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谷歌旗下 Nest 公司在舊金山舉行發布會,發布了新款 Nest Protect 煙霧報警器和 安全攝像頭 Nest Cam。
Nest 作為谷歌在智能家居領域壓下的寶,在過去的一年內並沒有太多的新動作,此次發布的安全攝像頭在智能家居行業走的也只能算作是常規路線。就在外界對Nest的研發進展產生質疑的時候,此次與新產品同時更新的 Nest 應用或比產品本身的意義更加深遠。
此前,Nest恆溫器和攝像系統分別由不同的應用進行控制;此次Nest發布的新版應用可以實現對溫控器、煙霧探測器和攝像頭的統一控制。這不僅僅意味著用戶只要用一個應用就可以控制多臺智能家居設備,而且這些設備之間可以實現邏輯上的聯動。例如,當新版Nest Protect探測到家裡出現煙霧,它可以打開攝像頭Nest Cam,並關閉家中的供暖系統。
因此,對於整個家居系統而言,新版的應用相當於扮演了一個控制中心的角色。谷歌此舉似乎是對智能家居的入口之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智能家居熱度減退 易用性成問題
據本周矽谷市場研究公司Argus發布的民調顯示,相較於去年,智能家居市場陷入停滯狀態,其中的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產品的實用性不強,消費者往往是以獵奇的心態看待這些智能新品,如智能恆溫器、智能攝像頭、智能燈泡、智能門鎖等,所以往往只有五分鐘熱情。所以如何讓產品更接地氣或是智能家居廠商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
第二,從消費者消費者對於智能家居產品的600多萬條評論和帖子中,Argus發現很大一部分消費者曾經抱怨智能家居產品安裝和使用過程太繁太難。試想一下,如果每一款智能家居產品都要配備自己獨立的應用,就像給每一件傳統家電配備自己的遙控器一樣,是一件讓人很頭疼的事情。而把這些應用整合到一起或許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就像配備一個萬能遙控器一樣。
不論如何,統一控制中心恐怕是智能家居系統在普及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問題。
用統一應用解決智能家居入口 還是谷歌蘋果之爭
從統一應用的發布我們可以發現Nest的野心絕不僅僅在於製造一些獨立的、可互聯的智能單品,而是在於構建一個完善的生態系統。而這個生態系統將基於某種專門為互聯設備制定的語言。所以,Nest此前在智能家居領域的穩紮穩打就可以理解了。因為在起步階段,行業標準的建立遠比幾個小產品的發布有意義得多。
由此看來,對於統一應用這種解決方案來說,獨立的系統背景可以讓智能家居的開發和推廣都佔據先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智能家居的入口之爭只是android和iOS之爭的一個縮影。
據悉,谷歌正打算推出稱之為「Brillo」的全新物聯網作業系統以及「Weave」通訊協議,後者可以幫助物聯網設備通過無線網絡彼此溝通。同樣的,蘋果也正在這個方向上推動自己的「Homekit」項目。而Nest開放了旗下產品的API,幫助外部開發者控制自己的產品。
目前谷歌和蘋果在智能家居領域的論戰和其它很多領域類似,對於開發者而言,如果採用谷歌的技術,至少可以自由發揮;如果採用蘋果的技術,無疑會被嚴格約束在蘋果自己的生態圈中。
入口高地 當下必爭?
通常,我們在說智能家居入口問題的時候不僅僅希望它是一個信號連通中心,更是一個統一的控制中心。所以一直以來智能家居的入口問題似乎被大家看作是搶佔智能家居市場先機的關鍵問題,各大廠商在這方面也是做出許多嘗試。
從國內市場看,目前主要還是通過路由器、中控主機和平臺接入這三種途徑進行解決。第一種方案只適用於以Wi-Fi 作為通信手段的家居產品,未來智能家居的普及是否會通過Wi-Fi來實現目前還很難說,Ad-hoc, ZigBee等技術在物聯網領域的進展同樣值得關注。
而中控主機通常是傳統電器企業像智能化轉型所採取的方案,主要用於成套的智能家居部署,穩定性較好,但是價格較高。
也有一些新興的智能家居單品廠商採用開放平臺作為家居控制人口。隨著接入的家居單品逐步累積,這些平臺能否成長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也未可知。
但是,不管怎樣,控制中心最終還是基於產品而言的。如果沒有好的產品配合,再強大的中控系統也只是空殼。
就目前智能家居市場的狀況來看,如果廠商們只是單純地為搶佔入口而動作,那麼這樣的局面也未必不會出現。再回到前文中提及的Argus Insights的報告,今年5月,消費者對互聯家居產品的興趣下降了15%,並且目前仍在繼續下降。
一方面,目前推出的家居產品可能並未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另一方面,價格上居高臨下也是智能家居不夠親民的一大因素。比如此次推出的Nest Cam目前定價定價199.99美元,消費者是否認可它所實現的功能值得這個價錢依舊是一個問題。
所以如何提升消費市場的興趣,製造出真正接地氣的產品,或許才是該領域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