讀寫數據,只不過隨著技術發展,數據密度越來越大了,也就是單個碟片能夠存儲的東西越來越多了。

下面來看一張硬碟的拆解圖,由於硬碟運行時碟片高速旋轉,所以任何灰塵對於硬碟都是毀滅性的。拆卸硬碟需要無塵環境,我這沒有,也不打算為了寫一篇文章費一個硬碟,所以我在網上找了一個現成的硬碟結構圖,可以看到負責讀寫的磁頭通過磁頭臂懸浮在碟片上方,磁頭臂可以來回擺動,配合旋轉的碟片就可以訪問磁碟的任意位置。

為了方便理解,我找了一個不用的光碟來抽象的模擬一個硬碟的碟片。

可以看到,我用幾個同心圓把碟片分為了ABCD四個部分,這個就對應了硬碟中的磁軌。

然後,再把碟片分為上下左右四個部分,這樣一個碟片被分為了16個小部分,這每個小塊就是扇區。現實中的硬碟也是按這個邏輯進行劃分的,當然這裡只是簡化為了一個碟片16個扇區。扇區是物理上硬碟操作的最小單位。

當硬碟要操作一個扇區的某個數據的時候,磁頭會提前停留在這個扇區所在的磁軌上,等碟片轉過來磁頭就可以操作這個扇區的內容了。

接下來我用畫圖來進一步講解,因為一個硬碟有上萬個磁軌,所以磁軌可以被看作是平行的線條。

這裡的ABCD可以理解為上面的扇區抽象所得。在這些扇區上通過出廠的磁化把其分成了一個個的小區域。以A扇區為例,被分割為一個個的小部分。這些部分是擁有極性的,可以被磁頭更改。

假設我們規定磁性向左為0,向右為1。則1100001可以表示為下圖。方框加圓圈代表讀寫磁頭。

這就是水平存儲技術,叫做LMR。即代表磁性是水平與碟片排列的。

同樣是A扇區,隨著技術發展我們也可以讓磁性垂直於碟片,這種技術就叫做垂直存儲技術,也就是PMR。

從LMR到PMR,磁碟的存儲密度得到了大幅提高。

那麼什麼是疊瓦盤呢?

我們在網上經常會看到那些緩存很大的盤,比如128M或者256M。

我在京東找了一款2TB+256MB的希捷酷魚盤。很明顯這就是疊瓦盤,下面我來講解疊瓦盤到底是什麼。

回到這張圖,之前我們說到磁軌是平行的。但因為工藝的原因,硬碟中的寫磁頭無法做的像讀磁頭一樣小巧,打個比方寫磁頭的寬度為2,讀磁頭為1。這樣為了保證每個磁軌上的扇區不互相干擾,一個磁軌的寬度最小就是2。但讀磁頭實際上只讀取了1的寬度的數據,這就導致其它的寬度在數據保存的角度是浪費的。所以在PMR的基礎上,誕生了疊瓦盤。

我們用黃色代表寫磁頭的覆蓋區域,用紅色代表讀磁頭的覆蓋區域,上圖就是代表傳統PMR。

為了看的清楚,我把每條磁軌錯開畫。上圖中的各種黃色(就當是不同的黃色吧,我看不大出來)代表每次寫磁頭的路徑,從上到下可以看出,寫磁頭在修改一條磁軌的時候會影響到其下方的磁軌,所以需要再把下面的磁軌內容補寫一遍。

現在我們把讀磁頭的軌跡加上,可以看出讀磁頭不受影響,而且信息密度大幅提高。

當然這麼做是有弊端的,比如我們如上圖把每4條相鄰的磁軌採用疊瓦技術,那我寫A上的數據會影響B上的數據,需要補寫B但同時會影響C,同理也會影響D。那麼此時我就需要先把BCD的數據讀出來放到一邊,然後在寫完A之後再把之前BCD的數據按順序寫回去,所以這種硬碟就需要一個比較大的緩存空間,同時其修改性能會大幅下降。所以宣傳的大緩存並不是為了加速用的,而是為了彌補疊瓦技術的先天不足。同理如果需要修改C上的數據,就需要補寫D,單獨修改D的數據就不用補寫了。這就導致這一類的硬碟無法滿足持續大量的寫入需求,也只有作為倉庫盤這一個使用場景比較符合。

這就是疊瓦盤,通過允許磁軌之間互相重疊來提升信息密度的技術,也叫做SMR,因為很像瓦片互相覆蓋所以有了疊瓦這個名字。之前的不採用疊瓦技術的硬碟為了區分叫做CMR。所以SMR和CMR都屬於PMR,也就是說,疊瓦盤也是垂直盤,這點不要搞混了,免得被忽悠。

那疊瓦盤是不是一無是處呢?其實也不是,在筆記本機械盤上,由於尺寸的原因,以目前的技術想要提高容量就必須採用疊瓦技術。但桌面硬碟不是這樣,桌面硬碟採用疊瓦純粹是為了減少成本。然而在市場上,同容量的疊瓦盤和傳統盤在售價上並沒有什麼明顯區別。所以在這裡我不建議大家購買任何的疊瓦盤,除非價格便宜還包郵。疊瓦盤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麼不堪,雖然性能被暴打,但是作為倉庫盤,不組NAS,還是可以用的,所以也不要太恐懼疊瓦盤,買到了就安心好好用,目前疊瓦盤的技術已經很成熟,故障率並不高,既然能量產加保修,日常輕度使用還是沒問題的。另一個原因是,在某些容量上,特別是2TB的硬碟,幾乎全都是疊瓦盤,沒得選。

最後給個忠告,數據無價,記得備份。再好的硬碟也有丟數據的風險。

至於買硬碟時還會碰到的翻新盤、企業盤、SAS盤、監控盤、修復盤等等,後面有人感興趣的話就在更一期~

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硬碟怎麼選?怎麼區分疊瓦盤?
    科普,隨便介紹了一下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正好上個星期升級了一下電腦的硬碟,這期我們就來講一下關於硬碟那些事以及我的一些個人選購意見,讀寫速度沒有固態快追求大容量,只拿來當倉庫盤存儲一些不經常讀寫的冷數據,選疊瓦式的機械硬碟這種硬碟讀寫速度最慢,數據存儲也沒有垂直盤安全,商家一般也不會直接標明
  • 早就說了疊瓦硬碟不適合反覆讀寫數據,今天推薦垂直盤(劉老師圓雕專題網課即將上線)
    傳統的垂直盤的磁軌是水平排列的,而疊瓦盤將磁軌像瓦片一樣疊起來,利用這種方式增加磁軌數量,提高數據密度,但同時也會犧牲性能和壽命。 遊戲盤、剪輯視頻素材盤、組NAS等需要頻繁隨機讀寫的場景就不推薦使用疊瓦盤,否則體驗會很差。 疊瓦盤為了避免改寫數據時影響到相鄰磁軌,增加讀寫性能,所以需要大的緩存,因此緩存大小也能簡單的判斷垂直盤和疊瓦盤。
  • 許迎果 第150期 機械硬碟的一般選購策略
    其實各種顏色的盤,各種動物的盤,無非是一種銷售策略,千萬別被廠商洗腦了,紅盤也不是只能在NAS上用,酷魚也可以做監控盤.一般廠商大大方方直接宣傳的內容沒必要太深究,真正要了解的是那些很重要但廠商不太願意講和標明的部分,譬如疊瓦盤問題.這兩家廠商一共佔據了機械硬碟市場份額的80%左右,剩餘的部分主要被東芝佔據.
  • 逃離SMR—機械硬碟選購指南
    最近筆者朋友的電腦系統硬碟和移動硬碟接二連三故障,促使我想寫一篇關於機械硬碟選購的文章。
  • 疊瓦式和垂直式哪個好?機械硬碟疊瓦式和垂直式優缺點與辨別方法
    所謂的疊瓦式(SMR)和垂直式((PMR)是目前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其中疊瓦式機械硬碟爭議很大,自從被用戶發現弊端之後,口碑比較差。那麼機械硬碟疊瓦式和垂直式哪個好?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機械硬碟疊瓦式和垂直式優缺點與辨別方法,來看看吧。
  • 機械硬碟選購科普,什麼品牌的機械硬碟好?垂直式和疊瓦式有什麼區別?
    二、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目前,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主要分為垂直式和疊瓦式硬碟技術。也是當前比較有爭議的地方。SMR疊瓦式硬碟其實基於PMR垂直式硬碟進行改進的,利用了瓦疊磁軌的原理,數據密度相對於傳統的PMR又做到了巨幅度的提高,疊瓦式擦除+覆寫數據的操作需要磁頭寫入兩次數據,相對的磁頭壽命會因此受到影響。
  • 沒事不要買疊瓦式硬碟
    ‍‍‍‍‍看JD評論全是說「買回來給小姐姐做別墅」一開始沒看明白,後來才明白,原來疊瓦盤就是設計給宅男存內啥的拿來當NAS盤是我大意了‍‍‍‍‍ 至於什麼是疊瓦盤,一兩句話說不清楚,B站上有不少關於疊瓦盤原理的視頻,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對了,現在的硬碟廠沒有主動標註自己哪些型號是」疊瓦盤「的,買之前一定要查清楚但其實很多大容量硬碟都是「疊瓦盤」,發現是「疊瓦盤」建議不要碰 公司裡的群輝跑了幾年一直挺穩定,公司的工作都是在群輝上操作。
  • 東芝P300機械硬碟全新開箱測評,垂直盤最後的堅持
    前幾期機械硬碟科普之後,很多人私信問東芝P300垂直盤可以買嗎?東芝P300 7200轉速聽說噪音很大,是真的嗎?
  • 機械硬碟專業科普,垂直式與疊瓦式哪個更好?
    二、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目前,機械硬碟磁記錄技術主要分為垂直式和疊瓦式硬碟技術。也是當前比較有爭議的地方。SMR疊瓦式硬碟其實基於PMR垂直式硬碟進行改進的,利用了瓦疊磁軌的原理,數據密度相對於傳統的PMR又做到了巨幅度的提高,疊瓦式擦除+覆寫數據的操作需要磁頭寫入兩次數據,相對的磁頭壽命會因此受到影響。
  •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如何選擇?機智如我一篇文章學個門兒清
    因為有疊瓦盤的存在,機械硬碟的緩存並不是越大越好,後面會跟大家詳細的講一下為什麼。單碟容量是很多人在買機械硬碟時容易忽略的點。單碟容量越大刺刀密度就越大,磁頭轉動一周能夠讀取的數據就越多,相同轉速下內部傳輸的速度就越快。什麼是疊瓦盤(SMR)?機械硬碟大體分為LMR和PMR兩種。
  • 這篇機械硬碟避坑以及選擇指南請收好
    機械硬碟發展至今,從之前的百家爭鳴到現在被收購的被收購,收購的收購,只剩幾個屈指可數的大廠。東芝、希捷、西數(順序按首字母)而如今固態盛行、機械讓道的言辭不斷冒出,那麼機械硬碟真的沒有用了嗎?我個人認為目前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的,畢竟現在大容量的固態還沒有普及,光是2T的固態價格感覺都是滿滿的買不起。
  • 機械硬碟的選購要點分享,多角度幫你區別疊瓦式(smr)硬碟
    雖然機械硬碟在讀取速度上遠遠不及SSD,但仍憑藉著大容量下的價格優勢,仍舊在數據市場佔據著一席之地。 那要如何選購機械硬碟呢?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無論是希捷還是威騰電子,都在玩命推廣自家的SMR,而PMR的硬碟型號日益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恐怕會愈演愈烈。所以現在看來,只要能買到一塊PMR硬碟,就算成功了一大半了。
  • 固態硬碟越來越便宜,機械硬碟卻越來越慢
    「大緩存」機械硬碟。實時正好相反,大緩存的機械硬碟,往往可靠性和速度越慢!先別急著懵逼,這裡要說明的是,一塊機械硬碟的速度如何可靠性如何並不靠緩存來決定的,真正決定這塊硬碟性能的,是這塊硬碟採用的存儲技術。
  • 【虎撲數碼WIKI】第5期—硬碟基礎知識科普
    機械硬碟東芝P300 1T  2T  3T等 (便宜的 垂直式機械硬碟)(後續會隨著新品發售而更新)硬碟是電腦最主要的存儲媒介疊瓦盤和垂直式垂直式優勢主要是擦除數據時不會影響到附近軌道的其他數據,因此安全性相對更高,同時碎片化寫入數據時也不會造成硬碟負擔過重而大幅掉速,疊瓦式擦除+覆寫數據的操作需要磁頭寫入兩次數據,相對的磁頭壽命會因此受到影響。
  • SMR疊瓦式硬碟常見型號統計 2022-01
    OEM盤已經存在64M緩存的SMR,以後有可能會普及到消費級產品上,所以單純的看產品定位+緩存已經不靠譜了。目
  • 機械硬碟怎麼選?SMR還是PMR?
    之前微信評論區收到了用戶「上帝是我小弟」的來信:「希望能出個pmr機械硬碟購買指南,我快被廠家搞暈了,同一個系列,尼瑪不同容量用不同技術...」或許不少玩家心裡也有這樣的疑惑,那麼今天就來個大家答疑解惑,聊聊關於機械硬碟。▌什麼是SMR和PMR?
  • 淺談當前機械硬碟戰局
    說到硬碟,就必須先把機械硬碟給說說了,現在談起機械硬碟就會腦海中自動浮現出PMR(垂直式)與SMR(疊瓦式)之間的戰爭
  • 裝機機械硬碟怎麼選?綠、藍、紫、紅、黑、金等讓人眼花繚亂
    機械硬碟市場一直由西數和希捷兩大品牌佔據絕大部分市場,東芝現在憑藉其價格優勢也有了立足之地。我們常聽到的綠盤、藍盤、紫盤、紅盤、黑盤、金盤其實只是西數對不同類型硬碟的劃分,因為硬碟標牌是使用對應顏色的貼紙,用顏色稱呼更直觀而已。正規的叫法應該是家用盤、監控盤、NAS盤和企業盤,東芝就是直接以此命名,而希捷對應的型號分別是酷魚、酷鷹、酷狼和銀河。
  • 從硬碟發展史到硬碟科普,1萬多字徹底教會你硬碟如何選擇
    新發布的IBM2605硬碟把硬碟內的每一個磁頭都固定了,磁碟上每一條磁軌都有一個磁頭去一一對應,尋道時間降低了。but,後來因為價格太貴,停產了。1973年,溫徹斯特硬碟誕生,奠定了當今機械硬碟的結構。第一塊溫盤尺寸為14寸,開始採用可換碟片的設計,後來為了提高速度和耐用度,出現了不可換盤的4寸硬碟。1976年,IBM推出了5.25寸軟盤。
  • 為了從蚊子腿上刮下肉,廠商讓硬碟的壽命和速度減少一半,教你如何識別「劣質盤」
    現在買新電腦或硬碟大多數人都會選擇 SSD(固態硬碟),但對於大容量存儲和對穩定性有要求的場景,例如數據中心、NAS 等還是會選擇性價比更高的 HDD(機械硬碟)。機械硬碟方方正正的身軀,厚實豐滿的手感,給人一種可靠安全忠誠的形象。但你可能不知道,為了多賺 25%,包括威騰電子在內的眾多一線硬碟大廠偷偷更換了磁碟技術,讓我們的硬碟速度更慢,壽命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