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的面板工廠再陷虧損,夏普電視難與中國電視競爭?

2021-02-14 OFweek顯示

作者 | 柏穎

來源 | OFweek公眾平臺

歡迎下載OFweek APP查看更多新聞

多年前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投資夏普的先進液晶面板工廠堺顯示器產品,及後2016年更將夏普收購,這一度讓鴻海獲得了諸多讚譽,2017年夏普電視在中國大陸市場發起猛烈攻勢,然而時隔數年堺顯示器公布的2018財年業績顯示虧損284億日元,這對於鴻海旗下的夏普電視顯然並非利好消息。

鴻海以代工業務起家,並做到了全球代工行業老大,其主要依靠嚴格控制成本取得盈利,然而近幾年來其最大的客戶蘋果不斷壓縮代工成本,讓本來盈利就只有幾個百分點的它備受壓力,因此一直都在嘗試轉型。

2016年成功收購夏普為鴻海發展自有品牌業務提供了契機,就此鴻海在電視市場發起了猛烈攻勢,2017年初夏普電視降價三成,在中國大陸市場向中國電視企業發起了猛烈攻勢,2017年上半年夏普電視一度躋身全球電視市場前四名,而中國大陸的海信電視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為夏普電視提供強力支持的正是堺顯示器工廠,堺顯示器當初投產的10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為全球第一條10代線,直到2017年底京東方的10.5代線投產才超越了堺顯示器,憑藉領先的技術優勢以及夏普電視之前積累的品牌聲譽,夏普電視迅猛發展。

夏普電視的迅猛發展一度讓中國電視企業頗為擔憂,畢竟相比起鴻海所擁有的從上遊的面板到組裝製造,鴻海都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中國大陸的電視企業當中除了TCL擁有類似的一條龍產業鏈之外,其他電視企業均缺乏這種實力,不過近兩年來的發展卻顯示出夏普電視後勁不足。

鴻海強力推動夏普電視的發展,在2017年下半年就已顯示出來,同年三季度鴻海的淨利潤同比大跌39%,湊巧的是這一年下半年夏普電視的攻勢放緩,而海信電視的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最終2017年全年海信電視保持了之前多年的全球電視第四的位置,而夏普電視雖然出貨量暴增但只是位居第七名,與2017年上半年的排名下滑了數個名次。

2017年下半年的轉變已顯示出鴻海無法忍耐在電視市場的持續投入,畢竟中國電視企業忍受低利潤已很多年,據悉當年中國電視行業的淨利潤率只有1.5%,較鴻海的淨利潤率更低,這凸顯出中國電視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攜夏普電視在中國大陸市場再度發力的鴻海自然也因此業績受損。

2018年夏普電視雖然沒有再發動猛烈的價格戰,不過鴻海同時也在支持諾基亞手機業務,其與HMD公司結成了一個利益同盟推動諾基亞手機的發展,據報導至負責諾基亞手機設計與製造的富智康2018年虧損8.57億美元,而母公司鴻海2018年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近7%,顯示出鴻海在同時發展多項品牌業務之下正承受著較大的財務壓力。

在此時,鴻海旗下的堺顯示器從2017年的盈利轉變為虧損,無疑凸顯出它在發展夏普電視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有報導指鴻海縮減了在美國的液晶面板工廠投資規模,從原計劃的建設10.5代線變更為建設6代線,其在中國廣州的10.5代線也將延期,這些消息無不顯示出在夏普電視發展遇阻的情況下,其面板工廠建設計劃也不得不作出改變。

導致這種改變自然與中國大陸電視行業以及面板行業的發展有關。中國電視行業價格戰依然在持續,小米憑藉價格優勢已在國內市場取得第一名,傳統電視企業海信、創維等開始轉戰OLED電視,海信近期還與中國臺灣面板企業合作推出miniLED電視;在面板市場,由於京東方的10.5代線已投產,後續還有新的生產線投產,TCL的華星光電也有一條11代線投產,液晶面板產能過剩已是定局,面板價格正持續大幅下跌。

擁有產業鏈的富士康已不再具優勢,夏普電視似乎已難以應對中國大陸電視企業的競爭,TCL電視的出貨量已超越LG成為全球第二大電視企業,創維已成為中國大陸OLED電視第一名,海信在全球電視行業第四的位置依然穩固,面對這種局面鴻海又該如何推動夏普電視的發展呢?

相關焦點

  • 夏普賣身富士康(鴻海),對國產電視是好是壞?
    夏普前段時間被鴻海收購一事塵埃落定,雖然夏普出現大批員工離職以及未來要面對與鴻海的整合等多方挑戰,但根據群智諮詢數據,到2018年,「鴻海+夏普」在全球面板業的產能份額佔比將達到18.6%,躍升行業第一位,高於三星的17.8%、LGD的18.2%和京東方的16.2%。
  • 夏普重回破產邊緣?傳出售總部大樓關閉電視工廠!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巨虧之下,夏普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由於中國彩電品牌加速進軍國際彩電市場,中日韓三國彩電企業今年將呈現更為激烈的市場爭奪,價格大戰在所難免,今年夏普可能徹底改革液晶電視和太陽能面板等虧損業務,如效法東芝、松下等日系彩電品牌大規模撤出全球彩電市場,以避開中韓企業競爭鋒芒,縮小企業虧損。
  • 為什麼日本懼怕鴻海收購夏普?
    目前全球的液晶面板市場主要是在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和日本之間競爭,在產量方面日本落後前三個經濟體,在技術上日本則和韓國居於領先地位,因此如果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就可能導致日本剩下的技術優勢部分喪失
  • 鴻海/夏普投資設廠 威脅京東方等國企!
    該工廠預計在2019年建成,建成後可以生產8K超高清(UHD)液晶面板及相關後段產品,預計年產值超過920億元,同時還可帶動上下遊上千億元的產業鏈。其實,這是鴻海收購夏普後,將日本技術與中國市場相結合的自救之舉,對於現在處於優勢地位的京東方來說,鴻海/夏普在國內投資設廠很難撼動京東方現在的市場地位。
  • 夏普面板斷供,三星和LG進入「蜜月期」,三星電視暫用LG液晶屏!
    眾所周知,三星和LG兩家公司在電視市場上一直是重要的競爭對手,雙方的競爭也十分激烈。
  • 鴻海欲收購夏普,日本為什麼「不高興」?
    後來由於液晶面板價格下跌導致利潤微薄甚至出現虧損而導致Philips逐步減持合資公司的股份,2008年該合資公司改名LG display,2009年初LG display發表聲明指Philips方面已經售出全部股份。
  • 海信與鴻海的夏普之戰
    因為韓元大幅貶值,韓國的面板更具價格優勢,三星、LG等企業順勢加大投資,一舉衝上了顯示產業的高地。 格局的變化,使夏普陷入了惡性循環。奄奄一息的夏普,讓郭臺銘在上述的收購談判中勝券在握。 幾年之後,夏普陷入了崩潰的邊緣。2014財年夏普曝出2223億日元的巨額虧損,訴訟、債務更是多到數不過來。
  • 群創模式再起 傳將代工夏普電視
    近期市場傳出群創最快在第2季就將為夏普代工生產液晶電視,這也是群創重回整機製造業務的第一炮。今年夏普全力衝刺品牌電視銷售,夏普、群創攜手,可望挹注群創今年營收、獲利成長。群創營收在2011年突破5,000億元達到高峰,受到面板價格下跌的影響,近年來營收都是衰退的狀況。群創董事長王志超去年首度宣示,要找回群創模式,透過強化垂直整合來加值。
  • 三星被鴻海」斷貨」半年,終於等到LGD面板來救援
    ,只好打破慣例,低頭向競爭對手的南韓樂金顯示器(LG Display)洽談採購LCD電視面板。報導指出,樂金顯示器位於南韓京畿道坡州市的P7與P8面板工廠,將從7月起為三星高階電視生產其專用的40吋與60吋電視面板。南韓1位匿名業界人士說:「過去6個月雙方已經洽談了合約條件,包括生產時程,最近終於達成協議。」
  • 關於夏普要出售電視業務的消息已經被夏普官方闢謠:嚴重失實
    近段時間以來,關於夏普要出售電視業務的消息滿天飛,這也不禁讓人好奇,百年夏普這是又要易主了?眼瞅著輿論越吵越熱,當事人夏普也終於發聲,駁斥了這一觀點。4月15日,夏普中國發布聲明稱、:「近日有關於「富士康與國內某電視機品牌展開了秘密洽談,期望它們能夠全面接手夏普電視。」等不實信息在網絡流傳。針對此事件,我們在此聲明:此觀點無任何依據,嚴重失實。」
  • 郭臺銘:鴻海將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家電
    郭臺銘:鴻海將在全球建工廠銷售夏普家電上周,中國反壟斷部門已經批准了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對日本夏普集團的收購
  • 夏普:液晶帝國的失落與回歸
    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之後,全球的面板市場都陷入不景氣,日本雖然當時處於壟斷地位,但依舊面臨虧損。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個人電腦用液晶面板市場的微薄利潤,已經無法符合夏普的目標,町田勝彥轉而發展電視領域這一新市場,為夏普尋找新的方向。
  • 夏普電視缺陷被用戶起訴,SHARP牌家電巨輪要沉了?
    被邊緣化的SHARP家電 在夏普與鴻海達成收購協議之後,外界對夏普談論最多的,是OLED手機面板的開發和量產計劃,是鴻海絕對控股下的夏普,未來將如何為蘋果的OLED屏幕手機供應面板。 但是現在,夏普最大的營業收入來源,是中國市場。從2014財年開始,中國已是夏普公司第一大營業收入來源市場,來自中國的營收比重為40.9%,來自日本的營收比重34.8%。 夏普在中國的業務,一是家電產品,二是面板產品。
  • 夏普給鴻海帶來哪些改變?
    隨後新東家對這家百年老店重新注資,不僅保留了夏普的品牌,更是以其技術為軸心,慢慢向自家產業滲透,鴻海高層甚至不惜一切代價幫助夏普清理庫存。他們以極低廉的價格銷售70寸和60寸高清彩電,跑到湖南電視臺做起了樸實廣告,要知道這對於一貫保持低調的鴻海來講,實在是不小的突破。事實上,自鴻海收購夏普以來,圍繞在這家巨型代工廠的猜想從來沒有中斷過,業界忌憚夏普百年的技術沉澱和鴻海數十年的資本積累。
  • 鴻海併購夏普挑戰及格局變化分析
    群智諮詢副總經理李亞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鴻海收購夏普後,將加快「眼球計劃」的落地,從而改寫全球面板業的競爭版圖。十年前,中國臺灣與韓國的面板產能相當。不過,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臺灣面板業很少新增投資,而韓國的三星、LGD則在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上不斷發力。加上中國大陸面板業迅速崛起,日本、中國臺灣的面板業日漸處於弱勢,如今鴻海收購夏普,中國臺灣與日本的面板龍頭企業結合,全球面板業的競爭版圖將被改寫。
  • 鴻海擬攜手夏普在大陸建設第11代液晶面板廠,最快2019年實現量產
  • 見證了日本製造業衰落史的夏普 日本電視工廠關閉了
    據相關媒體報導,12月21日,夏普終止了位於栃木縣矢板市的生產電視的工廠生產,今後,栃木工廠將作為夏普的物流和保修服務的據點,其中員工約600餘人的多數將配置到大阪府堺市和千葉市內等,還有170人將會離職。
  • 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夏普等面板廠將全面接手三星LCD訂單;三星越南工廠1名工人感染新冠病毒,有44人被隔離
    >鴻海集團旗下群創、夏普等面板廠將全面接手三星LCD訂單 南韓三星顯示器今年底全面停止LCD面板生產,因應自家品牌電視、平板等產品對LCD需求仍強,三星決定將自家品牌產品LCD訂單全數交由夏普、群創等鴻海集團承攬。
  • 創五十年歷史最慘記錄,夏普日本總裁謝罪下課
    夏普公司位於大阪的總部因出售,遷移至兩家合營的堺市工廠附近。 此外,當初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曾對外稱不裁員,但在龐大的虧損壓力下,頻頻傳出鴻海將給夏普下一劑猛藥,計劃在全球範圍裁員7000人。 在業內分析人士看來,夏普消費家電等邊緣性業務最可能首當其衝。
  • 鴻海電視機產能轉移越南,群創電視產能搬回臺灣
    代理董事長呂芳銘今天表示,鴻海結合轉投資夏普(Sharp)在全球5G專利布局位居世界第8,8K超高畫質專利排名第5。鴻海集團持續在土城總部展示45周年歷史回顧暨創新科技展,今天下午邀請部分媒體參觀,由呂芳銘出面解說。呂芳銘引述資料指出,鴻海整合夏普在8K相關專利排名世界第5;全球5G專利數則達713案,佔比約6%,排名世界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