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保護生態學團隊在全球氣候變化對近海魚類分布和多樣性影響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單位合作,預測了氣候變化情景下我國近海主要經濟魚類分布和多樣性的變化。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著名期刊《生態指標》(《Ecological Indicators》)上,海洋三所高級工程師胡文佳為該論文文第一作者。
據介紹,長期以來,氣候變化對海洋魚類分布的影響是海洋科研的熱點問題。海洋三所海洋保護生態學團隊使用物種分布模型預測了21種重要海洋經濟魚類在2050年2種氣候變化情景下的潛在分布,發現9種魚類在中國近岸的適宜棲息地範圍可能會減少,被認為是氣候變化的潛在受損者。絕大多數魚類的棲息地範圍將向北移動。
該研究還發現長江口可能是部分物種向北遷移的地理障礙,北部灣、珠江口、臺灣海峽西南部和長江口被識別為氣候避難所。此外,中國近海魚類物種豐富度可能出現南減北增的格局,物種周轉構成了時間尺度上物種多樣性變化的主要組成部分。該研究可為氣候變化影響下我國海洋魚類的保護與管理提供參考。該研究項目得到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球變化與海氣相互作用專項的支持。
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作者:杜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