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除了「死亡公路」外,還有「死亡海域」跟「死亡小屋」

2021-02-18 非凡之客

詭異」一詞,聽起來就感覺全身發麻,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神秘」和「死亡」。在世界各地,每年都會有很多詭異的事件發生,而這些充滿了詭異氣氛的地方,也是世界上最神秘莫測的死亡地帶。甚至,每年都會有無數的人,在這些神秘的地方莫名其妙地遇上危險。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幾個地球上最「詭異」的地方。

第一,死亡公路;

在我們的印象中,公路上只要小心開車,基本上都會平安無事。但是,有些地方的公路,無論你怎麼小心,事故都無法避免。車子一到那段公路,就會莫名其妙的失靈或者出現其它失控的現象。比如:美國荷州的一條州立公路,有一路段就非常恐怖,讓很多司機望而生畏。

在這個路段上,經常會出現翻車事件車毀人亡,現場更是慘不忍睹。這樣的公路在波蘭也有一條,很多司機開車一進入這個路段,就會感覺頭腦昏沉思維混亂。所以,這段公路,經常出現重大交通事故。除此之外,連豬、狗等動物都不願意在這個地方停留。因為,它們只要在這個地方停留,就會昏昏沉沉。

因為,這些公路都分布在國外,所以,身處國內的你可能沒有太大觸動。但是,接下來的這條公路,一定會讓你有所感觸,這條公路在中國的新疆蘭州。它的神秘在於,只要車子進入這段公路,就會莫名其妙的翻車,且翻車的方向幾乎都是朝北。所以,每年都會有幾十起車毀人亡的重大事故發生。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提出疑問,這段公路是否陡峭,或者地勢地形都不利於汽車行駛?實際上並不是,這段公路非常平坦,視野非常開闊,不存在遮擋物或者不利行駛的因素。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導致這段公路如此邪門呢?至今也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

試想一下,每年幾十件重大交通事故不是一個小數目,造成的損失也難以想像。為此,交通部曾經多次對這段公路進行修改。但結果都不盡人意,至今也沒有阻斷翻車事件的發生。

第二,死亡海域;

雖然,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但水也是死亡的地獄,是人類避之不及的魔鬼。有很多人應該聽說過「百慕達魔鬼三角區」,因為,這片海域對於人類來說就是魔鬼一般的存在。

百慕達三角,又稱魔鬼三角或喪命地獄,位於北緯32度14分至32度25分,西經64度38分至64度53分,是大西洋上的一片海域。這片海域,北起百慕達延伸到佛羅裡達州南部的邁阿密。然後,通過巴哈馬群島,穿過波多黎各,到西經40°線附近的聖胡安,再折回百慕達,形成了一個三角地區。

這個三角區域就被稱為百慕達三角區或「魔鬼三角」。據統計,在這個地區內,從1880到1976年間,約有158次失蹤事件,人數逾達到2000人。那麼,百慕達三角區為何會成為地獄般的存在呢?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前往探索,但很可惜,至今還是一個令人費解的謎題。

此外,新疆羅布泊地區,也被人們稱為「生命的禁區」。這個地方之所以如此可怕,是因為羅布泊曾經發生了一些詭異的神秘事件。1949年,一架從重慶飛往迪化(烏魯木齊)的飛機失蹤。直到1958年,才在羅布泊東部被發現,機上人員全部死亡。

1990年,哈密有7人乘車去羅布泊找水晶礦時失蹤;1995年夏,3名農場職工乘一輛吉普車去羅布泊探寶失蹤。但最令人遺憾的是,曾經的新疆科學院院長彭加木,先後15次到新疆進行科學考察,3次進羅布泊進行探險。最終,在1980年,也在羅布泊地區失蹤,至今都未找到屍體。

除了羅布泊,鄱陽湖也出現了一些神秘事件。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期間,在鄱陽湖的神秘水域,200多艘船隻沉沒,1000多人離奇失蹤。據說,1945年,2000多噸級的日本運輸船「神戶丸」在行至鄱陽湖的老爺廟水域,突然悄無聲息地沉沒了,船上200多人無一人生還。

後來,日本官方又派人下水尋找,但是,下水的不是失蹤,就是上岸後神經失常。之後,美國著名潛水專家也來這個區域尋找,但是,除愛德華·波爾外,幾名美國潛水員再度在這裡失蹤。如此詭異的事情,讓愛德華這個潛水專家都無法釋懷,恐懼了30多年。

第三,漩渦小屋;

你也許很奇怪,為何「漩渦」一詞會用來形容小屋,漩渦不是用來形容水的嗎?

其實,「漩渦小屋」名稱的由來是有原因的。在美國俄勒岡旋渦格蘭特峽口外沙甸河一帶,有一座特別古舊的木屋。這座木屋蓋得歪歪斜斜,人們只要往木屋裡一走,立刻就會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人往裡面拉。如果人們想後退,就會感到有一隻無形的大手把人拉向木屋的中心。

另外,在這座木屋方圓50米的地方,馬兒只要剛一靠近它,就會立刻嚇得往回跑,鳥兒會嚇得突然往回飛。這個奇怪的地方,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渦一樣,所以,人們管它叫「俄勒岡旋渦」。對於小木屋為何會產生「漩渦」的情況,科學家們通過鐵球實驗,已經基本確定了小木屋存在強力磁場。

但是,這個吸引是從哪裡來的,是如何形成的,至今無人能解。

第四,怪異小屋;

跟上面提到的漩渦小屋一樣,在美國聖克魯斯市也有一個神秘詭異的地方。這個小木屋,傾斜著好像要塌了似的。人們走進小木屋,身體會立刻變得傾斜,甚至,45°都不會倒下。而且,在這個房間的一個角落裡,科學家還發現了一個特別的斜坡道。

這個斜坡道的獨特之處,在於斜坡道上放上球,球不會滾向低處。此外,進入小木屋內會讓人感覺到頭暈腦脹。出了小木屋,身體會立刻恢復正常。所以,很多科學家認為,這個地方可能存在重力磁場,強大的磁場使重力表現異常。不過,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詭異的現象,至今還是一個謎。

其實,從這些神秘莫測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到人類真的太渺小,地球上的很多奧秘我們都沒有辦法找到一個準確的答案。

相關焦點

  • 「轉」玻利維亞「死亡公路」北永加斯公路僅60公裡長每年超300人喪命
    比如說什麼什麼死亡之地,什麼什麼食人谷等等的不勝枚舉,可是這些多多少少有些神秘傳說的嫌疑,可是在玻利維亞這個地方卻有一個真實存在的死亡公路,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玻利維亞「死亡公路」:北永加斯公路,僅60公裡長每年超300人喪命。這個是沒有任何神秘色彩的死亡公路,而且是一個隨時都可以找得到的地方,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才會被人稱為恐怖的死亡之路呢?
  • 人死亡後的世界
    我們人活在這個世上,是通過觸覺、味覺、嗅覺、聽覺、視覺,對加速度、對時間、對空間、對場·····的感覺來認識這個現實世界的。   這位網友想知道人死後的世界,隱含了這種意思:人死後,仍然可以通過某種感覺來認識這個世界,那麼,到底有沒有人死亡後的感覺世界?
  • 死亡的英文除了「die」還有其他委婉表達嗎?
    朋友們,你們知道這個標題的意思嗎?看起來仿佛是一個很美的意境。其實它隱含的是一個很悲傷的含義。
  • 浙江愛吃的大黃魚在這片海域大量死亡!當地發出通知!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魚類的大量死亡?大量網箱連片分布,導致海水無法正常交換,特別是小潮水期間,養殖密集區基本上沒有流水,溶解氧明顯降低,魚群缺氧,加速了養殖魚的死亡。對此,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從整個海域來看,「白點病」的發生還屬正常可控範圍,隨著夏季氣溫進一步升高,病情會逐漸減弱。此次「白點病」的發生區域主要集中在:福安的福嶼、北鬥都、萊尾養殖區,霞浦老鴨頭、岱岐頭海區部分漁排,蕉城城澳養殖區少量漁排,還有臨近溫州的福鼎沙埕港內的南灣海域。
  • 8大世界恐怖死亡地帶沒人活著出來!
    面對著一樁樁不可思議的事實,人們把這一海域稱為」魔鬼三角」、」死亡三角區」、」危險的航區」、」船舶與飛機的墳場」等等,一時使」百幕大三角區」成了科學幻想小說的誘人的題材,也成了航海家和飛行員望而生畏的航區。
  •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死亡
    它也用上百年的時間將死亡詮釋成了一件浪漫的事情。可是,用死亡最後一次餵養大海也不是鯨魚的特權。很多選擇了海葬的人,在告別這個世界以後也選擇讓自己成為海洋中微小生命的一片棲身之所。有一種新型的殯葬方式——成為永久的人工紀念礁。
  • 日本近海大量魚類神秘死亡
    目前死亡原因不明。據日本青森縣一水族館的負責人稱,「這些魚看起來像是沙丁魚,但現階段尚不清楚它們為何大量死亡。三年前,(青森縣)縣裡打撈出大量死沙丁魚,那時有人指出,死因可能是當時海水溫度急劇下降」。據海上保安部表示,在涉事海域附近沒有船隻發生事故的消息,目前尚不清楚屍體出現的原因。
  • SpaceX把「死亡咖啡」送上了太空
    此次交付的貨物中除了各種科學實驗和一個AI機器人,還有世界上最強勁的咖啡——「死亡咖啡」(Death Wish Coffee)。它的經典標誌是一個骷髏頭,其咖啡因含量是普通咖啡的2-4倍,號稱「全球最提神」,更附有健康警告稱每天最多喝兩杯。「死亡咖啡」(也叫死亡之願)選用的是阿拉比卡咖啡豆。
  • 潛水科普 | 「死亡藍洞」Dahab的死亡之謎
    埃及Dahab的藍洞被認為是現今世界上最危險最致命的潛點。近些年來,已經有超過130名潛水者在此喪生。它有「世界上最危險的潛點」和「潛水者之墓」之稱,被警示牌標示「藍洞:小心進入」。埃及當局聲稱自1980年以來已經有40名潛水者在此喪生。有非官方的數據顯示死亡人數超過了130人,Danab藍洞已然成為全世界最致命的潛水點。
  • 在《死亡擱淺》發售之前,我們來回答玩家關心的問題
    所以當第一次前往新區域送貨時,玩家是無法看到這個區域中其他玩家建造的設施,必須自己探索。  就算玩家把所有據點都連接進了開羅爾網絡,遊戲也會有選擇性的在世界中呈現其他玩家建造的部分設施,並不會出現整個雪山都被其他玩家建造的高空滑索塔覆蓋的情況。打個比方,玩家 A 搭的十個高空滑索塔,可能只會在玩家 B 的世界中出現一個,這個雪山依舊需要玩家自己雙腳探索。
  • 《死亡擱淺》評測:一個有人情味兒的快遞模擬器
    第一眼看到的是除了綠草之外幾乎沒什麼活物的空曠世界,目的地不過是幾百米外的另一個據點,放在其他開放世界遊戲中,開車騎馬就是兩三分鐘的事,為什麼在《死亡擱淺》裡趕路卻成了核心玩法?在絕大多數開放世界遊戲中,趕路更像是形式上的表現,之所以稱其為趕路就是因為很多情況下,這種強制移動的行為並不有趣,談不上什麼玩法。
  • 《死亡空間》到底怎麼了?
    當時,《生化危機4》給恐怖遊戲玩家帶來的偉大記憶久久不能散去,《死亡空間》也延續了過肩視角的設定,易於上手,娛樂性十足,而且還能感受到與第一人稱視角類似的體驗。而《死亡空間》跟當時流行的恐怖動作遊戲有一點不同,那就是它的主角Isaac並不是警察或士兵之類的,而只是未來時代的一位藍領工人,結果在最錯誤的時間出現在了最錯誤的地點,必須殺出一條血路。
  • 各國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
    先解釋一下「意外死亡」的定義:假設,以先天的基因和後天能獲得的醫療救助,此君能活到86歲(目前只有日本女性平均壽命能達到這個級別),但是此君在21歲時因車禍不幸去世,無形中少活了65年。但是,在沙烏地阿拉伯每5個司機就有3個曾經瘋狂駕駛,這還沒算上那些非法開車作死的姑娘們……至於作死的方式方法,那真是多種多樣:
  • 【白夜談】為什麼我能在《死亡擱淺》的世界裡逗留100小時?
    在我剛進遊戲時,這條公路已經完成了前半部分工程——顯然是先我一步的玩家們留下的痕跡,但由於修路需要花費的材料數量龐大,後半段還沒有完成。我沒有第一時間去修復公路(畢竟還有那麼多NPC需要我「連接」),但屏幕上開始不斷地彈出提示信息:「XXX為南部公路貢獻了XX材料。」儘管數量不多,但鋪路機上的資源在一點點增加。後來,我把那條公路的後半程修好了。
  • 這種生物的自然死亡,是一種偉大而美麗的生命奇蹟
    平時我很喜歡帶著Jerry和Sherry一起看自然紀錄片,當發現鯨落時他們也感到很好奇,不明白一頭鯨的死亡為什麼會帶來這麼多的關注,我也想趁這個機會和他們講講這個偉大而美麗的生命奇蹟。地上的組織碎片和骨髓中清道夫留下的沉澱物都是它們的食物,海洋蠕蟲和甲殼類動物將在屍骨上定居繁衍。
  • 【拾荒戰略2021】死亡何以「新生」:異世界轉生作品中的死亡研究
    如果從生產-傳播-消費這一文化研究式的分析框架入手,我們好像很容易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從ファンタジー到異世界,本質上是生產者的身份發生了變化。異世界模式為人所詬病的「遊戲化」顯然是來自於這種獨屬於新時代作者的個人經驗。伴隨著SNS與個人小說投稿網站的發展,熱衷於RPG遊戲與奇幻小說的讀者逐漸參與到創作之中,作為業餘生產者的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自然在「專業度」上往往略顯下乘。但這個問題如此簡單的就被解決了嗎?實則不然。輕小說這一概念從提出開始就包含著這種跨媒介性(media mix)。
  • 關於死亡...
    哪怕是昏迷著,哪怕是靠呼吸機,但只要機器上顯示還有心跳就好。就這樣,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六年。他說:「長壽是對我的折磨。」「不要再開刀了,開一個,死一個。」「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被東開一刀,西開一刀,身上插滿各種各樣的管子後,被掛在維持生命的機器上……這是連懲罰恐怖分子時都不會採取的手段。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醫生同事跟我說過:如果有一天我也變成這樣,請你殺了我。」一個人失去意識後被送進急診室,通常情況下家屬會變得無所適從。
  • 蒙古現存在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蠕蟲
    這隻蠕蟲極為危險,它噴射的致命毒液和釋放的電流能擊中數英尺外的目標。伊凡.邁克勒是捷克共和國研究小組的負責人,他曾三次搜尋這隻蠕蟲。蒙古驚現「死亡之蟲」 血色蠕蟲毒液致命蒙古戈壁沙漠上流傳著一個離奇的傳說——在茫茫的戈壁沙丘中常有一種巨大的血紅色蟲子出沒,它們形狀十分怪異,會噴射出強腐蝕性的劇毒液體,此外,這些巨大的蟲子還可從眼睛中放射出一股強電流,讓數米之外的人或動物頃刻斃命,然後,將獵物慢慢地吞噬……大家把它稱為「死亡之蟲」。
  • [醒來]死亡時間--死亡樣本34號
    這張死亡證明書開立的小孩過世時間,是進開刀房之後的時間。老伯伯無法相信,誤以為他孩子還沒有死就被「活活」摘掉了器官:「禿鷹,一群虎視耽耽人體器官的禿鷹!」伯伯好恨:「我兒子上午十點推進開刀房,死亡證明卻是十點五十,你們好殘忍。」臺灣宣導腦死病患遺愛人間,已經二十幾年了,早期常以捐贈者心臟停止的時間當作死亡時間。
  • 死亡恐懼從何而來?
    作為物質性的存在,肉體最終灰飛煙滅,在這個世界消逝於無形;作為情感性的存在,一切愛恨情仇最終消解終結,與這個世界再無牽連;作為精神性的存在,主體意識最終虛無寂滅,再也無法感知這個世界。死亡作為一種必將到來的終極性命運,屬於每一個個體,而面對這種命定性的結局人們卻無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