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在家裡或者在辦公室都會選擇外接顯示器,既擴展了視野,又簡化了與臺式機的數據傳輸。事實上,與臺式機搭配方式不同,外接顯示器的選擇也是有學問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這些問題。
問題一:首先了解你的筆記本電腦
作為兼容設備,顯示器會主動兼容市面絕大多數筆記本電腦,所以我們在選購外接顯示器的時候容易忽略筆記本本身。
除了單獨輸出外接顯示器外,有些場合我們是需要筆記本電腦屏幕以及外接顯示器同步顯示的,比如演示的場合。是1366×768還是1600×900、還是1920×1080?這點大家得清楚,因為會影響到複製輸出的效果的。
然後要了解自己的筆記本電腦配備的輸出接口是什麼。一般來說,主流筆記本電腦都配備了VGA(D-SUB)接口,不過隨著高清的普及,更多廠商尤其是遊戲本、超極本只採用HDMI接口。
問題二:顯示器的兼容性
顯示器的兼容性不能忽視。如果你的筆記本電腦只有VGA接口但是顯示器沒有對應接口,那只會徒勞無功。
這是很多朋友中招的地方,因為興高採烈地買了一臺千元級別的顯示器,卻發現自家的筆記本電腦是VGA接口,這臺顯示器淘汰了這個模擬信號的接口,導致了他不得不忍受數天的時間等待淘寶購買的DVI-VGA轉接頭收貨。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現在很多遊戲本只配備HDMI輸出接口,現在的1080P顯示器基本支持這個接口,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種HDMI線一定要準備好,或者一個轉接口也是一個不錯選擇。
此外,我們還需要注意接口支持的最大解析度。我們知道VGA只支持2048×1536的最大解析度,DVI只支持雙通道最大2560×1600解析度。如果筆記本電腦或者顯示器是3K或者4K顯示,那麼必須選擇支持2K以上顯示的HDMI接口以及HDMI線,別無他選。
外接顯示器後,我們可以在顯示器兼容的前提下自由選擇解析度,因為顯卡驅動會與外接顯示器的驅動對接來實現兼容,這樣就實現小筆記本屏幕實現大尺寸顯示屏體驗效果的初心了。
為了獲得拓展效果,外接顯示器解析度最好大於筆記本顯示屏解析度。
問題三:筆記本性能能否帶動高分屏
一般我們外接顯示器的解析度是高於筆記本內置的解析度的,比如小編當年用W110ER的小鋼炮遊戲本來外接24寸顯示器,GT650M顯卡渲染的解析度從內置顯示的1366×768到外接的1920×1080解析度,使得一些遊戲在外接顯示器顯示時出現以往單獨使用筆記本時的卡幀現象。
我們選擇外接顯示器玩遊戲時,必須考慮好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能否帶動高分屏,尤其是顯卡部分,我們知道同樣數字型號的筆記本顯卡的性能比桌面級差很多,需要參照同規格桌面型號的評測成績了。
問題四:是否需要實用性功能
一般我們外接顯示器的解析度是高於筆記本內置的解析度的,比如小編當年用W110ER的小鋼炮遊戲本來外接24寸顯示器,GT650M顯卡渲染的解析度從內置顯示的1366×768到外接的1920×1080解析度,使得一些遊戲在外接顯示器顯示時出現以往單獨使用筆記本時的卡幀現象。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現在很多遊戲本只配備HDMI輸出接口,現在的1080P顯示器基本支持這個接口,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種HDMI線一定要準備好,或者一個轉接口也是一個不錯選擇。
相反,部分朋友喜歡一機多屏顯示。尤其在外接顯示器時,筆記本自帶顯示不會顯示,這樣豈不是浪費了一些大屏幕遊戲本?所以選擇支持多屏輸出的筆記本以及顯示器,讓你以最低的成本體驗到雙屏顯示的好處。
問題五:作業系統對解析度的優化程度
現在手機都在追求高PPI、「視網膜」等精細顯示效果,但是Windows系統對高解析度的優化就做得強差人意了。相信大家體驗過4K顯示器在Windows系統下點對點顯示的難受,即使百分比放大了會導致圖片的模糊以及老程序的顯示錯位。所以,選擇4K顯示器作為外接顯示器時,你得要好好思考自己真的是否需要以及自己能否承受Windows的優化不足。
不過蘋果系統就不一樣了,作為視網膜理論的開創者,自然在高分屏顯示的優化上顯得不遺餘力。Macbook Pro筆記本基本都實現視網膜的顯示效果,所以需要外接顯示器的話,不選擇2K乃至4K的顯示器怎麼行?當然,前提就是預算充足。
總之,選擇筆記本外接顯示器的一句話技巧就是:接口、解析度相互兼容,注意外接顯示器性能與視覺效果。
你真的會玩路由器?哪些路由器固件值得刷?
PS:恭喜微信暱稱為(LFH鋒華、奔跑吧(蝸牛)、camel.superman)的微信網友,獲得檯曆一本,麻煩本文留言或者微信回復快遞收貨地址,微信君收到會立即派出。
每天參與評論,即有機會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