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買手 | 買了10個機箱風扇,溫度比沒裝還高?

2021-12-30 太平洋電腦網

  很多電腦用戶都會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給機箱所有位置裝上風扇,只要風扇夠多量夠大,沒什麼是吹不涼的。

  正好我有位朋友實現了這個大膽的想法,但看起來他似乎並不滿意裝滿風扇後的效果。

  其實,風扇裝多了,散熱效率也不是按正相關增長,裝一個恰到好處的風扇散熱效果可能比亂裝塞滿還要好。這次就講講怎樣規劃你的機箱風扇讓你的散熱效果最大化。

    不想看全文的精簡版攻略    

  1、風道:合理規劃好風道,遵循前進上後出,下進後出的道理。對於大小各種機箱來說,能做到機箱風扇的進風與出風量相等那就最好不過,但一般來說,選擇負壓的散熱方式最快速起效。

  2、風量:即使你規劃好風道,覺得理論上沒問題了,但每個風扇風量不同也會擾亂風道,減弱散熱效果。最省事的方法就是使用一樣型號的風扇,參數都一樣,也不怕轉速不同影響風量。

  3、防塵:主機使用久了多多少少會積塵,這些灰塵會堵住機箱進風口,讓風量減弱,散熱效果變差。加裝防塵網是不錯的選擇,但治本的方法還是將家裡的衛生搞好吧。

  4、噪音:這個點稍微有點題外話了,風扇噪音來源有很多方面:軸承,風量,灰塵附著,運行時的振動等。理論上低轉速的風扇會比高轉速風扇的聲音要小,選擇大口徑低轉速的風扇會保證有大風量的同時還有低噪音。

    風道是什麼    

  風道是主機散熱系統中最核心的部分,搞好了這塊,其他的都是小事。讓冷空氣進入,降溫發熱量大的部件,同時散走熱空氣,降低主機整體溫度,這就是風道的存在意義。

  首先大家要知道一個基本的物理知識: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火災時匍匐前進也是這個道理。

  而機箱的兩個發熱大戶:顯卡與處理器,是安裝在一個垂直安裝方向上的,那麼理論上,如果沒有機箱風扇的輔助,最慘的就是CPU。

  機箱內部散熱效果跟機箱積熱程度以及機箱內部壓強很有關係。CPU和顯卡自身的散熱器其實足以處理它們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但排出的熱量並不是直接送出機箱外,熱空氣堆積在機箱內導致機箱內部溫度不斷提高,環境溫度提高即使散熱器再強,CPU和顯卡的溫度也會提高。這就是所謂的「積熱」

  那麼,怎樣才能構建一個高效的風道呢?遵循前進後出的法則,我們用單風扇分別測試了前部三個位置的進風、上部與背部的出風散熱效果測試。

  經過我們測試,在安裝單風扇的情況下,當風扇以抽風形式工作時,散熱效果比進風形式更好。而在機箱的背部120mm風扇位裝一把抽風風扇散熱效果最為明顯。當然在機箱前部安裝進風風扇也能提供輕微的散熱幫助,但與「抽風」相比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

  不過上面的只是單風扇的情況,如果加多幾個機箱風扇,在機箱這種密閉「悶罐」中,要處理機箱內的積熱,進風量與出風量相等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日常中卻會出現兩種情況:當機箱處於「正壓」時,壓出機箱外的空氣並不都是高溫熱空氣,熱量排出機箱效率不高。而合理位置的抽風風扇,只會將熱空氣抽出機箱,由於「負壓」進入機箱的空氣則都是低溫冷空氣,散熱效率相當高。 

  總結:構建你的風道時,最好先以抽走熱風為前提,前進後出前冷後熱,考慮整體風道。經測試,CPU散熱器後方機箱風扇為抽風狀態時散熱效率達到最高。

    大風量,負壓的好基友    

  機箱內部的壓強是否大於外部也關係到機箱的整體散熱效果。當進風量大於出風量,比如說我們裝更多用於進風的風扇,機箱內部壓強大於外部,內部空氣會被壓出機箱。而當出風量大於進風量,也就是裝更多用於抽風的風扇,機箱內部壓強少於外部,空氣就會自發進入機箱內。

  而結合之前的觀點,選擇大風量的背部抽風風扇,更有利於主機整體處於一個負壓的環境。像長城這種正面自帶巨大進風量的正壓機箱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案,直接簡單粗暴將CPU與顯卡的熱量從後方吹走,但沒有這種大風量的前置風扇建議大家還是選擇一個轉速高一點,直徑大一點的風扇安放在後面抽風吧。

    定期除塵,百利而無一害    

  依稀記得當年大學搞義務維修,有個女同學抱著主機下來,跟我講她主機開機就很吵。拆開一看,隔夜飯都能吐出來:頭髮,灰塵,各種昆蟲屍體,在她的機箱裡到處都是,本來以為女生宿舍都非常乾淨整潔,現在emmmm。。。

  言歸正傳,生活中的環境絕對不會一塵不染(不然無塵室是拿來幹嘛的),你那臺裝了主機風扇的電腦就會源源不斷將灰塵由機箱的各種縫隙吸入,尤其是負壓的情況,如果長時間不清潔,灰塵堆積變成了厚厚的一層「土」也不是不可能。進風口堵死,扇葉跟轉軸附上了一層灰,散熱效果變差也是很正常的事。

  懶人省事的方案就是在機箱的風口處裝防塵網,從入口將灰塵擋在外面,清洗也非常方便,卸下來用水衝一下晾乾就完事。

  不過防塵網也不是無敵的,細小的灰塵還是會被吸進去,這時就需要大家勤清潔住處衛生,定期給主機清塵,這些都是你能做到最直接的預防積塵措施。所以,為了你的主機健康,勤動手做家務吧~

    題外話:不想鬧心,靜音扇是好選擇    

  前面總結出來的觀點是:在做好防塵措施的前提下,風量大的後置抽風風扇效果最好。

  但正如大家平時吹的風扇一樣,檔數越大,轉速越高,風扇噪音也就越大,短時間還能接受,用久了真的就覺得越來越鬧心,遊戲都操作不出來了。風量大且靜音的風扇,就是個比較折中的選擇。

關於噪音:

  0 -20 分貝:很靜、幾乎感覺不到;20 -40 分貝:安靜、猶如輕聲絮語;40 -60 分貝:一般普通室內談話;60 -70 分貝:吵鬧:有損神經;70 -90 分貝: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90 -100 分貝: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 -120 分貝:難以忍受、呆一分鐘即暫時致聾。120分貝以上:極度聾或全聾;300分貝左右或以上:方圓20km的人不可修復性耳聾。

  下面就按照小編的心水給大家推薦幾款靜音且風量夠大的風扇吧。

  土豪選擇  

貓頭鷹NOCTUA NF-F12

  貓頭鷹(NOCTUA)是一家奧地利的散熱器廠商,其出品的散熱風扇在國內外的高端玩家群體裡均得到非常高的認可度與大量好評,也經常被大家叫做「貓扇」。1500±10%rpm的轉速,最大風量55.6CFM,22.4dB的噪音能高效散走熱量的同時不會帶來明顯的噪音,但這樣完美的使用體驗卻需要用戶付出較貴的價格來獲得,一個貓扇在電商的售價就已經臨近200元了,所以想買它的朋友要掂量下自己的錢包夠不夠鼓。

  點評:就算是滿轉速,噪音控制卻依然優秀的一款旗艦級風扇,但價格也非常旗艦級。

  德國大廠  

必酷be quiet!Silent Wing 3

  必酷be quiet!Silent Wing 3也算是一款能與貓扇F12相互角力的一款風扇:1450rpm轉速,6極風扇馬達的低運轉震動帶來的超低16.4dB噪音,風量50.5CFM,且四角帶減震墊,但179元的售價也註定它的地位不凡。

  點評:同貓扇F12一樣高貴的一款德廠散熱扇,噪音比貓扇F12低,但風量也小一點,適合機箱放得比較近的朋友使用。

  玩家超值  

利民TL-C12

  利民為一家全球知名的散熱器廠商,其出品質量與性價比也是廣受認可。利民TL-C12的參數與貓頭鷹差不多,1500rpm轉速,25.6dB噪音,風量高達66.17CFM。但擁有壽命時長高達6年的FDB軸承,在較長時間裡都不會有因為軸承老化而帶來的噪音問題。79元的售價也讓這款散熱器比前兩款更加親民。

  點評:比兩款旗艦風扇更實惠,因為風扇扇葉技術設計不同,其散熱表現略遜於前兩款。

  平民自行車  

Arctic P12

  當然上面幾款散熱器對大家來說可能都偏貴(對小編來說也挺貴),但選擇十幾塊便宜的扇又不能夠滿足我們的要求。在散熱這方面,要我選的話,我也會多加一點點預算,能一勞永逸就不會將就現在。Arctic P12就是個比較折中的選擇:59元的售價不算太貴,4針PWM智能控速,最高1800rpm轉速,風量達到56.3CFM,但沒有減震措施,在轉速較高的情況下可能會引發機箱輕微振動產生噪音。

  點評:風壓風量管夠,PWM控速讓噪音與散熱效果平衡,但最高轉速可能會有點噪音,勝在夠便宜。

  這裡就給出了推薦風扇的一個總計表格,適合大部分用戶參考,預算實在吃緊的用戶也可以考慮下國產扇,其中也不乏性價比高的產品。

    結語   

  機箱風扇選擇與安裝的學問其實不算很深,但因為平時裝機並不會經常接觸到這種東西,知識儲備與實操經驗的不足從而導致安裝時搞出各種奇葩操作。像我那位朋友,他就是將機箱所有風扇向著機箱裡面吹,導致內部積熱一直散不出去而過熱降頻。如果以後有這方面需求,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後再動手操作。

相關焦點

  • 電腦機箱風扇專業科普及安裝教程,夏天電腦溫度太高解決辦法
    有條件不建議丐卡,有的是單熱管散熱,冬天還好,一到夏天溫度很高。第三:加裝機箱風扇,保持良好的風道,提高散熱能力。我們今天講的就是第三種方法,加裝電腦機箱風扇。機箱前側板為進風口,一般進風口可以安裝3個12cm機箱風扇(或2個14cm風扇);後側出風口可以安裝一個12cm機箱風扇(部分機箱自帶後側風扇)。(PS:對應的水冷排就是240mm和280mm)機箱底部為倒流作用,一般可以安裝2個12cm機箱風扇(只有部分機箱可以安裝);機箱頂部為出風口,一般可以安裝2個12cm風扇(或2個14cm風扇)。
  • 機箱風扇有必要裝嗎?機箱風扇安裝位置哪裡好?裝幾個合適?
    對於注重散熱的裝機用戶,除了選擇散熱出色的CPU散熱器,還會考慮增加機箱風扇輔助散熱。那麼機箱風扇有必要裝嗎?裝幾個合適?機箱風扇安裝位置哪裡好?針對這些問題,裝機之家曉龍來為大家講解一下。機箱風扇有必要裝嗎?
  • 買機箱送的風扇裝哪個位置效果最好,求真實驗室手把手教你
    首先是最重要的測試環境:機箱,本次實驗採用航嘉GX600P機箱,它的前面板有3個風扇位,頂板有2個風扇位,背部也有1個風扇位。這6個風扇位的規格都是12cm的。  航嘉GX600P的6個風扇位在上文已經有所提及。本次實驗一共有6個部分,分別是:不裝機箱風扇測試溫度,前面板三個風扇位各一次測試溫度,頂板靠後風扇位測試溫度及背部風扇位測試溫度。
  • 視頻丨我裝了一個ITX機箱,花錢買罪受?
    就是你現在看到的這個,起因是我在淘寶上無意間看到了這個機箱,它叫維京製造M1s,售價是1499元,雖然有點貴,但是我很喜歡這個設計所以就買了。可以看到這個機箱表面是沒有螺絲的,非常得優雅,非常得整潔。那它是怎麼做到的呢?首先兩側的玻璃是通過抽屜式的設計裝進去的,頂板和底板之間有一根很長的螺絲貫穿,所以機箱表面看不到螺絲。
  • [電腦] 硬體搬家-船長V12 ATX機箱 風冷無RGB 裝機分享
    覺得FS140有點醜,就又買了個FC140白色版,白色顏值高很多~最後的pcie插槽會和這個風扇位置衝突,如果這裡裝了風扇,最後的pcie插槽無法安裝設備。我這裡就沒裝風扇。這個顯卡跑起來其實風扇噪音不是很大,還可以,溫度最高73,平時待機停轉很安靜,跑3D遊戲會有電流聲。最後,好像也沒啥要總結的。。。ATX全鋁定製機箱貌似不多,船長v12外形上比較簡單,開孔很直接,沒過多設計,但勝在價格相對其他的全鋁ATX定製機箱便宜很多,再加上船長機箱的一貫優秀做工,還是非常不錯。
  • 機箱風扇如何安裝利於散熱?機箱風扇安裝方法+安裝方向圖解教程
    那麼機箱風扇如何安裝利於散熱?下面裝機之家曉龍分享一下機箱風扇安裝方法+安裝方向圖解教程,併科普一下1-5個機箱風扇如何合理布置風道,來看看吧。D型供電接口的風扇接法D型供電接口的機箱風扇,如果多風扇的情況下,還可以串聯連接起來,如下圖所示。
  • 機箱風扇怎麼裝最散熱?機箱風扇最散熱安裝方法
    很多電腦愛好者認為,只要買幾個機箱散熱器,安裝在機箱出風口或者入風口就可以了,其實這是錯誤的,安裝機箱風扇也是需要掌握技巧的,安裝機箱風扇方式不一樣,散熱效果也是不一樣的,下面教大家如何安裝機箱風扇散熱最好。
  • 想要整機效果好,機箱風扇要選好!TT全家桶裝機體驗 小記
    之前蘑菇體驗的1080Ti顯卡就是這個朋友的,這個朋友當初用的是TT的650W金牌全模組電源,在懷疑電源有問題之後,立馬京東下單買了一款TT額定1000W的金牌全模組電源,還帶RGB燈效,讓我很是驚訝。不過,最後發現問題大概率是顯示器導致的,哈哈。這個朋友最近又想整一套主機,顯卡敲定了RTX3080,但是板U沒定,因為AMD的處理器馬上就上市,他決定等一等。
  • 聊聊機箱風扇的安裝
    使用買機箱時附贈的機箱風扇螺絲,是最常見的固定方式,適用於機箱上已經提前預留風扇孔位的情況。即使機箱沒有配備螺絲,某寶也很容易找到,關鍵字:機箱風扇平尾自攻螺釘M5*10。雖然使用風扇螺絲固定風扇效果很好,但是也有些不足之處的。其一,由於使用自攻螺絲,安裝以後必然給風扇的固定孔位留下痕跡,如果不滿意風扇的性能,勢必會有影響退貨的情況。
  • [電腦]一個底板有12025風扇進風的A4結構240水冷機箱-CAPTAIN S V2裝機
    感謝CHH提供這樣的平臺,給我們交流的地方,也因此見識了很多很多好的機箱,好的設計,這裡的技術氛圍非常好,硬體也非常棒!2\機箱CAPTAIN S. V2機箱,體積11.1升,尺寸是318*140*251底板提供12釐米(25高)風扇位,能大大加強進風。
  • 科普:機箱風扇的安裝位置如何選擇?機箱風扇的數量多少比較好?
    如果想要散熱,那麼有必要安裝機箱風扇嗎?需要的話,安裝幾個機箱風扇?機箱風扇安裝在哪裡最好?接下來U大俠小編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講解。  安裝機箱風扇的必要性?  對於目前99%的電腦主機來說,都沒必要裝機箱風扇,cpu和顯卡本身的散熱器就足夠了。
  • 看中了一張主板所以裝了一套主機,算一算多少錢
    這臺機我想當作speedtest測速伺服器,上次裝的11700K被拿來專門做10G版本的小包測試了(MiniSMB)。選個小一些的機箱吧,不那麼佔地方的。看中了先馬的這臺MATX機箱,白色的,淘寶我了家279元送3個12cm風扇的。京東也有賣,有時特價289元,用全品券後也是279元,但沒有送三個風扇。
  • 簡明圖解:我該如何自己安裝機箱風扇?
    1. 前側—在你的電腦前側安裝一個進氣風扇。如果你的機箱允許的話,還可以在硬碟區再裝一個前置風扇。左右兩側—左右兩側的風扇應該用作排氣。多數機箱支持側向風扇。頂部—頂部的風扇應該配置成進氣風扇。有人可能認為應該將其設置為排氣風扇,因為熱量是往上堆積,剛好排出,但是這樣通常會導致排氣過多,而進氣不夠。
  • 顯卡豎裝,從此不怕彎曲和水冷漏液,國產機箱的腦洞創意太強了
    為了加強散熱,可以看到機箱前面板,是全鏤空的設計,支持360水冷,或者是三個120mm或140mm風扇。默認機箱是沒帶散熱風扇的,需用戶自配。取前面板,再安裝散熱風扇,說實話挺麻煩的,所以我建議,把前面板的拆裝,改得更方便一些。為了方便用戶理線,機箱背面還自帶了魔術扎帶(理線帶),很人性化。前面板安裝風扇時,也採用了0遮擋的設計風格,喜歡「光汙染」的用戶,再也不用擔心遮擋風扇的燈光了。
  • 可不可以不要機箱、機箱風扇、CPU散熱器,直接用大功率電風扇對著主板吹?
    我手頭就有一塊主板,是被動散熱的,沒有風扇。↓拿來做NAS的主板,這些主板都是低功耗板,平均功率在30W左右。可以不間斷運行。它僅僅靠巨大散熱片就能保證正常散熱了,當然夏天悶在機箱裡,還是很燙手的。如果是通常的板子。例如下面這種,別說不裝風扇了,只要風扇不轉或者灰塵多了,就很容易溫度過80而報警。
  • 機箱前後風扇安裝方向,機箱頂部風扇方向
    機箱風扇方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著主機能否有效散熱。如果機箱風扇方向安裝錯誤的話,不僅達不到散熱的的效果,可能會有擾亂主機風道,加重硬體高溫情況。
  • 純白高顏值!酷冷至尊TD300 Mesh機箱評測:擴展不俗 散熱優秀
    可以看到前部附帶了2個120mm SickleFlow風扇,同樣使用了高顏值的白色,支持ARGB燈效,玩家可以使用主板的神光同步軟體來自定義燈效。在風扇兼容性方面,TD300 Mesh的前面板可安裝3個120mm或2個140mm的風扇,最大可安裝280mm的水冷排。
  • 電腦機箱風扇電源怎麼接線
    ,機箱內部散熱溫度較高,就會影響硬體壽命,可能還會導致死機藍屏等不良的問題。
  • 臺式機電腦機箱能安裝雙風扇嗎?
    一般沒必要裝雙風扇,佔用電源功率,噪音大,風扇自身也發熱。風扇裝多了 雖然能降溫,但是如果以前 溫度本來就不高,降溫的效果不會 很明顯的。
  • 玩家分享丨高性價比的顏值M-ATX機箱,安鈦克Draco 10機箱體驗
    後來想著我本來就是一塊M-ATX主板,為什麼不換一個矮點的M-ATX機箱呢?我對安鈦克這個品牌好感度還是挺高的,挑選的過程就不細說了,最終選定的就是這款安鈦克Draco 10。200初頭的價格,兼容性和擴展能力都很高,還有不錯的顏值,可以說是性價比很高了。這款機箱其實入手使用已經很久了,現在給大家來做一下體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