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2021-02-15 百科知識

點擊關注「有料有趣又專業」的科普期刊《百科知識》

「天問」被定為中國行星探測計劃的總稱,而這個龐大計劃的首個任務,就是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任務。

隨著人類於20世紀50年代邁入航天時代,人類數萬年來徵服太空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對於宇宙的研究也突飛猛進。尤其是近代天文學家對系外行星的研究,證明地球這種處在宜居帶內的行星並不罕見,甚至是廣泛存在的。遺憾的是,目前人類的航天能力依然有限,遠遠不能探測那些基於太空望遠鏡發現的星球。為了人類的長遠未來,邁入更遠的宇宙深處將是人類最遠大的目標。人類航天發展幾十年來,載人任務依然無法突破地月系統進入行星際,下一步突破載人探測行星技術是必然選擇。

地球有兩個鄰居:金星和火星。金星已被證實是一個常年表面溫度超過460℃、大氣壓是地球海平面氣壓90餘倍的擁有惡劣的高溫高壓環境的星球,空氣中瀰漫著各類有毒硫化物,幾乎沒有探測開發的價值。

相較而言,另一個鄰居火星溫度適宜、廣泛存在水、保有稀薄空氣、引力較小,無論從哪方面來看都非常適合成為人類載人深空探測的下一站。因此,世界載人航天大國,如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都把登陸火星作為行星際載人深空探測的首選目標。一些快速崛起的商業航天公司,如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和藍色起源(BlueOrigin),都把載人登陸火星作為終極目標。然而,探測火星的難度極大。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在0.5億~4億千米之間變化,即便是光速往返也需要6~40分鐘。地球與火星每隔780天才有一次會合機會,只有在會合前幾個月的時間窗口才適合開展火星探測,而且這意味著單程便需6~11個月的探測周期。在茫茫深空中,「失之毫釐,謬以千裡」。人類火星探測進行了60年,探測成功率還不足一半,難度可想而知。

火星探測難度很大,代表了人類航天發展現階段最高的技術難度。天問一號面對的挑戰體現在:

1.需要抓住難得的探測機會。即便是派出人類最快的探測器前往火星,也需要老老實實等待每隔780天才出現一次的機會,一旦錯過就需要再等待26個月,因此必須保證任務按時發射。如果延期,除時間成本之外,還有巨額的探測器保管和維護成本。2.需要強力火箭。探測器要實現環繞地球運動,需要擺脫空氣和一部分地球引力的影響;如果想要前往更高軌道甚至前往月球,需要擺脫更多的地球引力的影響;如果前往火星,不僅需要完全擺脫地球引力的影響,還需要擺脫強大的太陽引力的影響。這意味著更強大的火箭是探測火星的先決條件。3.軌道設計複雜。由於火箭依然局限於化學推進劑,能力有限,所以探測器飛往火星之旅只能選擇「霍曼轉移」——一種變換探測器軌道的方式,或其略微改進版——「快速合點航線」。但這個過程耗時普遍在6~11個月,遠遠長於地月之間的3天左右。同時,這些線路會受到太陽系內多個天體的擾動,還有太陽風、空間輻射等的複雜影響。此外,火星與地球並不處在同一平面內。深空探測任務往往「失之毫釐,謬以千裡」,軌道設計難度可想而知。

4.探測器必須功能強大。一方面,探測火星的成本極高,如果只是進行簡單工程驗證並不值得,必須搭載各種科學儀器才能換回相應價值。另一方面,由於距離問題,探測器的深空通信、自主導航制導控制和自我故障檢測修復等功能必須獨立且強大,這進一步推高了成本。5.抵達火星很難。探測器到達火星附近後,需要被火星引力俘獲。相比於地球,火星只是個小不點,質量僅有地球的10.7%,引力影響範圍很小,這要求探測器必須精準切入環繞火星軌道。同時,必須擁有強大的變軌能力,這又大幅增加了燃料需求。6.需要複雜的地面設施。火星探測任務非常遙遠,且與地球通信時間極其寶貴,這要求地球上必須有全天域覆蓋的強大深空通信網絡。由此可見,火星探測的難度極大。幾十年統計下來,火星探測成功率還不足一半。早期的成功率更是慘不忍睹,蘇聯/俄羅斯進行了近20次火星探測任務,但沒有一次取得完全成功。即便是後來佔據領先地位的美國,也是在進入21世紀前後,才獲得比較高的成功率。上述所說的,僅僅是實現環繞火星的難點,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務,還需要克服一系列更複雜的問題。最大的挑戰在於火星大氣。
火星僅擁有極其稀薄的大氣,大氣密度甚至不足地球海平面大氣平均密度的1%,這真讓科學家又愛又恨。愛在於:火星雖然大氣稀薄,但又不像月球一樣近乎真空,科學家可以利用大氣摩擦力對探測器進行減速。恨在於:大氣摩擦會產生高達2000℃的高溫;但大氣的密度又不足以讓著陸器完全減速,到最後還是需要反衝火箭發動機配合以實現懸停、避障、降落。因而,一個火星著陸器既需要隔熱罩隔絕熱量,也需要配備減速器、降落傘進一步減速,同時還要反衝發動機聯合工作,幾乎集齊了人類現有的各種降落技術,整體設計難度陡增。

▲ 好奇號火星車在降落火星的過程中自主完成了超過 1000 個動作(圖源:NASA)著陸系統還需要完全自主導航。標準的火星著陸過程持續時間僅7分鐘左右,甚至不足以完成一次地球至火星的通信過程。這意味著全程超過1000個動作的降落過程必須依靠著陸器自主完成,對軟體和硬體的要求極高。克服一系列困難著陸火星之後,著陸器和火星車還要面對火星惡劣環境的考驗。由於長期風化,火星上沙塵非常細密,缺乏溫室效應又導致火星不同區域氣壓差很大,易形成強風。所以,火星上經常出現沙塵暴。2018年機遇號火星車失聯的直接原因就在於此。能量來源也是問題。火星距離太陽更遠,火星能接收的太陽能僅是地球的44%左右。因此,火星探測器要麼選擇太陽能,但要面對能量低、風險高的困難;要麼選擇極其昂貴的核電池,且由於火星夜晚過於寒冷,必須攜帶熱源保溫。

相信讀到這裡,大家已經充分理解了火星探測是一項多麼困難的任務,一旦成功又將是多麼偉大的成就。為了天問一號,中國航天人做了無數的努力。1.火箭方面:2016年,中國最強運載火箭長徵五號實現突破;2020年5月5日,以長徵五號為基礎改進研製的長徵五號乙運載火箭首飛成功。2.軌道設計方面:2012年,嫦娥二號探測器已經實現了飛越日地拉格朗日點(指飛行器受太陽、地球兩大天體引力作用,能保持相對靜止的點)、飛越圖塔蒂斯小行星和進入深空700萬千米的壯舉。3.著陸技術方面:在有大氣情況下著陸,已經有了神舟1~11號載人飛船的驗證;在無/稀薄大氣情況下著陸,已經有了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經驗。4.深空通信地球方面:中國深空通信網已經初步建成,還有萬噸級遠望號航天測量船輔助。5.深空通信中繼方面:2018年中國發射了人類唯一的地月通信中繼衛星——6.火星車方面:中國已有了玉兔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其中玉兔二號已經在月背工作超過1年,實現了人類月球車最長工作時間的突破。7.在科研方面:天問一號整體攜帶了13項科學儀器,要實現5大科學目標。經過這些周密的準備,2020年天問一號通過了所有的核心測試,終於在7月23日從文昌火箭發射基地乘坐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出發前往火星,預計於2021年2月抵達火星,屆時將一次實現「繞」「著」「巡」三大任務。

▲ 中國火星探測著陸器和火星車組合方案(圖源:中國國家航天局)中國近些年在深空探測領域成果斐然,例如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了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的壯舉。天問系列則立足長遠。天問一號不僅開啟了火星探測任務,更是中國整個行星探測計劃啟程的標誌。火星,只不過是下一站。除了火星,天問系列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還會去地球的近鄰——金星,還有可能挑戰極限,前往難度更大的太陽系內側的水星和外側的四大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希望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一切順利,也希望天問系列帶著中國人的夢想飛遍寰宇。 

關注《百科知識》官方抖音號

918587080

獲取有趣又靠譜的知識

相關焦點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到底有多難?
    首先,祝賀我國首個火星探測衛星由長徵五號火箭搭載並發射成功!從此我國深空探測將進入一個新的篇章。此次天問一號的發射是我國火星探測任務的第一步,主要是完成環繞火星探測、火星著陸以及巡視探測。第二步計劃完成探測器對火星的採樣,並返回地球,這個目標將定於2030年左右實現。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人類探索火星究竟會有多難?
  • 探測火星有多難
    像其他火星探測器一樣,「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的整個任務分為發射、巡航、進入下降和著陸、表面操作4個階段,其中,風險最大的是進入下降和著陸階段,不少火星探測器都在這一階段夭折。另外,火星探測器還需配備可靠性更高的通信設備,即便這樣,仍有不少火星探測器因通信故障在太空中失聯。由於路途漫漫,在飛往火星時,火星探測器要進行比月球探測器更多次數、更高精度的軌道修正。假如火星探測器在地火轉移軌道近地點有1米/秒的速度誤差或1千米高度誤差,飛到火星附近時將產生10萬千米的位置誤差。美國「勇氣」號火星車在抵達火星表面前,先後進行過4次航線修正。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發射成功!一次性實現三大任務有多難?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國家航天局新聞宣傳中心 張高翔攝)「天問一號」拉開我國行星探測序幕據介紹,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因此,探測並研究火星對於認識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 人類會移民火星嗎?十問首次火星探測
    所以我國的火星探測,一個非常核心的問題是水是怎麼通過大氣層逃逸的?圍繞這個核心問題,在天問一號之後,後續還有其他探測,要對火星的土壤進行取樣返回,在實驗室裡進行非常詳細的分析,具體看一看它的宜居性到底如何,它的水到底去了哪裡?以多大的速率逃逸? 三問:為什麼此次選擇烏託邦平原著陸?
  • 火星探測機器人
    點擊訂閱「CAAI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委會」今天12時41分,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
  • 武清區的火星探測天線究竟是幹什麼的?
    坐落在天津武清的天線跟中國的火星計劃有什麼樣的關係?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屆時將與地球最遠相距4億公裡之遙,這麼遠的距離如何保障探測信號的接收?坐落在天津武清的天線跟中國的火星計劃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採訪了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天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航天神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那鑫:
  • 蘇萌解讀「天問一號」:中國人為什麼要探測火星?|巡天報告
    探測火星有多難從1964年「水手4號」火星探測器發射,1965年回傳第一張火星表面照片開始,50多年時間裡,人類已先後對火星開展了大約50次火星探測,但是整體上的成功率也就一半左右。為什麼火星探測這麼困難呢?探測火星的難度主要存在於在地球與火星之間距離遙遠,以及對火星環境的不可控性上。
  • 「火星探測」背後的西電人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搭載13種載荷開展火星全球性和綜合性探測,並對火星表面重點地區精細巡視勘查,完成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研究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研究火星表面物質組成、研究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研究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五項科學目標。
  • 用GIS進行火星探測
    探測器將在停泊軌道上運行約3個月,環繞器7臺載荷將全部開機,開始科學探測。同時,載荷中的中解析度相機、高解析度相機、光譜儀等將對預選著陸區地形地貌、沙塵天氣等進行詳查,為擇機著陸火星做好準備。近期隨著中國、美國、阿聯三國的火星探測器相繼抵達火星,一個個催人奮進的好消息接踵而來,美國的毅力號成功登陸,今天早上天問一號正式進入停泊軌道。
  • 火星探測車新發現:疑似拍下一隻「海豹」,NASA似有隱瞞
    尤其是在最近幾年以來,在全球都興起了一股「火星熱」,許多國家紛紛的發射了火星探測器,而在其中美國擁有著其他國家無法匹敵的實力。並且對於美國航天局來說,經常能夠收到許多火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圖片資料,而在之前就有報導稱,火星探測車傳送回的一些資料,似乎說明火星表面有生物存在!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環繞火星獲得成功
    2021年2月10日19時52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近火捕獲制動,環繞器3000N軌控發動機點火工作約15分鐘,探測器順利進入近火點高度約
  • S03E47火星往事:探測火星生命60年
    同時,人們還期待著火星上的有機分子,成為其自身形成的化學和物理環境的靈敏的指標物,並希望其結構的細節將會說明在眾多可能的生物和非生物作用中,到底哪些真的發生了。終於,1976年7月20日,滿載希望的海盜1號在火星的克利斯平原著陸。9月3日,海盜2號在烏託匹亞平原附近著陸。
  • 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使用SuperCam超強雷射來蒸發巖石進行成分探測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體存在,火星上的巖石由什麼組成.本期帶大家了解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車中使用的SuperCam超強雷射來探測火星巖石的組成和是否有有機物存在毅力號火星探測車各部分功能部件的圖片,攜帶有3D列印的部件,安裝在機械手臂的末端的精密X射線光譜儀(PIXL)和MOX▲圖解:攜帶有3D列印的部件,安裝在機械手臂的末端的精密X射線光譜儀(PIXL
  • SCP-206——火星探測車
    描述:SCP-206是一輪於12/08/20██發射的火星探測車(代號:Invictus)。它是俄羅斯航天研究所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合作計劃中的一部份。(項目的詳細規格展示於文件206-AA1。)儘管它成功透過Soyuz-FG火箭發射升空,但其遙測數據於16/01/20██,大慨離火星還有一半路程時遺失了。
  • SCP-206 - 火星探測車
    描述:SCP-206是一輪於12/08/20██發射的火星探測車(代號:Invictus)。它是俄羅斯航天研究所及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合作計劃中的一部份。(項目的詳細規格展示於文件206-AA1。)儘管它成功透過Soyuz-FG火箭發射升空,但其遙測數據於16/01/20██,大慨離火星還有一半路程時遺失了。
  • 【市媒聚焦】武清區的火星探測天線究竟是幹什麼的?
    火星探測計劃「天問一號」,屆時將與地球最遠相距4億公裡之遙,這麼遠的距離如何保障探測信號的接收?坐落在天津武清的天線跟中國的火星計劃有什麼樣的關係?我們採訪了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天津基地管委會副主任、航天神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正高級工程師那鑫:問:作為我國火星探測數據接收的關鍵設備,由國家天文臺負責建設的70米天線4月25號在天津武清成功進行了反射體的整體吊裝。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設施?和中國的火星計劃有著怎樣的關係?答:中國的深空探測和火星探測,都會分成很多分系統,最核心的分系統叫探測器分系統。
  • 「火星2020」:NASA披露新一代火星探測車任務細節
    NASA透露,這輛探測車不僅會尋找火星上生命存在的蹤跡,也會為人類登陸火星等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鋪路。   據報導,NASA籌備7年的新一代「火星2020」探測車的驅動裝置上周順利完成了首次測試。NASA計劃於2020年2月將其送到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進行最後組裝,並於7月發射升空。
  • 「阿耳忒彌斯」為火星探測做跳板
    美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立一個叫「門戶」的基地——  「阿耳忒彌斯」為火星探測做跳板  在迎來首次載人登月50周年之際,近日,美國航天局宣布啟動新登月計劃——「阿耳忒彌斯」,並稱正在緊鑼密鼓地研製新一代重型火箭和「獵戶座」飛船,擬在2024年前再次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 樂高60226 城市系列火星探測太空梭評測
    火星探測太空梭
  • 火星到底是一顆什麼星星?
    這到底是顆怎樣的星呢?火星簡歷姓名:火星 英文名:Mars家庭成員: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的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等。離太陽由近及遠排序,火星排行老四,鄰居是老三地球和老五木星。青年航天學者毛新願說,雖然都在一個星系,八個行星分為兩大類,火星更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