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國家電網經營區新型儲能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附四大發電集團、兩大電網更新儲能動態)

2021-12-31 北極星輸配電網

碳交易員培訓

綜合能源服務管理師專題培訓班(在線取證)

2021年電力新時代論壇
延期 可報名·北京

聯繫電話:18910325979

來源:北極星儲能網

推薦閱讀

國家電網公司再迎重大轉變!

配電網建設將成為「十四五」重點內容!

國家電網「十四五」規劃建成7回特高壓直流工程(附特高壓工程情況匯總)

國網省檢修公司更名超高壓公司

國家電網無償劃轉51.54%股權至新源集團

今年以來,儲能政策頻繁發布,相關標準文件也不斷出爐,在雙碳目標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新能源發電業務將持續快速發展,儲能也隨之迎來真正的應用市場窗口期。

據相關報告顯示,按照國家「雙碳」目標和電力發展規劃,預計到2035年,基本建成新型電力系統,到2050年全面建成新型電力系統。

2021-2035年是建設期。新能源裝機逐步成為第一大電源,常規電源逐步轉變為調節性和保障性電源。電力系統總體維持較高轉動慣量和交流同步運行特點,交流與直流、大電網與微電網協調發展。系統儲能、需求響應等規模不斷擴大,發電機組出力和用電負荷初步實現解耦。

2036-2060年是成熟期。新能源逐步成為電力電量供應主體,火電通過CCUS技術逐步實現淨零排放,成為長周期調節電源。分布式電源、微電網、交直流組網與大電網融合發展。系統儲能全面應用、負荷全面深入參與調節,發電機組出力和用電負荷逐步實現全面解耦。

國家電網公司也在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中對新型儲能的規模化應用提出了明確數字。到2025年,公司經營區新型儲能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直接達標《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所計劃規模),2030年1億千瓦左右。加快已開工的4133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十四五」新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抽蓄電站,2025年公司經營區抽水蓄能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2030年達到1億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大力支持電源側儲能建設,積極服務用戶側儲能發展,提供技術諮詢和併網服務。對符合國家規定的項目優先併網、充分利用。積極推動並參與制定新型儲能規劃設計、建設安裝、併網調試、運行監測等全環節標準體系。

重點突破新能源發電主動支撐、智能調度運行控制、市場運營協同、多能互補運行等技術,開展多尺度電力電量平衡、源網荷儲協調規劃等理論研究,推進大容量電化學儲能、需求側互動響應、柔性輸電等技術進步和規模化應用,試驗示範直流組網、氫能綠色製取與高效利用、超導輸電等技術。

編制「新型電力系統技術標準體系框架」,重點開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及運行控制、分布式新能源及微電網、新能源和儲能併網、需求響應等標準制訂。超前布局標準國際化方向。

選擇西藏藏中、新疆南疆、河北張家口作為地區級示範區,重點研究送端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構建方案,推廣「新能源+儲能+調相機」發展模式。選擇福建、浙江、青海作為省級示範區,重點研究送受端大電網與分布式、微電網融合發展方案,以及適應新能源發展的政策和市場機制。

落實公司加快抽水蓄能開發建設6項重要舉措,推動抽水蓄能電站科學布局,向社會開放抽蓄項目,引導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多開多投。加快已開工的4133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十四五」新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抽蓄電站,2025年公司經營區抽水蓄能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2030年達到1億千瓦。

作為發電端和供電端,發電集團以及電網企業都承擔著推進新能源發展、和保證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責任,因而對儲能技術關注度與日俱增、在儲能領域動作頻頻。僅過去的一個星期內,幾大央企都在儲能領域的刷新動態,從不同的定位出發謀劃儲能新發展!

第一類在新型儲能技術之外,今年國家能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計劃通過建設抽水蓄能電站,期待未來發揮電網調峰調頻等作用、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助力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三峽集團等央企作為抽水蓄能項目的主要參與者,今年也陸續發布了在抽水蓄能領域的進一步投資計劃。

10月24日,南方電網公司召開抽水蓄能建設動員會。南方電網公司正在加快推進廣東肇慶浪江、惠州中洞、廣西南寧等一批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孟振平表示,南方電網公司正在積極推動抽水蓄能發展,未來十年,將建成投產2100萬千瓦抽水蓄能,同時開工建設「十六五」投產的1500萬千瓦抽水蓄能,總投資約2000億元,加上合理規模的新型儲能,滿足2030年南方五省區約2.5億千瓦新能源的接入與消納。未來15年南方五省區,抽水蓄能裝機將增長4.6倍。國家電網:十四五新增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抽水蓄能國家電網此前曾出臺服務碳達峰碳中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抽水蓄能開發建設六項重要舉措,明確提出要加快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據報導國家電網「十三五」以來累計開工抽水蓄能電站21座、裝機容量2853萬千瓦,在運在建規模達到6236萬千瓦,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接下來國家電網將積極推動抽水蓄能電站科學布局、多開多投,加快已開工的4163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在新能源集中開發地區和負荷中心新增開工2000萬千瓦以上裝機、1000億元以上投資規模的抽水蓄能電站。到2025年,公司經營區抽水蓄能裝機超過5000萬千瓦。第二類,是從自身新能源業務對儲能的需求出發,和儲能設備企業達成戰略合作,代表企業為國家能源集團、中國華電、三峽集團等。10月20日,國家能源集團與寧德時代在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市場、渠道和產業鏈等方面優勢,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智慧能源建設、儲能技術與標準體系建設、國際業務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為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做出積極貢獻。10月22日,中國華電與寧德時代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和業務優勢,在儲能、新能源、綜合智慧能源等領域,加強品牌、市場、技術與產品合作,堅持協同發展,積極為我國能源轉型發展做出貢獻。10月22日,三峽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雷鳴山與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座談,雙方就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進一步深化在新能源及儲能、綜合能源、國際業務、科技創新等方面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座談後,雷鳴山、曾毓群共同見證三峽集團與寧德時代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第三類以國家電投和中國能建為代表的央企,從自身優勢出發,開展相關技術攻關、培育儲能、氫能業務。10月23日,國家電投集團旗艦上市公司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新戰略發布會。中國電力表示,將將立足清潔低碳能源生產商、綠色能源技術服務商、雙碳生態系統集成商」的「三位一體」定位,著力推進光伏、風電、水電、地熱能、生物質能等清潔低碳能源發展;積極培育儲能、氫能、綠電交通、綜合智慧能源等綠色新興產業,實施清潔低碳能源和綠色新興產業「雙輪驅動」,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低碳能源供應商」。在戰略實施安排上,中國電力計劃到2025年成為中國儲能和綠電交通引領者、美麗鄉村開拓者、氫能新生態構建者,並在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綠色低碳能源供應商」。10月22日,中國能建在公司總部召開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討會,中國能建董事長宋海良強調,各單位要發揮全產業鏈的優勢,整合資源,以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氫能等「長周期、大規模、大系統」儲能項目為重點,加強開展政策研究,積極參與和推進地方儲能規劃,加強核心技術裝備研發,探索開發模式、盈利模式和投資激勵機制,打造核心的技術、管理、專家團隊,培育研發、設計、裝備、管理、運營一體化的項目開發能力,開創儲能與新能源業務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中國能建副總經理吳雲則指出,下一步公司要圍繞儲能技術和產業發展持續發力:一是建立「30·60」研究院、新型儲能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打造儲能原創技術策源地、現代產業鏈鏈長。二是加大研發力度,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加速突破儲能核心技術和裝備。三是開展儲能新技術示範項目及「投建營」一體化項目建設,孵化可複製、可推廣的電源、電網、用戶端相融合的儲能系統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北極星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於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並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儲能技術與電網發展
    美國能源監管委員會原主席Jon Wellinghoff先生詳細介紹了美國的儲能技術進展,解釋了在聯邦和州層面美國是如何利用監管條例對儲能技術進行支持的,並展望了儲能技術在微電網的應用趨勢。美國西雅圖UniEnergy Technologies公司總裁兼執行長楊振國博士介紹了美國電網儲能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現狀。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院士介紹了中國儲能技術的發展及應用現狀。
  • 多能協調互補:儲能電站變聰明,光伏電晚上也能用!
    2017年至2021年,國家電網連續5年在青海開展綠電創新實踐,並連續刷新全清潔能源供電的世界紀錄,助推青海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今年,青海的綠電名片繼續閃亮,青海被納入國家電網經營區首批3個新型電力系統省級示範區之一。
  • 兩大龍頭頻頻出手,超級風口再起?
    可以看一組來自國家能源局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9.3億千瓦,佔總裝機的比重達到42.4%,較2012年增長14.6個百分點。其中:水電3.7億千瓦、風電2.8億千瓦、光伏發電2.5億千瓦、生物質發電2952萬千瓦。
  • 湖南電網配網首套智能儲能裝置投運
    月12日-14日·成都首屆中國電力新基建及能源網際網路論壇2020年8月13日-14日·北京王老師:17600545998吳老師:18733441746來源:湖南日報|文/彭雅惠8月7日,由國網湖南電科院主導研發的配網智能儲能裝置在醴陵泗汾地區龍虎一變臺區正式投運
  • 釩電池:下一代新型儲能電池?
    釩電池體積大,不易搬運,但壽命長,可長達20年;電解液可循環使用;電池容量可擴充性強(可以通過增加電解液儲存器體積增加容量),可用於建造千瓦級到百兆瓦級儲能電站;不易燃燒,安全性好;可實現100%放電,而不損害電池,十分適合作為儲能電池,尤其是在 光伏、風電領域內。
  • 【重磅】特斯拉Powerwall低調停產,「光伏+儲能」離脫離電網還有多遠?
    通過「光伏+儲能」脫網肯定是付出更多的成本,埃隆馬斯克自己就說過:「在美國,每日循環使用的Powerwall成本基本高於電網。如果有人想要脫離電網,必然會承擔更為昂貴的開支。」問題是,即便有足夠多數量的「光伏+儲能」,想要脫離大電網,從技術上來看也很遙遠。
  • 3272萬千瓦!上海電網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影響,下午13時55分,上海全市用電負荷創出歷史新高,達到3272萬千瓦,較去年最高用電負荷增長149萬千瓦。這也是繼2017年達到3268萬千瓦的歷史極值後,上海用電負荷時隔三年再次突破前高。目前,上海電網運行平穩,市外來電約1500萬千瓦,本地機組發電能力達到2050萬千瓦,電網整體供電能力達到3550萬千瓦,全市電力供應充足有序。
  • 平高集團:深耕電源側儲能市場,積極參與電網智能充換電業務建設
    在特高壓、真空環保、智能電網、高速開斷、直流GIS、海上風電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3種新產品入選國家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項目,1種新產品入選國家綠色技術推廣目錄。紮實推進開關產品向數位化、環保化升級,完成252千伏智慧型高壓開關、550千伏80千安斷路器研製。加快550千伏高速開斷斷路器、550千伏GIS、252千伏真空斷路器等高端裝備研發進度。充分融入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技術,推進先進傳感器與微源取能、數位化開關、智慧運檢等技術研究,積極服務能源網際網路建設。
  • 2021年全球儲能部署裝機容量或將超過10GW
    美國聯邦政府提供的投資稅收抵免(ITC)可以降低太陽能發電設施的稅收負擔,一直持續到2025年底。而與太陽能發電項目配套部署的儲能系統也獲得投資稅收抵免(ITC)。投資稅收抵免(ITC)原本在2017年到期,但如今已經延長了兩次,其抵免率仍保持在26%,而在2023年下降到22%,到2024年住宅太陽能的投資稅收抵免(ITC)將下降到0,電網規模太陽能發電項目的投資稅收抵免(ITC)將下降到10%。由美國儲能協會領導的一些儲能開發商呼籲提供適用於獨立部署儲能系統的投資稅收抵免(ITC),但並沒有看到美國政府在這方面採取行動。
  • 國家電網勇擔中國儲電創新重任
    儲能發展指導意見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五部委聯合發布,發布日期為2017年9月22日。在發布的對象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皆為政府部門,但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兩大電網公司中僅有的兩家企業代表。
  • 大家好,我叫儲能,這是我的名片!
    其中,抽水儲能本領最高,不枉其在儲能兄弟中「大師兄」的稱號,他已成為目前最為成熟的儲能技術,成本也較低,已經實現大規模應用。目前世界上抽水蓄能機組總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僅次於日本、美國,中國的裝機規模已處於第三。
  • 國內規模最大電網側站房式鋰電池儲能電站一期併網成功,什麼概念?
    文丨CATL寧德時代新能源2020年1月14日,國內規模最大的電網側站房式鋰離子電池儲能電站——福建晉江儲能電站試點項目一期(30MW/108MWh)啟動併網,1月15日9點24分一次併網成功。該項目由寧德時代負責整個儲能系統的系統集成(電池系統+PCS+EMS),電池單體循環壽命可達12,000次。
  • 超導技術在未來電網中的應用
    為此,人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必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斷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並逐步實現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由於可再生能源受天氣影響大且具有間歇性、波動性、分散性、地理上不可平移性等特點,把大量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將給未來電網帶來一系列重大挑戰[1]。一方面,需要進一步發展跨區大電網,以實現廣域範圍內的各種可再生能源資源的時空互補利用。
  • 2060,碳中和狀態下的夏季電網(1)
    (心裡盤算歷史數據:2019年全市年用電量為1569億千瓦時,平均負荷1790萬千瓦,全年最大負荷為3000萬千瓦)機器人:「2059年全年全市用電量為2689億千瓦時,平均負荷為3070萬千瓦,全年最大負荷為4000萬千瓦」。
  • 專注儲能連接器,連盡動力所能,連動電力隆重亮相「儲能國際峰會2021(ESIE)」
    江蘇連動電力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為有能集團旗下子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行業(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PACK、儲能電池PACK、通訊基站PACK)高電壓、大電流連接器產品設計、生產和銷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端子專利技術,通過專業的CAE仿真設計滿足客戶插拔力 、國際儲能絕緣電阻、介電強度、溫升等重要技術指標。
  • 【兩網五大的破與立】今年,他們居然成立了這麼多家新公司!都是要幹嘛?
    兩大電網        【立】布局5G,國內第四大運營商中國廣電國家電網也有出資10月12日,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京成立,成為國內第四大運營商,註冊資本1012億元閩粵聯網工程是納入國家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補短板重點工程項目,目前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體系電力潮流交換不足,從能源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的角度來看,還需進一步加強兩網聯繫。該工程建成後將實現兩大電網互聯互通、餘缺互補、應急互備,對提升兩省之間電量餘缺互補和緊急事故支援能力,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及海峽西岸經濟區合作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釩電池行業專題研究報告:儲能王者,釩電池產業化一觸即發
    全釩液流電池(釩電池)每千瓦投資成本在 4500-6000 元,而抽水儲能、 鋰電池每千瓦成本在 750~1200 元、2500~-4500 元,高成本使得釩電池 在儲能領域的應用並不廣泛。根據統計數據,2020 年我國儲能方式中, 抽水儲能佔比 89.3%,電化學儲能佔比 9.2%,電化學儲能中,釩電池儲 能佔比僅 0.65%。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疆電網新的「神兵利器」
    現在越來越多的工業機器人,行駛在新疆電網運維的各類場所。2020年5月,走進天山換流站的綜合樓辦公區,門口就有一個防疫檢測機器人,它可以第一時間檢測進入樓內的人員,顯示體溫和有沒有戴口罩。作為「疆電外送」最重要的站點之一,公司實施天山換流站綜合大檢修,亮相了許多先進科技,其中「5G+」新技術是最亮眼的。
  • 國家電網正在搞一個大動作
    「三朵雲」可是國家電網公司在網際網路領域的一個大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