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終結,蝦米正式關停!8成用戶湧向騰訊網易,音樂App靠什麼留住用戶?

2021-02-24 21世紀經濟報導

蝦米關停的日子終究是來了。

2月4日,蝦米編輯部推送了最後一期日推歌單,向用戶們道別。2月5日,蝦米音樂App已無法播放歌曲,頁面僅展示了「停服公告及資產處理」「退款申請」等相關內容。

去年11月底,就有消息稱蝦米音樂將關停。微博認證為「NOVA娛樂主理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網友「@相徵」發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隨後,果殼旗下帳號「@果殼放大燈」發微博稱:「蝦米音樂有關高管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對此,蝦米官方只是回應「不予置評」。

蝦米的關停牽動著無數粉絲的神經,疑惑、憤怒、不舍.積攢的情緒等待爆發。

今年年初,話題#蝦米音樂2月5日關停#登上熱搜,閱讀量達4.5億。

蝦米用戶潮水般湧向蝦米官方微博的評論區,有人怒斥阿里沒有文娛基因,而更多人是痛惜和不舍,「蝦米挺好的,可惜了」「真心覺得蝦米是做得最好的App」。

曾經風光無限、頭頂光環的蝦米,為何淪落至此?關停之後,用戶又該何去何從?被用戶詬病的「版權問題」是壓死蝦米的最後一根稻草嗎?

被用戶讚譽為「高品位」「懂音樂」的蝦米,這幾年過得似乎不太順利。

據界面數據統計,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蝦米音樂平均月活躍人數為1190萬人,平均市場份額僅僅在1.8%左右。

Fastdata極數報告稱,去年10月QQ音樂和酷狗音樂的月活數分別為20122萬和18769萬,蝦米則是2236萬,被前兩者遠遠甩在身後。

2018年9月,蝦米音樂被爆出大規模下架索尼、華納、周杰倫曲庫,用戶哀鴻一片,蝦米也由此開始走下坡路。

21網調君發起的「你平時用哪款音樂App聽歌」投票結果也顯示,48%的網友在QQ音樂聽歌,31%的網友在網易雲,而使用蝦米聽歌的人數佔比不足1%。

有網友在投票下方評論,「蝦米是最好的」,也有人表示兩千多萬的月活不算低了。此前,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關停公告後,也有粉絲留言稱「找不到比蝦米更好的音樂App」。

然而,縱使粉絲再多麼「吹捧」,沒有阿里的支持,蝦米關停也是遲早的事。

二度回歸的蝦米創始人王皓再次出走,蝦米高層頻繁調動,裁員風波不斷。

2019年,業內傳出「蝦米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合併」「網易雲音樂收購蝦米」等消息。9月,阿里和雲鋒基金向網易雲音樂投資約7億美元,蝦米音樂的「棄子」身份幾乎已成定局。

次年8月,阿里的88VIP在音樂服務中給用戶提供蝦米音樂和網易雲二選一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阿里系以外的產品第一次進入88VIP體系。

宣布關停後,蝦米音樂留給用戶「搬家」的時間僅有1個月。

蝦米發布的公告顯示,「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所有歌曲試聽、下載、評論等所有音樂內容消費場景,停止個人資料導出或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網頁端音樂人體現服務。」

公告發布後,QQ音樂、網易雲、酷狗也迅速推出了「蝦米歌曲一鍵搬家」功能,並且選擇了「送會員」作為引流方式來吸引蝦米用戶。

「搬家」時間不多,蝦米用戶也在糾結到底哪個音樂App更好。在豆瓣小組裡,就有不少網友發帖諮詢「如果關了,用什麼聽歌比較好啊?」「網易雲與QQ音樂二選一,該去哪?」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當日,21網調君也發布了一份調查「蝦米音樂關停後,你會用哪款App聽歌?」數據顯示,QQ音樂和網易雲仍是大多數蝦米用戶的選擇,45%的網友轉戰QQ音樂,37%的網友選擇網易雲。

為何這兩款音樂App更受網友青睞?有人表示,選擇QQ音樂的最大原因是其版權足夠多。選擇網易雲的網友則稱「蝦米歌單遷移到網易雲是重合度比較高的」。

同時,也有蝦米用戶找到除主流音樂App外的替代軟體,另外在「搬家」過程中,有人發現網易雲的一鍵導入功能多bug。

有意思的是,正值蝦米關停,網易雲、酷狗兩家音樂平臺卻公然開撕。2月2日,網易雲音樂官微發文控訴酷狗音樂抄襲「一起聽」和「雲貝推歌」功能,並詳細對比頁面截圖,稱酷狗音樂成立「山寨辦」一直將網易雲音樂新功能酷狗化。

在線音樂行業的激烈競爭本就是常態。

2015年,「第一次版權大戰」,阿里成立音樂集團,旗下的蝦米、天天動聽手握超60%中文音樂獨家版權;

2016年騰訊(QQ音樂)和海洋集團(酷狗、酷我音樂)整合成立TME集團,網易雲憑藉「音樂+社區」的模式異軍突起;

2017年,蝦米和騰訊、網易、百度爭搶環球唱片三年一籤的版權,騰訊高價勝出;

2018年,蝦米高層頻繁變動,加上版權的大規模缺失,原本的「三國殺」變成QQ音樂和網易雲兩強分立。

因為歌曲缺少版權,蝦米的一大批用戶逃向騰訊和網易。但在眾多用戶的眼中,蝦米在小眾音樂方面做得是相當不錯的。

21網調君了解到,儘管從整體的版權角度而言,蝦米擁有的音樂資源量並不多,但蝦米注重經典和小眾音樂的特色。

那麼,版權缺失對用戶的影響有多大?音樂App究竟靠什麼才能留住用戶?

21網調君發布的調查顯示,近半數的網友表示「版權多」是其堅持使用某一音樂App的主要因素。超兩成網友認為「習慣了,懶得換新的音樂軟體」。此外,也有部分網友認為「系統推薦算法符合個人口味」「App陪伴成長的情懷」是自己不願離開的原因。

即使有情懷和社區文化兩者加持,但「音樂版權的缺失」對蝦米的衝擊仍是巨大的。

2019年,蝦米下架包括陳奕迅、Taylor Swift等人在內環球音樂的版權,這也意味著,蝦米全面放棄了佔據全球曲庫近90%的三大唱片版權。

主流版權不再續約,獨立音樂人也已經遷徙到網易、騰訊等平臺,蝦米用戶們面臨著「無歌可聽」的窘境。

同樣的問題網易雲也存在。有網友表示網易雲版權一天比一天少。

那麼,「版權問題」會影響用戶使用App嗎?

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看出,用戶在選擇音樂App的時候,他們所關注的是平臺擁有的音樂版權是否足夠多,或平臺的音樂資源是否合乎自己的音樂口味。

針對音樂App版權減少的問題,21網調君在2月1日發布了投票:使用音樂App時,發現想聽的歌沒版權,你會怎麼做?

約2成網友表示,若音樂App裡想聽的歌沒有版權,會選擇狠心卸載,換成一個有版權的App;近半數的網友則不懼繁瑣,會選擇多下載幾個App來使用;當然,也有超2成的網友表示若App沒有版權的話,可能就以後就不聽這首歌了。

為了聽歌而下載多個音樂App顯然成為多數人的選擇,但這並不意味著用戶樂於同時使用多個App。

綜合來看,縱使粉絲擁簇,蝦米關停頹勢仍不可避免。被企業拋棄,在版權價格戰中出局,用戶逃離.誰是壓垮蝦米的最後一根稻草已無從得知,但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月5日,豆瓣網友Leonor發了一篇名為《謝謝蝦米》的帖子,她在帖子裡寫道:2月5日是23歲生日,0點打開蝦米跳出來的生日快樂。

在向這個世界告別的日子,留給粉絲一句生日祝福,或許是蝦米最後的體面。

蝦米承載著我們的青春回憶。很多用戶表示:現在離開是為了更好的回來。

希望如此。

小夥伴們,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關停,成也音樂,敗也音樂
    成立於2006年的蝦米音樂一度獲得很多用戶的喜愛,在網易雲音樂出來之前,蝦米音樂的歌曲推薦亦非常出名,然而,蝦米音樂終究失敗,回顧蝦米音樂的歷程,只能說成也音樂,敗也音樂。天天動聽用戶量曾高達3.8億,然而,最終還是消失在網際網路的長河中。阿里音樂的重心現在落到了蝦米音樂身上,突然受到重視的蝦米音樂卻又面臨一個新的尷尬局面。2016年7月15日,騰訊宣布將旗下的QQ音樂業務與中國音樂集團(CMC)進行合併,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三大數位音樂平臺成為「一家人」。
  • 蝦米音樂關停 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坐不住了!
    蝦米音樂關停,意味著阿里巴巴集團已經戰略性放棄在線音樂流媒體業務,而整個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的戰爭也由此劃上最後一個句號。其實蝦米音樂關停是意料之內的事,因為去年11月底,就有網絡傳聞稱,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1月關閉;還有說法稱,有關高管在北京開會,回去後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
  • 蝦米音樂正式宣告關停:國內音樂平臺終告別「三國殺」,TME一家獨大或將持續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官方對外宣布,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月5日0點正式停止服務。儘管在業內口中蝦米音樂已然「掉隊許久了」,但不可否認的是,誕生七年即迎來「賣身」資金雄厚的阿里,隨後也得到諸多獨家版權加持,蝦米音樂也曾躋身國內音樂流量三巨頭之列。在蝦米音樂潰敗已成定數後,網易雲音樂則又一次得到了重視。
  • 風靡一時的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又一個PC時代產物的落幕
    就在前不久,蝦米音樂的粉絲們聽到了一個重大噩耗。一名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微博用戶 @相徵,在微博爆料稱,蝦米將於明年1月關閉。雖然蝦米早就淡出了大多數人的視線,但對於許多音樂愛好者來說,這個消息依然令人震驚。
  • 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蝦米音樂在今天正式宣布,2 月 5 日正式關停音樂服務。直到今天正式「官宣」,不少網友都表示非常不舍。但蝦米關停的事已經板上釘釘,並且會在 2 月 5 日 0 點開始停止試聽、下載、評論等功能,同時停止個人資料的導出或下載。
  • 再見了,親愛的蝦米!蝦米音樂正式關停,網友:青春結束了!
    當幾乎所有播放器都在以「免費」為噱頭圈地跑馬時,蝦米卻選擇了一種混合了「P2P、電子購物、虛擬貨幣、社區」的模式入局,把音樂與網際網路更深度融合起來,引來投資人的青眼有加。2月5日早間消息,昨天0點,蝦米音樂今日正式關停,目前進入蝦米音樂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無法進行歌曲試聽、下載和評論。
  • 蝦米關停,青春散場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公告: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我們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蝦米音樂服務。公告一出,資深用戶們紛紛與蝦米音樂道別,對他們來說,蝦米不僅僅是一個聽歌的工具,更是承載了自己十多年回憶的容器。青春散場的這一天,終於還是來了。蝦米音樂公告。「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 蝦米音樂正式關停
    2月5日0點,蝦米音樂正式關停,目前進入蝦米音樂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此前,蝦米音樂於1月5日發布公告稱,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屆時及以後將無法登錄。
  • 蝦米關停,網易雲和酷狗「打架」:音樂APP們這是怎麼了?
    2021年2月5日0點,蝦米音樂停止歌曲試聽、下載以及評論,停止個人資料的導出與下載,僅保留帳號資產處理。也就是說,蝦米音樂正式關停。2月4日,蝦米音樂播放器運營的最後一天,所有用戶日推歌曲都一樣:《好久不見》《Thank You》《Best Friend》《你一直在》……點開推送歌曲還能看到一行小字,寫著「好久不見了朋友,謝謝你一路以來的陪伴……」。可以說是很好哭了。
  • 騰訊音樂二次上市,蝦米音樂黯然關停,音樂APP背後的十年變遷
    1月13日,騰訊音樂被傳即將在香港二次上市,計劃籌集35億美元。對此,騰訊音樂向經濟觀察網回應:不予置評。騰訊音樂當前市值354億美元,是國內在線音樂第一名。而在1月5日, 另一個在線音樂公司蝦米音樂,宣布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騰訊音樂和蝦米音樂,幾乎在同期出生,彼此曾競爭激烈,並且背後都有巨頭扶持,卻在2021年1月份迎來了截然不同的命運。
  • 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蝦米導入QQ 網易雲全教程來了
    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我們來看看如何把蝦米音樂中的歌單轉移到QQ音樂、酷狗音樂、酷狗音樂、咪咕音樂和網易雲音樂吧。
  • 蝦米音樂正式宣布關停 | 在線音樂巨頭沉浮史
    2014年上半年,馬化騰摘下中國首富的桂冠,讓騰訊音樂雄霸天下的底氣更足了。但馬化騰首富寶座還沒有焐熱,下半年,阿里上市成功,馬雲成為中國首富。IT取代房地產成為首富「聚集地」。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悄然而至,二馬的財富也在屢創新高。數位音樂產業體量很大,想要買下天下必須有大手筆,騰訊和阿里成了音樂平臺的理想歸屬。2013年,從阿里出走創業六年的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在版權壓力下投身阿里巴巴。
  • 蝦米音樂宣布關停後,歌單可以「一鍵遷移」,你的青春又將去往哪裡?
    比如用戶在逛淘寶的時候可以一邊聽歌一邊購物……另外,蝦米音樂的產品力確實很棒,很多用戶迄今認為網易和騰訊音樂在技術算法等專業的地方趕不上蝦米。其實阿里收購蝦米的工作在2013年之前就已經達成,阿里高層就建議蝦米糰隊趁著還沒有正式「官宣」,抓緊展開與音樂版權方的談判,儘可能多購買獨家版權,這樣價格會更好談一些。阿里巴巴的商業眼光沒得說,多年後網易雲和騰訊音樂關於版權之爭就證明了「獨家版權」確實是音樂平臺的核心競爭力。
  • 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關停,網友感傷:再見了,我的青春
    一個陪伴了人們長達12年的小夥伴,今天突然宣布將於2月5日關停,一代人的音樂回憶終將落幕……2021年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蝦米官方對此回應稱,蝦米音樂未來將轉向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我們將依託新成立的『音螺』平臺持續探索創新,服務音樂人及業內合作夥伴。」
  • 蝦米說再見了,在線音樂市場還剩下誰?
    而蝦米掌握的版權,和這兩家比起來,始終有著量級上的差距。很多時候,一個音樂軟體裡能聽到多少歌,就能留住多少用戶,這直接導致了蝦米在用戶體量上,徹底失去了優勢。 根據市場機構的數據,截至去年6月,月活數據排在最前面的三個在線音樂軟體,依次是酷狗音樂、QQ音樂和酷我音樂,接著是網易雲和全民K歌。
  • 阿里為何不是賣掉蝦米而是關停蝦米音樂?
    阿里為何不是賣掉蝦米而是關停蝦米音樂?  由於長期、獨家版權的存在,所以阿里賣不掉蝦米。
  • 蝦米:當一款App要關閉,最後被提及的是它的用戶
    之後阿里巴巴對此「不予置評」的回應,也讓不少人認為關停看起來被「坐實」,唯一的懸念只是關停會在具體哪一天發生,以什麼形式。蝦米近幾年版權失勢,用戶持續萎縮,關停似乎早已被認定為一個「該來的時刻」。大量文章開始分析蝦米「必有一死」的原因,人們從商業競爭上、版權布局上、母公司策略上甚至產品設計上進行了細緻的分析點評,迅速塑造了又一個「一個時代結束了」的商業故事。事實上,這個2006年出生的音樂平臺,在十多年後雖然依舊沒有走向大眾,卻早已有了一批堅固的用戶。但這些真正還在使用這款App的用戶們,卻被忽略了。
  • 蝦米音樂APP將於2月5日關停,一代人的音樂回憶落幕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據了解,目前,蝦米已經啟動歌單導出、會員退款及音樂人收益提現等服務。雖然蝦米官方回應稱未來會通過新平臺持續服務音樂人,但對於蝦米用戶來說,蝦米音樂APP將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以後再也無法使用。
  • 蝦米音樂停服,一個時代結束了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 2008年,蝦米音樂正式上線。蝦米音樂在誕生初期,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本優勢。在上線同年,獲得深創投投資,在2010年拿到盛大投資後,2013 年,啟動大文娛板塊的阿里巴巴將蝦米音樂收入囊中。
  • 蝦米音樂之死
    2021年2月5日0點,蝦米音樂正式關停,APP頁面只剩停服公告、資產處理及退款申請等選項。3月5日0點後除網頁端音樂人授權服務維持運營,其他運營均停止並關閉伺服器。蝦米音樂創立至今12年,江湖傳說仍在,然而後會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