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有個微信群「每天聰明一點點」,這是個收費群,看起來和網上那些忽悠人的收費群,沒多少不同。但你不知道的是,我的終極目標其實不在賺錢,而是,逐漸篩選出一群能「此生一起走」的朋友,這個說法聽起來是比較濫情哈,但我真是這麼想的。
尤其是剛剛被這個群「電擊」之後,更堅定了我的想法,身邊要有一群和你知識背景,人生經歷迥異的朋友,這是件幸福且重要的事情。
事情發生在6月11日上午11點37,當時,「歷史的藍天」老兄往群裡分享了一則小視頻,附帶一句話:剛開的視頻號,也算是一種價值輸出。
這句話讓我心裡一激靈,這絕對是「價值輸出的好方式」啊,我立刻懷著一顆顫抖的心,寫了一則公告,發到群裡。
一則公告直接原樣貼在這:
@所有人
光知道學習需要輸出,還不夠,你還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現階段現實情況的方法。
01.上午看見「歷史的藍天」老兄分享的視頻號,感覺眼前一亮哈,如他所說,這絕對算是一種輸出方式,視頻號這事兒一定有搞頭的,大家有時間都可以試試。
02.提到「輸出方式」,我突然想起來前段時間,反覆跟大夥叨叨的一件事情:「跟人學—得到成果—教給別人」這才算一個完整的學習過程。大多數人的學習鏈條都是殘缺的,沒有「輸出,教給別人」這一環,進而也就無法形成進步迴路,進而也就沒法持續產生成果,產生影響力。
03.所以,我一直在琢磨這事,想補上這一環。寫公號,建群,以及慫恿大夥語音分享,都是這個目的。
隨時隨地在群裡開始分享,每周或者每月定時分享,把自己正在學習的知識重新講一遍,這些都是我檢驗過的有效的方法,絕對的高強度,高質量。但毋庸諱言,它需要你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準備,此外,從實際效果上來看,語音分享這事兒對很多朋友,還是會有不小的壓力,此外,要持續以完整分享的形式走下來,難度不小。
別誤會哈,不是說要取消這事兒,我是想說,能適應這種高強度訓練方式的朋友,請繼續前進。你真的隨時可以開始,如果需要碼人或者發通告,提前跟我說聲,就成(預約表格的形式,就地取消哈,這算去掉無效動作。)。
04.暫時不能適應這種訓練強度的朋友,可以試試降低下輸出難度,降低到可以容易動手的程度,但千萬千萬千萬,要去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去輸出,讓自己的學習過程變得完整。
復工之後,我現在天天坐班,而且辦公室不是一個人,要弄語音分享,他們估計得弄死我,於是我找到了另外一條路,偷偷寫段文字@大家,就像這個,累計已經寫了10條,5000多字。
我看微信群可以添加三位管理員,管理員就可以發公告@所有人,如果有夥伴也願意用這種方式進行自我訓練,直接@我哈。
願你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把學習升級成社交,告別閉門造車。
微信啟動視頻號內測,這事兒,其實我知道的很早,今年二月份,宅在家裡的時候,就已經收到內測邀請。
快把微信升級到最新版,點擊下面的「發現」菜單,看看你有沒有這個視頻號按鈕?這個功能目前還在隨機邀請中,蠻有趣的。
當時直覺這是個好機會,就像微信公眾號剛剛起步的階段,所以看到邀請之後,我立刻跑去註冊的,第一想法是實名,就叫「劉文磊」,結果沒通過,顯示已經被註冊;然後想叫「劉小胖子」,跟公號同名也不錯,還是沒通過,顯示已經被註冊;差點弄個「劉文磊1537」,後來改了個「劉小胖子愛學習」,挺可愛。
再後來,最終改成了「劉小胖老師」,咱就是個老師嘛。
再然後,就把它忘了,遲遲沒動手的原因之一,是我不太想出鏡露臉。如果不是常律師的分享,我都忘了自己曾註冊過視頻號。
德羅巴老兄的敦促再然後,如果沒有德羅巴老兄的敦促,我八成還是動不起來。
德羅巴老兄真的是在不厭其煩的幫助我,給我指明了方向,哪還有啥好說的,直接動手,當下我就下了決心,今天必須要弄出一條來,無論好壞。
首先是碼齊「最少必要知識」,兩步,首先去視頻號,翻了一圈,看看他們是咋做的,發現李笑來那種不露臉,光蹦字的那種很適合我。然後,跑到朋友圈和微信群發了求助信息:
真是萬能的朋友圈,發圈之後,得到了超多朋友的幫助,歡歡還幫我整理相關分享,常律師則直接給了我一座寶庫。
很快,「最少必要知識」碼齊,後面就是寫稿子,做視頻,不斷試錯,當晚11點,視頻號「劉小胖老師」的第一條視頻,終於成功上傳了。
最後第二天一早,我寫了幾條反思,和群裡的夥伴一起分享心得,貼在這,沒準對你有用。
最後,想對群裡的所有朋友們,說一聲,有你們在身邊,真好;想對公號裡的所有朋友們,說一聲,有你們在身邊,真好;想對朋友圈裡的所有朋友們,說一聲,有你們在身邊,真好。
最後的最後,「視頻號」絕對有搞頭,起步真沒有想的那麼困難,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請儘快開始你的表演,當然也別忘了:點擊關注我哈,一起弄起來!
相關文章:
2020,繼續奔走在自己的熱愛裡
點點滴滴利人利己,是人生唯一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