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星巴克不打電視廣告?這裡面藏著它的營銷心機

2021-02-15 餐飲人必讀

每  天  讀  一  點 , 一  年  大  不  同

擊上方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r811關注我們!

大家都看到過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雪碧,雀巢咖啡等飲料品牌在電視、網絡視頻、公交站臺等地方打廣告。

而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星巴克卻貌似只會在自家的微博上發發廣告,或者偶爾放出來一兩支創意視頻廣告。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一、為什麼「星巴克很少打硬廣?

 有網友認為,星巴克暫時沒有在國內做廣告的必要。

硬廣是有目的的,那就是已經有很多同類產品參與競爭了,消費者已經養成了消費咖啡的習慣,硬廣可以提醒你來我們星巴克家而不是去COSTA。

而星巴克目前這一點很成功:國人之前不懂咖啡,他在國人腦海中植入「咖啡=星巴克」的概念。而且暫時不存在有明顯威脅的競爭對手,自然還不到打廣告的時候。

然而凡事無絕對,今年夏初,星巴克又推出了瓶裝新品,不過這次並不是咖啡,而是奶茶——紅茶星冰樂&抹茶星冰樂。

如果說「咖啡=星巴克」,那奶茶肯定就不等於了吧...那為什麼星巴克依舊沒有做硬廣呢?

另外,它又是如何推廣新產品?以及為什麼採用這種策略呢? 

▲紅茶星冰樂&抹茶星冰樂

二、星巴克是如何推廣新品的?

1.利用內容

上訴兩款新品從推出後並沒有得到大肆的宣傳,就連星巴克官微對其也是隻字未提。

不過,這並不是說星巴克真自信到「即使不做推廣也能把它賣出去」的程度。

其實,在5月24日到6月8日,在微信端一共有10多個大號參與了星巴克新品的推廣。

它們都來自不同的領域,有廣告界的,攝影界的和時尚界的等等,也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新品進行了宣傳。

是的,星巴克非常擅於內容營銷。

它明白喜歡不同內容的受眾勢必會關注不同的產品屬性,所以要「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這與大部分人理解的定位理論非常不同,他們認為:一個產品一般只能主打一個需求,比如王老吉就一直主打防上火。

而內容營銷注重的是需求與受眾的匹配。雖然它也有定位,但要根據不同的人定不同的位。 

2.利用影響力。

星巴克選擇的這些公眾號,要麼是「喇叭達人」,要麼是「雞湯達人」,再要麼就是「時尚達人」。

1. 廣告傳媒號就不說了,這是幾乎所有信息的上遊,同時也是一個大喇叭。

2. 雞湯號也有它的優勢——非常擅於製造能引起人共鳴的語言,將讀者帶入一個感性的精神世界。而星巴克恰好需要人們足夠感性,才更有可能認同它的品牌,購買它的產品。

3. 時尚號就更加重要了。什麼是時尚呢?時尚就是「別人買了我也要買」,它是一種跟風潮流。讓時尚達人們展示手中的星巴克飲料,會很容易吸引其他那些「偽時尚達人」也去跟風購買…

三、為什麼採用內容營銷而不是硬廣?

如果說「星巴克採用內容營銷而不是硬廣」是一種商業策略的話,那我們不妨從策略的角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清楚,策略是什麼。

策略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關鍵競爭對手,再有針對性的揚長避短。

1.關鍵競爭對手是誰?

就線下門店來說,星巴克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應該是肯德基和麥當勞等。Costa在國內由於其較高的價格以及「傳統英式口味」,目前來說發展較為緩慢。

而星巴克的瓶裝飲料(包括咖啡和奶茶),由於主要是在各大商超出售,所以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應該是其他飲料,比如可口可樂,雀巢咖啡,味全果汁等。

2.優劣分析

①.星巴克的優勢是什麼?

很明顯,它最大的優勢也就是「品牌文化」,或者說「講故事的能力」。

從「LOGO的深邃含義」,到「裝修細節的內涵」,到「CEO供員工(夥伴)上大學」,到「隱藏菜單的奧秘」,到「自帶杯子免費喝,倡導環保」,再到「顧客在店內的輕鬆體驗」…無不在強調品牌的內涵與文化。

②.那它的劣勢是什麼呢?

也很明顯,那就是它在物質層面的性價比不高。別家的咖啡一般不超過10元,而它要30多元,更別說20多元的礦泉水和10元一顆的糖果了...

▲星巴克的價目表

3.揚長避短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星巴克大規模參與硬廣的投入,就會產生幾個問題:

①.以推銷產品為目的的商業廣告很難表達品牌「深邃的文化內涵」;

與其他品牌在同樣的地方,以類似的形式打廣告,會降低星巴克的差異化(比如「內涵」與「逼格」)。

而一旦降低了差異化,就容易讓用戶將星巴克與其他品牌的產品當成同一種東西,這對性價比不佔優勢的星巴克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所以,要想讓用戶買單,星巴克需要把用戶帶入一個相對封閉的場景,避免自己與其他品牌的直接對比,然後再慢慢講述自己的品牌故事與文化。

而內容營銷就是很好的選擇。

每一個內容都有一個主題,而一旦人們進入該內容設定好的主題,就不太會關心與主題無關的其他信息。比如當人們讀到以「生活美學」為主題的文章時,就不太會關注「性價比」之類的信息,更不會想到肯德基與可口可樂。

②.星巴克將營銷主戰場放在社交媒體平臺,還能與它另一個優勢相互協同。

人們更願意對別人說「我今天去了趟星巴克」,而不會對別人說「我今天喝了一瓶可口可樂」。

也就是說,星巴克相對高端的定位讓它具有更高的話題性。

這也是為什麼雖然在銷量上星巴克遠不如可口和百事,但它在社交平臺上的影響力卻絲毫不會輸給它們。

所以,星巴克喜歡做內容營銷和社會化營銷,是在放大自身的相對優勢——品牌內涵和話題性;而它不做傳統硬廣,則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劣勢——性價比低。

你覺得是大肆使用硬廣效果好還是技巧性地使用軟廣效果好?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本文來源:新營銷

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bidu0001

  ----End-

品牌VI設計超值套餐,還不快來!??

-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星巴克不做廣告?
    這樣的品牌基礎堅實穩固,因為它賦予了人的精神力量,不是全憑廣告的狂轟濫炸。1星巴克不做廣告?他說,「自1987年以來的10年內,我們在廣告上投放了不到1000萬美元,這並非不相信廣告,也不是我們承擔不起廣告費用,而是因為我們的驅動力在於產品,在於價值觀,在於人本身。」舒爾茨認為,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上,最強大、最持久的品牌是建立在人們心裡的——這才是真正可持久發展的品牌。這樣的品牌基礎堅實穩固,因為它賦予了人的精神力量,不是全憑廣告的狂轟濫炸。
  • 星巴克不投廣告,為什麼你們都知道?
    其實,關於「星巴克很少打硬廣」的問題,早就有人討論過了。有人說:星巴雖然不打硬廣,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公關,品牌故事和事件營銷等)都做得很好。另外,門店的選址和精美的包裝等也具有很好的廣告效應。但是,如果硬廣本身也有效,那為什麼不做?
  • 星巴克,實在是一家很有心機的公司
    星巴克喜歡做內容營銷和社會化營銷,是在放大自身的相對優勢——品牌內涵和話題性;而它不做傳統硬廣,則可以避免暴露自己的劣勢——性價比低。
  • 星巴克的廣告看似沒有廣告卻無處不在
    事實上,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先生一直就對廣告不大感冒。他曾經在書中向外界坦言,自己從來不喜歡那些傳統意義上的廣告。他說:「自1987年以來的10年內,我們在廣告上投放了不到1000萬美元,並非不相信廣告,也不是我們承擔不起廣告費用,而是因為我們的驅動力在於產品,在於價值觀,在於人本身。」
  • 星巴克的杯子有多漂亮,它的營銷就有多心機!
    賣到幾千元,還一杯難求,為什麼星巴克的杯子生意好得一塌糊塗?不可否認,高顏值杯身有很大的功勞,但你真的以為消費者瘋搶僅僅是因為杯子好看嗎?No,其實人家真正玩的是營銷,是「心機」!01.社交媒體的傳播威力不容置疑,強互動性與及時反饋也是它的巨大優勢,而這,一直讓不少餐飲品牌垂涎欲滴。
  • 為什麼不做廣告的星巴克 卻成就了咖啡王國
    星巴克成立了二十多年,世界範圍內的企業對於營銷廣告的重視不言而喻,而星巴克算是特例。星巴克2014年財報也提到了在中國的目標是成長為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場。所以不在電視和移動媒體上做硬廣告並不代表中國市場不重要。星巴克在中國,不是不打廣告,而是把廣告打得很巧妙,它很好地利用了中國市場的特點、夥伴及會員來傳播。
  • 星巴克為什麼從不做廣告?
    3、適用於所有人的「控制與營銷」星巴克本質上是一個營(chuan)銷公司,營銷的對象包括了夥伴和顧客,它建立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咖啡王朝,同時強調控制一切可以控制的因素。1、對內,低薪,卻能留下夥伴。裡面有一張早餐券、三杯買一送一、一杯免費升杯,限時3個月用完。出於是自己掏錢買的心理,正常人都會努力把這些券全部用掉。買一送一,就是兩杯,你不能自己喝吧?於是難免拉朋友、拉同學,拉個人來陪你喝星巴克,並且互相嘗一下對方的飲料。如果朋友覺得划算,再辦個會員,又是個無限循環。早餐券?為什麼故意起這個名字?
  • 星巴克為什麼很少打廣告?
    有的時候會思索自己為什麼會成了某些品牌的「粉絲」,是不是也不由自主「被廣告」了。最近因為工作搬到了某環境清幽卻交通閉塞的地兒,喝杯咖啡都變得越來越奢侈,於是開始想念星巴克。當有精力去懷念和審視它時,恍然發現,星巴克並沒有鋪天蓋地的廣告,也沒有大牌明星代言,卻用最具親和力的方式,將它倡導的生活方式滲透在每個細節。
  • 星巴克為什麼從不做廣告還這麼火?
    星巴克成立了二十多年,世界範圍內的企業對於營銷廣告的重視不言而喻,而星巴克算是特例。  星巴克2014年財報也提到了在中國的目標是成長為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場。所以不在電視和移動媒體上做硬廣告並不代表中國市場不重要。星巴克在中國,不是不打廣告,而是把廣告打得很巧妙,它很好地利用了中國市場的特點、夥伴及會員來傳播。
  • 為什麼從不做廣告的星巴克,卻成就了咖啡王國
    星巴克的哲學是:1、平衡、控制、營銷、清醒、不講情懷;2、恰到好處的多維度平衡;3、適用於所有人的「控制與營銷」4、清醒的顧客需求導向。這個時候選擇拆分真的合適麼?星巴克成立了二十多年,世界範圍內的企業對於營銷廣告的重視不言而喻,而星巴克算是特例。星巴克2014年財報也提到了在中國的目標是成長為美國本土之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場。
  • 星巴克的營銷不能不學!
    4月21日,星巴克(中國)在其官方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當天,凡上午9點至12點到店顧客,均可免費領取一杯中杯咖啡,但需「帶上你的星巴克自帶杯」也就是說需要自備容器。星巴克最常用校園兼職夥伴,每個夥伴工作滿一定時間後每月有10張免費咖啡券。而星巴克員工幾乎有班就能免費喝到星巴克飲料,那要這10張咖啡券有何用?星巴克公司規定咖啡券不允許賣掉,於是大部分星巴克員工會送給朋友、同學。這樣,大量的免費券實際的流向正是尚未養成喝咖啡習慣,但正在培養喝咖啡習慣的學生。
  • 星巴克一張會員卡,為什麼能讓你甘心被「套」?
    許多同行關注最多的是星巴克出了「什麼新品、好不好喝」,或者是「又在哪裡開新店、這次變了什麼風格」。但許多細節其實更值得關注,因為星巴克真的太有「心機」了。下面,萌萌就從星巴克88元的星享卡開始講講。星巴克的最初級會員卡(星享卡)一張88元,裡面有一張早餐券、三杯買一送一、一杯免費升杯,限時3個月用完。
  • 星巴克的紅杯子到底裝了多少心機?|CBNweekly
    大多數城市的氣溫正好在這一天驟降,大家無聊卻興致勃勃地以此宣告冬季來臨。全球其他國家的門店同樣在這一天前後更換了最新的杯子,圖片社交應用Instagram上的「推薦」頁面也迅速被它佔據。他具有室內設計的背景,「假日紅杯是我們每年首批啟動的項目之一。」不過這個紅色紙杯最終目的可不是為了來陪你歡度聖誕的。為什麼星巴克要在這個時候換上紅色杯子?與其說星巴克為這隻杯子興師動眾,倒不如說它是對所謂的「假日季節」很是看好。
  • 星巴克貓爪杯,為什麼刷屏?
    (不僅是奢侈品品牌,大家熟悉的蘋果、小米等品牌都是飢餓營銷的獲利者。)物以稀為貴,限量的星巴克杯子,自然能夠吸引一大群熱衷收藏的消費者。 品牌效益 眾所周知,星巴克是知名咖啡品牌,被評為2018最有價值的餐廳品牌。
  • 【即興評述1064】星巴克暫停所有社交媒體廣告,平臺數字廣告增加品牌營銷的風險
    【星巴克暫停所有社交媒體廣告 星巴克為什麼暫停廣告】星巴克決定暫停所有社交媒體平臺廣告的主要原因是此前Facebook對於仇恨言論的態度,導致多家公司不滿,不過Facebook很快就發布聲明表示將標記或者移除有關仇恨言論。
  • 星巴克貓爪杯為什麼火?
    星巴克貓爪杯星巴克貓爪杯為什麼這麼火?一方面是,產品供不應求,形成一定的飢餓營銷。這倒不是星巴克有意行為,而是購買意願爆發促成的。另一方面,也是最本質的原因。貓爪杯的火,是因為貓文化流行起來了。這隻貓爪杯的裡面,裝著一個逐漸新起的社會現象。從中,或許能窺見一種新型的營銷方式。
  • 貓爪杯爆紅後,中秋月兔杯來了,為什麼星巴克執著於賣杯子?
    ⊙ 作者  葉川 | 營銷觀察報(yingxiaogcb)隨著現在社會一直不斷的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營銷手段也越來越多樣化。而與消費者直接接觸的載體——產品包裝,也成為了許多商家玩小心機的營銷手法。
  • 星巴克設計的這麼多細節,就是為了讓你多花錢
    然而星巴克聰明的經營者卻把握住每一個環節來營銷,下面咱們好好看看這購買咖啡的5個步驟裡到底有都暗藏什麼名堂。 步入大門:營銷從進門開始往往在你還沒進入星巴克大門前,遠遠地就能看見玻璃大門上的新品海報,這些極富創意的內容都會展示在店門口最顯眼的地方,令你不由得駐足多看幾眼。甚至索性進店,懷著滿滿的購買慾和好奇心一探究竟。不得不佩服,就連店門把手上的裝飾元素都與海報內容高度一致,星巴克為了「騙」你進店,把控好細節的能力令人髮指!
  • 為什麼星巴克不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開眼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個人人出門都可以不帶錢包,路邊吃個麻辣燙都可以「掃一掃」的年代,星巴克中國既不支持支付寶也不支持微信支付
  • 為什麼星巴克的服務員不太熱情?真相發人深省…
    為什麼星巴克的排隊模式和別家不一樣,顧客都被要求橫向排隊,而非豎向?2. 為什麼星巴克陳列櫃裡的「x雲礦泉水」,幾乎賣不出去,還天天擺著?3. 為什麼你什麼都不買,幹坐在星巴克,工作人員也不會趕你?4. 為什麼星巴克的工作人員沒那麼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