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量魚類死亡的原因,有網友猜測:可能是海底火山不穩定,地殼運動有毒氣體溢出與海水混合成酸性毒水,魚一碰就死。
文 | 沈 林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上午,日本青森縣的近海處,日本海上自衛隊發現大量死魚漂浮在海面。這些死魚體長5至15釐米,屍體遍布長約4千米、寬約50至100米不等的區域。目前死亡原因不明。據日本青森縣一水族館的負責人稱,「這些魚看起來像是沙丁魚,但現階段尚不清楚它們為何大量死亡。三年前,(青森縣)縣裡打撈出大量死沙丁魚,那時有人指出,死因可能是當時海水溫度急劇下降」。
據日本福島電視臺報導,在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的督促下,東京電力正在加速完善福島核電站核汙水排海施工項目。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汙染嚴重的核汙水會直接排放到距離海岸1公裡的近海。
去年,緬甸多個海域大量石斑魚無故死亡,還有不少石斑魚浮在水面無力動彈。當地民眾表示,以前也出現過類似的情況,有人違規在當地炸魚,致使石斑魚死亡。但這次沒有發現相關痕跡,應該可以排除炸魚的原因。由於石斑魚的經濟價值非常高,部分漁民打撈後送往泰國邊境出售,有的則在當地銷售或是自己煮食。而對於石斑魚的死亡原因,當時,不少網友的第一反應,也指向了日本,認為是日本往海水裡傾倒的核汙染廢水導致的。也有人認為,政府應該對死魚進行核酸檢測,擔心這些魚感染了新冠肺炎.還有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組織(FFI)海洋專家表示,石斑魚價格昂貴,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在石斑魚捕食的地方,放入了含氰化物的毒物,使得石斑魚漂在海中。但由於防毒的技術不當,導致毒物進一步擴散,造成大量石斑魚死亡。
資料來源:環球網、澎湃新聞、緬甸中文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