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見發布工業級MTE662T固態硬碟:東芝96層3D TLC顆粒

2021-02-14 閃德資訊


·  今  ·  日  ·  資  ·  訊  ·

新技術要進入保守的嵌入式/工業市場往往需要更長時間,因為可應對7天24小時或惡劣環境下,可穩定運行應用程式,可靠性和可預測性是最重要的兩件事,因此在設備中的組件都必須量身定製、並經受嚴格的測試。固態存儲產品製造商創見(Transcend)發布了主打高性能的MTE662T系列固態硬碟新品。創見MTE662T M.2-2280固態硬碟專為嵌入式或「溫和」的工業應用而設計,能夠長時間在0oC至70oC的溫度範圍內工作,可承受5%~95%的非冷凝溼度、2.17G的峰值振動(頻率為10Hz~700 Hz)。創見MTE662T是全球首批針對商業和工業環境的96層3D TLC NVMe固態硬碟。採用東芝的96層BiCS4 3D TLC存儲顆粒,提供256GB、512GB、1TB容量選項,搭載尚未公開的8通道高端主控,支持NVMe 1.3、基於LDPC的ECC糾錯、自帶DRAM緩存。性能方面,創見MTE662T最高3400MB/s的順序讀取、2300MB/s的順序寫入(pSLC緩存未耗盡時),並提供340k IOPS和355k IOPS的隨機讀/寫性能。耐用性和可靠性方面,創見為MTE662T系列 NVMe固態硬碟提供三年有限質保(寫入量550~2200TBW),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MTBF)為300萬小時。創見計劃在2月份開始銷售MTE662T固態硬碟,具體售價降按照採購量和其它因素而定。

如何星標閃德


路過別光看,點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創見發布無DRAM固態硬碟,搭載96層3D NAND技術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SUBSCRIBE to US近日,創見推出工業用96層3D NAND DRAM-less
  • 什麼是TLC、QLC快閃記憶體?qlc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qlc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1、壽命  東芝稱QLC NAND擁有多達1000次的擦寫循環,可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壽命相比擬。如果真是這樣的話,QLC SSD一定具有市場。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在未來的三五年之內,都很難寫壞它。
  • 淺談固態硬碟前生今生與未來
    2006年3月,三星率先發布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 2007年1月,SanDisk公司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3月又發布了2.5寸32GB型號。2007年6月,東芝推出了其第一款120GB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2008年9月,憶正MemoRight SSD的正式發布,標誌著中國企業加速進軍固態硬碟行業。
  • 【推仔說新聞】美光發布96層堆疊TLC固態硬碟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在整個快閃記憶體顆粒市場供過於求的局面下,固態硬碟的售價已經歸於理性,並且隨著製造技術的不斷更新,更多堆疊的顆粒也在不斷進入市場。
  • 東芝首款3D-NAND固態硬碟開箱及測試
    一直以來東芝將重心放在OEM領域,對傳統的零售領域鮮有顧及,其他品牌早已鋪貨3D-NAND固態時,東芝終於發布了其零售版第一款3D-NAND
  • 2020年96層堆疊SSD導購指南
    其中三星96層顆粒的傳輸帶寬為1400Mbps,美光與海力士的96層顆粒傳輸帶寬為1200Mbps,東芝與閃迪的96層顆粒傳輸帶寬為800Mbps,而上一代東芝64層堆疊顆粒的傳輸帶寬則只有最高533Mbps。當然顆粒並不能決定SSD的最終性能,還得由主控性能、緩存配置、固件編寫水平來綜合決定。
  • 穩坐高端 鎧俠(原東芝存儲)EXCERIA PLUS固態硬碟評測
    而在DIY硬體不斷升級過程中,硬碟作為用戶感知最深的硬體產品之一,其速度表現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你的電腦是否流暢。特別是在NVMe PCIe協議的固態硬碟普及後,大家對於固態硬碟的速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本站收到鎧俠EXCERIA PLUS系列固態硬碟,說到鎧俠,其實它是快閃記憶體領域的龍頭東芝存儲改名而來。
  • 美光1100升級為1300,加入96層TLC
    全新的1300 SATA SSD是Mircon首款基於96層3D TLC存儲顆粒的SSD,採用SATA3 6Gbps速率,最低容量256G,最高
  • 解毒 | 浦科特3D TLC首秀!M9Pe固態硬碟評測
    而M9Pe就是浦科特第一款採用了東芝3D V-NAND的產品。在存儲顆粒方面,我拿到的這款是512GB的型號,裝備了四顆東芝3D TLC顆粒,搭配1GB的DRAM緩存,和960EVO、760P等產品屬於同一級別。
  • 高容快閃記憶體發力:新版東芝TR200 480G固態硬碟測評
    固態硬碟所使用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是由晶圓上取下的一到多顆小晶粒組成的,每顆小晶粒的容量間接影響了固態硬碟的容量。64層堆疊技術也在發展和進步,主要表現就是單個快閃記憶體晶粒的容量從256Gb翻倍提升至512Gb。
  • 96層3D NAND量產在即,群聯控制晶片做了哪些準備
    目前NAND Flash晶片已經進入64層TLC時代,展望2019年,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等業者都將進一步推出96層QLC顆粒。 為了因應即將量產的新一代NAND Flash規格特性,控制器業者群聯已備妥對應的解決方案。
  • 三星量產第五代96層堆疊3D快閃記憶體:TB SSD這下該普及了
    西數(和東芝)的BiCS4技術採用96層堆疊設計,可用來製造TLC、QLC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 西數和東芝去年還曾經宣布過單Die容量768Gb(96GB)的BiCS3 64層堆疊3D QLC快閃記憶體顆粒,很可能會在96層QLC之前上市。
  • 華儲2.5寸SATA 固態硬碟測評
    最近存工作文件的機械硬碟壞了,一直在找合適的固態硬碟進行替換。看來看去,發現現在固態硬碟品牌真的很好,眼睛都挑花了。
  • 【八測】吃一波96層的紅利!浦科特M9PEY+ 512G拆解評測
    從年初NAND與DRAM價格出現暴跌開始,內存與固態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先是QLC開始鋪設市場,其後是3D NAND繼續堆疊容量,再是中國國產固態打入市場。可以說,固態硬碟又重新回到科技主掌曲調的時代裡。    而就在今年下半年,東芝推出了全新96層3D NAND顆粒,那麼浦科特也順勢推出了全新的M9P+系列。那麼全新M9P+表現如何呢?
  • QLC顆粒怎麼樣?固態硬碟QLC、SLC、MLC、TLC顆粒區別對比知識
    如今,固態硬碟的發展迅速,技術也逐步成熟,對於選購固態硬碟不再只是容量選擇的那麼簡單,更多人群更在意的是性能與顆粒類型,而對於SSD顆粒類型,相信不少用戶對
  • 頂級玩家的必備SSD,東芝RD500 NVMe固態硬碟評測,這手剁得值
    作為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發明者,東芝一直在行業裡佔據領先地位。而在今年暑期,東芝存儲針對消費級市場推出了兩款新品固態硬碟,分別為RC500和RD500,其中RC500走的是中端主流高性價比路線,而RD500則是旗艦產品主打極致性能,兩者都採用了東芝先進的96層BiCS FLASH 3D技術。
  • 東芝發布全新TR200系列固態硬碟
    東芝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將在零售市場推出TR200 SATA固態硬碟(SSD)系列。
  • 東芝RC100性能全面解析,NVMe固態硬碟究竟強勢在哪裡?
    M.2 NVMe作為新興的固態硬碟接口,在很多朋友眼中依然是非常神秘的,但這並不影響NVMe固態硬碟的快速普及。就在上個月,東芝正式發布了主流級普及型NVMe固態硬碟——RC100。 RC100創新性地使用了主控、快閃記憶體融合封裝技術,只需一顆晶片就可實現最高480GB存儲容量。
  • 小知識 固態硬碟選購示例,升級win10好幫手
    購買的方式一般都會選擇直接去市場或者找找馬雲和奶茶東。想想我基本都是找後面兩位,因為這已經成為習慣。 1. 三星850evo 上市2014年底PCB板正面總共有2顆快閃記憶體顆粒和1顆緩存晶片、1顆主控晶片,背面還有2顆快閃記憶體顆粒,全部由三星自主研製,獨家的技術也是三星SSD品質的保證。唯一有些糾結的是850evo和850pro均使用tlc顆粒,官方稱3bit-mlc.
  • 美光發布首款採用96層TLC 3D NAND的1300系列SATA SSD
    全新的1300 SATA SSD是美光首款基於96層TLC 3D NAND的SSD,SATA 6Gbps接口,容量提供256GB-2TB,分別是M.2和2.5英寸規格形態。更重要的是美光1300系列SSD採用最新的96層3D NAND,更低的成本將加快縮小與HDD的價格差距,主打高性價比,引領PC客戶端由HDD向SSD存儲轉移。隨著原廠96層3D NAND產出的不斷擴大,2019年三星、東芝、威騰電子、美光等基於新技術的SSD、UFS、Micro SD等產品集體發布,並推動快閃記憶體產品容量向1TB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