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 被大公司優化的中年人

2021-02-18 財經雜誌

那些被優化的人驚訝地發現,人生的中年撞上了公司的中年,自己不再被網際網路需要了。

《財經》記者 黎詩韻 | 文

宋瑋 | 編輯

隨著騰訊、百度、京東的「末位淘汰」、 「幹部年輕化」運動,一批職場中年人被「優化」了。

他們的年齡在35-50歲之間,他們看上去依然容貌年輕、身強力壯,但在公司很多90後眼裡,他們已經算「中年人」了。

這批中年人不受歡迎的程度在過去是罕見的。一位34歲的騰訊高級產品經理說,她在2011年進入騰訊時,面試她的GM(總經理)就說,騰訊要對中層動刀,但過去了八年,這把刀才落下來。

他們開始被認為「霸佔」管理崗多年、業務不精又擅長辦公室政治。對於騰訊,很難講是組織架構調整影響了這群人,還是他們構成了這輪調整的原因。對於京東,情況緩和得多,更多是出於縮減成本和提高組織活性的原因,一些高管被動離開了。

某種意義上,這是中國網際網路大公司經歷二十年發展的第一次大規模收縮。在網際網路紅利漸頹、增長變緩的背景下,大公司和早年加入公司的年輕人一起邁入了中年。組織問題開始浮出水面。

和下崗工人不一樣,這些被優化的員工中許多人已經實現了財務的富足,不再為具體的生活壓力擔憂。所以有人會認為「他們完全沒有什麼好同情的」。

網際網路是一個天才效應特別明顯的行業,也是一個特別殘酷的行業。年輕時他們為所在公司的使命而奮鬥,而人到中年,他們突然發現公司不再需要「純管理人才」了,他們個人的meaning開始變得模糊,似乎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

中國最頂尖網際網路公司的光環和薪水,很多人奮力要實現的人生樣本,在一瞬間戛然而止。

「HR找我談話了,」一位騰訊總監給朋友發消息,「我降了兩級,不當leader了。」這位總監不過30來歲。來自朋友的反饋不是安慰,而是調侃——「這是公司大勢所趨,你以為能上能下是開玩笑的?」

此前公司沒這麼做過。騰訊很早就引入了針對各層級員工的末位10%淘汰機制,但至少就管理層而言,這一政策並未真正落實。很多人並沒當回事。

自去年9月30日,騰訊進行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末位淘汰制度被重新強調。11月,騰訊總裁劉熾平說,接下來一年內,有10%不再勝任的管理幹部要退。「尤其在中幹這個領域,我們幾個月之內很快地會完成10%的目標。」

騰訊的管理層分為高層、中幹和基幹,高層為總辦、VP級,中幹為總經理、副總經理、助理總經理級,基幹包括總監、組長級等。騰訊總辦共14人,各BG的VP20多人,這些算公司級領導。各部門中幹,在200人左右,屬於中層領導。基層管理幹部,管理的團隊大一點的是總監,小一點的則為組長。

馬化騰曾向總辦同事提問,「騰訊一兩千個總監級幹部裡,30歲以下的有多少?」答案是不到十人。

「很多人以為』能上能下』只是別人的事,等真正輪到自己頭上時,發現公司這回是玩真的了。」上述騰訊前總監稱。

「突然」、「不適應」是很多員工提及這一調整會說到的詞語。對於京東管理層Crystal來說也是這樣,今年2月——就在騰訊提及時間過去不久,京東也表示要對10%副總裁級別以上的高管進行優化。

Crystal說,京東高管基本在P10以上,35至40歲之間。「京東幾乎不裁員,如果你做得不好,就把你換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老劉對自己招進來的人和為京東出過力的人是比較寬厚的,你只要不太過分,實在不行我把你換個崗位。」Crystal說。

一位騰訊前HR這樣來解釋騰訊的寬容, 「太nice了。」比如一位騰訊早期運營商業務的負責人,會由於原來BG萎縮,轉去別的BG做行政甚至HR。

「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能力素質模型。但他們會說那沒關係,我給你機會。給他找一個坑養起來了。」上述騰訊前HR說。

「環境好,自然會寬容一些,但是今年大家壓力都很大,不開刀怎麼辦呢?」Crystal說。

中國的網際網路大公司百度、阿里、騰訊等至今已發展近20年,不少受訪者認為,這是一個產品輪替的周期。在更年輕的頭條、滴滴、快手衝擊下,網際網路大公司面臨更多危機。或許沒有力氣向以前一樣承載所有人前進,必須得剝落一部分人。

Crystal說,離開的人首先是價值觀不匹配,其次才是業務能力跟不上,「價值觀這種東西其實就是在一起做事的人一個共同的想法和信仰。」她說,方法論只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該怎麼樣老闆心裡是有數的。

價值觀的考核在這次大規模調整中被強調,價值觀考核和工作能力考核往往五五開。如今價值觀體系也在騰訊、京東這輪調整中顯現出來。

不同於管理層的明面考核,在基層員工中騰訊通過收緊政策清理了一批人。

「比如申報早班(7點上班)有50塊補助,夜班是150塊,這些人凌晨5點開始工作,一直申請夜班,這次被勸退了。」他說,該部門陸陸續續通過各種方式把員工從400多人減到了300多人,headcount也卡死了,只出不進。

「如果加班費這事都能開人,那這個部門一半以上的人都要被開掉。」他說。


一位騰訊中層對《財經》記者表示,騰訊求穩,很少空降幹部,大多數管理層都是內部提拔的。他們大學畢業,零幾年開始就進入騰訊,十幾年中,見證騰訊由一家不知名的即時通訊公司成長為中國前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之一,並享受了這一紅利帶來的名望及財富。

不少人提到中基層幹部的散漫,這或許與年齡、或者位置太舒服有關,「都是有能力的,只不過是長期的養尊處優,沒有動力,沒有拼勁,喪失了對成功的渴望。」 在騰訊工作十年以上的總監陳銳評價。

一位騰訊體育的資深員工對《財經》說,他看著騰訊在一步步擴張業務的過程中,新上任的領導把舊領導的部下一個個幹掉,前者有時候會對ppt、朋友圈格外在意。

某次,他與新領導溝通一個活動,對方只強調「你弄了我好發朋友圈」,後來領導給一位人脈精通的秘書發紅包,讓其幫忙轉發朋友圈。

上述騰訊體育的資深員工說,新領導提拔了原來的手下當組長。有一次組長去NBA現場指導工作,看到球員投了三分球,轉頭問身邊的人為什麼不是四分球,有沒有四分線,「不懂業務到這個程度。」上述員工很不解。後來那個組裡7、8個人走得只剩下1個人了。

陳銳是一位在騰訊工作十年以上的員工,他看到一些卡在中層的領導,「你拍著桌子罵他,他們也不願意做一些決策和決定。」他認為這種不作為非常普遍,「領導工作投入度之低,使得某一個業務還沒到拼資源、拼內勁的時候就已經敗了。」

《財經》採訪的幾乎所有員工,從中幹級別的總經理、工作超10年的基礎管理層、升到最高等級的基礎員工、再到公司HR……都盼望這群人離開。很難講是他們構成了組織的難題,還是組織帶來了他們的問題,又或者說兩者互為因果。

在原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金融前HRVP唐智暉看來,在任何時代,組織進化、幹部年輕化都有助於保持企業活力。

在從人性上來講,每個人都有舒適區和懈怠期,成長型思維的人從來不會老去, 「 企業要創造一個讓停止成長的固定型思維人群無法停留的生態環境和組織機制,去激活它,讓成長型思維的人才如魚得水,人才配置自然流動,這就是未來的組織形態:刻意成長型組織(DDO組織)。」

有報導顯示,矽谷也在倡導年輕化。據美國知名調查機構 PayScale 數據顯示,在矽谷的公司中,蘋果員工的平均年齡是 31 歲,Google 和特斯拉是 30 歲,Facebook 和 LinkedIn 是 29 歲。

管理層的年輕度反映了組織的活性。最近五年,阿里進行了十多次組織架構調整,小調整更是不計其數,每次都與人才戰略相關。據阿里財報,截止2018年9月份,阿里資深總監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員中,「80後」佔到14%;管理幹部和技術骨幹中,「80後」已經佔到80%,「90後」管理者已超過1400人,佔管理者總數的5%。

優勝劣汰在阿里來得更早、更明顯。阿里內部實行「2-7-1」績效淘汰制度,阿里很少降職,只辭退。優質、普通、淘汰或準備淘汰員工分別佔20%、70%、 10%,對應考核3.75及以上為優秀,3.5為及格,3.25為不合格。如果員工拿到一次3.25,則意味著拿不到年終獎,進入3-6個月的調整期。如果兩次,會直接辭退。

為了不被優化,很多人都會非常努力。「這是一種強烈的欲望,人們容易缺失安全感,更容易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樣抓住某種信仰。」 在這裡沒有男女之分,要像男人一樣打仗。螞蟻金服前員工Kelly說。

她看到有位女同事入職第一天還很端莊,幾個月過去前面的頭髮掉得沒多少了。「姿態優雅是不存在的,焦慮是普遍的情緒。」Kelly的小孩只有幾個月大,每天出門工作前,孩子都在睡覺。晚上回到家,孩子還在睡覺,「照顧孩子是不可能的。」

Kelly說,阿里人身上寫滿了求生欲,但2019年之前,這種求生欲她很少在其他同年齡的網際網路公司身上看到。

那些經歷調整的人有幾個選擇,被HR約談後,他們可以選擇離開,或者降職留下,更高級別的元老可以轉任顧問。

外部世界比他們想像的要殘酷得多,高端獵頭靜怡說,她不久前收到過不少大公司出來的人的簡歷,但她「看都沒看」,「這是浪費時間,我的客戶為什麼會接受一個被淘汰的人?

Kelly說,很多管理者的能力都是為了適應這家公司,沒有普適性,一旦離開了平臺,就什麼都不是。

「平臺缺少了你,馬上能找到一個人填補上去,而你一旦離開了平臺,就會發現很難再複製以往的成功。」獵頭Mark說。

一位離開的騰訊員工曾寫文,描述員工如何成為了大公司的螺絲釘——每個人手上分到一小塊工作,不斷地重複著這個工作,成為這個小模塊的「專家」。

「負責個性化皮膚的,可能幾年內都在鑽研怎麼把更多皮膚賣出去;寫文案的,長年累月地追著微博熱點寫文章;做渠道運營的,風雨無阻地盯著各個渠道把自己的廣告上線……」

每個產品經理電腦上都躺著十幾份寫好的需求文檔,在等候著漫長的項目排期,等排期終於到的時候,有的需求已經不再適用。而能夠安心寫代碼、寫需求的時間,算下來可能沒有20%。「但工作還是要完成的,於是就只好加班加班,成為了網際網路行業的一大特色。」上述員工說。

網際網路大公司裡,HR在設計個人發展體系的時候,給每個人都提供了兩種路徑,一個是專業能力晉級,一個是管理職能晉升。

在專業能力通道上,一步步成為高級產品經理、高級工程師,專家。在管理通道上,就是組長、總監、中乾等。但目前看來,管理經驗和基層工作替代性高,只有技術骨幹人到中年才有一定安全感。

有獵頭介紹,市場上最吃香的恰恰是85年左右的核心技術負責人,這些人是公司運轉的關鍵零部件,也是獵頭最想挖、最難挖的「好人」。

獵頭名單上第二吃香的是畢業沒幾年的90後,這些人性價比高,是幹活的主力。不過90后里也要分類,女生沒結婚前和男生公平競爭,一旦結了婚競爭力急劇下降。

最尷尬的是35歲以上、退出技術一線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哪裡都不缺,缺的永遠是真正幹活的」。這與被優化人的窘境反向契合。

離開阿里之後,張偉最直接的感受是,「離開平臺什麼都沒了。」他40來歲,去找工作,對方說,「你很厲害,但你不是我想要的。」

離開後不久,張偉看到他以前在中興同事跳樓的新聞。那位員工是從26樓跳下來,墜落在了遮雨棚裡,那是他過去和同事吃完飯常發呆的地方。更讓他驚心的是,他和那位同事一樣,有兩個孩子、要還兩套房貸。「他的焦慮再次降臨在我身上。」

張偉反思自己沒有利用好大公司的資源,只是做了手裡的工作,「要把企業的厲害轉變成自己的生產力。」他說。每次見到年輕的學弟學妹,他都要勸告對方,千萬不要把公司工作當作自己的一切。

網際網路巨頭公司某事業群的總經理級別中幹對《財經》記者表示,他時常奉勸手下員工抓緊一切時間去學專業之外的東西,無論是學任何東西,外語、茶藝、咖啡都好。

「如果說我們做錯了什麼,就是把對內管理當成了我們最主要的工作。一位大廠前員工說,「我們一直知道公司的mission(使命)和meaning是什麼,但離開之後,我們開始困惑,我們個人的meaning到底是什麼?」

被優化的張偉今年回了趟家鄉,遇見了在政府部門工作的朋友,朋友今年也38歲了,春風得意,公務員朋友說這個年紀正是他事業的起步期。「但對我來說,人生已經是下坡路了。」張偉說。

(應採訪者要求,陳銳、張偉皆為化名)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晚點LatePost」創作,獨家發布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該內容不得轉載。

責編  |  蘇月  yuesu@caijing.com.cn

◤本文為《財經》雜誌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如需轉載,請在文末留言申請並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殺不死的中年人
    有人上就得有人下,大刀最先揮向中年人。在大廠工作十年的趙鑫在這一輪「青春風暴」中被優化了。38歲的他拿著五六十萬的高薪、沒有進入Leader圈,勸退他既可以為年輕人讓位,又可以減少人力成本。相比一年前跳樓的歐建新,趙鑫慶幸自己沒要二胎。這幾乎是大廠中年技術男的標配。
  • 網際網路不需要中年人,35歲離開BAT的人去哪兒了?
    年過35歲、具有多年網際網路經驗的中年人,成為了HR們不願意接納的對象。常青這段時間篩掉了不下五十份簡歷,大部分是因為「裁員潮」從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出來的中層管理人員。她是一家創業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所在的公司近期剛剛融完千萬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CEO給她的要求是:公司需要很多人,但不要那些剛從大廠出來的中年人。
  • 這個國家的中年人,完了?!
    他們有點權,但還不夠大,有點錢,但不足以挺直腰杆,仗著「年紀大一點」就要教化眾生,網際網路發達了,發現年輕人的錢真好賺,便順勢低下頭顱,速速寫出一篇《如何避免做一個油膩的中年男人》,撇清關係,既想做導師,又要做偶像。他們之所以壞,就在於用「油膩中年人」的標籤塑造了一個發洩對象,鄙夷中年人的體型,唾棄中年人的衣著,引起共憤,卻無視中年人真正的處境。
  • 知乎熱議:那些35歲失業的中年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網友@小李的故事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活脫脫的35歲中年人失業的樣子。小李是一家外貿公司的業務員,每日應酬不斷,加班更是家常便飯。受疫情影響,公司的業務被砍掉大半,財務狀況不容樂觀,實在無法繼續支撐,只好宣布解散。對小李來說,失業猶如晴天霹靂。妻子是全職太太,專注帶娃,家裡一切日常花銷全靠小李一人工資撐著。一旦他失業,整個家庭生活將無法運轉。小李知道,春節前是招聘淡季,可為了生活,已經步入中年的他不得不再次奔入求職大潮,到處投遞簡歷,詢問工作機會。
  • 中年人的社交地位,真是一門玄學
    像我們這種中年人,正好到了在各行各業充當中流砥柱的時候,也到了相對財務自由或技術自由足以羅列功勳的時候,朋友圈裡最近出現不少喜訊,有行業大拿領回了什麼純金紀念章,有科研大咖得了省部級二等獎,有設計界大牛曬國際大獎,一片欣欣向榮,快意人生,感覺中年人個個都是國家棟梁,人類精英,為這個世界做著巨大貢獻.就算沒有以上這類大獎,也有凸顯品味的各種證書,比如「喝酒二級證」.
  • 40歲上下的中年人找不到工作,可以從事三類職業,養家餬口沒問題
    在社會上工作的時候,其實有很多中年人在公司裡工作,不順心便會選擇辭職,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公司年齡過大,所以這方面人會被公司列入裁員名單,成為了失業一族
  • 普通中年人,可以在哪些工作上創業,低成本、有前景
    當下社會上,身上一無所有的中年人不在少數,但敢於直面困境的人卻不多。那麼,一個普通中年人,身上一無所有,做什麼可以月收入上萬?我這裡提供一些途徑,僅供調研參考。除甲醛這個生意項目,幾乎是不用投資,只需要懂一點簡單的技術就可以,一個普通中年人,在這個領域謀求發展,想月收入一萬以上是輕鬆可以實現的。
  • 【抗韓冠軍中年人】188期.大結局(下)堂堂正正的拜年
    煌娘突然想起以前看中年人的時候,彈幕永遠在說「中年人素質最低永遠都是下一期」,然而現在沒有下一期了,本期的七叔徹底放飛自我,刷新中年人素質下限。抗韓中年人最後一期,七叔終於用上了自己最喜歡的英雄並Carry了比賽,竟然有些感慨,畢竟看了這麼多年中年人,直到它宣布大結局的這一刻才發現已經過了這麼久,想想以後沒有了七叔和藍毛的陪伴感覺有點心酸。
  • 「我,40歲,不發朋友圈」:中年人的崩潰,無需人盡皆知
    中年人的生活從來不受命運的偏愛,只有隱匿起來的崩潰,才能成為重新再來的底氣,一個人熬過最脆弱的時刻,才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01微信曾經公布過這樣一個數據,日活躍用戶10.9億,7.8億的人刷朋友圈,卻只有1.2億的人發表朋友圈。這也就意味著,接近90%的人已經不發朋友圈了,而這個數字在中年人的群體中,甚至可以達到95%以上。
  • 快手卷抖音,卷到了中年人
    直播收入雖仍為公司最重要的收入來源,但已不足以支撐公司業績的持續高增長了。2017-2020年前三季度,快手直播業務平均每月付費用戶數、直播收入的增速都在下滑,而2020年前三季度每月直播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則更是僅有47元,同比出現了負增長、是2017年以來的最低值——快手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在試圖優化相關業務,但「許多因素非我們所能控制」。
  • fgo五星劍階衝田總司寶具動畫改動詳解 追加衝田小姐正臉特寫
    總司這算是模組的再改動了,寶具動畫方面主要是配合改動後的模組進行的全新優化,不過改動的地方看著也不是很多,畢竟總司的寶具無名三段突,實在是玩不出太多的花樣出來。這次改動的真正核心效果還是追加了正面特寫上,這個正面特寫出場非常的自然,對比之前其他的從者寶具動畫中的正面特寫來說要絲滑和順暢很多,這算是值得稱讚的一點。而且看這個正面的大特寫,衝田小姐身材還是相當不錯的,看著非常的有料。
  • 從30+到40+,那些憂心忡忡的網際網路中年人
    …… 這些信息似乎指向了一個結論:網際網路不需要中年人。 今年情況更加艱難,坐在旁邊工位的老同事,突然有一天抱著箱子,默默離開。  誰也無法保證下一個離場的不是自己。 我們和5位年齡30+的網際網路人聊了聊。
  • 失業在家的中年人,可以做哪些一天能收入200元的小生意?這幾種
    目前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中年人暫時失業在家還沒有找到事情做,那麼,這段時期自己可以做哪些小生意,能保證一天200元的收入呢?
  • 【抗韓中年人】164期.笑笑秘傳•10分鐘100%暴擊率 四重真實傷害
    lei了lei了,新一期的抗韓中年人終於lei了!笑笑重新回歸,為大家帶來蠻王的「終極最強教學」,暴擊的藝術!
  • 【抗韓中年人】165期.最強打野建築學上高地 敵方5人強制掉線
    又到了漲知識的時候,這次抗韓中年人為大家帶來本版本最強打野。同時為大家揭露7號的獨門絕技,陰陽調和古法。
  • 20種蜂鳥特寫
    蜂鳥是蜂鳥科的鳥類,全部分布在美洲的熱帶森林中,國內很多朋友說看到過蜂鳥,其實多數情況下,他們看到的是長喙天蛾(蜂鳥蛾)小編收集了20張蜂鳥的特寫照片
  • 中年人的成熟:戒掉情緒,懂得轉彎,接受平凡
    其中,有位李醫生脾氣特別好,不論老闆罵什麼,他都點頭稱「是」或者默認,從不反駁,最重要的是,被罵之後他依舊像沒事兒人一樣,精精神神地上班,認認真真地做好工作。後來,他成為醫院的技術骨幹,薪水也翻了番。有人問他:你怎麼這麼能忍?難道被罵不會生氣嗎?他不以為然地笑笑:誰都有脾氣啊!
  • 特寫:百度大清洗!
    百度,這個曾經三分天下,如今黯然掉隊的前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對內部進行一場大清洗,據不完全統計有至少19人,最高甚至涉及百度核心決策層E-Staff成員,覆蓋超過半數主要掌權人物,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吳恩達、王勁等人的離開只是一個剪影,真正的故事還深埋在背後,等待人們的挖掘。智東西同時了解到,就在今天,百度開除了三個美國工程師,由於他們嘗試融錢創業。
  • FGO傑克寶具獲得新生 大姐二姐也給特寫 莫崽喜獲FA紅外套
    這兩位姐姐大人除了寶具的最終演出變化之外,令玩家們更加欣喜的是寶具動畫加了英靈的特寫。在傑克的寶具動畫改動中,特寫的並不是傑克從者本身,而是那盞突然亮起的路燈。在FGO尤瑞艾莉寶具動畫的的特寫中,給了她一個拉弓射箭的特寫。這個特寫和FGO一貫的風格一樣,也是寶具特效直接拉滿,讓不少二姐廚感到非常開心。但是缺點也非常明顯,寶具動畫的演出時間比以前長了很多。
  • 關鍵詞自然排名幫手——關鍵詞seo優化公司
    在SEO中,做SEO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關鍵字的研究,關鍵字在SEO的優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SEO的最終效果。有別於普通的seo公司,專業的關鍵詞seoseo優化公司,企業媒體在關鍵詞研究方面有較深造詣,在關鍵詞優化方面有突出的表現。一、製作符合關鍵詞的相關優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