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10歲因躋身電視節目《小小廚神》八強,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廚神」。如今,16歲已經是紐約的一名主廚,很多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吃上一口「小廚神」親手做的拉麵。
如果讓華裔混血男孩Josh Reisner觀看《三生三世》裡那段拉麵表演。
他那張稚氣未脫的臉上,一定會露出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
畢竟,作為享譽紐約皇后區的主廚大人,從他手下出來的拉麵,是這樣一幅樸素不炫技的樣子。
華裔少年Josh Reisner,到今年也不過16歲,可他14歲的時候就是世界知名的「廚神」了。
10歲就因躋身電視節目《小小廚神》八強一炮而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廚神,如今在餐廳林立的紐約成為了一名主廚。
Chef,主廚,每個談論到他的人,都鄭重其事地用上了Chef這個詞語。
這個年紀輕輕的主廚,還會在自家美妙的拉麵照片旁,配上段子般的詩句,例如:「空氣中裝滿了秋天,就像我的肚子裡裝滿了拉麵。」
誰也想不到,在課堂上拿著筆認真做摘記的乖學生,下課後就搖身變成掌勺大師傅,慕名而來的顧客每天都絡繹不絕。
每一個遇到的人,Josh都會驕傲地給他們遞上名片。這張印著名字的俏皮小紙片,不僅是身份的證明,更像是對他多年付出的努力的一種認可。
他要讓顧客記住食物味道的同時,記住他的態度,一個主廚對客人的認真態度。
14歲的年紀:
當你在吃雞遊戲中東躲西逃時,他正在超市的食材中精挑細選。
當你還在絞勁腦汁討好同桌時,他已能為家人做出可口的美食。
當你打開王者榮耀挑選英雄時,他選擇成為自己生活中的英雄。
01
飛鳥走獸,皆是盤中餐,出生在一個超級吃貨家庭,一家人都熱愛美食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
Josh的外公外婆是從中國海南和新加坡移民到美國的華人,他也有一個中文名,叫雅順,非常文氣的一個名字。
他的外公更是一個美食發燒友,92歲的高齡還在樂呵呵地給全家人下廚。
在Josh 的腦海裡,「最好吃的就是外公做的海南雞」。
他的父母也愛好美食,對於美食的熱愛以及烹飪天賦應該源自骨子裡遺傳。
Josh與吃貨父親
從小開始,Josh的父母就帶著他混跡在不同風格的餐廳中,嘗遍美食。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遊的,只要能吃的,就帶他去品嘗。
「從來不給他點兒童餐,大人吃什麼,只要他想吃就讓他嘗試。」
打開Josh的Instagram,基本上只有三種類型的照片,食物、做食物、吃食物.
妥妥的饕餮本餮了。
Josh的Instagram中冰山一角的美食
嘗遍各式各樣的食材,訪遍形形色色的飯店。美味的食物刺激著Josh的味蕾,也喚起他這些食物誕生過程的好奇心。
3歲起,Josh起便能清晰記得吃過的食物,一有空就步履蹣跚地想往廚房跑。
媽媽看他那股認真勁兒,便給他報了個兒童烹飪班,關於人生第一個重大的抉擇,就是在那時候發生了。
烹飪班和少年棒球聯盟,該去哪個呢?
後者,可是全美人民都瘋狂熱愛的一項運動啊。可是,在小小的Josh心裡,拿球棒,還不如拿擀麵杖手感更好。
來吧,小小的少年,廚房在招手。
圍著拖到地的圍裙,搖搖晃晃地在廚房遊蕩。人跟灶臺差不多高,卻已經在思考全家人今晚吃什麼?
7歲能熟練搞定墨西哥玉米卷和湯,同時有了自己第一把6英寸的主廚刀。
8歲時,感恩節做火雞的重任就交給他啦。
小男子漢Josh漸漸地接管了家裡的廚房,「他決定家裡的購物清單、決定冰箱裡放什麼,決定晚上吃什麼。」媽媽欣慰又無奈地說著。
至今他仍堅持每周為全家人做兩次晚餐。
烹飪就這樣進入了Josh的生活,可是還沒真正走進過他的心。對於他而言,做菜就是做菜,僅此而已。
直到那次讓他名聲鵲起的比賽。
10歲那年,在培訓班老師的推薦下,信心滿滿的小Josh報名了美國福克斯電視臺《小小廚神》真人秀節目。
站在一群12歲的男孩中間,10歲Josh格外的瘦弱,他依舊搖頭晃腦樂呵呵。
8強照片,左4為Josh
看不見主持人,他努力踮起腳尖,一跳一跳的樣子,萌翻了所有人。
年齡跟閱歷成了Josh的弱勢,不過他沒有氣餒,一切跟預料中一樣,Josh順利進入了8強。
鍋柄太燙,那就用毛巾裹起來,平底鍋太重,那就兩隻手舉著。他稚嫩的臉上流露出著別樣的成熟。
每一種食材都要認真對待,鴨肉要用力剁,橙子要用力擠,氣喘籲籲也要讓食物更美味。
在Josh的巧手之下,一道賣相極佳的咖喱味香橙烤鴨出爐了,小主廚開始認真地介紹這這道菜。
鴨肉與米飯斜著擺放,橙汁平整地擠滿了盤子。巧妙的構圖與有趣的色彩搭配,充分體現了Josh的天賦。
就像評審所說,「橙汁清新自然,渾然天成,技術很到位。」但是……
「但是作為主體的鴨肉卻略微有點老,影響口感。」
當評審說出這句話,整個世界突然寂靜,小Josh眼中閃爍著淚光,雙手交叉口中不斷祈禱。
Josh還是被淘汰了。
其實Josh的烹飪天賦真的不遜色於在場中的任何一位,他只是還沒有理解烹飪對於他的意義。
在關於未來構想的環節,其他孩子赤裸裸得表現出了自己對烹飪的熱愛,他們舉著小提板,意氣飛揚地對著鏡頭,說著未來餐廳的店名、設計、燈光擺設,甚至連開業時間,他們在心裡都有一個準確的數字。
他們將自己的未來與烹飪綁在一起,而10歲的Josh呢?
懵懵懂懂的少年,畫了自己一手捧獎盃一手拿獎金的畫面,而餐館只是在旁邊簡單的勾劃,連名字都取得十分隨意。
本就是偶然的報名,他只視作遊戲,能贏10萬美元的獎金最好。
如果失敗呢?
你能想像一個10歲的孩子對於失敗的反應嗎?
然而當Josh冷靜下來:真的不想再拿廚刀了嗎?
五彩的食材,奇妙的化學反應,熱氣騰騰的香味,真的可以無動於衷嗎?
走出比賽失利的陰霾之後,Josh反而認清了烹飪對於他的重要性,「廚師是我想一輩子的職業。」
而家人也從未放棄過對他的支持。
於他而言母親是最好老師,帶他進入烹飪的大門,而父親則是最聰明的那個人,總是能幫他解決掉成長路上的困惑。
「他是我所能要求的最好的爸爸,總能給我最好的建議,謝謝他在烹飪活動結束後深夜開車接我回家,也謝謝他在我需要有人品嘗醬汁或牛排的時候陪在我身邊。」
而最親愛的妹妹,也一直都在他身邊,他們一起吃美食,一起剪短髮,一起成長。
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02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曲折的,當你認為在直線下落時,可能一個轉折過後,它就開始了攀升。
當小小的愛好,晉升成為人生中的理想時,你真的準備好了為它付出的代價嗎?
Josh開始在課餘時間不斷去實習以磨礪自己的廚藝,少年吃力地舉著與人齊高的魚身,卻笑開了顏。
從著名烹飪學校布魯克林廚房,到頂級拉麵品牌太陽面的拉麵實驗室,再到紐約、邁阿密、夏威夷的葡萄酒與美食節.
到處都是小Josh的身影,他像只嗅覺敏銳的小老鼠,對於美食趨之若鶩。
一次平淡無奇的日本之旅,卻帶來意外之喜。
嘗遍美味之後,日式拉麵的滋味卻留在了Josh心裡,在日本逗留的短短三周裡,Josh吃了30多種拉麵!
Josh在日本品嘗的各式拉麵
與眾多精緻華美的菜式相比,拉麵顯得平淡無奇。
可是這世上有什麼事情能比把平凡的食材做出不平凡的滋味更讓人熱血沸騰的嗎?
在自己的臉書中,他把與拉麵在一起的時間形容為「美好的時光」。
回到紐約以後,Josh似中了拉麵的魔咒,不僅僅是吃,更與拉麵師傅交流、學習,並開始嘗試製作拉麵。
一碗拉麵成為了他的唯一。
細嫩的手指不斷揉搓麵條。
花幾個小時時間,耐心煮一鍋好湯。
在清爽的麵條中加入上好的雞肉。
一碗熱氣騰騰的骨湯拉麵便呈現在少年手中。
隔著屏幕,都能聞到撲鼻的香味,刺激著味蕾。
做完拉麵的Josh,隨手擦一下系在身上的圍裙,便開始託著下巴,看著正在享用美食的客人。他們開心地吃著,他露出了害羞笑容,目光澄澈,別無它物。
Josh做的拉麵不但面本身十分勁道有嚼勁,湯的味道也很有創意,他最經典的一款拉麵是中日結合的。
海鮮醬代替味增底料,豬肉片換成廣式臘腸,最後再鋪上一層麻婆豆腐,味道徹底徵服了美國人。這樣看似簡單的隨手搭,卻是Josh多次嘗試後配出來的。
這樣不斷的努力下,他成功申請到大衛·張經營的百福餐廳的幫廚職位。在兼顧學業的同時,他還需要抽出時間去店裡上班,雖然很忙碌,但是他非常快樂。
在幫廚的過程中,只會埋頭烹飪的Josh也會了觀察,學會花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學會了知微見著。
麵條怎麼揉能更有嚼勁?
骨湯怎麼煮能更加入味?
香料怎麼搭配能更加美味?
一碗小拉麵裡,藏著大學問,Josh想要改變做拉麵的理念。
就算被拉麵主廚盛讚,也只會謙虛一笑。《小小廚神》的失敗,反而讓Josh真正走上了屬於自己的道路。
做出滿意的拉麵也會熱切的拍照,傳上網絡與粉絲分享。他的拉麵與微笑,填飽你胃也溫暖你的心,Josh漸漸成為遠近聞名的「美利堅」小當家。
儘管在Instagram上已經擁有將近6萬粉絲,Josh仍笑著說,沒覺得自己火了,心態仍跟只有幾千粉絲的時候一樣。
嘴角的微笑與謙虛的心態從未改變,說著,還不忘往嘴裡塞吃的。是啊!出名哪有吃自己做出來的美食重要啊!
不再想著立刻開餐廳,不再想著立馬成功。放下好高騖遠的同時,只把當下的事情做好。
嘴上說著不開餐廳,內心卻早已籌划起來。
「但有一天,當我擁有自己的廚房時,我想要做的就是我希望每個在那裡工作的人都能開心地下班回家。我想要一個人們可以得到尊重,但仍然有紀律的工作環境。」
他在井然有序地規劃著自己的夢想。
03
不斷學習的同時,不斷積累經驗。
從ins上追隨著Josh的腳步,我們看到了這個男孩飛速地成長著,學校放假的時間都被他用來去各個餐廳當幫廚。
有的時候為了讓自己更快進步,他還得一邊兼顧著學業一邊在廚房裡忙碌,累得直喊:
「想睡一會但作業還沒寫,有人幫我寫作業嘛……」
疫情期間,不能去拉麵館工作了,Josh也沒有休息,他在不停地嘗試著新菜並孜孜不倦地投餵家人。
「今天成功做了一道中國的清蒸魚,這是我現在最喜歡的菜。」
「母親節快樂,給媽媽做一頓最好的飯,致敬最偉大的VIP!」
「習慣了每天晚上給家人做晚飯。」
與幾年前的自己相比,當初搖頭晃腦的小屁孩變成了有理想的小男子漢,似乎天差地別,也似乎都沒有變。
他還是一門心思想著做廚師並為之奮鬥著。
Josh無疑是幸運的,他早早就找到了自己將要去往的方向,並擁有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支持。
人生本就是看不清的迷途,你要選擇自己熱愛的事業,以之為方向並為之傾盡一切,這才是成長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