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良宙博士:影響豬只呼吸道疾病之管理因子---營養、氣候、社會、黴菌

2022-01-25 豬業視角

親,想第一時間收到養豬行業最新資訊嗎?那就點擊上面藍色字體「中國豬業」關注吧!

免責申明:本空間所有資料都來源於網絡收集,以供給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請諸位在閱讀完畢後,儘快刪除,尊重、支持資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本微信服務平臺所列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本平臺立刻刪除!

一、營養因子

夏老師指出,要想免疫強,一定要吃的進去,否則再怎麼考慮營養因子都沒有用,比如夏天的熱緊迫(熱應激),吃不進去,免疫力就上不來。而與免疫力有關的營養因子就包括維生素A、B、E,Zn、Se,不飽和脂肪酸、W3,蛋白質,蛋氨酸(甲硫胺基酸)、羥丁胺基酸等。

維生素A缺乏的豬,所合成的抗體量僅為正常的1/10不到。同時,維生素A可產生抗菌酵素,對各器官上皮細胞具有保護作用。豬只生長必須的生長激素的合成也需要維生素A,若生長激素合成不足,將對T細胞和B細胞產生不利影響。重要免疫器官胸腺的活性也離不開它

維生素B群中的泛酸、B6和B2均和免疫有密切聯繫。泛酸是抗體合成必須的物質,且有助於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發揮作用;B6缺乏則吞噬細胞活性降低,抗體無法形成;B12和葉酸有助於淋巴細胞及紅細胞的生成。夏老師贊成適量使用抗生素,但不建議無限制地三、四種甚至更多的添加,否則會抑制維生素B群的功能,大劑量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能引起豬只下痢。

維生素C有強大的抗病毒能力,可促進T、B細胞的增生。

維生素D和公豬的精液性狀還有巨噬細胞的活性有密切關係。藍耳病侵犯肺部的巨噬細胞,所以發生藍耳病的時候可以多補充些維生素D。

維生素E可以提升豬只免疫力。哺乳母豬飼料中同時增加維生素E和C可以增加仔豬血液中IgG抗體的濃度。而仔豬飼料中添加0.5gSe或220IU維生素E或者二者均添加可以增加仔豬的免疫力。豬只免疫所需的維生素E量遠超生長繁殖所需。維生素E缺乏可能引起細胞膜受損,酶活力下降,體內氧化產物堆積。夏老師建議飼料中的維生素E含量應添加到150ppm。

鐵是吞噬細胞和嗜中性粒細胞生產酵素的礦物質,也是抗體合成的重要物質。

鈣是吞噬細胞附著、吞噬作用和T細胞合成的必需品。

鎂是胸腺產生抗體的重要物質。

不飽和脂肪酸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能防止外來物質入侵細胞內。

蛋白質和能量不足時胸腺體積和重量均減低,腎上腺髓質分化減少,淋巴細胞減少,細菌附著在呼吸道上皮細胞的量增加。

核苷酸可提升免疫力。

小肽可促進免疫系統發展及抗菌功能。

二、氣候環境

包括環境溫度、溼度,灰塵(細菌、病毒),不良氣體,消毒等方面。

水簾除了冷卻外還能去除不良氣體,間接減少不良氣體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眼睛問題及其他疾病,如減少細菌、病毒、灰塵。

夏季炎熱,母豬乳量少,乳汁中免疫球蛋白含量低,所以仔豬總免疫球蛋白攝取少。而細菌繁殖卻增快,所以仔豬容易患病。

低溫環境,仔豬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均大幅度上升,這會導致仔豬免疫力下降,下痢增加,日增重大大減少。春秋之所以肺炎發生率大,就是因為溫度變異大(6-7℃)。冷容易導致下痢(含TGE、PED)、脫肛、肺炎、胃潰瘍、口蹄疫、豬瘟、弓形蟲等

實驗表明,豪華保溫方式(保溫燈分別在欄角落並在出生2天內加放出生地分娩架兩旁)比普通保溫方式(只有保溫燈在欄角落)7天活仔數高15.2%。各種常見保溫措施中,保溫效果(評估指標為日增重)最好的為保溫燈,保溫板、熱水管次之,自然法最差。夏博士指出,溫度與PED的發生率呈正相關。

三、社會環境

夏老師建議做到全進全出,這可以使日增重提高13%,提高飼料利用率。另外飼養密度不可過高,群不要太大,不要過分幹擾豬群。數據顯示,全在工作時間外出生的仔豬其壓死百分(7%)比大大低於工作時間內(18.3%)。再就是不可經常變換畜舍及飼料,不建議同一欄中大小豬只調換畜舍,因為調換後的欄舍過一段時間依然會出現大小豬的現象。

四、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破壞維生素B族,尤其B1和B2。黃麴黴毒素中毒使得血清中胡蘿蔔素降低,導致豬體色不佳。破壞維生素A,實驗表明,黴菌毒素中毒後,肝臟中維生素A含量較少。黴菌毒素也能影響維生素D的吸收使血鈣降低。同時還能引起免疫球蛋白減少,導致免疫抑制。(資料來源:中牧動保)

中國豬業---從專業的角度為中國畜牧人提供最新的行業時事,打造中國農牧行業最具實用性的移動媒體定向、精準、公共信息傳播平臺!中國養豬行業最便捷、最專業、最活躍的自媒體平臺!

添加方式:
1)直接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即可加入「中國豬業」微信服務平臺!

2)直接添加中國豬業微信官方帳號:pig_china,關注即可。

3)打開手機微信軟體,點擊右上角「+」,選擇「添加朋友」,然後「查找公共號」,輸入「中國豬業」搜索,點擊「中國豬業」,選擇「關注」即可!

4)感謝您對中國豬業的關注和支持,喜歡這篇文章嗎?那就轉發吧!

相關焦點

  • 防疫與保健丨豬的呼吸道疾病,美國獸醫怎麼看?
    The Respiratory Disease of Swine 伊利諾大學獸醫學院 LeRoy G.Biehl 著南京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李勁松 譯對養豬業來說,呼吸道疾病被認為是造成最大經濟損失的疾病,因為感染呼吸道疾病的豬一般都是生長育肥豬,這些豬的經濟價值較大。
  • 黴菌毒素、藥物殘留、營養代謝廢物等母豬亞健康,是時候讓豬體排排毒了!
    8、母豬黴菌毒素中毒,各種細菌毒素中毒,死胎率、弱胎率,木乃伊胎增加。9、母豬飼料營養水平低,仔豬初生重小,死亡率升高。10、母豬體質差,有效奶頭數少,母性差,都容易造成產仔率下降出現亞健康狀態。母豬內毒素的來源1、長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是藥三分毒」,由於長期或大量使用抗生素,部分藥物在體內產生的毒性物質或有害代謝產物必將損傷機體臟器,尤其損傷肝、腎、胃、心、肺和脾臟、淋巴等內臟器官。免疫器官損傷後,機體免疫力下降,豬群處於亞健康狀態。2、飼料中的黴菌毒素黴菌毒素對豬危害嚴重、破壞力極強,肝、腎、脾、胃等臟器嚴重損傷。
  • 【營養】營養調控影響豬肌內脂肪沉積
    我們通常說的豬肉品質主要包括pH、肉色、嫩度、肌肉系水力、肌內脂肪含量、脂肪酸組成和風味等幾個方面, 受遺傳、環境、營養、運輸和屠宰處理等因素的影響。在影響豬肉質的諸多因素中,沉積在肌肉內的脂肪,即肌內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肌內脂肪和肉質呈正相關。
  • 黴菌毒素是中國豬群健康的第一殺手
    近二三十年,中國豬病特別是傳染病病種日益增多,發病機理日趨複雜,雖經各方努力,但疾病轉歸極不理想,形成了以龐大存欄、高死亡率、低出欄率等高成本來換取保障供給的局面。在探究這一複雜現象之時,人們將目光聚焦於傳染病,特別是新加入的傳染病,如PRRS、PCV-2以及對豬體產生的免疫抑制機理上,於是PRRSV、PCV-2是現代中國豬群疫病的萬惡之源的觀點風靡全國。
  • 氣候變化帶來10種病!《柳葉刀》:或影響下一代終生健康
    ,氣候變化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將覆蓋其嬰兒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美國國立環境衛生研究所發表一份報告,揭示了氣候變化帶來的10種病。氣候變暖會改變植物生長周期,導致過敏增加。降水量太大,次數太多,都會刺激肺部的黴菌瘋長,而乾旱則會使空氣中灰塵變多。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呼吸道疾病增多和加重。氣溫升高使空氣顆粒汙染增加,加重心血管疾病。高溫、熱浪、極端天氣及空氣品質變化,都會影響心腦血管的健康。
  • 黴菌毒素的危害
    下面就以對養豬業危害最大的幾種黴菌毒素做一個簡單介紹:  1、黃麴黴毒素危害最大,黃麴毒素抑制免疫系統,因此使得豬只容易患細菌、病毒或寄生的疾病。  2、T-2及HT-2毒素群:T-2毒素群已被確實證實具有影響 T 和 B 淋巴球的功能,造成免疫機能障礙,發生小豬早期的免疫抑制,白血球缺少症;血清總蛋白量降低;消化道的水腫和出血病變;肝臟和腎臟的變性病變。  3、F-2 毒素:F-2 毒素影響母豬繁殖作用:主要是造成子宮內膜和卵泡的變性和其他卵巢病變,此類病變與過量給予雌激素的病變相同。
  • 念珠菌就是由黴菌引起的
    所謂「黴菌毒素」,相信很多養鴿朋友不認識它。但如果提起黃麴黴素就有很多朋友明白。其實「黴菌毒素」的種類很多,黃麴黴素只是其中的一種。假如人吃了含有黃麴黴素的食物會影響健康,最明顯的是引起肝臟方面的疾病,嚴重者甚至會死亡。我們都曉得所有用於養鴿的飼料幾乎全是農作物,其種類也繁多,諸如穀物、豆類、油籽類、雜糧類等……。而且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
  • 認識黴菌毒素及其危害
    所謂黴菌毒素,相信很多養鴿朋友不認識它。但如果提起黃麴毒素就有很多朋友明白。其實「黴菌毒素」的種類很多,黃麴毒素只是其中的一種。假如人吃了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會影響健康,最明顯的是引起肝臟方面的疾病,嚴重者甚至於死亡。我們都曉得所有用於養鴿的飼料幾乎全是農作物,其種類也繁多,諸如穀物、豆類、油籽類、雜糧類等,來源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也有分季節性的農作物。
  • 這6個原因會引起豬脫肛,你知道嗎?
    豬脫肛會嚴重影響豬群的健康,所以發現豬脫肛要趕快分析原因,找到應對措施,正常情況。一、導致豬脫肛的原因有以下六點  1、生理原因引起脫肛  生理脫肛多發在母豬身上,像懷孕後期的母豬,因為腹部的壓力過大,子宮很容易對直腸造成壓迫,就容易造成肛門括約肌鬆弛的現象發生,從而讓母豬脫肛的機率大增。
  • 一定要小心,飼料中的「黴菌毒素」
    假如人吃了含有黃麴毒素的食物會影響健康,最明顯的是引起肝臟方面的疾病,嚴重者甚至於死亡。我們都曉得所有用於養鴿的飼料幾乎全是農作物,其種類也繁多,諸如穀物、豆類、油籽類、雜糧類等,來源也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也有分季節性的農作物。有時候儲存條件及至運輸過程所產生變化等諸多因素,也都會促使這些農作物容易受到黴菌叢生,而招致黴菌毒素的殘留。
  • 【豬兜專欄】豬只健康是養豬獲利的關鍵
    自PIC早期起,我們就意識到所有的豬只都有達到這個生長速度的潛能。如果沒有達到這個生長速度,就肯定是我們沒有能力完全滿足豬只發揮全部遺傳潛能所需的環境(如健康、營養、物理和社會環境等)。由此而激勵我們做研究,開發生產系統和管理原則,使所有的豬只都能快速、有效、均勻地生長,而不僅僅只是一百萬頭豬中的特殊的頭。
  • 母豬淘汰加劇,仔豬被炒到1600元,豬價又要爆?
    呼吸道問題是每個豬場都會遇到的問題,其實,隨著環境改變,季節性和個體差異是淡化了,對於可能發展成整群傳染性的疾病,我們一定要及時治療,輕微的影響生長,嚴重的就會有生命危險。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道說道呼吸道疾病應該怎麼樣治療,才能減少損失:這時可以體驗一下時代農牧的方案,麻杏石甘散+呼必清雖然是一樣的配伍方案,但是不一樣的療效!
  • 【荷斯坦現場】專克靈領銜主演——勃林格第四屆國際奶牛健康論壇之犢牛管理同步上映 與牛人一起終結BRD
    John Champagne博士、英國奶牛場和肉牛場獸醫外科顧問專家Rob Drysdale、現代牧業技術中心顧問包小平和勃林格技術服務經理張俊傑博士等知名奶業養殖專家分別就規模化牧場犢牛管理、後備牛飼養及英國BRD管理經驗、BRD治療方案、美國加州犢牛常見疾病控制以及如何達到後備牛
  • 印度致命「黑白黃綠」黴菌輪番上陣!他們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另外這種白色黴菌還會影響人的皮膚,如果不幸讓破損的皮膚染上了這種白色真菌,會出現危及生命的傷口感染。有了黑白兩色這還沒完,在上個月的24日,印度《經濟時報》就發表新聞報導:印度又出現了「黃真菌病」。而這種真菌通常不會感染人類,只會感染爬行動物比如蜥蜴!這也是印度首次發現黃真菌病感染者。
  • 微塵對豬的危害有多大,您、知道嗎?
    大家好,我不知道大家對豬舍的氣候到底有多關心,在豬易通上看到好多網友提問說豬咳嗽、喘、大家有沒有仔細的思考,是什麼引起豬的咳、喘、
  • 這34條養豬管理經驗遠值100萬!
    若所列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立刻刪除!1、人才是豬場的棟梁支柱。一個豬場只要有高素質的技術人才,整個豬場就有活力,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2、一個明智的養豬生產者,不要把精力放在怎樣把病豬治好上,而應放在怎樣讓豬不得病上。3、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
  • 豬場常見九大呼吸系統疾病病因分析及敏感藥物匯總
    免責申明:本微信服務平臺資料來源於網絡收集,以供給大家學習、交流為目的,請諸位在閱讀完畢後,儘快刪除,尊重、支持資料原作者,支持正版。若本平臺所列資源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本平臺立刻刪除!呼吸系統疾病特點1.病原複雜,常常不是同一種和同幾種病菌所引發的,而是與環境中多種因子密切相關的,只有在某些環境、管理和飼養因素發生改變時,才會表現出臨床症狀。2.引起豬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多為常在菌,只有在呼吸道受到損傷時才侵入到損傷部位滯留、增殖,繼而對豬致病。
  • 轉移因子在動物疾病防治中的應用研究
    目前研究結果一致認為轉移因子是一種小分子肽,但由於來源不同以及純化方法的差異,得到的轉移因子分子量大小沒有一致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轉移因子的作用不受種屬的限制,即豬的轉移因子能將其免疫活性轉移給牛、羊、犬、雞和人,此特性對於轉移因子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由於豬和牛白細胞和脾的來源豐富,轉移因子產品的成本會大大降低,尤其在養殖上用於防治動物疾病,可以得到推廣應用。
  • 【明日豬價】11月4-5日:豬價大漲!黃金豬「坐火箭」:冒煙上漲!
    而華北和東北地區豬價也在14元區間徘徊!在豬價的持續性下跌影響之下,地方基礎生豬出欄積極性進一步下降!在地方捂欄惜售、壓欄扛價的情況之下,預計未來兩天,11月4-5日!生豬屠企還將繼續上調生豬收購價,經濟恢復已經進入快車道、豬肉消費強勢回歸!南北豬價必將迎來全線暴紅!豬價終於走進上漲周期,希望這一次黃金豬能夠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