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退出中國與百度無關

2021-02-09 亂翻書

2016年12月13日,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CEO皮查伊現身北京:與聶衛平切磋圍棋。

1.今天李彥宏發朋友圈,「這些年來,百度一直被認為是佔了 Google 退出中國的便宜。我們無法證明一件沒有發生的事情…如果現在 Google 回來,我們正好可以真刀真槍地再 PK 一次,再贏一次。」

決定離開中國的是蘇聯難民謝爾蓋,想要回到中國的是印度移民皮查伊。

谷歌在退出中國時,是跟百度是在同樣的市場環境下競爭落敗的。

我的上篇文章《百度沒有文化》為了測試/規避微信敏感詞刪掉了一段:

李彥宏一直認為百度的成功和谷歌退出中國沒有必然聯繫。谷歌的關鍵詞和敏感信息在李開復時代就有了,他接手谷歌時還有20%的市場份額,谷歌離開中國時市場份額已經不到5%。

後來在谷歌官方傳記《How Google Works》裡董事長施密特也明確提到,Google 退出中國這個決定是創始人蘇聯移民謝爾蓋·布林一念之間的一意孤行,原因來自「在社會主義國家生活的經歷,使他不願考慮發展中國業務」。CEO佩奇和董事長施密特都認為「打入中國市場不僅是個英明的商業決策,從道德價值觀而言也是正確的選擇。」

在另外一本採訪了佩奇、布林,跟蹤了 Google 十年發展的企業傳記《In the Plex》裡,作者Levy同樣提到,谷歌內部對是否要退出中國態度並不一致,最後還是蘇聯人一念之差的堅持做出了最後離開這個決定。

谷歌退出中國與百度無關,但是百度的懈怠跟谷歌退出中國有關。

2.拆解百度這家公司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

最外層的現實:Google 之後,百度在中國沒有真的對手

——>

正面影響是,百度的業績持續向好

負面影響是,公司從上到下沒有危機感

——>

如果百度是一家像 Google 那種有探索型的、科技改變世界的極客文化的公司,這個局面對它非常有利,它的現金將會變成持續不斷對未來的投入,創造很多奇蹟

(對比:馬化騰是隨物賦形的被動性格,但他對世界充滿好奇心,願意持續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也有雄心;馬雲是充滿攻擊性的主動性格,持續布局,且有亞馬遜作為自己的戰略對標物持續學習,而且一直有對手刺激自己)

——>

業績好且沒有高追求,於是讓百度變成了一家不思考未來,只想怎麼賺錢的公司,這是外界無法喜歡它的原因

——>

為什麼這個東西無法改變?因為一切的病根在李彥宏

——>

李彥宏比較被身邊人詬病的性格特徵:摳門貪財、唯我獨尊、享於安逸、不喜歡聽挑戰自己的意見。

這幾個特徵分別導致了許多問題:

摳門貪財:既不願意做雲計算這種長期費錢的項目,也不願意給高管們好的激勵;容忍虛假廣告

唯我獨尊:沒法找到真正的二把手

享於安逸:不做重要決策、內部貪腐嚴重而缺乏治理

不喜歡聽挑戰自己的意見:跟自己觀點不合的人比如徐勇、俞軍走了,身邊都是恭維者,聽不到關於百度的真實觀點

——>

真正能帶來改變的是,李彥宏退位,但這不可能。反正業績好,沒有巨變的動力。那麼,李的性格缺陷引發的一系列公司文化問題會持續化骨綿掌,傷害百度。(我最後覺得這個結論太過殘忍武斷刪了)

百度沒有文化 = 李彥宏沒有文化

沒跟上時代變化的文化、落後的文化,就是沒文化

3.《百度沒有文化》主要是想講兩個道理。

一、單純的技術宅當不了梟雄,如果忽視文化和管理學習/建設。

二、從打天下到坐天下,如果缺乏自省精神,逃不脫歷史周期率。

對於曾經成功過的創業者來說,認知問題說到底就是心態問題。

是Day 1 還是 Day 2,這一念之差決定了將來。

文章也是按照這個邏輯挖掘的,李彥宏的性格三觀是怎樣的如何形成的,他又怎樣塑造了公司文化和管理,進而影響了百度的戰略演化。我寫出了我覺得最深刻的理解和病由推導。用西餐叉子吃中國麵條,矽谷背景和中國公司,CEO自大保守的行事作風跟矽谷相悖,百度工程師文化和銷售KPI文化相悖,「如果他全部美式也許不會這樣,全部中式也不是現在這樣,偏偏中美相混。」

這個技術出生的CEO看人不準、戰略不行,只會死守技術 ,那為什麼百度早期人才雲集?我花了篇幅來解釋為什麼同樣的文化之前能夠work。但真死守技術為啥錯過雲計算和移動網際網路?因為早期有強大對手,CEO能夠壓抑自己ego,王湛生死後沒了鏡子(這只是個人推斷),自負完全不受壓抑長出來了。 

看不懂未來,看不見未來,就是認知問題,大多數CEO的認知問題都是心態問題。CEO需要自己修正認知,不是所有的創始人都能放公司持續變偉大。

我試圖展示一種複雜性,但寫作技巧不成熟,在態度上就會不夠堅決旗幟鮮明。以及沒能在不同事情之間進行關聯,持續幫助讀者提煉要點,兩萬字的文章造成了閱讀理解困難。

我前天逛魯迅紀念館,看到民族魂三個大字時突然想到如果他長壽能夠挺得過六七十年代嘛?或許王湛生也只是一個美好的記憶?因為王湛生也是在百度剛成功時去世的。當時百度還是挑戰者,革命黨剛打下江山。百度取得後來的成功之後,還會容忍王湛生嗎?這才是人性。

《軍師聯盟》裡面有段荀彧和曹操的戲,說的是時代變了階段變了,人也跟著變了。

後來曹操給荀彧送來個空食盒,潛臺詞是你再無漢祿可食。

然後荀彧自殺了。

感謝張亮老師跟我講解寫作。

相關焦點

  • 谷歌退出中國始末
    2010年1月13日消息,Google公司已經決定,不願再審查Google. cn上的搜索結果,Google將在未來幾周時間和中國政府談判,要求能夠在中國法律框架內運營未經過濾審查的搜尋引擎。山景城負責監督中國區的高層尤斯塔斯後來回憶道,這次事件「是我們公司最不光彩的一刻」,他責備自己事先未能讓Google中國的政府公關代表清楚的認識到公司對此類行為是極其不齒的。從這個事情上來看,谷歌內部對於公關事情非常嚴謹,反而讓中國的某些企業鑽了空子。谷歌退出中國對百度的影響:由於谷歌的退出,百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 「谷歌退出中國」長期被誤讀 官方從未宣布退出中國
    有不少媒體朋友問我怎麼看待此事,我重申了一個原則性的觀點:谷歌從未退出中國!  就此,我發了一條微博和朋友圈。【糾正一個說法:谷歌沒有退出中國,安卓一直在中國提供服務】這兩天看媒體報導,幾乎所有媒體把谷歌和谷歌搜索混淆了。谷歌旗下的安卓我們每天都在用,怎麼能說谷歌退出中國呢?
  • 雅虎準備關閉北京研發中心,完全退出中國.雅虎的很多問題來自內部,與中國無關
    我們在矽谷@為您報導最前沿趨勢
  • 我一直覺得谷歌退出中國,最大的受害者是百度
    而這些導致百度慘澹的原因,我認為都可以歸結到「谷歌退出中國」對百度影響上來。客觀地說,哪怕谷歌還在中國的時候,百度已經是國內搜索領域的老大,即使谷歌一直呆在中國,百度在搜索領域領先谷歌仍是大概率事件,因為谷歌作為全球化企業,不可能在中國做出太多本土化、個性化的東西,百度在理解中國國情、中國文化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 關於「谷歌進入到退出中國市場的前因後果」的補充
    1、谷歌和百度從2000年到谷歌退出中國這段時間的大事件對比如圖。當時的百度其實還很能打,甚至為了抵禦即將進入中國的谷歌,發動了「閃電戰役」。當時百度為了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產品體驗,專門安排了一個工程師團隊。在內部,他們稱之為"閃電計劃"。"
  • 關於「谷歌的退出所以才成就了百度」,李彥宏是這麼說的......
    對於外界普遍認為的谷歌的退出成就了百度,李彥宏表示,百度的成功和谷歌的退出沒有必然聯繫。這是一種誤解,我也聽到很多,應該說是我在意的,因為它不是事實,所以我也覺得有必要去解釋一下。包括這個谷歌退出中國,那麼大家可能忘了,谷歌在退出中國之前,它在中國運營了5年,這5年它的市場份額每年都在下跌,所以那個時候的百度呢,也是我們每年市場份額都在增加,所以百度的成功跟谷歌退出沒有必然的聯繫。李彥宏給出的依據是兩點:谷歌退出前,連續5年市場份額都下跌;百度相反,每年市場份額都上升。然而,這個說法不具有說服力。
  • 3月23日,谷歌退出中國市場
    北京時間2010年3月23日凌晨3時零3分,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再次借黑客攻擊問題指責中國,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
  • 谷歌退出中國損失了多少?虧大發了!
    點擊上方藍字「電腦報」關注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退出中國之後,谷歌損失了很大一筆搜索廣告收入。
  • 李彥宏「百度的成功跟谷歌退出沒有必然的聯繫」看真實數據是怎麼說的
    而且李彥宏在片中訪談環節還透露了目前思考和關注的方向、作為百度掌舵者的困惑與壓力,以及目前網際網路行業格局和競爭走勢。其中,李彥宏首度談及谷歌退出與百度成功的關係,稱「百度的成功跟谷歌退出沒有必然的聯繫」。最引人注目和熱論。
  • 谷歌退出中國8年,百度收入增長19倍!李彥宏期待真刀真槍再PK再贏
    谷歌2004年8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一年之後百度也在納斯達克上市。 神州初交手:百度份額兩倍於谷歌早在2000年,谷歌就已經提供中文網頁搜索。不過直到2005年,谷歌挖來前微軟全球副總裁李開復擔任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任大中華區總裁,籌備中國研發團隊,谷歌在中國才開始正式起步。
  • 谷歌為什麼退出中國?李彥宏只說出了一部分真相
    專訪中,李彥宏表示,谷歌當年退出中國是因為迫於百度給予的市場份額的壓力,「2010年,百度佔據了75%的中國搜索市場,而谷歌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市場,他們最終被迫退出中國」。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真的如李彥宏所說,是被百度打敗了嗎?或許答案並非這麼簡單,百度的市場份額是外部因素,而谷歌自身在中國市場運營上的慘敗,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 透過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真相,看清TIKTOK事件
    跟當年穀歌退出中國市場有什麼區別?今天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和大家聊一聊整個事件。什麼是tiktok?簡單來說就是中國版的抖音,目前在全球155個國家被下載20億次,擁有8億月活用戶。以月活用戶計算,TikTok位列全球第七,甚至比QQ、Twitter和Snapchat都多。一年的時間tiktok在全球應用下載量排名還是269位,僅僅14個月就躥升到了第4位。
  • 谷歌當時為什麼要退出中國市場,又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2010年1月12日15時,谷歌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文表示,谷歌集團考慮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在百度剛剛被黑客攻擊之後,就傳出谷歌退出中國的消息。這無疑讓百度被黑的事情黯然失色,谷歌成了13日之後的網絡焦點。
  • 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
    如果白宮殺死了(協議),我們知道這與國家安全無關。」為什麼說美國禁止TikTok與谷歌退出中國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此次強硬打壓TikTok,被一些外媒將其與10年前谷歌退出中國做比較,企圖將兩者混為一談。
  • 今天,是谷歌退出中國的第十周年
    隨後的兩三年內,谷歌陸續停止了其對中國提供的各項服務,到2013年11月,谷歌在中國的搜索市場份額已從2009年8月的36.2%下降到1.7%。根據百度百科「谷歌事件」顯示,此事件的導火索為「谷歌對中國網絡管理的直接衝撞」。一直到現在,關於谷歌宣布退出中國的原因依然眾說紛紜,網絡上關於此事針鋒相對的立場對抗異常激烈,在此我們也不再贅述。
  • 李彥宏說百度成功和Google退出中國沒關係 但第三方數據是這麼顯示的
    而把上次百度賣貼吧事件歸咎於公關不力的百度CEO李彥宏又開始出現在了公眾的視線中,這一次是CCTV 2的紀錄片《遇見大咖》。在這個紀錄片中,李彥宏談了他的童年,他在華爾街不看好的情況下做O2O,他與妻子的軼事等等,也有關於與Google競爭的過往。百度的高速發展期剛好遇上了Google退出中國,因此很多人都認為,百度的成功和Google 退出中國有直接的關係。
  • 萬字長文 | 谷歌進入到退出中國市場的前因後果
    但是在短短幾年後的2010年3月,谷歌高級副總裁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宣布穀歌關閉在中國大陸市場搜索服務,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從重點關注中國到高調入場,再到遺憾退出,這幾年到底經歷了什麼?
  • 百度已死,谷歌在哪裡?
    這一消息若屬實,無疑將撼動百度。 作為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獲益方之一,百度在搜尋引擎業務常年一家獨大。 他強調:「這些年來,百度一直被認為是佔了Google退出中國的便宜。我們無法證明一件沒有發生的事情。事實上,谷歌是2000年先於百度在中國市場上推出獨立搜索服務的,2005年更是加大投入,而百度是後來者居上,通過技術和產品創新反超Google。到2010年,谷歌在市場份額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退出中國時,百度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70%。
  • 谷歌地圖退出中國
    地動翼測試了國內幾款知名的地圖軟體,發現高德、百度、天地圖等服務商均不提供野外高解析度衛星圖,而中國資源衛星影像圖等需付費購買。缺少了高清衛星圖,地勘人就無法在室內觀察地形、規劃路線、確定工作點,出野後亦不便於定位坐標、尋找路線。谷歌地圖等衛星圖的突然下架,可以說是對野外地勘人的晴天霹靂,箇中緣由主要是中國政府對國家安全的擔憂。
  • 《搜尋引擎百度已死》刷屏!網友齊呼:坐等谷歌 百度這樣回應……
    而根據剛剛百度的回應,目前百家號已經擁有190萬創作者。 百度需要競爭對手 談起百度,人們總能想到「谷歌」。 去年8月6日,《人民日報》在海外社交網站上刊文,表示歡迎谷歌在遵守中國法律的前提下重返中國。官媒的介入,讓事件多了一絲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