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11部委聯合下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督和網絡安全體系將基本形成,能夠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達到規模化生產,實現高度自動駕駛的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與此同時,5G的推廣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掃除了一些障礙。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智能網聯化方面,政府積極推動、合力制定相關標準法規和建設國家級測試示範區域,創造發展環境,形成更多的跨界融合和生態。科技創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有力地驅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變革和轉型升級,也勢必成為中國品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此背景下,車企、科技公司、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商都紛紛參與到自動駕駛的技術研發中,但在自動駕駛領域,每個市場主體的側重點各有不同。自動駕駛汽車相比傳統汽車,對軟體的需求更大,科技公司在汽車功能探索方面經驗較少,但是具備大數據優勢,軟體開發能力強。技術領域的專注也是小馬智行的發展優勢。
自誕生之初,小馬智行就專注於L4/L5的自動駕駛的研究。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樓天城曾表示:「我們技術做的好,我們產生了價值,這是我們唯一真正的依賴。將來Robotaxi怎麼運營,這不是根本,根本還是在於做好技術,把它做得安全、更穩定、更便宜,由此我們才產生價值。」
樓天城還表示,自動駕駛需要做到無人化和規模化,才能稱為產品。無人化意味著自動駕駛需要做到不依賴駕駛員和安全員。而技術規模化要求企業在足夠大的範圍內實現自動駕駛,降低成本,滿足商用需求。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小馬智行採取全棧解決方案,關注自動駕駛硬體解決方案和軟體解決方案。目前,小馬智行在上海、北京、廣州以及弗裡蒙特、爾灣中美5個城市落地了規模化自動駕駛車隊,在中國北京、廣州及美國加州矽谷設立自動駕駛研發及運營中心,並先後推出自動駕駛出行及配送服務,全球城區公開道路自動駕駛測試裡程突破250萬公裡。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危機,小馬智行還進軍貨運領域,為加利福利亞州爾灣市的居民提供自動駕駛送貨服務。
另一方面,小馬智行也開展了和車企的合作,藉助車企的車輛平臺技術。樓天城說:「真正做到無人化,需要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輛的深度融合,做到從車輛控制、供電、傳感器、軟體系統的全面冗餘。」 目前,小馬智行與豐田、廣汽、現代達成了深度合作。
自動駕駛產業已經進入了下半場,下半場的焦點集中於如何實現技術產品化,規模化,使其儘快進入人們的生活,發揮真正能產生的價值。在這一階段,如何更安全、更快,實現產品落地,找到自動駕駛真正應用的場景和能夠發揮應用的點,成為小馬智行和投入自動駕駛領域的研究者們關注的方向。
小馬智行大事記:
◾2016年12月,小馬智行成立
◾2017年6月,小馬智行獲得了美國加州路測拍照,並且在12平方公裡的公開市內道路上實現24小時白天黑夜人車混流全自動無人駕駛。
◾2017年10月,小馬智行在廣州南沙設立中國總部,三個月時間內已經覆蓋10平方公裡的公開市區道路,並計劃建立自動駕駛研究中心、自動駕駛體驗中心等機構。
◾2018年2月,小馬智行與廣汽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合作內容包括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量產,無人駕駛(網約車)示範運營等。
◾2018年5月,小馬智行拿到了北京市政府頒發的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許可(「路測牌照」) 。
◾2018年12月,小馬智行發布PonyPilot自動駕駛移動出行項目,並在廣州率先試點城區公開道路Robotaxi常態化運營。
◾2019年6月,小馬智行獲得加州Robotaxi服務資質,同年11月,又在美國加州的爾灣地區推出面向普通公眾的 Robotaxi 服務。
◾2019年8月,小馬智行正式宣布和豐田建立合作, 雙方將共同探索自動駕駛的進一步落地。
◾在2019年11月,小馬智行與現代汽車聯手推出了加州首個面向普通公眾的Robotaxi常態化服務。
◾2020年4月,小馬智行為加利福利亞州爾灣市的居民提供自動駕駛送貨服務。
◾2020年5月,小馬智行宣布其已於日前獲得了北京自動駕駛載人測試牌照,這意味著今後小馬智行可以在北京開展公開道路載人測試。
◾2020年8月,小馬智行宣布與汽車技術及服務提供商博世(Bosch)合作,探索並建立自動駕駛領域的車隊管理解決方案。未來,雙方將以加州灣區為起點,通過優化車隊前期準備環節及運營效率,共同打造一支擁有最長運行時間並支持跨車輛平臺的自動駕駛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