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家子公司單幹,是銀行應對金融科技浪潮的捷徑嗎?

2022-01-05 財經國家周刊

財經決策第一號ENNweekly«長按可複製)

文/《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王亭亭

摘要: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已是大勢所趨,傳統銀行如何應對這一浪潮?

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相繼入場,「銀行+科技」又掀浪潮。

5月25日,中國民生銀行發起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民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民生科技」),註冊資本2億元,由民生置業有限公司全資認繳。這是繼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之後成立的第6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

安永發布《中國上市銀行2017年回顧及未來展望》指出,金融與科技已不僅是技術層面的合作,更體現為思維、理念、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為傳統銀行擁抱科技浪潮的一大舉措。近期的另一大探索,則是傳統金融機構與科技新貴的牽手,例如五大行和BATJ、蘇寧的戰略合作,以及中小銀行聯手外部科技公司。

對傳統銀行而言,這兩條路都並非坦途。要走下去都勢必要解決以下核心問題:傳統金融與科技兩種基因真能解除排異?銀行的科技之路到底怎麼走?銀行系金科子公司與第三方科技賦能機構又將有怎樣的競合關係?

科技化大浪在前,傳統銀行任何一拍慢了都或導致永遠的落後。「從會計電算化、金融電子化、網絡化、信息化到如今的金融科技,科技對金融的影響正由表及裡,由淺入深。」中國民生銀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民生科技執行董事、總經理牛新莊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下一步將用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等手段,深刻改變銀行端到端的核心業務流程。

因此諸多銀行近年來轉型動作不斷:牽手網際網路巨頭、加大科技投入、技術團隊市場化運作等等。其中,招商銀行甚至表示將在機制體制、基礎設施、業務與IT融合、人才結構上全方位對標金融科技公司。

但真正要「革自己的命」難度可想而知。在銀行內部,這可能是一大批部門或並或撤、一大批員工或轉或裁、一大批客戶或遷移或丟失。更關鍵的是無論採用何種手段,是牽手、砸錢還是所謂重構,科技於銀行尤其中小銀行而言始終「隔行如隔山」。

「一定要有清醒的心態,勇於突破,對困難和挑戰有足夠的預判。」牛新莊說。最終的大方向,很可能是金融機構圍繞自身搭建起一個內外部協作的科技「生態圈」。

相比於銀行外部的賦能機構,那些「控能」機構實際上是在將大量風險不斷集中於自己身上,因此更加需要外力來強化風控水平,更加需要與外部賦能機構搭建起良性生態圈。賦能機構應把握好業務邊界,堅守賦能的本質,協助金融機構培養起必要的科技能力,做到「賦能不控能」。

子公司單幹

除民生科技之外,早前已有5家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先後落地。從時間軸上看,這股浪潮從2015年下半年湧現。

2015年11月,平安集團成立平安金融壹帳通,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金融科技服務與技術輸出,其前身為2011年成立的深圳平安金融科技諮詢有限公司。同年12月,興業銀行與高偉達軟體公司、深圳市金證科技公司、福建新大陸雲商共同設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興業數金」)。僅過了兩個月,作為招商銀行的全資子公司,招銀雲創開始提供一系列金融雲計算服務。接下來入場的還有光大科技有限公司,專司光大集團下屬機構的科技創新;2018年4月,建設銀行也成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金科子公司已成趨勢,但最終能否做成,不僅取決於各自成立時的初心和訴求,也視乎各家銀行決策層的勇氣、魄力和決心。」牛新莊說。

在他看來,各家初衷雖有不同,但不外乎三點——

其一,銀行有限的科技資源供給與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之間的矛盾;其二,銀行傳統、固化的體制機制致使其「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即繁冗的合規流程與市場對科技高效滲透的要求基本只可求其一;其三,缺乏適宜市場形勢的有效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機制。

這些問題並非銀行個別部門憑一己之力就能解決,「因此技術部門市場化運作是大型銀行深改的趨勢,其捷徑便是另設金科子公司。」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張哲宇認為。

銀行決策層的初衷不同,金科子公司的使命也必然不同。「成立金科子公司前,銀行最重要的是明確其目標客戶、產品類別及自身核心競爭力。」一位提供金融科技服務的創業者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說,前述6家金科子公司也延續了這一做法。

例如,興業數金主打雲化整個基礎IT架構,向集團內部及中小銀行提供服務;建信金融科技則主營軟體科技、平臺經營及金融信息服務,服務本集團及所屬子公司,同時開展科技創新能力輸出。

牛新莊說,「成立金科子公司不能跟風,要量力而為。」他計劃帶領民生科技在未來三年內組建一支3000人的技術團隊,並盡力為技術人員爭取股權獎勵,先做好主營業務,向內服務集團,之後再向外尋求技術輸出,最後再切入金融場景。「未來還道阻且長。」

外部賦能進行時

與網際網路系科技公司牽手尋求賦能,也已成為銀行在另設金科公司之外的又一個「科技選項」,具體有兩種方式——

一是展開戰略合作,尋求技術融合與提升。例如去年國有五大行分別與BATJ、蘇寧等「聯姻」,將兩者的應用場景與技術優勢相結合,加速科技轉型。「但此類合作難有實質落地。」一銀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說,「雙方都不可能為『一紙協議』而進行戰略轉向。」

牛新莊亦認為,僅寄希望於戰略合作的結果可能是浮於表面,「雙方勇於資本合作和具備共同的利益訴求,才是達成深度合作的必要條件。」

例如,中信銀行和百度公司合作成立的百信銀行,系國內首家獨立法人形式的直銷銀行,註冊資本為20億元,中信銀行和百度分別佔股70%、30%。「因有資本的融入,這種合作模式較普通的戰略合作要深入得多。」再例如,為協同構建「科技+金融」新生態,民生銀行與華為公司於4月25日成立了聯合創新實驗室,「雙方在技術、場景等方面各取所需,因而容易一拍即合。」

二是與體量不及BATJ的一批外部賦能機構合作,加速科技滲透。此類合作以中小銀行居多。

所謂賦能機構,即藉助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優勢,協助金融機構提升業務效率、降低運營成本的科技機構,更類似此前承擔銀行科技外包業務的供應商。

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縱向賦能系」,即如同盾、科藍等提供某個細分、專業領域技術解決能力的科技公司;另一類是「橫向賦能系」,即協助金融機構消化業務流程始末的多樣性和複雜性、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例如PINTEC品鈦。

「兩類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競爭對手。」PINTEC品鈦創始人兼CEO魏偉說,「『橫向』服務鏈條上,數據公司、流量公司這類『縱向』角色也是重要環節,有時需要彼此合作。」

在他看來,不同於以往的銀行科技業務外包市場,基於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高新科技的服務市場剛剛形成,這類旨在為中小銀行提供解決方案的合作方式,由於嵌入緊密,一部分機構與銀行合作後的證偽周期也相對較長,需要市場給予更多的耐心。


短板和風險

這兩種選擇,各有短板。

「銀行系金科公司,大部分是做不大的。」牛新莊表示,各家金科子公司雖謀求差異化定位並擁有雄厚的資金背景,也無法迴避一系列「原生」難題。

一方面,金科子公司雖獨立於銀行體制外進行市場化運行,但成立初期要先服務集團內部,待實力壯大之後再尋求技術輸出。在「向內」服務時必將面臨與財務部門的各種複雜交接,並首次獨立與法規、品牌、人力等各個部門之間反覆進行溝通。「這些都要在短時間內儘快理順。」牛新莊說,但知易行難,因為銀行體制相對傳統,需要付出很高的溝通成本。

對外還要應對激烈的同業競爭,這更是對其軟硬實力的巨大考驗。例如,大量網貸平臺、支付公司均宣布轉型金融科技,其中不乏趣店、樂信、拍拍貸等上市公司;BATJ也開始弱化自身金融屬性,強調科技能力輸出;此外還有眾多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人工智慧、區塊鏈公司相繼湧現,這些都將成為銀行科技之路上的競跑者。

不過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有不同看法,他認為銀行系與網際網路系的金融科技公司短時間內不太會正面交鋒。前者最大的優勢在於核心業務系統方面,更具專業能力也更懂監管規則,而後者更具技術和場景優勢。

牛新莊也認可這種判斷,他說,網際網路系中除去BATJ,大量是草根的初創企業,基因、文化、體制決定了其與銀行系金科子公司的起跑線水平迥異。「但銀行系究竟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銀行決策層能給予多大生存空間。

對大型銀行而言,設立金科子公司幾乎是必選項。「網際網路企業的技術優勢並不能彌補其技術缺失。」張哲宇認為,大型銀行要考慮信息安全和核心技術話語權等因素,並不完全適合與外部網際網路企業進行深度技術合作與數據共享,主要還得靠自己。

而那些尋求外部科技助推力的銀行,還要看自身的資源稟賦。對中小銀行而言,在利率市場化、資管新規、新金融機構的衝擊之下,「要麼無視大趨勢,埋頭於自身傳統業務;要麼在對自身要求和外部機構的可持續性、合規性等進行充分考量後,選擇自行研發或尋求外力。」魏偉說。

對監管而言,這兩種操作都有潛在風險。例如數據隱私保護、貸款追責管理等新問題將深刻改變銀行的內部結構和運營方式,致使監管規則也須順勢而變。無論是銀行系還是其他金科公司,目前很大部分還暫時未被納入監管框架,無明確監管權責歸屬。

責任編輯:王婷、楊萌

任何事宜請後臺留言

或發郵件至xhscaijingguojia@163.com

喜歡的朋友請多多分享

長按指紋自動識別二維碼即刻關注

相關焦點

  • 興業數金 | 興業銀行集團金融科技子公司
    JAVA工程師 - 10人 - 本科 - 面議容器平臺研發工程師 - 2人 - 本科 - 面議公司介紹:1、公司性質:其他2、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3、公司簡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業數金」),是興業銀行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
  • 建信金科 | 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探索金融科技未來
    java高級工程師 - 5人 - 本科 - 15k ~ 30k大數據工程師 - 6人 - 本科 - 15k ~ 30k數據分析師 - 3人 - 本科 - 15k ~ 30k公司介紹:1、公司性質:國企2、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3、公司簡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建信金融 | 建行旗下從事金融科技行業全資子公司
    python開發工程師 - 3人 - 本科 - 15k ~ 30k產品經理 - 2人 - 本科 - 15k ~ 30k公司介紹:1、公司性質:國企2、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3、公司簡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麥任公司(以下簡稱
  • 【成都】興業數金 | 興業銀行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
    公司介紹:1、公司性質:其他2、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3、公司簡介:興業數字金融服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興業數金」),是興業銀行集團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面向集團,作為集團高科技內核和創新孵化器,興業數金通過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及其他區域研發創新團隊,全面負責興業銀行集團科技研發和數位化創新工作。對外,興業數金致力於運用雲計算、人工智慧、開放API、流程機器人等前沿科技,為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提供解決方案,輸出科技產品與服務。
  • 銀行場景金融突圍
    銀行零售業務負責人最近兩年跑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場景金融平臺所在地。2019年聯合放貸市場規模突破2萬億元,助貸市場潛在市場規模達到9.8萬億元。一家頭部的場景金融平臺門口,巔峰時候有多少家銀行在排隊?500家!一些場景金融平臺甚至已經婉拒和銀行接洽。以前都是大家求銀行,什麼時候見過銀行求別人呢?
  • 【校招】建信金融科技 | 建行旗下從事金融科技行業全資子公司
    負責成果提交用戶驗收等事項;崗位要求: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並獲得相應學位;計算機類、軟體工程類相關專業;良好的客戶服務理念,工作責任心強,注重團隊合作;公司介紹:1、公司性質:民營2、公司規模:1000人以上3、公司簡介:建信金融科技有限麥任公司
  • 浪潮之巔
    吳老師是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院、原騰訊副總裁,《浪潮之巔》源於他在谷歌黑板報發表的文章合集,記錄了AT&T、IBM、蘋果、微軟、甲骨文、思科等其他IT史上的明星企業在資訊時代的傳奇故事。 「浪潮」指的是科技行業的興衰與發展。吳軍老師從本質出發揭示科技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必然的規律性。近百年來,總有一些公司很幸運地、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站在技術革命的浪尖之上。
  • 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投資銀行職業洞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學士分享回顧:2019年11月9日,在UCIL主辦的香港事業規劃論壇上,胡喬先生進行了以 「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的發展及投資銀行職業洞見」 為主題的精彩分享。如果想讓自己的技能水平過關,胡喬先生建議嘗試考取CFA(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 特許金融分析師)。一般在通過CFA一級後,我們就能應對幾乎所有的技能面試題目(technical questions)了。在儲備了一定量的知識與技能後,我們需要由理論轉向實踐,在實習中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 保定銀行移動銀行全新發布:強化線上金融支持 打造智慧金融服務
    隨著移動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運用,金融科技給銀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移動銀行已成為零售銀行競爭的主戰場,移動互聯時代的銀行零售業務,面臨著一輪「從卡片經營向App經營」進化的進程。
  • 【校招速遞】6月30日——LINE&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浪潮
    時間:7月1日(周一)18:00~20:30 (宣講&筆試)地點:軟體學院(開發區校區)教學樓B-204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成立於2005年12月9日,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在深圳市農村信用社基礎上改制組建而成的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
  • 銀行科技 | 網商銀行首席架構師餘鋒:金融行業裡的AI技術
    據悉,前不久世界銀行集團和G20集團向網商銀行頒發的全球普惠金融最高獎——全球中小微企業銀行獎,以表彰其利用科技,促進了小微企業貸款難這一世界級難題的解決。(來源:螞蟻金服科技)央行科技司李偉:做好數據治理 更快更好地推進數位化轉型研究報告 | 《中國條碼支付發展報告(2019)》全文調查研究 | 中國互金協會: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中國人民銀行:在北京市率先開展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銀行科技 | 央行科技司楊富玉:強化標準引領 加快銀行數位化轉型
  • 乾貨|銀行轉型,必須科技賦能!
    環境變遷:銀行科技賦能已迫在眉睫 1、金融科技浪潮興起:科技推動人類生活方式向更加智能、便捷的方向發展,迫使傳統銀行業轉型; 2、外部競爭壓力加劇:網際網路金融率先發力,加劇銀行資產、負債、支付脫媒; 3、銀行能力邊界待擴張:場景
  • 技術驅動金融智慧 融慧進軍金融科技
    中國北京—2017年6月8日,以技術驅動創新助力金融智慧的融慧金科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於北京正式成立,開啟在金融科技(FinTech)領域的全面布局
  • 索尼集權,參戰金融科技
    索尼同時宣布, 公司將以要約收購的方式,以約4000億日元(約合37.2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持股65%的索尼金融控股公司變為全資子公司。此次索尼大刀闊斧的改組,把金融作為核心業務,建立複合型盈利體制,主要還是想重新梳理市場,建立下一階段的業務主心骨。
  • 反全球化浪潮下的全球化,供應鏈的挑戰與應對
    一方面,現代的經濟全球化進行了近30年,幾乎包括了除了北極以外的所有地區;但另一方面,近兩年無論是英國脫歐還是美國頻繁的政策調整,反全球化的浪潮也逐步形成。經濟全球化與反全球化浪潮,都對供應鏈都有著巨大的挑戰。那總體的大趨勢究竟是什麼?企業的領導者和供應鏈的專業人士該如何應對?
  • 華為與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攜手的一場金融「智」化
    近年來,我國金融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方面,疫情不斷衝擊著國內金融行業的發展;另一方面,聯接、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型技術浪潮席捲而來,千行百業數位化轉型的巨大潛能亟需釋放。與此同時,「十四五」規劃明確指出,展望2035年,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 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商業變革及應對—以平安銀行橙e平臺為例
    過去由於技術成本限制,導致長尾(帕累託分布)市場服務受到限制,長尾群體的長期金融需求被壓抑,網際網路金融的介入使長尾市場得到解放並發展迅猛,金融服務由20%高淨值的高端市場走向普惠金融。而由於高額的交易成本,國內金融市場難以顧及小額「長尾」投融資方。據統計,對於多數商業銀行,當單筆貸款小於一定額度和期限時,銀行信貸審查成本是要高於貸款收益的。
  • 金融科技行業,有哪些熱門的崗位??
    全面應用於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保險、交易結算等六大金融領域,是金融業未來的主流趨勢。簡而言之,金融科技理解為:利用包括人工智慧、徵信、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前沿科技手段,服務於金融效率提升的產業。金融科技本身是以科技為核心,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位技術的創造與應用對技術創新的要求極高。
  • 花旗集團金融科技團隊揭秘
    在被任命為花旗集團(Citigroup)消費銀行業務部門一把手的當周,他旋即前往矽谷拜訪風險投資家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以及其他技術公司大拿,希望就如何應對來自於金融科技新創企業的挑戰獲得這些大佬的指點。金融科技(fintech)指的是一個隊伍迅速擴大,決心要徹底顛覆傳統金融服務方方面面的科技新創企業群體。這些新創企業可能是大型銀行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
  • 零壹新金融日報:泰然金融實控人自首;工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
    7、工商銀行成立金融科技研究院,開展重點金融科技領域戰略規劃布局8、大公資信評級資質正式恢復 曾因違規被暫停業務資格1年9、區塊鏈企業「爭搶」羅永浩?拍拍貸官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我們現在主戰場是金融科技,10月後所有成交來自機構」。而涉及到的相關具體內容及品牌升級計劃,將由拍拍貸即將發布的三季報披露。現金貸平臺先花一億元被查,關聯P2P平臺花生米富待收3.42億今日,現金貸平臺先花花/先花一億元被曝遭警方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