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體資訊:東芝QLC固態曝光,型號RC100,單die 64GB

2021-02-13 電腦吧評測室

    新聞1:東芝QLC RC100 SSD曝光,單Die可達64GB

    作為全球第一家發布3D快閃記憶體技術的東芝近日宣布推出新一代NVMe SSD RC100系列固態硬碟。RC100系列固態硬碟將採用最新的BiCS FLASH 3D立體堆疊技術,最高可堆疊96層,採用四階存儲單元(QLC)技術,單Die容量可達512Gb(64GB)。

    RC100 M.2 NVMe固態硬碟系列將在CES上首次亮相,固態硬碟長寬為22x42mm,性能上優於目前市場上佔比最高的SATA固態硬碟,新款固態硬碟將主攻DIY製造商和PC玩家群體。

    價格方面,目前採用TLC顆粒的250GB SSD售價在600元左右,算下來每GB的價格在2.4元左右,官方宣稱RC100系列產品將擁有更低的價格,那麼按照官方的說法每GB快閃記憶體容量將低於2.4元。

    QLC來啦!大容量固態時代又要來啦!不不不我不要說的太高興,免得等等我說QLC好就有人說我們收了東芝的錢推薦QLC SSD。

    新聞2:東芝終於擺脫核電包袱 46億美元賣出西屋電氣

    東芝去年申請破產的核電子公司西屋電氣,以46億美元價格出售給加拿大資產管理公司Brookfield,如同為西屋核電服務事業的未來打了一劑強心針,東芝股價也因此上揚。

    據BBC報導,Brookfield將以約40億美元現金買下西屋100%股權,剩餘金額則是為了支付退休金、環境費用和其他負債。收購的條件是此交易須經過全球破產法院和監管機關批准。Brookfield表示,西屋是一家擁有強大市場地位的「美國形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核電服務提供商,公司的大部分利潤來自長期合同下的常規服務。

    受此消息激勵,西屋原來的母公司東芝今(5)日股價一度上漲3.1%至333日元。

    Brookfield還表示,若收購被批准,預計這筆交易將在2018年第三季度完成。這筆交易包括西屋電氣的全球業務。

    東芝2006年以超過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西屋公司,但由於石油和可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福島核事故影響了該行業的聲譽,核電前景暗淡。目前,西屋電氣的虧損達數十億美元,該公司獲得了在美國建立兩個核電項目的合同,但是估算不足,使得實際建設超出預算數十億美元,進展比預定計劃晚了好幾年。因此,東芝放棄西屋電氣早就在意料之中。

    東芝方面表示,出售西屋電氣的持股和權利可以讓東芝大幅削減支出,投入到新業務中。之後,新東芝將把重點放在四個業務領域:社會基礎設施、能源、電子設備和數字解決方案。

    難以置信,一代企業東芝居然活過來了!賣掉了核電的東芝怕是能夠東山再起,看來未來顆粒能夠重新燃起競爭的風光,現在期待東芝的表現如何了。

    新聞1:Intel多數3代酷睿後的CPU漏洞已修復、確實影響性能

    對於沸沸揚揚的安全漏洞事件,Intel今晨第二次發聲,這一次主要是表明自己所採取的措施,同時對性能損失問題澄清。

    發現者將兩個漏洞形象地命名為「Meltdown」和「Spectre」,Intel表示,他們和合作夥伴一道,正緊密配合,並已經開始向基於Intel處理器的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平臺部署軟體補丁和固件更新。

    目前,過去5年的處理器(編者註:意思是上溯到2012年的Ivy Bridge,第三代酷睿)產品多數已經被覆蓋到,Intel預計到下周,更新和補丁會覆蓋超過90%。

    對於外界極為擔憂的補丁導致性能下降,Intel強調,他們堅持昨天的PR稿中的觀點,即這種性能影響是和工作負載強相關的,具體到每個PC用戶,影響並不大,而且隨著時間會逐步削弱。

    不過,Intel此次坦稱,對於某些非連續負載場景,在初步的熱修復後,可能性能損失較大,但之後驗證機制、測試機制和進一步的修復到來,這種狀況會逐步改善。

    Intel表示,他們會繼續完善相關工作,也希望所有用戶都能打開系統、軟體的自動更新,以策萬全。

    筆者認為,從這份措辭來看,Intel優先保證的是近五年維護期內產品的安全,而發現者強調,從1995年之後的幾乎所有Intel CPU都受此影響,看來關於它們的健全與否、甚至是否被削弱性能,Intel可能是尚無精力,也可能是無心緩解了。

    昨天簡單聊了聊這個bug(漏洞),然後某些所謂的dalao就開始和我咬文嚼字,甚至還暗示我們收牙膏廠的錢了。哈!絕了,真的絕了。

    這麼說吧,我們就是那種特別壞的人,特別喜歡騙人,你看很多商家都喜歡推薦7代酷睿,而且買的人還很多。我們不,就喜歡推薦8代,還喜歡推薦Ryzen。還有很多人喜歡整機推薦整機,我們也不,就說要建議自己裝。你看別人的配置都是i5,我們就推薦個i3,別人裝機一步搞定,我們還折騰來折騰去的特別壞。壞極了,但就是有人喜歡我們這些壞人(゚Д゚*)ノ。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點個讚,

在下面留言,

或者關注電腦吧評測室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蜂鳥之速 東芝RC100 固態硬碟詳細評測
    東芝RC100 固態硬碟擁有120GB、240GB、480GB三種規格供用戶選擇,適用於臺式機、筆記本電腦等,本次評測產品為東芝RC100 固態硬碟240GB,售價589元,東芝存儲官網有售。依託於原廠顆粒,傳承東芝DNA原廠3D BiCS FLASH存儲器,東芝RC100 固態硬碟擁有強大的讀寫能力和更高的穩定性,普通的SATA固態硬碟寫入為500MB/S,東芝RC100 固態硬碟可以達到1100MB/s*(數據出自東芝測試環境
  • 東芝RC100性能全面解析,NVMe固態硬碟究竟強勢在哪裡?
    M.2 NVMe作為新興的固態硬碟接口,在很多朋友眼中依然是非常神秘的,但這並不影響NVMe固態硬碟的快速普及。就在上個月,東芝正式發布了主流級普及型NVMe固態硬碟——RC100。 RC100創新性地使用了主控、快閃記憶體融合封裝技術,只需一顆晶片就可實現最高480GB存儲容量。
  • 什麼是TLC、QLC快閃記憶體?qlc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
    qlc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固態硬碟有什麼區別?1、壽命  東芝稱QLC NAND擁有多達1000次的擦寫循環,可與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壽命相比擬。如果真是這樣的話,QLC SSD一定具有市場。按照這個標準的話,在未來的三五年之內,都很難寫壞它。
  • 三款性價比SATA固態硬碟橫評
    兩顆NAND快閃記憶體使用Lexar標,編號29F2T08EMHAF,美光B17A類型,單die容量512Gb,4die封裝,每個顆粒容量256GB。PCEVA測試的這顆A400使用了美光原片快閃記憶體,快閃記憶體FBGA Code為NW913,對應編號MT29F1T08EMHAFJ4,B16A類型,單die容量256Gb,4die
  • 東芝首款QLC固態將參展CES
    掐指一算,距離東芝發布全球第一個QLC快閃記憶體已經足足過去了半年之久,雖然2018年是幾家大廠兵戈必爭的一年,但是東芝還是搶佔了先機,
  • 【硬體資訊】三星b die停產,超大容量A die繼任!
    三星B-Die內存晶片被認為是硬體愛好者和超頻玩家的聖杯。你可以想像,當有消息稱三星正在退出其B-Die產品以主推該公司最近的A-Die存儲晶片時,硬體社區的失望。三星曾經在20納米製造工藝上生產知名的B-Die存儲晶片,而A-Die存儲器則正在轉向更新後的10nm製程。    不幸的是,A-Die的內存產品目前仍然非常稀缺。
  • 固態硬碟不知道該怎麼選顆粒?一文教你讀懂slc qlc tlc
    主要由三星、海力士、美光、東芝等使用。相對於SLC來說,MLC的容量大了100%,壽命縮短為SLC的1/10。相對於MLC來說,TLC的容量大了50%,壽命縮短為MLC的1/20。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2D NAND和3D NAND在上文中,我們介紹了根據快閃記憶體顆粒內部電子數的不同,會分為SLC/MLC/TLC,而隨著晶圓物理極限的不斷迫近,固態硬碟上單體的存儲單元內部的能夠裝載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已經接近極限了,更加專業的術語表述就是單die能夠裝載的顆粒數已經到達極限了,要想進一步擴大單die的可用容量,就必須在技術上進行創新。
  • 雙固態硬碟體驗群暉DS218+:上篇【硬體的安裝】
    DIY以體驗各類NAS硬體和軟體。二,定製特挑單顆粒版七彩虹SL500 960GB隨著固態硬碟的成本降低帶來的滲透率提高,使得使用固態硬碟做為NAS硬碟有了錢包層面的可行性。除了速度,固態硬碟還擁有抗震、功耗低等特性,對於NAS的場景特別適合。
  • OCZ Trion 100評測:首款東芝TLC顆粒出品
    Trion 100不僅在快閃記憶體上全面使用東芝顆粒,在主控上,也使用東芝主導研發的主控。4、相比於OCZ其他系列產品,Trion 100有哪些改變?(1)提供消費者高標準的客戶服務與技術支持(2)不需購買憑證,僅需提供固態硬碟序號即可(3)判定為不良品的固態硬碟將直接更換新品(4)提供進階產品的更換以及免費預付郵資寄回服務,減少消費的開支與停機時間  對於Trion100的最低容量120GB型號,OCZ的每日建議寫入量為27GB/天(根據JESD219A測試標準),最高容量960GB
  • 影馳ONE PCIe 512GB固態硬碟評測
    前不久影馳ONE系列擴展新增了NVMe型號:ONE PCI-E M.2。ONE PCI-E M.2使用群聯PS5012-E12C主控,搭配快閃記憶體依然是東芝BiCS3,提供256GB、512GB和1TB三種選擇,本次評測的是512GB型號。
  • 群聯展示16T QLC及SLC+QLC混合固態硬碟產品
    本文轉自:機鋒網PHISON群聯是一家存儲解決方案供應商,不直接銷售固態硬碟產品,而是向各家固態硬碟廠商提供包括主控和固件在內的軟硬體方案
  • 老筆記本重獲新生 東芝256G固態硬碟體驗
    本想整一塊120G就行了,想想偶爾還會拷貝一些大文件,還是一步到位256G吧,而且現在的固態硬碟價格也比較容易接受了,當然最重要還是慰問我的愛本哈!在X京入手的一塊東芝256G固態硬碟,東芝是快閃記憶體界大老,而在固態硬碟行業還算是新人,話說這塊固態硬碟速度很猛,果斷就入手了。
  • QLC快閃記憶體SSD真的要來了
    關注硬體·聰明消費 | 歡迎關注鈦師父題圖:子彈發射原理可能一直關注固態硬碟市場的人比較清楚,最近QLC快閃記憶體可謂是真正開始進入消費者視野了
  • 【硬體資訊】Nvidia新卡曝光!Super顯卡尚未終了!
    但現在,卻又有新款TU102核心的顯卡被曝光,它會不會就是傳聞中的12G 2080ti呢?Nvidia真香警告?還是為了應對AMD隱藏的Nvidia殺手呢?不過2080ti與RTX Titan規格太過相近,如果真的出強化版並且有384bit帶寬,RTX Titan的銷量可能會受到衝擊。
  • 更新快閃記憶體更強性能:三星發布970Evo Plus固態硬碟
    三星宣布了高端NVMe固態硬碟970Evo的新升級版本:970Evo Plus。主控不變,快閃記憶體升級。 三星970Evo Plus延續使用了Phoenix主控,搭配全新的9x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來替換現有970Evo所用的64層堆疊3D TLC,存儲容量從250GB起步,最高可提供2TB型號。
  • 天生助移動|東芝RC100 NVMe SSD上手測
    這些話與今天的主角或多或少有些關係,因為今天我們上手評測的是一款體積小、容量大、速度表現也非常不錯的M.2接口SSD——東芝RC100 NVMe SSD。與之前提到的SATA接口不同,M.2接口的SSD體積更小,而且速度突破了SATA接口的規格限制,普遍遠高於前者。
  • 硬體資訊:AMD Yes!NVIDIA為所有Freesync顯示器解禁支持G-Sync
    第二檔G-Sync將不要求HDR和同捆硬體,今後對應顯示器的價格可能會大幅下滑,未來直接對標Freesync?。    對於G-Sync Compatible,NVIDIA測試了400款VESA Adaptive-Sync顯示器,已經測得12款支持良好,型號如圖。另外,還有100款待測,名單待補充。
  • 圖文版 許迎果 第75期 2020年 固態硬碟 型號推薦
    大體上來說,固態硬碟的生產製造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部分:1.固態快閃記憶體顆粒快閃記憶體顆粒就是用來存放數據的,目前能自主生產的廠家有:三星,英特爾,鎂光(英睿達),閃迪(西數),東芝,海力士.低端主板大多沒有M.2接口,但個別型號會有.當你的主板支持M.2接口NVMe協議時,可以優先考慮購買M.2接口固態.如果不支持的話,就要購買SATA接口的.兩種接口下的固態硬碟在70%的使用環境下,幾乎感覺不到區別.接下來就先說一下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型號推薦.
  • 【硬體資訊】真實網盤?東芝Marvell聯手開發乙太網硬碟!
    新聞1:Marvell聯合東芝展示乙太網固態硬碟:可直接聯網訪問數據    近日,東芝和Marvell美滿電子聯合展示了一款能夠上網的固態硬碟
  • 硬體資訊:固態又不用錢了.鎂光發布BX500入門固態
    當然了從容量上來看這貨不太可能是用QLC,BX500有120GB、240GB和480GB三個容量,讀寫速度均是540/500MB/s,用QLC的SSD一般來說是不會做這麼小容量的,因為QLC快閃記憶體的單顆容量應該都普遍偏高,Die Size又大,做小容量的話性能完全上不去,用3D TCL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可能是沒有大容量外置緩存的MX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