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小心,飼料中的「黴菌毒素」

2021-03-05 GP賽鴿

當您的愛鴿吃進了沾有「黴菌毒素」的飼料之後,通常不會迅速引發中毒現象,但是當您進行種鴿配對或比賽鴿參加競翔時,在不知不覺中種鴿繁殖能力或賽鴿翔績表現了不良結果,導致產生嚴重後果,並無法追查出真正原因,造成莫名其妙的損失。

所謂黴菌毒素,相信很多養鴿朋友不認識它。但如果提起黃麴毒素就有很多朋友明白。其實「黴菌毒素」的種類很多,黃麴毒素只是其中的一種。假如人吃了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會影響健康,最明顯的是引起肝臟方面的疾病,嚴重者甚至於死亡。我們都曉得所有用於養鴿的飼料幾乎全是農作物,其種類也繁多,諸如穀物、豆類、油籽類、雜糧類等,來源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也有分季節性的農作物。有時候儲存條件及至運輸過程所產生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會促使這些農作物容易受到黴菌叢生,而招致黴菌毒素的殘留。本文就以黴菌毒素為主題,詳細介紹有關的資料提供給養鴿朋友參閱,呼籲大家在往後使用飼料時,能夠注意到保存條件,防止不必要的挫敗。

認識黴菌毒素:首先要認識的是黴菌毒素和我們熟悉的抗生素,兩者都是黴菌的代謝物。而黴菌毒素是黴菌的毒素,就是黴菌趨附在各種穀粒表皮作為有機基質生長後所產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謝物。這些黴菌毒素有一部分排出於生長的基質中,有一部分則存在於黴菌體內。當鴿子攝取食入含有毒素基質(被汙染的養鴿飼料),有時候甚至只接觸到含有毒素的飼料,也會發生局部性的中毒。

黴菌毒素與環境:要了解的是黴菌的生長和黴菌毒素的產生是因環境適合黴菌生長所致,主要視環境溫度和溼度變化而有所不同。其衍生蔓延的程度也會因季節與每年氣候變化而有差別。所以在亞熱帶地區特別容易導致黴菌的繁殖叢生,因而產生了黴菌毒素之汙染。這些黴菌毒素汙染了我們飼養信鴿時一直在作為主要飼糧的穀物、豆類及一些油籽類等農作物,其主要原因乃是上述農作物含有豐富的醣類(主要為澱粉質)和適量的蛋白質,是提供黴菌生長的最好基質。儘管這些農作物本身都擁有一層保護膜可以避免黴菌的入侵,然而在生長期間遇到被昆蟲咬傷,或者在收割採收受到機械性的損害,尤其是對玉米胚芽的損害。甚至收割後遇到不良的運輸和儲藏,加上大氣中溫度和溼度的變化,尤為容易引起穀物的龜裂等現象而造成表皮的損傷。這些因素就是促使黴菌入侵到基質的機會,在適合黴菌生長環境(溫度和溼度)之下就產生了大量黴菌毒素。這種情形可歸納為下列幾點提供給養鴿朋友了解:

1.溫度對黴菌的影響:

同樣的黴菌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之下,會產生化學結構完全不同的毒素。

2.水分及溫度對黴菌的影響:

黴菌通常無法在浸水中的基質中存活。不過,如果基質本身含水分則不影響黴菌的生存。

3.PH質(酸鹼度)對黴菌的影響:

一般黴菌對酸鹼的耐力是相當強,因此酸鹼度對黴菌的影響不大。目前的研究報告知道只有鈣離子是抑制黴菌產生毒素的要件。(所以市售防黴劑都是以鈣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如丙酸鈣),但是酸雨會衝洗掉土壤中的鈣離子,因而使得黴菌產生的毒素增加了許多。

4.空氣對黴菌的影響:

與溫度一樣,相同的黴菌在不同的空氣條件下,會產生化學結構完全不同的毒素,換言之,在氧氣充足時產生的毒素與在二氧化碳充足時產生的毒素(缺氧狀態)是完全不同。

黴菌毒素中毒的特徵:當愛鴿吃進了沾有黴菌毒素的飼料之後,通常不會迅速引發中毒現象。但是,當進行種鴿配對或比賽鴿參加競翔時,在不知不覺中,種鴿繁殖能力或賽鴿翔績表現了不良結果,導致嚴重後果,並且無法追查出真正原因,造成鴿主莫名其妙的損失。即使黴菌毒素普遍存在於各類飼料原料中,但多年來黴菌毒素症並沒有受到養鴿朋友的認識與重視。為何如此重要的「黴菌毒素中毒症」會被忽視?此乃因為黴菌毒素的中毒具有如下特點所致:

1.黴菌毒素中毒的病因很難迅速被鑑定出來。

2.黴菌毒素中毒沒有傳染性,中毒後不會再發生。

3.黴菌毒素中毒用抗生素、曂氨類藥劑,甚至血清或其他藥物治療處理效果不明顯。

4.黴菌毒素中毒的發生與季節氣候有關聯。

5.黴菌毒素中毒主要由於特定的飼料居多,如玉米、花生或米及有破損的穀粒。

6.如果檢查可疑飼料很容易可以發現一些黴菌的生長和毒素。

黴菌毒素之來源和毒性:根據專家的研究報告,約有164種黴菌能產生大約200多種的黴菌毒素,而且各種毒素的毒力和致病性差異很大,毒力最強者當鴿子急性中毒時會立刻造成死亡,慢性中毒會造成癌症和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傷和生理障礙(種鴿會有遺傳不良的後代,或不孕及不產卵;參賽鴿會嚴重影響到翔續),甚至死亡。現在分述幾種黴菌毒素供讀者參考。

黃麴毒素:是一組極具有毒性的化學物質,存在的範圍很廣,可以寄生於活體或已死亡的動植物體。其產生毒素的條件在溫度12℃-42℃,飼料含水量12%-18%(此觀點是筆者一直建議養鴿飼料的水分含量應維持在13%以下的理由)。甚至,外界空氣溼度低於8%-10%均會發生,尤其最容易侵襲花生、玉米及稻米。當鴿子吃了含有黃麴毒素的飼料會阻礙鴿子體內DNA與RNA合成聚合酵素之作用,以致產生肝臟免疫系統。通常中毒的現象會發現鴿子食慾減少、生長停滯、腔部蒼白、行動遲緩、精神萎靡,或有下痢現象,解剖檢視可以看到肝臟出血,亦就是肝臟和腎臟有變性和壞死。

赭曲毒素:溫度在4℃-30℃,含水量17%以上的飼料如玉米、大麥、小麥、花生、燕麥、米、黃豆等最容易發生。赭曲毒素主要作用是抑制分解肝醣為磷酸化肝醣,並直接影響到參賽鴿的飛翔力和持翔力,是斷送參賽奪標的隱形殺手。在解剖檢視明顯可見到肝臟腫脹:肝臟、腎臟、腺胃、筋胃(腱)有出血現象。

黃黴毒素:溫度在12℃-42℃,含水分在13%-18%最易產生。與黃麴毒素相類似,容易產生的飼料是玉米、小麥、大麥、米。主要作用是降低DNA及RNA合成聚合酵素之作用。引起肝臟疾病及免疫系統功能,信鴿一旦感染會產生食慾低落、生長停滯、下痢、倦飛。解剖檢視肝臟出血,且肝臟、腎臟有壞死現象。

新月毒素:溫度在8℃-25℃,含水分20%以上的飼料,如玉米、小麥、大麥、燕麥較易產生,這類毒素主要是影響淋巴球的功能,並會造成免疫系統功能的不健全,抑制蛋白質合成,也會破壞神經系統,鴿子最容易發生的部位是嗉囊。

F-2毒素:溫度在12℃-25℃,含水量15-16%的飼料,如玉米、小麥、大麥、燕麥等較易產生。此毒素最常見的是會影響繁殖功能。

如何辨識飼料是否受汙染:在你使用或要購買飼料時,要仔細檢視飼料原料有無粉末混雜或有否黴菌之菌絲蜘蛛網狀物的纏結變成塊狀,同時也要檢視自己的飼料貯存桶或飼料是否因長期疏於清理而殘留一些飼料或粉末於桶底及角落。雖然有時外表檢視不出,然而你的愛鴿會有拒吃的現象(有輕度異味)等,都是辨識的最佳方法。汙染比較嚴重的穀物甚至還會發熱現象,致使飼料原料的光亮色澤變為暗褐色。

攝取到黴菌毒素飼料時:當你的愛鴿攝食含有黴菌或黴菌毒素後,首先要認識的是這些被黴菌寄生的飼料會降低「維生素、氯基酸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於是降低了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並且會使鴿子產生營養吸收不良及不被利用。這乃是因為毒素引起減少了鴿子體內分泌消化酵素的數量,致使消化及吸收能力降低。這不只是生長緩慢,更會造成你「日夜期待」的比賽鴿形成「倦飛」狀態。另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當鴿子(含種鴿、參賽鴿)因主人的失察而吃進有「黴菌毒素」的飼料,造成鴿體內免疫系統的「移形抗體」以及「接種疫苗」來保持鴿體健康的免疫系統完全被破壞。同時也降低聚合抗體導致異嗜細胞失去吞噬細菌的能力,以致處理血液裡的外來異物的功能不正常,嚴重影響比賽鴿對疾病的抵抗力。

清除與破壞黴菌毒素:臺灣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區域,全年高溫多溼是最適合各種黴菌的繁殖叢生。而用於信鴿的飼料來源除了本產外,從國外進口也很多。由於飼料在產地農民保存條件及至輸送過程的變化和受到機械搬運造成穀粒破損,同時在溫度高與溼度高低變化影響造成黴菌繁殖的有利條件。為了防止與避免我們的愛鴿受到侵害與損失,在此提供一些預防黴菌毒素汙染的方法:

1.選擇飽滿和完全沒有損粒的飼料。

2.防止黴昧,飼料貯存桶、飼料槽隨時保持乾淨,不受粉塵、灰塵、受潮等的汙染。

3.飼料貯存桶應置於通風涼爽的處所,避免日光照射產生溫度高低過大的差異。

4.飼料使用期限不要太長以5-7天為宜。購買飼料以少量多次購買為好。

5.每日飼餵鴿子之前要仔細檢視飼料原料的外觀與味道。

6.飼餵量要適當,飼料槽不要有殘剩飼料,以免受潮產生黴菌。

7.對己汙染黴菌毒素的飼料建議全部丟棄不可使用。

相關焦點

  • 黴菌毒素的危害
    黴菌孢子普遍存在於土壤和一些腐爛植物中,經由空氣、水及昆蟲傳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觸到破裂的種子,就會迅速發生黴變現象。黴菌毒素普遍存在於飼料原料或含澱粉較高的飼料中,許多黴菌在穀物飼料的生長、收穫、儲藏以及飼料加工、運輸和銷售的各個環節中都會代謝和產生大量的黴菌毒素。特別是高溫和高溼的天氣,黴菌毒素會翻數倍的繁殖。
  • 黴菌毒素的知識都在這裡了!
    飼料及飼料原料在田間、加工、運輸以及儲存的過程中都可能產生黴菌毒素。它們可通過飼料或食品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引起人和動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損害機體的肝臟、腎臟、免疫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及生殖系統等。迄今為止,人類所發現的黴菌毒素就有三百多種。
  • 認識黴菌毒素及其危害
    而黴菌毒素是黴菌的毒素,就是黴菌趨附在各種穀粒表皮作為有機基質生長後所產生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謝物。這些黴菌毒素有一部分排出於生長的基質中,有一部分則存在於黴菌體內。當鴿子攝取食入含有毒素基質(被汙染的養鴿飼料),有時候甚至只接觸到含有毒素的飼料,也會發生局部性的中毒。
  • 黴菌毒素賽鴿殺手
    黴菌毒素之來源和毒性        根據專家的研究報告,約有164種黴菌能產生大約200多種的黴菌毒素,而且各種毒素的毒力和致病性差異很大,毒力最強者當鴿子急性中毒時會立刻造成死亡,慢性中毒會造成癌症和其他組織器官的損傷和生理障礙
  • 黴菌毒素是中國豬群健康的第一殺手
    從上述臨床現象中不難分析判斷,在這些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病原微生物如PRRSV、PCV的後面還有另外一種普遍存在豬群中的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因子,它的免疫抑制作用大到PRRS陽性場的豬對PRRSV的感染也不產生有效的免疫反應,並且這種因子具有強大的肝毒性與腎毒性,使豬群呈現廣泛的不同程度的肝腎損傷。這是一種什麼因子呢?只能是黴菌毒素。
  • 視點 玉米黴菌毒素汙染依然不可小覷
    截至今年4月中旬,東北產區玉米 臨儲收購數量已經突破6400萬噸,再加上去年臨儲收購的玉米數量,市場預計國儲手中的庫存已經突破1億噸。但從質量來看,去年和今年都有黴變2%—5%的玉米入庫,而黴變較高的玉米不宜保存,很可能優先拍賣,這對品質要求較高的飼料企業來說,很難滿足加工需求。
  • 黴菌毒素、藥物殘留、營養代謝廢物等母豬亞健康,是時候讓豬體排排毒了!
    豬體內長期蓄積各種毒素1、黴菌毒素:黃麴黴毒素、赤黴烯酮、嘔吐毒素、赭麴黴毒素等。2、細菌毒素:大腸桿菌、副豬嗜血桿菌等產生的內毒素,鏈球菌、葡萄球菌等產生的外毒素。3、病毒毒素。4、機體代謝產生的生物毒素。5、長期使用抗生素,蓄積到體內臟器的藥物殘留。6、飼料中過量的重金屬如銅、鋅、鐵等殘留。
  • 念珠菌就是由黴菌引起的
    而黴菌毒素是黴菌的毒素,就是黴菌趨附在各種穀粒表皮作為有機基質生長後所產生的具有毒性的二次代謝物。這些黴菌毒素有些部分排出於生長的基質中,有些部分則存在黴菌體內。當鴿子攝取食入含有毒素基質(被汙染的養鴿飼料),有時候甚至只要接觸到含有毒素的飼料,也會發生局部性的中毒。
  • 真菌毒素種類多危害大,如何防治最有效?
    真菌毒素是產毒黴菌產生的,影響飼料原料、配合飼料營養價值的抗營養因子,即有毒黴菌次級代謝產物(Moss,1991);真菌毒素廣泛汙染農作物、食品及飼料等植物源產品,不僅能導致農產品黴敗變質,營養物質損失,品質降低,還通過對機體DNA、RNA、蛋白質和各種酶類的合成抑制以及對細胞結構的破壞而引起真菌毒素中毒。
  • 夏良宙博士:影響豬只呼吸道疾病之管理因子---營養、氣候、社會、黴菌
    免責申明:本空間所有資料都來源於網絡收集,以供給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請諸位在閱讀完畢後,儘快刪除,尊重、支持資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本微信服務平臺所列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本平臺立刻刪除!維生素C有強大的抗病毒能力,可促進T、B細胞的增生。維生素D和公豬的精液性狀還有巨噬細胞的活性有密切關係。藍耳病侵犯肺部的巨噬細胞,所以發生藍耳病的時候可以多補充些維生素D。維生素E可以提升豬只免疫力。哺乳母豬飼料中同時增加維生素E和C可以增加仔豬血液中IgG抗體的濃度。而仔豬飼料中添加0.5gSe或220IU維生素E或者二者均添加可以增加仔豬的免疫力。
  • 觀點:未來飼料發展方向是發酵飼料的廣泛應用
    通過發酵處理的飼料不僅具有改善飼料營養吸收水平,降解飼料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毒素,還能大大減少抗生素等藥物類添加劑的使用
  • 【聽課筆記】第三屆中國生物飼料科技大會聽課筆記
    乳酸菌:由於乳酸菌在加工和運輸過程中容易失活,進入動物消化道內難以耐受胃酸、膽汁酸及胰液等作用,並不能以足夠多的數量定植在腸道內發揮作用,為解決這一問題採取微膠囊前包被技術對乳酸菌進行保護。3基因工程生產抗菌肽:抗菌肽是生物天然免疫的重要組成成分,抗菌肽分子量低、水溶性好、熱穩定好,對細菌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中國農科院質標所創製出高效嘔吐毒素吸附材料
    近日,中國農科院質標所飼料質量安全檢測與評價創新團隊和北京工業大學通過調節配體結構,獲得高性能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實現對嘔吐毒素的高效吸附去除,相關成果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 安佑洪平董事長:無抗遇上非瘟,飼料怎麼做?
    停止生產含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的商品飼料;·改變抗球蟲和中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管理方式,改為「獸藥字」批准文號,可在商品飼料和養殖中使用。防非措施重要排序:豬場地點→生物安全→批次養殖、車輛管理、人接觸頻率、死豬處理、豬舍設計→免疫營養、蚊蠅鳥鼠、密閉豬舍→規模、飼料管理每個都重要,每個都要做對!
  • 不小心被扎傷一定要「打破傷風」嗎
    它們廣泛分布在自然環境中,破傷風梭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環境中,例如空氣、水、土壤,甚至生鏽的鐵釘。      由於破傷風梭菌在傷口繁殖後會產生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進入血液,對人體的神經系統產生巨大影響,是主要的致病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