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MD RNDA 2架構顯卡發布後,整個桌面遊戲顯卡市場開始重新變得熱鬧起來。幾乎所有玩家都在期待,AMD能否通過RX 6000系列顯卡將英偉達的精準刀法破功。在11月中,第一批RX 6800/6800 XT正式發售,我們也在第一時間為玩家帶來了兩款顯卡的實際測試。從實際表現來看,AMD RDNA 2架構確實對得起玩家的期待,無論是價格還是性能,亦或者是對各種新特性的支持,都給大家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不過,新一代旗艦RX 6900 XT缺席了第一波發售,還是讓人感覺有些遺憾,也讓我們無法對AMD在桌面遊戲顯卡市場的未來表現有一個準確的把握。現在,我們終於等到了RX 6900 XT,加下來大家就一起來看一下AMD RDNA 2新旗艦的實際表現吧。
開箱:紅隊的儀式感
雖然顯卡用戶群已經明顯分化成了A飯和N飯兩個群體,不過除了部分紀念版產品外,各自粉絲其實很少能夠在產品層面獲得儀式感。而這一批RX 6900 XT在產品包裝上非常用心,從包裝設計到內部贈送的小玩意兒,都能夠讓玩家擁有一種歸屬感。
打開翻蓋式包裝,上蓋正紅色背景上印著「Welcome to the red team(歡迎加入紅隊)」的字樣,同時顯卡固定蓋板和用戶手冊放置都設計得很精緻。
取下用戶手冊,底部還隱藏了一個可以透光的R鍵鍵帽。對於一個鐵桿A飯來說,一定要第一時間把這個鍵帽換到自己的機械鍵盤上。
取下蓋板,我們發現顯卡是被緊緊包裹著的,這是什麼情況?
取下展開,這是一張贈送的AMD滑鼠墊,上面有Ryzen和Radeon字樣。如果不把最新的3A平臺配齊,感覺都對不起這張滑鼠墊。
RX 6900 XT的外觀看上去似乎缺少了一些「霸氣」,同樣是三風扇設計,感覺和RX 6800 /6800 XT差不多。作為一款旗艦顯卡,RX 6900 XT的長寬僅為267mm和120mm,顯卡厚度大約佔據2.5個插槽,一般來說用戶不需要為升級顯卡而更換機箱。
背部同樣是一塊銀白色金屬背板,可以對顯卡提供良好的支撐和保護。
通過控制計算核心的性能功耗比以及採用Infinity Cache緩存技術,AMD這次將旗艦級的RX 6900 XT顯卡功耗控制在300W水平,因此只需要雙8-Pin接口就可以穩定供電。
RX 6900 XT提供了Type-C、DisplayPort、HDMI 2.1接口,可以兼容包括新一代WMR頭顯在內的多種顯示設備。
相比6800 XT提升了多少?
玩家對於RX 6900 XT的第一個問題通常是:相比6800 XT提升了多少?其實,只要熟悉兩款顯卡的規格我們就能大概猜到,RX 6900 XT的提升並不會太明顯,畢竟其各方面規格的提升幅度並不算大:計算單元增加了8個,光追加速器增加了8個,紋理單元增加了32個,流處理器增加了512個,光柵單元、顯存帶寬、Infinity Cache緩存、頻率、TDP功耗都相同。
如果對比RTX 3090與RTX 3080的提升幅度,我們就可以明顯發現,RX 6900 XT與RX 6800 XT之間的提升幅度明顯要小一些。這其實也反映在了雙方價格的差距:RTX 3090比RTX 3080貴了6500元,這個差價幾乎可以買一張RX 6900 XT了。
實際測試也證明了我們:在3DMark基準測試當中,RX 6900 XT相比RX 6800 XT的性能提升幅度在2%~5%之間,而RTX 3090相比RTX 3080的性能提升幅度在10%~18%之間。從這個角度來看,RX 6900 XT更像是RX 6800 XT的增強版。
面對RTX 3090表現如何?
RX 6900 XT畢竟是目前RDNA 2架構顯卡中定位最高的一款,那麼玩家自然會關心其在面對英偉達旗艦顯卡RTX 3090的時候,能有怎樣的表現。坦白講,在經歷了RX 6800/6800 XT帶來的驚喜後,再面對性能小幅提升的RX 6900 XT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心平氣和地看待AMD與英偉達在新一代顯卡上的競爭狀態。
正如我們在前面所講的那樣,從價格來看RX 6900 XT與RTX 3090並不算是同一檔次的產品,與其說RX 6900 XT是用來對抗RTX 3090,不如說是用來從上部擠壓RTX 3080的市場空間。因此,在測試之前我們對於二者的實際表現已經有了一定的預期。
從上面的3DMark基準測試成績我們就可以看到:RX 6900 XT在Fire Strike系列測試中均明顯領先於RTX 3090,二者之間的差距大約為10%;不過在Time Spy系列測試中,RX 6900 XT均落後於RTX 3090,落後幅度大約在8%~15%之間;至於光線追蹤方面,RX 6900 XT的劣勢更加明顯,大約落後27%左右。
在實際測試中,二者的差距也基本如此。我們主要選擇了《無主之地3》、《極限競速:地平線4》、《刺客信條:英靈殿》、《塵埃5》、《看門狗:軍團》、《銀河破裂者》、《古墓麗影:暗影》、《戰地5》等遊戲進行測試。考慮到RX 6900 XT及RTX 3090均屬於頂級顯卡,我們只測試了4K解析度、最高畫質下的遊戲流暢度表現。從平均幀速來看,RX 6900 XT在《刺客信條:英靈殿》、《塵埃5》中取得了領先,在其他遊戲中則落後於RTX 3090。不過除了個別遊戲外,RX 6900 XT在大多數遊戲中落後的幅度都在10%以內。6500元真金白銀與10%的性能優勢,就看玩家怎麼選了。
潛力值得期待
在新一代RX 6000系列顯卡上,AMD整合了相當多創新設計。在之前的兩篇文章裡,我們對於RDNA 2架構的諸多新特性已經做過專門的介紹。包括Radeon Anti-Lag(抗延遲)技術、Radeon Boost加速技術、DirectX光線跟蹤(DXR)技術、可變速率著色(VRS)技術、FidelityFX技術等。特別是基於3A平臺實現的Smart Access Memory(AMD顯存智取技術),以及RDNA 2架構創新的AMD Infinity Cache無限技術,都為以RX 6900 XT為代表的AMD新一代顯卡賦予了更大的潛力。在剛剛發售的情況下,相關特性已經在實際測試中展現了一定的威力,比如AMD顯存智取技術實現了遊戲性能5%左右的提升。同時,在實時光線追蹤方面,也已經解決了有無和可用性的問題。隨著驅動、軟體、開發套件的持續優化,RDNA 2架構的威力不然會逐步顯現。
可以說,在王啟尚回歸AMD並擔任AMD Radeon技術事業部工程研發高級副總裁後,那個靈性十足的Radeon又回來了。由其主導開發的RDNA 2架構,帶給了玩家更多驚喜:高能效的計算單元、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技術、內嵌Ray Accelerator光追加速器、Smart Access Memory顯存智取技術以及其他先進功能。這些創新技術的融合,讓RDNA 2架構顯卡在性能方面超過前代產品2倍、卻依然可以將功耗控制在300W水平。
借RX 6000系列顯卡正式發布的機會,我們也有幸對王啟尚先生進行了採訪。採訪中王啟尚對於RDNA 2架構諸多創新技術進行了深入解讀,讓我們對於RX 6000系列獨特的產品策略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比如新架構突破性的Infinity Cache技術,其實就是一種可以更好平衡成本、功耗、性能指標的一種策略。相比傳統方式,Infinity Cache可以成倍提升帶寬性能、降低延遲,卻可以實現更低功耗。
而針對當下最熱門的光追技術和遊戲,王啟尚談到:「我們在計算單元中嵌入了Ray Accelerator,因此越多的計算單元也意味著更強的光追性能。我們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光追遊戲針對RDNA 2架構進行優化,因此在光追性能方面RDNA 2架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其實RDNA 2架構的潛力不僅僅體現在光追方面,而是在所有創新技術方面。一個創新集合體需要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優化,當遊戲開發者逐漸適應並熟悉AMD RDNA 2架構的時候,我們相信只需要進行驅動更新或者遊戲更新就可以實現更為顯著的遊戲性能提升。而此時,AMD RDNA 2顯卡在成本、功耗以及對DirectX 12 Ultimate等方面的優勢,就會變得更加突出。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王啟尚的帶領下,AMD Radeon將在未來帶給玩家更大的驚喜!
寫在最後
隨著RX 6900 XT正式上線,AMD在桌面遊戲顯卡市場的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玩家們對於未來的選擇也級別心中有數。RX 6900 XT擁有令人驚喜的性能功耗比,讓頂級遊戲玩家可以更容易地搭建高性能4K遊戲平臺。同時,RDNA2架構擁有巨大的潛力,在未來將得到逐步挖掘。而對比AMD整個RX 6000系列顯卡的價格布局,我們不難發現:AMD從價格、尺寸、功耗等上手門檻環節,以及包括光線追蹤、無限緩存、顯存智取等遊戲特性方面同時著手,讓自己在桌面高端顯卡市場擁有了完整的競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