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暫停所有社交媒體廣告 星巴克為什麼暫停廣告】
星巴克決定暫停所有社交媒體平臺廣告的主要原因是此前Facebook對於仇恨言論的態度,導致多家公司不滿,不過Facebook很快就發布聲明表示將標記或者移除有關仇恨言論。就在上周五可口可樂公司表示,將暫停全球所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廣告,聯合利華將在12月31日前停止在美國的Facebook,Instagram和Twitter上投放廣告。上周六,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表示將暫停全球付費廣告,從7月開始在「主要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星巴克發言人表示,社交媒體暫停活動將不包括Google擁有的YouTube。根據市場估計,這次多家公司取消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將會給該公司造成不少的影響,預計新一個月的增長僅為3%。2019年,Facebook通過數百萬個廣告客戶在全球範圍內帶來了697億美元的廣告收入。6月28日,據外媒報導,繼可口可樂、帝亞吉歐和聯合利華之後,美國咖啡品牌巨頭星巴克也宣布停止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美國財經媒體CNBC援引了星巴克在上周日發表的一份聲明稱,除了暫停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以外,星巴克還將在內部組織和媒體、民權組織的討論,以阻止仇恨言論的傳播。此外星巴克指出,公司將繼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內容,不過將不再進行付費推廣。聲明中寫道,「我們相信社區要團結在一起,我們相信要抵制仇恨言論,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我們還相信,要建立一個具有歡迎性和包容性的在線社區,企業領導者和決策者也都需要團結起來,這樣才能帶來真正的改變。」
【從上周開始就陸續有巨頭公司宣布退出社交媒體平臺的廣告投放】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可口可樂在26日宣布暫停在全球所有社交媒體上投放廣告,為期一個月,該公司執行長詹鯤傑(James Quincey)在一份聲明中強調,種族歧視在社交媒體上沒有立足之地,該公司將利用這段時間審議其廣告政策。聯合利華27日發布聲明稱,公司將在今年剩餘時間內,撤回投放在臉書和推特上的數字廣告,因為該公司擔心美國總統大選前,製造分裂的內容和仇恨言論會在這些平臺上泛濫。同樣在27日,烈酒巨頭帝亞吉歐(Diageo)表示將從7月起暫停在全球主要社交媒體上發布廣告。星巴克的發言人還指出,暫停社交媒體的活動將不包括YouTube平臺,後者屬於谷歌公司。受多家公司撤下廣告的的影響,臉書股價26日早盤暴跌,收盤大跌8.3%,推特股價則下跌了7.4%。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 26日報導稱,在聯合利華發表聲明後的幾小時內,臉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在該平臺上宣布了禁止在廣告中發表仇恨言論的一系列措施,並計劃為雖然違反政策,但「符合公眾利益」的帖子(例如政治人士的某些演講)加註標籤。
【Facebook通過在全球範圍內的數百萬個廣告客戶帶來了697億美元的廣告收入】
當地時間6月28日,據外媒報導,星巴克宣布將暫停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投放廣告,以回應這些平臺對仇恨言論的不作為,將與媒體合作夥伴以及公民權利組織展開討論,以阻止仇恨言論傳播。截止目前,已經超過150家公司暫停在社交媒體投放廣告。
【各品牌和Facebook「劃清界限」,但可能解決不了數字營銷的老問題】
在過去一周,營銷圈與科技圈最重要的新聞,就是各大品牌發起的對Facebook的抵制。起因是Facebook對平臺上的種族歧視、煽動仇恨內容監管不力,此外他們也一直因為各種假新聞、政治性煽動內容等等深受品牌主詬病。在最近席捲全美的反種族歧視「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活動中,Facebook再一次因這些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超過90個大小品牌以「停止以仇恨牟利(#StopHateForProfit)」為主題呼籲停止Facebook廣告投放。比如快消巨頭聯合利華就表示,一直到今年年末,都不會再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投放廣告,將原本的廣告預算用在其他渠道。聯合利華在2019年是Facebook上支出規模排名第30的廣告主,據CNN報導,2019年聯合利華的Facebook廣告支出超過了4200萬美元。可口可樂則在6月26日宣布,將在未來至少30天內停止所有社交媒體平臺的廣告投放。可口可樂全球CEO James Quincey表示,這一舉動並非是加入其它品牌們抵制Facebook的運動,但同樣是為了呼籲對社交媒體上種族歧視內容的管控,並希望社交媒體平臺營銷更透明。此後李維斯等品牌也隨之宣布在一定時間內停止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的廣告投放;糖果商好時則宣布今年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投放的預算削減1/3。
【反種族歧視事件的發酵,是廣告主們開始與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臺公開「劃清界限」的導火索】
而事實上,社交媒體廣告投放的不透明問題、以及平臺上有害信息對品牌的損害,這些數字營銷時代的平臺投放問題其實存在已久。在消費者紛紛轉向智慧型手機、並愈發在社交媒體上社交的時代,廣告主們陸續將營銷預算轉移到線上——比如社交媒體的信息流廣告、購買更多的數字媒介、定製專門投放社交媒體的豎屏社交廣告等等。但從2018年起,寶潔、聯合利華等大廣告主重新回到了傳統媒介,比如超市線下促銷、電視和廣告牌的廣告。之所以這麼做,一個原因便是,平臺上的數字廣告反而增加了品牌營銷的風險,帶來品牌形象管理困難的問題。比如2019年,迪士尼、雀巢就曾宣布暫停在YouTube投放廣告,原因是YouTube上的一些具有性暗示等對兒童有害信息的視頻,在視頻播放前,根據算法自動推薦了迪士尼、雀巢的廣告。品牌廣告出現在這些內容之前,對品牌影響相當惡劣。
【YouTube就出現過品牌廣告被算法自動推薦在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視頻旁邊的先例】
在Facebook、Instagram上,都出現過平臺監管不力,出現有害內容,而品牌廣告被算法推薦出現在附近而無辜受牽連的狀況。從根本上說,本次品牌們對Facebook的聯合抵制,其實也是對數字廣告的安全度和透明度有所要求的必然結果。6月26日收盤,Facebook股價狂跌8.32%,而這或許也將成為督促平臺進一步規範內容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