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這個下沉市場崛起的黑馬,雖然最開始假冒偽劣的品牌形象被戲稱過很多次「拼夕夕」,逐漸成為下沉市場最接近的代名詞。
還記得18年暑假熱播綜藝《無限歌謠季》播出,拼多多作為品牌冠名商,熒幕裡到處可以看到這樣一句廣告語「3億人都在用的拼多多」。
不知何時,拼多多從這個看似已經由阿里系與京東兩份天下的電商阿賽道中脫穎而出。
你真的看得懂拼多多嗎,它的崛起是偶然還是必然,今天小編和大家一起從拼多多的5年成長曆程中尋找答案。
07年創始人黃錚從谷歌辭職回國創業,最初創立的遊戲運營公司,上海尋夢,後來在公司內部孵化成功了拼多多,18年就赴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2年時間就飛快上市,拼多多背後做對了什麼?
總結來說,背後有騰訊爸爸的支持,所以最初可以發給朋友或者發給社群的方式不斷產生社交裂變不斷獲客,其次,拼團低價的模式吸引用戶留存產生購買行為,最後一系列籤到抽獎等活動促活,獲得用戶的生命周期更長的價值。
不得不說,拼多多不僅讓很多人對電商賽道已經塵埃落定,難以再有商業機會這一觀點徹底認輸,其在電商運營層面的很多的創新的地方更是讓人看到這家年輕公司的後勁實力。
拼多多首頁與購物詳情頁都會有以橫列滾動提示「某省的某**已經在多少秒之前拼單成功」,且不說是內容上是人工運營或者是編輯,但帶來的用戶感知,對用戶心智的影響確實很大。
再次,拼多多沒有浪費自己從遊戲運營公司開啟的徵途,充分將遊戲的基因再次用到了電商領域,app內的一些小遊戲甚至優秀到可以直接pk掉住專業的小遊戲製作公司。
不僅是基因的原因,黃崢後來的一些講話中也透露出了其真實的思考,不是所有用戶想清楚買什麼才來app,他們可以爭取的還有那些沒有想清楚的用戶。
這時候電商平臺,不僅就像貨架一樣,更像百貨商場,給用戶虛擬的逛街的體驗,把娛樂場景和消費場景融合在一起。
當然,除了一系列優秀的產品運營的手段之外,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用戶,速度令人訝異,還是靠騰訊爸爸的社交圈流量。
隨著用戶量級的增多,邀請好友助力砍價成功這一模式這也成為後來拼多多不斷被詬病的一點。騰訊爸爸也意識到拼多多瘋狂的裂變影響到了微信社交關係鏈形成的最自然的模式。
當然除了拼多多自身努力之外,時代背景也是促成這匹黑馬崛起的必要條件。
10年開始,中國移動手機市場就開始漸漸普及,但是真正普惠到低線城市,讓更多人觸手可及,還是在15年之後,小米發布第一款紅米手機,中國行動網路資費不斷下調,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所代表的在線支付技術足夠成熟。
這部分下沉市場的需求已經亟待爆發出來,拼多多的出現就是將一部分稍低端供應鏈與其所連接,從此形成勢不可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