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7次《中國網際網路況統計報告》。
《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9.89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0.4%,網民中,初中學歷佔比最高,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網民不足一成!
圖源《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如今社會滿大街都是本科生,學歷就是一張紙,不值錢。
學歷並沒有你表面看的那麼簡單,一個好的大學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近兩年,每年有上千萬的考生,而能夠考上211的人數只有5.2%,能夠考上985的人數只有1.9%,全國一本總的錄取也就在13%左右。
這意味著100個學生裡,也就不超過15個能夠考上一本。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的孩子能夠考上一本的院校,那麼那就領先了全國85%的同齡人了!高考如此,就業如此,只要保持下去,那麼未來也是如此。
圖源網絡
這也是為什麼所有人都在擠破頭考名校的原因!尤其是近年越來越多學生寧願高分復讀也要進個更好的學校。因為都想成為那7%能考入985/211的考生。
所有人都覺得本科生太多了,但事實是每年本科錄取在40%左右,仍有一半以上學生考不上本科。
知乎上也有網友被灌毒雞湯:「不讀書也可以過得很好,沒讀大學,直播打遊戲照樣一年賺20萬。」
他們說的是事實嗎?的確是事實。
但忽視了至關重要的一點:概率。
它陷入了一個邏輯學上的謬論,叫倖存者偏差,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關鍵信息。
與倖存者偏差相對的,是失敗者偏差。比如看到新聞,某某名牌大學畢業生賣豬肉去了,或者長期陷入貧困領低保,就由此得出結論,「讀書無用,學歷無用」。
這同樣是一個概率問題,沒有學歷的人也有成功者,但概率很低;有學歷的人也有失敗者,概率同樣很低。以個別的案例來論證普遍問題,結論自然就錯了。
學歷是求職的敲門磚。企業在招聘時,第一道門檻就是學歷。
現在,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公司招聘為什麼要求本科學歷?
公司招人之所以設定一些篩選條件,如:本科、英語六級、1~3年工作經驗,是因為招人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
從個體上看,人的能力與學歷沒有直接的關聯,專科、甚至高中畢業的牛人大有人在;但是從群體上看,名校畢業生中,優秀人才的比例更高,這是不爭的事實。
假設一個公司要招2個人。每1000個專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公司的要求,每500個本科生中有1個人符合要求。每100個名校生中有1個人符合要求。
如果篩選條件是專科,HR至少要瀏覽2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本科,需要瀏覽1000封簡歷。篩選條件是名校,需要瀏覽200封。
公司是一個商業機構,需要講究成本和效率。如果你是公司HR,你也傾向於從名校生的簡歷中篩選合適的人,這會大大減少你的工作量,也節省公司的運營成本。
結合目前市場招聘規則,反過來想想:如果自己是本科學歷甚至研究生學歷,那機會是不是會多點?
近年,中國多了一個關鍵詞:搶人
大城市落戶之難,很多人深有感觸,前幾天楊超越作為特殊人才被上海引進落戶在網上引發很大爭議。
很多人羨慕的背後,透露出一個殘酷的現實,沒有好的學歷,沒有錦鯉一般的好運,普通人該怎麼辦?
反觀那些擁有高學歷的人才呢?很多新一線城市為吸引高端人才,紛紛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
在鄭州,本科畢業生三年內按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貼,購房補貼每人2萬元。
武漢實行學歷落戶,高校畢業生租特定房可打八折。
長沙對落戶長沙的本科畢業生兩年內每年發放6000元租房和生活補貼。
在南京,40 歲以下本科生可直接落戶、外地大學生來寧面試有千元補貼、高層次人才首套房不限購 。
在成都,普通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青年人才,憑畢業證即可申請落戶。
有本科學歷,你才有留到一線城市的資本。
在一線城市生活,不僅每月拿到的薪資高,更是享有更完善的醫療、教育、產業體系,擁有更高的公共服務業水平。
這些落戶政策,都是基於對知識的尊重和人才的認可。有一個好的學歷,你才有留到一線城市的資本。學歷,就是「人才」的證明。
好的學歷可以幫你賺更多錢。這很現實!
拿2018為例,高校應屆畢業生達800萬人,而酬薪是高校應屆生擇業考慮佔據首位的因素,從國內招聘網聯合新東方在線發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專科起薪2900元,本科起薪高達4500元。
圖源網絡
同樣是大學生,本科可以讓你賺更多,每月多賺1600多元,一年至少多賺19200元。
你可能也會反駁說,某某老闆有豪車有豪宅,還不是初中畢業。
每一個成功的草根背後,都躺著千千萬萬失敗的草根。你如何保證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呢?你又如何承擔不幸運的後果呢?
三毛說:「沒有根基的人,將來走任何一條路,都比那些基礎深厚的人來得辛苦和單薄。」
所以,腦子清醒的人,比如王俊凱、關曉彤、易烊千璽、吳磊這些少年成名的明星們,都紛紛選擇了參加高考。那些退役的體育明星們,首選也是去上大學。
學歷不僅意味著更高的眼界和思維方式。在接受過教育之後,你會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會理性地思考問題,規劃人生,會更懂得和家人溝通,教育後代的方式也會更加科學。
這些無形的財富,會讓一個人受益終生。
人生充滿了變數,人生的路有千萬條,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活法、可以選擇自己的道路、可以追求自己的成功、可以坐人生列車的臥鋪、硬座或站票……
選擇提升自己,提升學歷,也許是放棄安逸,但未來的你,人生會更多種可能。
本科學歷,可以讓你的人生多一些選擇,擁有更多可能,這些都是無價的。
最近有一條評論轉發都很高的視頻,是關於大學畢業生求職的。視頻是一名大學生在節目中質問一位負責大企業招聘的人事經理:
「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都沒經驗,985大學畢業的也沒經驗,您為什麼只用他們,不用我們呢?」
人事經理解釋:「區別就是,我問你英語成績,你說你剛過了四級。
但是同樣的問題我問到985大學畢業的,他們就不會用四六級來評判英語水平,他們會說自己雅思多少分、託福多少分。
其次我問你計算機,你是國二剛過。可是我們公司技術部剛招來的985畢業生,已經是很成熟的水平了……
還有你說你學金融的,很忙,在學校裡根本沒有時間去接觸外面具體的實踐操作,而985的同學,他們在大三大四的時候,已經參加了大型金融集團的實習,而且最少是六個月……」
世界上最坑人的謊言, 就是「上什麼大學不重要」。
鼓勵實習生退學的咪蒙,自己文學碩士畢業。
當年反對應試教育,毅然決然退學的韓寒,人到中年,卻說「不建議在大學前離開學校」。
許多農村的父母都會告訴孩子:「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別像我一樣。」他們磨破嘴皮子,就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吃苦受罪。
近日,網友票選出了「人生十大遺憾之事」,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學,以致此生碌碌無為。
不要沉迷於短暫而虛無的謊言,不要迷信近乎不勞而獲的成功。
考上一所好的大學,給自己穿上學歷的鎧甲,才不至於在青春的潮水退去之後,只剩下遲來的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