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MCU大缺貨 五大臺灣廠商同步調升報價

2021-02-25 芯廣場

全球微控制器(MCU)大缺貨,交期破天荒拉長至四個月,業界傳出,盛群、凌通、松翰、閎康、新唐等五大臺灣MCU廠近期因此同步調升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一成,是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

MCU是一個微型電腦,廣泛應用在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存儲與運算功能。業者坦言,MCU價格過往「只跌不漲」,但今年晶圓代工產能供應不足,加上下半年起消費性、車用等客戶開始大力回補庫存,導致MCU面臨供給短缺狀況。有業者私下透露,「這是MCU產業近二、三十年來,難得一見的奇景」,並打破過往價格「只跌不漲」的慣例。」

五大臺灣廠商同步調升報價盛群證實已有漲價,主要鎖定新進訂單,而且是毛利低於40%的產品專案,漲價幅度不一。如果是客戶原來就下的長期訂單,價格並沒有調整。

盛群指出,上遊晶圓代工廠漲價,從明年開始的產出適用新價格,後續還要進行封測等程序,所以對其成本的影響,大約從明年第2季開始反映,至於前述對客戶價格調整為該公司帶來的助益,預計則到明年下半可以顯現。

松翰則提到,該公司主要是調漲一次性燒錄(OTP)產品的價格,大致是針對單價與利潤較低的產品線,以反映上遊晶圓代工漲價。另外,醫療量測MCU產品方面也有壓力,因此與客戶洽談希望能反映成本。

凌通表示,受惠行車紀錄器、外接鏡頭需求不錯,有調漲多媒體IC價格,另外在觸控家電部分,烘焙、氣炸鍋、加溼器等需求也有回溫。

新唐由於在增資階段,不便多作回應。由於新唐是臺灣32位元MCU指標廠,業內人士看好,新唐同步受惠這波供不應求的狀態,隨著產品漲價,更為營運增添正面助力。

紘康部分的MCU價格也有所調整,該公司對上遊沒有漲價的部分按兵不動,但上遊漲價的部分,無法全部自行吸收,就必須向客戶反映增加的成本。    

先前國際MCU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發生罷工事件,影響市場供給,再加上臺積電、聯電、世界先進、力積電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MCU廠商能要到的產能受到現縮,生產受影響。

如今,國際MCU廠產品已經全線延期,甚至不接新訂單,以另一大指標廠日商瑞薩為例,交期已經拉長至四個月以上,臺灣MCU廠也有同樣現象。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部分圖文內容來源於網絡,旨在分享,其版權和文責屬原作者所有,若您是原作者且不希望被轉載引用,請聯繫我們處理。

相關焦點

  • 全球缺貨!臺灣MCU五大廠漲價,交期拉長4個月
    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盛群(合泰)、凌通、松翰、閎康、新唐這五大臺灣MCU廠近期因此同步調升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一成,交期破天荒拉長至四個月,是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MCU(微控制單元),廣泛應用在各類電子產品,提供存儲與運算功能。
  • 臺灣地震!加劇晶片漲價缺貨?今年半導體變局大
    雖然此次地震對臺灣晶圓廠的營運情況影響不大,但是仍然需要停工數小時檢查機器的工作狀況,現在產能吃緊,突發的地震耽誤數小時的停工,對產能的影響巨大,將進一步加大供需不平衡的市場缺口。美光的 DRAM 晶圓廠也位於桃園,距離新竹非常近。
  • 全球缺貨!MCU五大廠漲價,NXP也發漲價函!
    2020/12/03 周四3098字瀏覽 4 分鐘1、全球缺貨經濟日報12月3日消息,全球MCU大缺貨,交期破天荒拉長至四個月,業界傳出,盛群、凌通、松翰、閎康、新唐等五大國內MCU廠近期因此同步調升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一成,是繼驅動IC、電源管理晶片、MOSFET之後,又一出現漲價聲浪的半導體關鍵零組件。
  • 漲價背後,混亂的本土MCU江湖
    有業內人士表示,在國外MCU持續缺貨的背景下,許多終端製造廠紛紛選擇使用國產MCU替代,給國內廠商帶來了機遇。自10月開始,ST、NXP持續缺貨,缺貨在11月份表現的淋漓盡致。也就前幾天,盛群、凌通、松翰、閎康、新唐等五大MCU廠同步調升報價。國產MCU廠商沒有大幅調漲價格(不排除因某些品牌的部分產品因替代國外熱門產品導致漲價缺貨的情況)。
  • 12月4日午間必讀(半導體MCU全球缺貨!交期破天荒拉長至四個月)
    中方正加快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積極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央視)6、玉米價格同比漲810元/噸創新高 中儲糧玉米拍出天價據了解,中糧公主嶺公司、黃龍公司12月1日新國標三等及以上2520元/噸,較前一日上漲30元/噸,11月累計上漲190元/噸,比去年價格高出810元/噸。
  • 聯詠敦泰帶頭IC設計廠商漲價潮,相當少見
    因應8吋晶圓代工產能吃緊、報價一路揚升,臺灣第二大IC設計商暨面板驅動IC龍頭聯詠,以及全球最大觸控IC廠敦泰近期成功漲價,聯詠漲幅更高達10%至15%,開晶片業漲價第一槍。目前傳出漲價的晶圓代工業者,包括聯電、世界先進及茂矽;臺積電則在日前於法說會中宣示,不會在此時趁勢漲8吋代工價。
  • 全球知名MCU生產廠商及其詳細介紹
    90年代後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單片機技術得到了巨大提高,相繼誕生了一批經過市場考驗獲得良好口碑的單片機製造廠商,下面一起來看看:1、瑞薩電子(Renesas)總部:日本 總部:北京 官網:http://www.ingenic.cn 28、深圳市中微半導體有限公司總部:深圳 官網:http://www.mcu.com.cn
  • 臺灣MOSFET晶片廠商也要漲價了;IC清洗設備市場呈寡頭壟斷格局;
    國產清洗設備廠商的機遇根據SEM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陸Fab的設備採購支出接近120億美元,同比增長67%,超越中國臺灣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設備市場,而到2019年,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設備採購金額有望超過韓國位居全球第一,達到180億美元,同比增長58%。
  • 【漲聲】被動元件缺貨漲不停;中國半導體需求仍依賴進口;MLCC缺貨蔓延;蘇州敏芯項目落戶崑山;
    MLCC缺貨蔓延,被動器件廠商再度調漲集微網消息,被動元件廠擬於第2季再度調漲MLCC常用料價格,業界預期國巨、華新科、晶片電阻廠奇力新等將持續受惠。大慶投顧協理許博傑表示,被動元件在MLCC出現供需缺口後,陸續延燒至晶片電阻,甚至是固態電容也因挖礦需求而連漲。以目前日廠又再陸續退出一般型被動元件市場下,下半年旺季來臨,缺貨狀況會更劇烈。
  • 金士頓:整個2017年DRAM都會缺貨
    全球存儲模組大廠金士頓預估,今年因為主要DRAM大廠沒有增產計劃,全年DRAM面臨缺貨窘境;群聯董事長潘健成也強調,儲存型快快閃記憶體儲(NAND Flash)因為進入3D世代,製程良率無法提升,預估將缺貨一整年。
  • MCU缺貨看似無解,40家本土廠商已就位
    「我們家用的是STM32F103CBT6,現在採購的價格翻了5倍還要多,不過我們家用的量很小,還能夠挺得住,那些採購規模大的廠商不替換的話就難了……」1月6日,一位網友在貼吧留下了上述這段話。不同於2017年STM32價格上漲之後的憤慨,這一次MCU價格暴漲之後,輿論基調更多是無奈。
  • MCU生產廠商及其詳細介紹
    90年代後隨著消費電子產品大發展,單片機技術得到了巨大提高,相繼誕生了一批經過市場考驗獲得良好口碑的單片機製造廠商,下面一起來看看:1、瑞薩電子(Renesas)總部:日本 總部:北京 官網:http://www.ingenic.cn 29、深圳市中微半導體有限公司總部:深圳 官網:http://www.mcu.com.cn
  • 【產業信息速遞】MCU大缺貨,傳臺廠停接新訂單
    ,除了要再漲價之外,也傳出要求「先收訂金才能下單」,甚至暫停接新單,成為此波晶片缺貨潮當中,訂單最熱的代表之一。微控制器使用量大且廣泛,且多在現在產能最缺的8吋晶圓廠生產。 義隆、盛群都是聯電合作多年的大客戶,即便聯電全力支援晶圓代工產能,義隆、盛群仍無法滿足客戶訂單,不僅多次漲價還被客戶追著跑,甚至無法承接新單,凸顯現在微控制器市場大缺,就算拿到再多的晶圓代工產能也不夠。
  • 又一家MCU大廠宣布全產品線漲價15%
    在MCU方面,早在去年底,就有消息稱盛群(合泰)、凌通、松翰、閎康、新唐這五大中國臺灣地區MCU廠調升報價,部分品項調幅超過一成,交期首次拉長至四個月。  據經濟日報最新消息,微控制器(MCU)廠盛群於2月1日表示,4月1日當日及之後出貨所有IC類產品,全面調高15%價格。
  • 【股王論股】MLCC嚴重缺貨漲價30% 龍頭股將明顯受益
    MLCC持續缺貨漲價30% 國巨半年股價上漲73%  日前,國巨展開過兩波產品售價調漲,第一波漲價在4月20日,三成MLCC和R-Chip產品價格調升10%;第二波漲價在6月19日,價格調漲幅度約15%至30%或甚至更高,視實際品項而定,為近17年最大的調漲幅度。
  • 高通今年面臨三大內憂外患;2018集邦諮詢全球科技產業發展大預測;希捷承諾10年內不買東芝股權;NOR Flash料明年續缺貨;
    DIGITIMES3、2018集邦諮詢全球科技產業發展大預測;集微網消息,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諮詢於2017年10月26日,在上海喜馬拉雅酒店舉辦「2018年全球科技產業發展大預測」,大會以「零部件產業趨勢和商機」與「展望產業創新及應用發展趨勢」為主題,吸引來自半導體、人工智慧、網絡通訊及汽車科技產業鏈廠商的決策層
  • 缺貨?缺貨?缺貨?2018年MLCC市場走向究竟如何
    (主要有:配料-流延-印刷-疊層-層壓-切割-排膠-燒結-倒角-封端-燒端-端處-編帶-包裝-入庫)當前MLCC市場主要被日本、韓國、臺灣企業主導,國內廠商可提供300層的MLCC前五大廠商分別是村田、三星電機、國巨、太陽誘電和 TDK,這五家廠商合計佔據 85%的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