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自己的瓜,讓別人八卦去吧

2021-02-10 陵河岸邊的楊樹

最近網上很熱鬧,娛樂八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個時代,任何人都是八卦的供應者,任何人也都可能是被八卦的主角。

平日裡,我們連張三家的狗是不是雜交李四家的貓有沒有做過絕育手術我們都愛閒聊,更何況是在虛擬網絡下,能夠躲在匿名ID之下,能夠只瀏覽不留言,被八卦的對象又遠在天邊,而又彼此都知曉對方說的是誰,自然津津樂道,樂此不疲。

 

在這方面,那些因流量而享受過至高福利的藝人們,自然也相應承擔著更高的風險。

 

流行的八卦很多都是負面消息,同時,人們總是對比自己地位更高、能力更好或者是名氣更大的人的八卦,更感興趣。這種心理和我們總愛關注一些名人的生活也是相似的。

 

現實中,我們很難過上成功人士的生活,可關注會讓我們產生一種強烈的參與感進而產生虛擬的滿足感。反之,名人毀滅性的遭遇也能夠平息我們內心陰暗角落裡的「妒忌之火」,更好享受我們當下的生活。

 

當我們看到鄭爽因為代孕生子的醜聞而被迫退出娛樂圈時,我們會本能地想,她能擁有幾億豪宅又怎樣,最後不也還是這樣的結果,當個小老百姓不也挺好的嘛。當看到馬雲被調查時我們也會想,好傢夥,這個高調的傢伙也終於有麻煩了。

 

永遠不要直視人的內心,那裡總是有著奇奇怪怪的烏雲,就連你自己,也不知道從哪兒飄來的。

 

所以閒時在網上被迫吃吃瓜(信息轟炸也是無處躲避),平時生活中和別人嘮嘮嗑(畢竟也能夠促進人際關係),只要倫理風範和分寸拿捏到位,也許無傷大雅。

 

可細細想來,無論是鎂光燈下的明星,還是近在咫尺的同事朋友鄰居,他們的生活和你又有什麼關係呢?生活已經很忙碌了,年華也是越來越短促。

曾經,我們愛把自己的生活袒露在朋友圈,其實也是滿心期待著能夠在朋友圈置換參與到別人的生活。而如今,我們大多都沉默了,並不是生活過得乏味或者是沒有了看客,而是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生活,只是自己的。

 

同樣道理,與其興致盎然去理會別人的事兒,不如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好好吃飯,好好工作,正兒八經談戀愛,開開心心養孩子,多創造一些高質量的時光。閒暇時數數薪水,多吃吃自己愛吃的西瓜,讓別人八卦去吧。

畢竟,在你漫長的人生軌道上,自己才是那顆最閃亮的、且唯一的星星。

相關焦點

  • 臥槽睡不著 豈止是當事人,更是吃瓜群眾和公眾號段子手們吶
    寶寶的事情,應該沒人有不知道了吧。從昨夜王寶強微博聲明發出至今,還不足24小時。但此事傳播速度實在令人咋舌,就連我年近80的外婆都在關心:哎,那個王寶強被帶綠帽子了?好吧,面對滿屏的公眾號深入解讀王寶強離婚事件裡的故事線,箇中細節總有日漸清晰的一天,多方當事人應該還會有跟多後續猛料爆出,作為吃瓜群眾,我們且吃且八著吧。
  • 吃瓜?浪?
    用戶發帖子的時候,分享自己的感受或者在做什麼事情,也是表現自己當前所處的一種「狀態、狀況」。比起「狀態」本身的英文,Diana對各種具體狀態的英文表達更感興趣。如果是去遊玩用visit更合適。eg:I visited an internet-famous place.吃飯: Eating意為「吃飯」。
  • 吃瓜群眾八卦本性暴露
    吃瓜群眾們趕快捧好手中的瓜,系好安全帶,帶你一起去盤點過去一年內引爆全球輿論的熱門事件,看看加拿大人的八卦心思都放在了哪些事件上。相比之下,這些八卦的好奇寶寶們更願去搜索泰勒·斯威夫特為什麼要重錄她的歌曲,或者菲利普親王為什麼不是國王這種吃瓜問題……How to get a vaccine passportHow to buy DogecoinHow to make money
  • 吃完樂山這波瓜,大家就散了吧!(涉及眾多瓜,「慎」入)
    but敲了那麼多年,始終只聽到一種咚咚咚的聲音的,不會只有我一個人吧對於平時吃半碗飯都嫌多的人,一說到要吃西瓜,半截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八卦(酒)一份  98元+果盤一份  28元僅需9.9元識別下方二維碼搶購
  • 學術圈六大蠱王吃瓜匯總
    2.復旦李敏。這位姐姐就更牛逼了,去年可是學術圈八卦的主角。沈海英算是2011年的老瓜了,因為年代久遠,本人公關敏感度也非常高,當時的很多錘如今已不可考。因此是五大女蠱王裡唯一沒石錘的,放在最末位。這位女士當時被扒實屬躺著也中槍。一開始,只是有人在論壇匿名開了一個老公與師姐出軌的樹洞貼,帖子引來吃瓜群眾扒出了男主角和教授、以及研究組其他人的合照。
  • 吃瓜
    這幾天的瓜一個比一個大,吃的也一個比一個歡。
  • 吃瓜!多益網絡董事長撰文CEO貪腐事件背後的八卦
    官方沒有拿到企業回應,那我們就本著八卦的精神,從員工的角度參與一下。是不是與筆者前幾天所寫的《為了逼員工自己辭職,你公司都用過什麼手段?》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好了,八卦到這就結束了。徐波的千字聲討長文一出,好戲已經開場,接下來就看警方的了。
  • 吃瓜群眾是什麼意思?
    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吃瓜群體」即草根群眾,「吃瓜群眾」喜歡的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吃瓜群眾」而骨子裡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吃瓜群眾」群體,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只要你在中國做網際網路,就必須重點關注。「吃瓜群眾」人群喜歡的,等於「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
  • 「飯圈專用詞」層出不窮,「吃瓜」變得越來越難了?
    微博和豆瓣的八卦似乎變得越來越難懂了。 學生群體上網時間顯著增加的暑假,往往是「吃瓜」的高峰期.。 但是,隨著娛樂話題增加和新一批流量的出現,「吃瓜」似乎也變得越來越艱難,「szd」「nbcs」等數不清的縮寫、簡稱讓每個八卦看起來都撲朔迷離。
  • 互動丨如何做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
    要想在紛紜嘈雜的網絡世界中不迷失自我,就要努力做一個耳聰目明的「吃瓜群眾」,對世界、對形勢保持一份整體的、科學的認識,學會比較、鑑別,質疑、求真,不斷涵養自己的媒介素養,提高辨別是非真假的能力。網絡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與那些活躍於網絡世界的名流、大V不同,更多的人在網上只看不說,或者多看少說,成為各類信息的被動接受者。
  • 穿自己的T恤,讓別人羨慕去吧!
    要不……咱們自己設計個印花,做件美美的T恤吧!這款神奇的APP叫「Snaptee」,只要用它在手機上點幾下,就可親自打造量身定做的服裝。不管你是經驗老道的設計師還是純菜鳥,Snaptee簡單有趣的應用工具都可以讓你設計、訂購,甚至在網上售賣自己的獨特設計。
  • 吃瓜群眾怎麼說?| 吃瓜學英文系列
    別人吃瓜,我學英語。歡迎來到吃瓜學英語系列。流量怎麼說?traffic:the messages or signals transmitted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年終獎值得秀嗎?上汽碰瓷騰訊?廣發這是女人間的鬥爭?
    各位,幾天沒吃瓜了吧!最近幾天的瓜,挑點有意思地分享給大家。最近坊間最熱鬧的事莫過於各家網際網路發錢的事了。
  • 吃瓜的樂趣遠大於遊戲本體!吃瓜合集奉上!
    「今天吃新瓜了嗎?」這句話,最近成為了手遊圈裡出現評率最高的一句話,而這一切都源於《戰雙帕彌什》。這款遊戲自從公測就產瓜不斷,是玩家每天必刷的快樂源泉。這款遊戲就像以花邊新聞頻頻上熱搜的明星一樣,以特別的方式在手遊圈裡大火。不管你玩不玩,瓜是一定要吃的!
  • 抖音「芝芝桃桃」事件,到底是什麼「瓜」能有這麼多網友想知道?
    關註上方↑公眾號「粉絲邦」,全網主播網紅八卦第一手知道!
  • 吃瓜時,說幾個與「瓜」相關的成語典故
    立秋那天,吃瓜了,就想到要將那些與「瓜」有關的成語典故整理一下。  一、瓜瓞綿綿 [guā dié mián mián]  三、東門種瓜  這是一個較老的典故,也是在古詩詞中用到得較多的典故。  《史記•肖相國世家》云:「邵平者,故秦東陵侯。秦破,為布衣,貧,種瓜於長安城東。瓜美,故時俗謂之東陵瓜」。  這個邵平,曾經封侯,東陵侯。後來做了布衣,在長安城東種瓜。很有意思的一個人,很有趣味的一個,更是太有故事了的一個人。
  • 「瓜田」變遷史:從天涯到兔區的迭代
    現在,豆瓣和晉江兩個網絡平臺上,八組和兔區最受歡迎,再到最近火了一小陣子的虎撲,從BBS時代到現在微博主導的輿論時代,算法機制運作下,人們換陣地吃瓜,成為輿論的追隨者、參與者、和發起者。但如今微博屹立不倒,兔區八組成為吃瓜群眾的聖地,虎撲劍走偏鋒靠借勢營銷博得關注,發生在它們身上的愛恨情仇故事當下不會停筆,娛樂至上的話語環境下,它們是瞭望塔。
  • 【吃瓜新聞】lol手遊趙信削弱!雅典娜皮膚返場!小霸王申請破產
    對於一眾吃瓜黨來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就吃別人的瓜,看別人的熱鬧!
  • 剛上線"僅半年可見",CEO就吐槽沒意思,網友:不能好好吃瓜了
    根據微博官方的說法,這是為了增強用戶對自己內容的自主性。不過網友評論卻呈兩種格局:支持者認為這確實保障了用戶處理信息的自由,反對者則覺得這會影響微博作為公開平臺的價值。不少人感嘆不能「挖墳」了以後不能好好「吃瓜」了「僅半年可見」功能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網友無法「挖墳」了。
  • 剛上線「僅半年可見」,CEO就吐槽沒意思,網友:不能好好吃瓜了
    4月4日,微博管理員發布公告稱,為了增強用戶對自己帳號內容的自主性和處理能力。站方新增了「僅半年內微博可見」的用戶功能,用戶開啟該設置後,發布時間超過6個月的微博將被設置為「僅博主可見」,其他用戶無法查看。跟微信朋友圈的「最近三天可見「差不多,微博出了一個「僅半年可見」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