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果R1:一臺足夠讓同行「臉紅」的旗艦手機

2021-02-13 機智貓

從來沒有一部旗艦獲得了堅果R1一樣的待遇。

在515鳥巢那場打破金氏世界紀錄,歷時110分鐘的新品發布會上,老羅介紹堅果R1部分僅用了20分鐘左右,時長佔比三分之一都不到。要知道,堅果R1才是當晚原本的主角:一臺擁有驍龍845處理器、「美人尖」全面屏、人臉識別、無線充電...等一線配置的「次時代旗艦」。

或許在老羅或者是錘子官方的眼中,堅果R1不僅僅是一臺手機,而是其構建的一整套具備「 revolution」意義軟硬體交互中的節點。說通俗一點就是,它不僅僅是一臺智慧型手機,還是一臺TNT主機。

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機會體驗到R1搭配TNT工作站所帶來的化學反應,所以我們只能站在評判一款手機的角度來看待堅果R1。我也相信,相比TNT,它或許更值得關注。

一直以來,錘子科技核心賣點在於兩點:工藝設計和交互體驗。

從錘子科技誕生之日起,老羅都一直致力於建立起一套獨特的,並且能夠被廣泛認知的設計美學。作為一個小廠商,這其實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整個行業的設計、審美趨勢長期以來都是由巨頭引領。

令人欣慰的是,錘子一直都在堅持自主設計,錘子的產品一直以來也是「圓滑當道時代的銳利異類」。6年時間內,錘子用8款產品建立起了一套屬於獨特的產品設計語言,也成為錘子,乃至後來的堅果系列產品最獨到的賣點。按照之前的猜測,一向重設計的錘子應該會在旗艦R1上挑戰工藝和設計的極限。是這樣嗎?

先看東西:

這不就是堅果Pro2嗎?

這是發布會上我第一次看到堅果R1真機時的真實想法。從它身上你可以找到堅果3、堅果Pro、堅果Pro2甚至是T2等產品身上早就具備的設計語言。錘子在之前設計的基礎上,對R1進行了微調:比如後蓋部分採用了更加便於握持的3D玻璃設計,之前幾代堅果手機被詬病的割手問題在R1身上不復存在。高度傳承的工藝設計理念,在R1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與其說堅果R1這次採用了小改設計是因為之前的設計已經足夠優秀,倒不如說是出於成本的妥協。這種妥協其實從一些小細節就足以體現出來,比如被天線條斬斷的「金線」,弧形背蓋與邊框處的接縫,再比如這兩天在網絡上被鬧得沸沸揚揚的後置雙攝劃痕事件。

堅果R1的後置鏡頭是不是真的那麼容易被刮花呢?明確告訴你:是的

在網上被曝出相關的案例之後,我便尤其注意了平時的使用。但幾天的使用下來,堅果R1的後置鏡頭部分依然出現了肉眼可見的細小劃痕,好在,目前來看這些小的劃痕並沒有對鏡頭的成像造成較大影響。諮詢官方售後得知,堅果R1的鏡頭後蓋採用的是第三代康寧大猩猩玻璃,被刮花的並不是玻璃本身,而是表面的鍍膜。如果發現有類似的情況,可以在官方渠道申請免費更換。沒有採用硬度更高的玻璃甚至是藍寶石鏡片,可能是造成R1鏡頭容易被刮花的主要原因。而究其根源,依然在硬體成本。

美人尖,應該是這次R1在設計上作出的突破。按照老羅的習性,在堅果R1沒有配備3D結構光的前提下,他是絕對不能容忍「劉海」出現的。實際上,為了儘可能降低視覺幹擾,同時提升手機屏佔比,「美人尖」的確是目前最優的解決方案。任性的是,在默認狀態下堅果R1的系統是將美人尖隱藏的,鏡頭兩側的空白區域被設計成黑色底色,用於顯示電量、信號等信息。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堅果R1屏幕上方的兩個角採用了R角,而下方採用了傳統的L角。雖然屏幕下方的兩角由於有更寬的「下巴」保護,無需採用工藝難度,加工成本更高的R角切割方案。但從觀感上裡說,採用上下一致的切割方案自然會更好。至於為什麼一向重設計的錘子會少了這兩道切割工序,原因同上。

儘管如此,我依然認為:和之前的錘子產品一樣,堅果R1是一部真機比圖片好看的手機。我相信它的設計一定不是錘子設計師手中最理想的,但卻一定是現階段最能兼顧成本的最適合的方案。只不過,這套設計方案最大的問題便是沒能在設計上跟千元機型拉開差距,給多花了幾千塊錢的R1用戶帶來了一定的心理落差。這種落差感,實際上在發布會上老羅剛放出真機圖片時,下面觀眾席中那句異口同聲的「假的」就足以體現。我相信,那絕不僅僅是對於之前堅果Pro2發布會反轉效果的調侃之詞。

UI設計一直以來也是錘科的強項,比如圖標上細小的倒影、擬物化的紋理、仿各種材質的光澤...可以說,這些設計已經深度根植在Smartisan系統的每一處。熟悉錘子朋友可以舉出無數的例子,自然無需我多言。我要談的是,堅果R1的互動設計。而交互創新也是515發布會的主題。

目前錘子手機系統的交互創新主要是通過閃念膠囊、一步、大爆炸三大核心功能來實現。錘子賦予了這三大功能非常高的系統優先級,不僅在設置欄目中將其單獨羅列,甚至在機身左側還加入了專門的實體喚醒按鈕。

閃念膠囊類似於在系統表層加入了一面「張貼欄」,通過語音+文字的形式,你可以隨時隨地將你的閃念記錄下來。由於你可以在任何狀態下將其喚醒,所以它很適合那種碎片化的信息整理和存儲。並且錘子還將其與應用打通,實現更深層級的交互邏輯(比如你可以將其添加到日曆中,設置為提醒)。很實用,很好用的功能。

本質上講,閃念膠囊的核心還是落實在「記錄」本身,並未拓展到系統級的交互層面。舉個例子,如果你需要手機提醒自己「明天上午九點鐘開會」。你需要喚出閃念膠囊,對它說「明天上午九點開會」,然後手動將其添加到你的日曆中。但如果是Siri、Bixby這類的AI語音助手,你只需對它說一句:明天上午九點鐘開會,它便可自動為你設置好提醒或者是待辦事項。顯然,後者實現了一步到位的深層次交互,效率更高。而隨著AI語音技術的日漸成熟,其在功能性、易用性層面的將會有更大的拓展空間。

一步。作為iOS的老用戶,對於一步在多應用場景中實現的高效交互的感知非常明顯。一步打通了應用之間的壁壘,將安卓、iOS中需要喚出多任務界面,然後滑動選擇進入APP的操作直接簡化為點選一個操作。確實,在一些需要頻繁切換的多任務場景下,一步能夠極大地提升效率。

但實際上,需要高頻次切換應用的日常使用場景是有限的。如果高頻次的應用切換是常態化,那錘子大可將其升級為系統級的交互邏輯常駐,而不是作為一個功能APP,使用的時候才喚醒打開。所以,很多人說錘子配備的實體按鈕是多餘的說法並不正確。實體按鈕組合快速呼出,解決了相關功能在緊急情況下的喚醒效率問題,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大爆炸。一直以來,以手機為代表的移動智能終端在生產力屬性方面表現平平,主要原因有兩點:較小屏幕尺寸以及基於觸控操作的交互方式。從堅果Pro開始,錘子便希望能夠提升手機的生產效率,並開發出來語音識別以及大爆炸等相關功能。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幾乎愛上了大爆炸,它讓安卓、iOS平臺上侷促而又蠢笨的文字編輯、修改功能變得簡單而直觀。遇到需要編輯的文字時,只需要長按「炸開」,即可從容地對每一個字甚至是標點符號進行修改,效率倍增。

只不過,大爆炸的應用場景主要是小段文字的「再編輯」(或者說修改)。儘管跟錘子合作的訊飛語音引擎在語音識別的準確率已經足夠可用,但面對大段文字甚至是整篇長文時,我依然傾向於選擇PC。因為大屏+鍵鼠外設的效率肯定比「語音+大爆炸」要高出許多。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TNT工作站應運而生。

由此可以看出,閃念膠囊、一步、大爆炸三大功能的定位其實非常精準,它就是針對移動智能設備碎片化的使用特徵,結合當前以觸控為主的交互方式上做出的深度改進。對於手機的使用場景來說,這三大功能能夠極大地提升使用效率。而錘子新推出的TNT工作站,進一步延展了堅果R1作為行動裝置在生產力方面的發揮空間,讓手機不再僅僅是一臺手機,而是一臺能夠滿足多種使用場景的計算設備。從這個角度來看,堅果R1和TNT結合,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嘗試。

再來說說堅果R1作為一款「手機」應該具備的其他要素吧。

對於一款擁有「強大到溢出」級別配置的堅果R1來說,性能部分你無須任何擔心。驍龍845、6GB/8GB RAM、最高1TB的ROM...這是目前安卓陣營能夠拿出的最強配置水準,主流手遊《王者榮耀》《刺激戰場》最高畫質下運行流暢,穩如老狗。

發布會上,老羅調侃了有的手機廠商把手機放冰箱中跑分的現象。我們也試了試堅果R1的跑分:同樣也是安兔兔,25攝氏度左右的室溫環境下,堅果R1的得分為255007。零下5攝氏度左右的冰箱冷藏室,堅果R1最終得分269254。均未達到官方宣稱的室溫環境275000左右的分數。但我們的跑分測試並不嚴謹,後臺還同時運行著其他程序,對最終的得分有一定的影響,僅做參考。

成像素質方面,也不多廢話,直接看樣張:

可以很確定的說,堅果R1是有史以來成像素質最好的錘子手機。儘管在發布會上關於其成像部分的表現幾乎是一句帶過,但其IMX363+IMX350的雙攝配置在畫質表現上應該是位於目前智慧型手機成像中的第一梯隊水準。特別是在暗光條件下,其樣張的純淨度、細節表現都非常到位。有一個小小的不足之處就是,堅果R1的白平衡控制在某些暗光場景下會失常,主要表現為畫面中心區域會出現細微的泛紅的跡象。

前置成像方面,結合錘子的美顏算法,堅果R1的人像自拍表現也還不錯,拍出來的妹子皮膚白皙中透著紅潤,一些皮膚上的小瑕疵也被很好的修復。用堅果R1也能拍出好看的自拍照,沒什麼值得擔心的。

堅果R1身上另一個被忽略的亮點便是快充。堅果R1標配了18W QC4+充電器,這也是國內第一款採用了QC4+標準快充的手機。QC4+充電器首次面世於2017年的高通驍龍技術峰會,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延續了QC3.0的優勢的同時又兼容了USB PD3.0,也就是說它能夠滿足目前絕大多數支持快充的移動智能設備。堅果R1的充電頭標稱輸出為5V/3A、9V/2A、12V/1.5A、3.3-5.9V/3A、3.3-11V/2A,共五組檔位。使用標配的充電頭,30分鐘可以為手機充滿50%的電量,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表現。

另外,無線充電功能也是堅果R1的標配。錘子為堅果R1專門設計了一個梯形的充電底座,手機進行無線充電時,屏幕混顯示一個翻頁式電子時鐘的頁面,很漂亮。

如何去總結堅果R1這部手機?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十多天前的那場發布會引起的討論和爭議至今仍在,老羅每天依然在自己的微博上頻繁轉發、分享任何關于堅果R1、TNT的信息。很少有一個科技企業能夠擁有如此驚人的話題性,也很少有一個企業家能夠像老羅一樣如此充滿爭議。

既然爭議和話題會干擾我們對於一款產品的客觀評價,那麼我們不妨拋開錘子科技,拋開老羅,來總結一下堅果R1:

堅果R1是一臺足夠讓同行臉紅的旗艦產品

憑藉錘子科技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工業設計能力,即便是堅果R1在設計層面只是做了「小改」,但其體現出來的整體觀感和質感依然維持了高水準的發揮。和那些只知道跟風的廠商相比,我更認同錘子這套自主的設計。儘管它還有很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如同前文所說,堅果R1具備了當下一流旗艦應當具備的一切要素:驍龍845、大內存、人臉識別、無線充電...在經過堅果系列幾代產品的鋪陳之後,錘子終於拿出了一臺毫無爭議的旗艦產品。這些堪稱豪華的配置搭配其3499元起的售價,讓「性價比」這個詞也能用在它身上。而至于堅果R1在交互層面的探索,對整個行業具有一定的探索意義,值得同行學習。

相關焦點

  • 手機中國:堅果 R1 評測,不愧是能當「主機」的旗艦
    在經歷了長達 5 個月的預熱期後,這場期待已久的盛會終於到來,超過 3.7 萬人在現場同時見證了堅果 R1 與堅果 TNT 工作站的發布。那麼作為後者主機般存在的旗艦手機,堅果 R1 究竟表現如何?老羅在現場並未花太多篇幅去介紹它,或許是趕時間,或許是為了給堅果 TNT 工作站讓路,總之堅果 R1 似乎還沒等我們熟悉它便早早的進入到開售環節。
  • 堅果 R1 快速體驗:錘子科技的強力一擊,名副其實的堅果旗艦
    5 月 15 日晚上,在一陣酣暢淋漓的演講過後,錘子科技給我們端出了兩款硬體產品,分別是號稱效率革命的「堅果 TNT 工作站」,而另外一款就是錘子科技的旗艦手機堅果
  • 堅果R1評測:剛展現50%功力的強悍旗艦
    設計上,堅果R1採用了美人尖造型的劉海全面屏,同時,錘子巧妙地將美人尖與手機的狀態欄結合。性能上,堅果R1也足夠強悍,採用了高通驍龍845移動平臺。作為錘子科技發布最近一款旗艦機錘子 M1時隔近兩年後(錘子M1 2016年10月18日發布)的再次出徵,錘子科技的年度旗艦堅果R1肩上的擔子可不輕——不光錘子急需拿出一款旗艦機證明自己,錘友們也對錘子的新旗艦滿懷期待。
  • 3999元的堅果R1體驗 | 這就是革命性的手機?
    仿佛堅果R1有種不堪的感覺,這也導致了後面對TNT工作站的預期過高,伴隨著一面倒的輿論,堅果R1也慢慢的不被人看好。今天就讓我們忘掉那場雨,忘記曾經吹過的牛逼,只看手機,只看這臺黑色的堅果R1。開場我想先下一個結論先,得益于堅果R1上最頂級的硬體平臺,這是一臺有史以來體驗最好的堅果手機,那些以前抱怨堅果手機性能不夠的觀眾老爺可以考慮了。
  • 堅果R1評測:錘子的這臺旗艦機是否足夠優秀?
    跟 Pro 2 一樣,R1 也是 Logo 指紋一體式設計,識別的速度很快,視覺觀感上也不錯,不會像其它手機那樣那麼分裂,但是這兩顆攝像頭感覺突兀了,因為有些許「大」。再來看看這塊屏幕,6.17 英寸,2,242 x 1,080 解析度,18.7:9 的比例。
  • 堅果 R1 上手:記住完成度最高的堅果手機,忘了 9999 元的顯示器吧
    堅果 R1 雖然沒能再現 Smartisan T1 當年包裝盒的蕩世豪氣,但在做工和材質上相較之前的堅果手機有了質的提升,當中僅有的一個 R 字也給了旗艦絕對的尊重。機身背部則是暗淡的 Smartisan 英文名。堅果 R1 支持無線快充,更值得欣慰的是,這次 NFC 即便在 64GB 的機型上也並未縮水。
  • 堅果R1了解一下
    昨天晚上七點半錘子科技在國家體育場的新品發布會上正式推出錘子科技最新旗艦——堅果R1。
  • 堅果R1上手輕體驗:終於是臺旗艦機
    5 月 15 號晚上,錘子在北京發布了年度真·旗艦手機——堅果 R1,從此,將不會再有以
  • 堅果 R1 評測:更成熟且均衡,符合錘粉期待的真正旗艦
    在 5 月 15 日晚,錘粉終於等到了他們所期待的全新旗艦手機,但那不是 Smartisan T3,而是堅果 R1。至於性能方面,跑分上堅果 R1 確實好看,只不過穩定性和持續性還需要考察。接下來在這篇完整的評測文章中,小雷(微信:leitech)將會為大家詳細講述堅果 R1 這款手機上的亮點和缺點,並對其作出綜合評價。到底兩年磨一劍的堅果 R1,是否能撐得起錘科旗艦之名?
  • 堅果 R1,東半球第二詳細評測在這
    這一年裡,堅果 Pro 和堅果 Pro 2 相繼發布。經過技術團隊的大幅更替,錘科手機有了脫胎換骨的技術表現。熱烈的市場反響隨之而來,這讓錘科有了資本做更多不一樣的嘗試。堅果 TNT 工作站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成為下一次計算平臺革命中的領先者,是錘子科技誕生以來的夙願。
  • 酷玩315丨堅果R1爆出攝像頭鍍膜刮花問題
    今年的5月份,錘子發布年度旗艦堅果R1。在發布之前,老羅在微博等渠道上頻頻預熱,聲稱這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
  • 堅果R1體驗評測(對比MIX2S、堅果PRO2)
    Hello,大家好,我是大米又和大家見面啦,5月15號,老羅在鳥巢發布了預熱已久的堅果R1以及革命性的TNT工作站,當然發布會之後呢,網上對於這兩款產品的討論也是比較火熱
  • 錘子堅果TNT工作站+堅果R1手機絕配:革命性交互
    5月15日晚,錘子科技在北京鳥巢發布了新旗艦手機「堅果R1」、「堅果TNT工作站(顯示器)」、新一代作業系統「Smartisan
  • 堅果 R1 是一部好手機嗎?
    安卓手機主要是用來體驗軟硬體產品。我用過的安卓手機很有限,只有華為(早期),錘子,小米和谷歌的 Pixel 這幾個品牌。大致經驗就這麼多,所以我寫手機更多是從普通用戶的角度出發,絕非客觀公正第三方,也不是評測機構,也沒有廣告性質,純屬主觀體驗,而且是針對我自己手上這部手機的。R1 用了一周多的時間,從用戶角度看,R1 是我用過最好的錘子手機,是一部好手機。
  • 堅果 R1 評測:強到溢出的性能與尚待升華的靈魂
    當然了,除了錘子科技本身,已經一年多沒有用上旗艦機型的錘友們在發布會前也被老羅把預期抬高到了天上。我們在發布會結束後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手機,至今上手大概一周時間後,這款產品的體驗究竟如何呢?不過這顆旗艦 SoC 的發熱量也還是不容小覷,在連續玩遊戲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感覺到手機溫度明顯增加。續航方面,堅果 R1 的電池容量為 3600mAh,雖不像 4000mAh 的堅果 3 看起來那麼續航彪悍,但日常使用一天一充還是夠用的。
  • 堅果R1評測:一款不會讓你失望的旗艦機
    錘子科技在宣布告別「錘子手機」之後,迎來了全新的堅果R系列。  終於,在距離上一次老羅心中真正的旗艦(Smartisan T2)發布整整2年零138天,距離大眾眼中的旗艦機(M1系列)發布574天之後,老羅終於帶回了錘子科技暌違已久的旗艦機。儘管在發布會當晚,「革命者」TNT是絕對的主角,但從產品完成度上,堅果R1則稱得上錘科六年八款產品中最高的一款,並且——沒有之一。
  • 獨立榮耀推出旗艦手機V40:堅果R2或成絕唱
    本周手機廠商陸續推出了自家的旗艦手機,例如獨立後的榮耀發布了旗艦手機V40,同時包括聯發科以及高通等晶片廠商也推出了全新的面向主流消費市場的處理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手機採用新一代的處理器。此外字節跳動也宣布未來將不再研發堅果手機以及TNT Pro顯示器,讓廣大堅果粉絲感到一股落寞。在PC領域,英特爾11代酷睿處理器的性能也接連曝光,單線程性能提升明顯。
  • 【上手】堅果 R1 體驗:可能是錘子史上最均衡的旗艦機
    經過 457 天的等待之後,我們終於迎來錘子科技的新一代旗艦手機——堅果 R1。
  • 羅永浩的堅果手機,徹底沒了
    當時小雷還覺得,這不就是趕著清庫存嘛,可能在為下一臺新機讓路而已。結果啊,清庫存確實是清庫存,但特麼是破產大清倉呀。原因是業務調整,字節跳動停止研發堅果手機,放棄手機相關業務,手機團隊未來將聚焦教育領域。
  • 堅果 R1 & TNT 工作站點評: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滅霸
    買個堅果 R1 手機,以後就有機會享受到 999 元的第三方配套工作站,家裡放一臺公司放一臺甚至車裡也放一臺,隨時跨平臺工作和遊戲,想想現在還買其他驍龍 845 手機是不是很吃虧?━━━━━TNT 是正確的方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