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廠鏡頭廠商的原廠相機——適馬數位相機歷史

2021-03-06 影像新勢力

前不久,適馬公司宣布全畫幅Foveon X3傳感器量產出現問題,這個項目停止開發,這讓許多Foveon X3的粉絲心痛不已,適馬的數位相機已經誕生了19個年頭了,全畫幅的Foveon X3一直是用戶的一個夢,一些用戶相信,全畫幅的Foveon X3能夠實現最好的畫質表現。作為一家以副廠鏡頭聞名的廠商,適馬自己的相機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適馬數位相機的歷史,了解這家副廠鏡頭廠商的原廠相機歷程。

說到適馬的數位相機,離不開的關鍵詞是Foveon X3,Foveon是美國的一家傳感器製造商,專門生產三層傳感器,以往的相機傳感器,無論是CCD還是CMOS,都是在傳感器的表面再加上一層分色濾鏡,稱為拜耳濾鏡,後期通過計算來猜色,最終形成畫面,這樣一來則會容易出現偽色和摩爾紋。而Foveon X3則是每一層分別記錄藍、綠、紅三種顏色,這和膠片記錄色彩的原理非常類似。而且傳感器的解析度是由記錄亮度信息的像素數決定的,拜耳式傳感器用於記錄亮度信息的是綠色像素,並且綠色像素和藍色像素以及紅色像素的比值是2:1:1,假設2400萬像素的拜耳式傳感器,其記錄亮度的綠色像素數就是1200萬。但Foveon X3由於傳感器的特性不需要猜色,不會有偽色和摩爾紋出現,而且記錄亮度的像素數也不會減半,因此解析度會比同像素的拜耳式傳感器高。

 

SD9

適馬在2002年發布了自己的第一臺數碼單眼相機SD9,這是以適馬膠片旗艦級相機SA9為原型設計的,採用了適馬自己的SA卡口,並且採用了APS-C的FoveonX3傳感器,總像素數1020萬,單層像素大約342萬,在數碼單眼相機還不發達的情況下,這樣的像素已經算得上是不錯的水平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時適馬的APS-C傳感器比目前主流的APS-C傳感器要小一些,等效係數的1.7。

 

SD10

時隔一年,適馬發布了第二款數碼單眼相機SD10,整體和SD9變化不大,主要的提升在於將最大ISO從400提升至1600,曝光補償步進從1/2EV調整至1/3EV,增加了無線TTL閃光燈控制。不過熟悉適馬的朋友都知道,Foveon X3的高感表現實在是一言難盡,但低感確實強,因此增加無線閃光燈TTL的意義比提升ISO上限更大。

 

SD14

時間來到2006年,適馬推出了新一代的數碼單眼相機SD14,這款相機將總像素數從1020萬提升至1406萬,單層像素數468萬。相比SD10,SD14最大的提升在於可以拍攝jpeg圖片,而以往的SD9和SD10都只能拍攝12bit無損壓縮RAW。除此之外,SD14還將液晶屏從1.8英寸13萬像素提升至2.5英寸15萬像素,連拍速度也從2.5張/秒提升至3張/秒。

 

DP1

2008年,適馬發布了第一款固定鏡頭相機DP1,從此,適馬的相機產品線有了SD和DP兩條。DP1採用了和SD14    同款的1406萬像素Foveon X3傳感器,鏡頭等效28mm F4。由於Foveon X3傳感器的特性,DP系列相機一直採用反差式對焦,直到今天。

 

DP2

2008年9月,適馬又發布了新款DP相機DP2,這款相機不是DP1的升級,而是更換了鏡頭,等效41mm F2.8,從此,DP系列產品命名方式就定下來了,DP1系列是等效28mm鏡頭,DP2系列是標頭視角。

 

DP1s

2008年11月,適馬收購了之前一直合作的傳感器生產廠家Foveon,從此Foveon成為了適馬的全資子公司。2009年,適馬發布了新款DP相機DP1s,這款相機在外觀和參數上與DP1沒有任何區別,菜單也幾乎一樣,只是加入了幾個快速設置選單,而真正有區別的地方在於DP1s改進了傳感器的紅鏡,在逆光拍攝的時候不會像DP1一樣出現可怕的紅色眩光,可以說DP1s是DP1打了補丁的版本。

 

SD15

2010年,適馬推出新款單眼相機SD15,儘管像素還是1406萬,但SD15用上了適馬最新的處理器TRUE II,圖像質量有一定的提升,液晶屏也提升至3英寸46萬像素。在2010年,市場上已經有全畫幅的無敵兔和索尼α900這樣的高像素機型,適馬的1406萬顯得較為落後了。

 

DP1x

同年,適馬推出了新款DP相機DP1x,這款相機參數部分與DP1s相差不大,在操控部分,首次加入了比較有適馬特色的QS鍵,這一按鍵之後也得到保留,並且DP1x是適馬第一臺能拍攝視頻的相機,可以拍攝320x240解析度的視頻。

 

DP2 s

同一天,適馬還發布了DP2s相機,這款相機在參數上和DP1x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採用了41mm F2.8鏡頭,不過很奇怪,這款相機並沒有命名為DP2x。

 

SD1

2010年9月,適馬發布了新款單眼相機SD1,相對於SD15,SD1的出現可謂是跨時代的,SD1擁有4600萬像素FoveonX3 APS-C的傳感器,單層像素數1533萬,等效係數也從1.7提升至1.5,是當時解析度最好的相機之一,這款新相機搭配了最新的TRUEⅡ圖像引擎,對焦點數量為11個,相機的外觀也有了變化,不再是有SA9的影子,握持感也更加舒適。但由於圖像數據量太大,一張全尺寸的圖片需要7秒鐘才能存儲完畢,而且發布價格十分高昂,折合人民幣5萬元,而且這是2010年的5萬元,實在令人望而卻步。

 

DP2x

2011年,適馬發布了新款的DP相機DP2x,這款相機仍舊採用了1406萬像素,但搭配了新的TRUEⅡ圖像引擎,處理速度更快,圖像色彩更加準確。

 

SD1 Merrill

2012年,適馬發布了新款單眼相機SD1 Merrill,簡稱SD1M,這款相機上市時最值得稱道的地方在於售價大幅降低了,僅需人民幣兩萬元左右。之所以命名為SD1 Merrill,為的是向Foveon X3的研發者Dick Merrill致敬(這名字可真有意思~),這款相機配備了雙TRUEⅡ圖像引擎,處理速度更快,圖像質量更好。

 

DP1 Merrill、DP2 Merrill、DP3 Merrill

 

在發布SD1 Merrill的同時,適馬還發布了新一代的DP系列相機DP1 Merrill、DP2Merrill、DP3 Merrill。這三款相機都採用了4600萬像素的Foveon X3圖像傳感器,並且配備了新的鏡頭,分別等效28mm F2.8、45mm F2.8、75mm F2.8,解析度能滿足更高像素的需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拍攝的題材來選擇購買。這一代的DP相機同樣採用了雙TRUEⅡ圖像引擎。我本人也是DP1M的用戶,說實話,Foveon X3的毒癮就是那時候染上的,並且一輩子戒不掉。但這代相機也有非常嚴重的問題,存儲速度仍然是一言難盡,對焦速度也不快,大白天對焦1秒鐘是常事,而且功耗特別大,一塊電池能拍36張左右,有用戶戲稱「換電池如換膠捲,真正的膠片體驗。」

 

DP1 Quattro、DP2 Quattro、DP3 Quattro

從這裡開始,適馬的相機開始走上一種很奇怪的畫風。2014年,適馬推出新一代DP系列相機DP1 Quattro、DP2Quattro、DP3 Quattro,和之前的DP相機一樣,也是分為3個不同焦段,甚至用的鏡頭都是同一代,不同的地方在於,Quattro系列採用了類似鞋拔子的設計,外觀徹底放飛自我,有說法是拉長了手柄電池的部分是為了不讓電池的發熱影響到CMOS和圖像引擎。

 

Quattro系列採用了新的Foveon X3傳感器,總像素2900萬,採用了1:1:4的排列方式,最上層的藍色像素還用於記錄亮度信息,因此在得到2000萬像素的解析度時,圖像數據量還有所減小,並且採用了第三代的TRUE III圖像引擎,功耗和速度都有所提升,對焦也變得更快了,在增加了電池容量之後,也不會遇到換電池如換卷的情況,這一代的DP系列相機我也用了一段時間,感覺還是適馬Foveon X3的味道,但用起來的體驗更好了。

 

DP0 Quattro

2015年,適馬發布了新款DP系列相機DP0 Quattro,這款相機是在中國用戶的呼籲下推出的,採用了等效21mm F4的鏡頭,解析度非常高,這款相機的發布,體現了適馬是一家十分重視中國市場的公司。

 

 sd Quattro、sd Quattro H

2016年,適馬發布了新款SD相機,也是適馬的第一款可換鏡頭無反相機 sd Quattro、sd Quattro H,新款的SD相機採用了無反結構,但卡口仍然沿用了適馬的SA卡口,整體造型十分的奇怪,首先,相機是無反,但用了單反的卡口,因此卡口突出來一截;第二,相機底部不是平的,很難放穩;第三,相機的開關機鍵竟然在突出來的卡口上;第四,相機的取景器不在邊上,而是在相機的中間部位,對左眼取景的用戶非常不友好。這代SD相機採用了和DP Quattro一樣的Foveon X3 CMOS,而sd Quattro H則是採用了APS-H格式的CMOS,等效係數1.3,這讓用戶看到了全畫幅Foveon X3的希望。

 

F2019年,適馬發布了旗下首款全畫幅相機fp,不同的是,這款相機採用了馬徠松聯盟的L卡口,並且沒有使用Foveon X3傳感器,而是採用了常見的拜耳式CMOS。Fp是最小最輕薄的全畫幅無反相機,這款相機沒有取景器,沒有熱靴,甚至沒有機械快門,採用了2,46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為了適應當今的視頻趨勢,適馬fp視頻能力不錯,能拍攝4K 30p視頻,並且能夠內錄DNG格式的視頻素材。這款相機機身具備散熱孔,適合長時間的視頻拍攝。適馬在加入馬徠松聯盟之後,宣布停止SA卡口的更新,對於以前的用戶,適馬推出了MC-21轉接環,可以將SA卡口鏡頭轉接到L卡口上使用。

 

寫在最後

適馬的數位相機經歷了近20年的風雨歷程,可以說適馬是日系相機廠商裡最小眾的一家,但適馬獨佔的Foveon X3傳感器也以其獨特的魅力徵服了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用戶。適馬宣布對全畫幅FoveonX3項目重新評估,作為一個喜歡Foveon X3的人,對此只能是滿懷希望,希望適馬能夠真的量產出全畫幅Foveon X3,讓用戶們最終圓一個夢。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本篇內容來自影像新勢力原創,如轉發請註明出處。

掃一掃,關注@影像新勢力 微信公眾號

這是一個由專業攝影師、資深媒體人和骨灰級影像發燒友組成的影像群落。

我們愛攝影、愛器材,愛這個美妙的光影世界。

我們有激情、有理性,有讓你表達心聲的渠道。

我們期望能一直在影像道路上引領你、陪伴你、跟隨你,

並深深以你為榮 

相關焦點

  • 原廠鏡頭與副廠鏡頭的優劣比較及選擇誤區
    在選購相機鏡頭的時候,許多影友大都有這樣一個誤區,那就是原廠鏡頭都要比副廠鏡頭好。買什麼品牌的相機就一定要配合同品牌的鏡頭,買一個副廠鏡頭安裝到原廠相機上,就好像猴子穿西服一樣見不得人。但事實真的這樣麼?    膠片時代副廠鏡頭不如原廠鏡頭說法的由來    其實,副廠鏡頭不如原廠鏡頭的說法是在膠片時代就已經流傳開了的。
  • 原廠鏡頭太貴!副廠鏡頭香嗎?又一波新品來了
    一方面源於廠商的態度,另一方面是用戶的態度。究竟誰才是最佳攪局者?騰龍和適馬。我們從最近一波新鏡頭的趨勢來看。不得不說,適馬和騰龍的新思維完全打開,也在順應市場的變化。至少我從各方反饋來看,很多很多人想入手30mm F1.4,價格還特別香。要知道,佳能原廠EF-M卡口鏡頭目前只有7枚,產品線的更新計劃?目前一無所知。
  • 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副廠鏡頭,優缺點盤點一下,你會選了麼?
    副廠是與之相對應的存在,比如說你有一臺佳能相機的機身,那麼對應佳能這個品牌下的鏡頭群都算是原廠產品,其他品牌都副廠鏡頭。不過如果你是一臺適馬的相機的話,那麼佳能、尼康等鏡頭也變成了副廠了。不過我們最常說的副廠鏡頭還是針對於這些尼康、佳能、索尼等機身大廠來說的,一般副廠品牌包括了適馬、騰龍、圖麗等等。言歸正傳,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副廠鏡頭呢?副廠鏡頭到底有什麼優點呢?值不值選擇呢?
  • 器材測試:一架特別的相機——適馬 SIGMA sdQH
    這次拿到適馬sdQH相機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朋友認識了適馬市場部的M女士,她建議我試試適馬的最新相機和鏡頭。        我對適馬這個產品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前:一個副廠品牌,便宜。和我使用比較多的尼康鏡頭相比,適馬鏡頭比較單薄,成像也不夠銳利。我一直把適馬產品排除在購買清單之外。
  • 攝影人的雙十二購物攻略【適馬鏡頭篇】
    不同廠商所推出的單眼相機,因為接環都是不同格式而無法通用,大部分使用者都會購買原廠的鏡頭來搭配使用。
  • 三個選擇副廠鏡頭的理由
    ▲相同規格的70-200 2.8鏡頭,最貴的和最便宜的價格整整相差1萬元  很明顯,在如此懸殊的價格面前,性能神馬的都是浮雲。單純從性價比來看,顯然是副廠鏡頭要更高於原廠鏡頭。  理由二、副廠有你原廠沒有的規格  至於為什麼選擇副廠鏡頭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就是現在很多副廠的鏡頭提供了原廠無法提供的焦段或光圈值。最典型的就是適馬的14mm F1.8鏡頭,憑藉14mm的超廣視角和F1.8的大光圈,這支鏡頭從一發布就成了無數星空愛好者必入的鏡頭。正是因為原廠不提供這一規格的鏡頭,才導致這支鏡頭可以說是獨孤求敗的。
  • 性能擔當買了不後悔 各家重點相機&鏡頭盤點
    2019年上半年另一個大趨勢就是佳能和尼康這兩家老牌數碼單眼相機廠,已經開始逐漸減少在單眼相機和單反鏡頭領域的投入。1到5月兩家廠商只有佳能推出了一款入門級APS-C畫幅單眼相機EOS 200D II,而尼康那邊則完全沒有動靜,不少老機還在市場上拼搏。至於單反鏡頭部分,佳能和尼康為代表的原廠也比較乏善可陳,甚至不及所謂「副廠」。也許在未來數碼單眼相機和鏡頭也會逐漸減少甚至完全停止推出新品,進入到微單時代也說不定。
  • 相同的單眼相機鏡頭為什麼價格相差那麼大
    對於單眼相機來說貴的不是單眼相機機身,而是貴的是單眼相機鏡頭,玩攝影窮三代也是說的是單反鏡頭。
  • 適馬USB調焦器實用講解
  • 佳能單反如何選鏡頭
    原廠鏡頭中,適用於35mm全畫幅機身的產品以EF作為前綴,只能覆蓋APS-C畫幅區域的產品則以EF-S作為前綴。EF鏡頭可以安裝在APS-C畫幅機身上;但EF-S鏡頭不能安裝在全畫幅機身上,強行安裝有可能造成反光板損壞。 佳能APS-C單眼相機的等效係數為1.6倍,即APS-C機身搭配50mm鏡頭,與全畫幅機身搭配(50×1.6=)80mm鏡頭的視角相仿。
  •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有什麼區別 現在應該買哪個
    單眼相機和微單相機,是目前相機行業的銷售主力。消費者購買相機,一般都會選擇單眼相機或者微單相機。那麼這兩種相機之間有什麼差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呢?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系統的介紹一下。只差兩字,結構大不同一個叫單眼相機,一個叫微單相機,只差兩個字,但是結構卻天差萬別。單眼相機從膠片時代就已經盛行,來到數碼時代更是風生水起。
  • 尼康D7200鏡頭怎樣搭配才能使相機性能發揮到最好?
    尼康D7200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單眼相機,性價比很高,功能很不錯,性能很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非常夠用的機型了。相機首選全幅還是半幅鏡頭?這個是單眼相機本身結構和原理導致的,即便是原廠鏡頭,也有一些是容易出現跑焦的。出現呢跑焦的問題,需要校正,尼康D7200具備對焦微調功能。對於佳能尼康來說,使用騰龍、適馬等副廠鏡頭,確實容易出現跑焦的問題。而且有些鏡頭和機身的跑焦問題,甚至是無法校正和解決的。3,對於D7200來說,其實推薦購買18140套頭的套機。
  • 李暉話器材|這幾種新穎的相機附件你用過嗎?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數位相機都有視頻拍攝功能,也有很多視頻工作者使用相機來進行視頻拍攝任務。比如佳能EOS 5D系列、松下GH系列,以及索尼a7系列。和傳統的攝像機相比,用單眼相機或者無反相機拍攝視頻更加經濟,初期的投入要少一些。同時,用相機拍攝的視頻更容易實現如電影鏡頭一樣的淺景深效果,也比較適合從攝影領域轉到攝像領域的視頻拍攝新手。
  • 【攝影地理-觀點】2015年最值得買的相機和鏡頭大盤點
    D810配備的這塊感光元件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具備尺寸更大的光電二極體,也成為了首款原生ISO能夠達到ISO64的數碼單眼相機。除了感光元件之外,尼康D810配備的51點自動對焦系統也源於旗艦級數碼單眼相機D4S,在D800/D800E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對焦性能。
  • 你的副廠鏡頭跑焦嗎?
    隨著技術的發展,副廠鏡頭的素質越來越高,某些廠家新出的鏡頭甚至能和原廠頂級鏡頭一較高下。跑焦這個問題怎麼說呢,好像一直是副廠鏡頭永遠的痛,也是很多人棄副從原的重要原因。(這一段怎麼那麼像中央10臺的走進科學呢?)
  • 適馬I系列鏡頭簡介(補全和更正)
    — — — —本文屬於話題:鏡頭、適馬今天晚上(12月1日),適馬正式發布C 24/3.5 DG DN、C 35/2 DG DN、C 65/2 DG DN共產品概述根據適馬的官方介紹,「I」系列不獨立於已有的Art、Sports、Contemporary系列產品線,而是在它們之下的一個概念 —— 嗯,以後可能會有Art產品線的「I」系列鏡頭。如何理解「I」呢?
  • 如何科學選擇數位相機——全畫幅微單
    不過近幾年索尼的鏡頭設計有所進步,也開始注重鏡頭整體的尺寸和重量控制,出了一批不錯的鏡頭。當然,索尼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量的副廠頭,副廠讓沒有光學積累的索尼竟然成為了目前為止微單鏡頭最豐富,選擇最多樣化的品牌。不過副廠往往在對焦速度和防抖上都不如原廠,而且高逼格的蔡司藍標和大G紅標可能是一些用戶的剛需,請按需選擇。入門狗頭,基本上是套機的標配。
  • TOKINA圖麗鏡頭的膠捲手動時代
    《X戰警:逆轉未來》一樣,數碼技術殺死了一位又一位「相機英雄」,無論這位英雄過去多麼偉大,多麼輝煌都只能乖乖躺下。相機品牌越來越少,機型越來越少。然而,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副廠鏡頭廠家的TOKINA品牌卻沒有消失,其廣角變焦鏡頭非常著名,性價比出眾。其實TOKINA是個老品牌,熬過了70年代小廠家倒閉潮,熬過了90年代收購大潮,熬過了數碼時代一直到了現在。
  • 適馬ART 35/1.4 DG HSM鏡頭 (200214)
    EF、F卡口版本可以通過各自品牌的原廠轉接環在RF卡口、Z卡口微單相機上正常使用。E卡口和L卡口版本因為要補齊法蘭距,所以鏡頭尾部會比單反版本長一些。近期,ART 35/1.4(佳能EF)在京東自營上的最低價格為3699元。
  • 準備買相機? 先看看CP+2018新品清單
    如果用戶使用的是K-1,可以付費升級到K-1 Mark II,賓得會更換原相機的主板,以及將外殼的「K-1」刷油漆成「K-1II」,真油漆廠。 適馬:沒有轉接環賺差價 毫無疑問,現在副廠鏡頭一哥絕對是適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