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獸價投VIP會員群招募
1、核心股研究邏輯報告;2、宏觀、行業政策解讀;3、不定期線下沙龍聚會;這些核心服務現免費開放。申請加入需加微信:dujiaoshou4(二維碼在文末),加入需備註:VIP+姓名+公司+職位
2月24日晚,華為第二代摺疊屏手機MateXs驚豔發布,「智慧分屏,視野全開」!華為第一代摺疊屏Mate X去年底發布,截至目前銷量15~20萬臺;同期三星Galaxy Fold銷量約40~50萬臺。今年以來,三星Galaxy Z Flip、華為Mate Xs相繼推出,繼續點燃摺疊屏市場。
時間:2月25日20:30
主持人:賈順鶴
嘉賓:知名手機廠家結構件採購專家 劉總
主持人發言:
各位投資者,大家晚上好!摺疊屏是未來行業大方向,消費者對屏幕訴求沒有止境,從功能機到現在6寸屏幕,手機屏持續變大,但問題是攜帶不便,那麼摺疊屏應運而生。雖然此前市場認為摺疊屏手機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昨天華為發布MateXs,我們看到屏幕和轉軸都變化很大。今天邀請到手機廠家結構件採購劉總,介紹行業趨勢並解讀。
專家發言:
各位投資者,大家晚上好!2018年開始,手機廠商陸續推出摺疊屏手機。2018年,三星和華為推出樣機,2019年三星、華為、柔宇推出量產手機,OVM也推出樣機。摺疊屏,個人認為兩個關鍵點:
一是柔性屏,這關係到產品能不能做出來,目前比較好的是京東方、三星、華星、深天馬和維信諾,他們與各手機品牌商或多或少有合作,開發樣機。屏幕的主要難點是表面的材料使用。目前常用的是玻璃蓋板,摺疊屏上玻璃不行,而是用PI等塑料材料。第一代材料性能不好,去年三星出現屏幕開裂的情況;玻璃也在開發超薄玻璃來替代,但柔性和伸縮性還有欠缺。技術會有迭代,所以未來可能有新東西出現。
第二點是鉸鏈/轉軸,關係到產品體驗。鉸鏈的明顯特點,是定製性很強,能實現同一種功能的鉸鏈,不同的廠家有不同的技術方案。貼合度和手感要求很高,內部零件精密度也很高。轉軸外表上看不起眼,拆開後發現有很多精密件,可能超過100個。小齒輪數量有很多,精密度高,並且強度等也有要求。目前常用的工藝是MIM(粉末冶金工藝),將金屬注射成形,主要用不鏽鋼粉,注射、燒結和脫脂成形。粉末冶金國內資源有很多,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都有參與。第二種是液態金屬,資源不多,鋯基合金,相比MIM技術門檻更高,中小企業很少上這種產品,因為有技術門檻,另外價格很貴,2018年和2019年產出的產品很多用MIM,只有少數在驗證的時候用液態合金。昨天華為mateXs就是液態合金,優勢是密度低,具有輕薄性。摺疊屏肯定要往輕薄的方向走。目前摺疊屏即使摺疊起來,還是大而且重。目前摺疊有外折、內折和豎折三種,便攜性不是很強。技術還在迭代。轉軸即便是實現同一種功能,不同廠家的設計也不同。比如對齒輪數量的需求不同。所以目前摺疊屏的發貨量不會很大。到量產的時候,轉軸只會用一家,因為不同的體驗不一樣,定製化很高,都有專利,沒有辦法公開的。目前來看,成熟的方案是MIM,液態金屬等著技術方案成熟和成本下降,因為減薄。
第三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電池方面,會影響用戶體驗。因為摺疊屏內部空間小,但是屏幕大和攝像頭元器件多,電池的續航能力有問題,電池容量需要增大,或者技術革新。
Q&A:
Q:鉸鏈材料的配套情況介紹?
您提到的具體公司都是工藝和產品的製造商。設計商裡面有很多零件,需要外發生產,他們承接生產功能,針對設計環節,他們有所欠缺。
Q:一個轉軸只能一個供應商來生產嗎?
從目前了解到的情況來看,實現同一種功能,每一家設計和材料等都不一樣。設計都有自己的專利,不能公開給競爭對手。目前據我們所知,設計圖紙保密。
Q:設計和量產的公司有哪些?
現在量不多。但是很多廠商看好這個趨勢,會有投資。但是他們的現有業務可能不是這塊兒,而是TWS耳機盒子轉軸類的產品。這類廠商國內有,也有上市公司。
Q:各家廠商對摺疊屏手機的定位?
現階段確實摺疊屏手機存在問題,但是手機不斷迭代,摺疊手機技術迭代,後面會越做越好,是趨勢。可能這兩年,除了三星和華為投入比較大資源,當成一個產品線去做,其他友商則相對慢一步,往後再看,他們也會抓住時機。比如摩託羅拉的翻蓋類似,能做到輕薄,只要價格下來,還是有人願意買單的。
Q:液態金屬工藝的情況?國內具備這個能力的公司有哪些?拆一下鉸鏈bom?
液態金屬,國內中小廠商國內介入不多,但是大廠商和上市公司可以做。不方便說。鉸鏈的設計有自己的獨特性,所以設計的時候還是有很多的附加值在裡面,主要成本構成是齒輪,用量多,所以MIM的模具也比較多,可能有20多套,另外還有衝壓件和外殼,有的是金屬的,比如液態金屬。總的來說,內構件、外觀件和設計附加值這三塊。
Q:轉軸大概的結構和價值量?
內部根據設計不同,包括傳動裝置(主要是齒輪),還有支撐結構(主要是不鏽鋼的衝壓),還有彈簧以及外觀結構。轉軸價格一套200~300元,這是MIM的,如果是液態金屬則可能更高。
Q:液態金屬具備量產的技術能力了嗎?未來與MIM誰會成為主流?
目前MIM可能多一些,這兩個工藝不是對立的,可能同時使用。因為零件很多,可能穿插使用。產業鏈是零件+組裝。設計廠商提要求,大家評審設計方案,ok後設計廠商發圖紙,開模和加工,最後組裝。
Q:液態金屬比MIM高多少?目前有量產基礎了麼?
預計在50%左右。已經有量產。蘋果電源插座很多就是液態金屬。前幾年液態金屬確實有成本高的缺陷,但是摺疊手機動輒2萬元,為了實現性能這種成本完全覆蓋得了,所以在摺疊手機上應該有前景。
Q:摺疊手機鋪開後,價格怎麼樣?
bom上佔手機的5%~10%左右。產業鏈的培養需要量來支撐,目前成本在今年內估計不會有大的降幅,目前不能預測。
Q:轉軸的生產卡在哪個環節比較多?
從結構零件上看,主要難點還是MIM和液態金屬。因為MIM的工序很長,從注塑到最後表面處理,工藝難點很多,中間一旦參數有問題,變形會導致產品報廢。MIM在2012~2013年國內爆發,很多廠商技術變得成熟。裝配方面,業內某款手機最後結構件頂到屏幕,所以產品設計合理性也會影響裝配的實現效果。
Q:一套200~300元。設計和製造分開,設計公司拿多少?還有其他參與者嗎?
除了零件,因為量產不多,所以有量產設計能力的廠商肯定有附加值,但是具體多少,不是很明確。而且終端廠做成整機,還會有一些溢價。
Q:屏幕的價值和傳統相比,變化比較大的是哪些?
屏幕、轉軸和電池這三點。電池目前沒什麼突破性變革,不會影響實現,只影響體驗。目前手機蓋板以玻璃為主,但是摺疊手機要求伸縮性,主要是PI材料,目前用得多的是韓國一家給三星配套。由於目前競爭不充分,所以很難判斷真實的價格。
《價值投資的時代來臨,業績為王,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
大周期上,股市已進入新階段,2016-2019年的去槓桿周期是這個大周期的確認期間,後面還有5-10年的延展期,直到顛覆性技術出現。
未來5-10年,房地產、瘋牛股市等無腦買入的財富增值模式確定已成歷史。經濟增速會像下樓梯一樣逐級下降,受益於利率下降、供給側改革和龍頭效應,好公司股價會像上樓梯一樣逐級上漲,大盤指數會分化,包含更多好公司的指數將走出結構性慢牛。
未來5-10年,個人投資者對自己的資金必須要精細化管理。第一,可以精選基金讓別人幫忙理財,但是基金篩選對很多人可能比選股還難;第二,投資指數和行業ETF,這需要判斷大周期的能力;第三,投資能力圈內的價值成長股。
過去一年感受最多的,是價值成長股的投資策略比前幾年溢價率明顯高很多,擅長基本面研究的機構大部分都有超過指數的淨值收益,這背後的邏輯是股市生態的根本性轉變,去槓桿這幾年讓以莊股為中心的上市公司、機構、大戶和散戶損失慘重,所以短線大漲大跌的博弈行為大為減少,很多資金轉向了長線機構化的投資行為。
本人過去一年主要投資就是在ETF和價值成長股,效果還不錯,收益比較好的是歌爾股份、水晶光電、長電科技和寧德時代。這個策略的難處是股價上漲階段不確定,比如寧德時代也是蹲在坑裡半年才出來的,巨星科技目前還在坑裡。所以個人投資者用這個策略容易熬不過黑暗時期、容易死在黎明前,而多個人進行研究判斷和心理按摩會容易堅持過來。
搞VIP群最重要的原因是可以逼自己寫出投資邏輯,接受其他觀點和事實的攻擊,這樣更容易抓到牛股和避免風險。
獨角獸智庫現免費開放價投VIP會員群,加入這個組織,您將會獲得:
一、核心股研究報告
經過紮實基本面研究的價值成長股,1000字之內把最核心的邏輯給到您。與市面上的研報區別是:1)我的專業素養已經幫你排除絕大部分內容蒼白的研報,可以減少您大量的閱讀和篩選時間;2)券商分析師無法在研報裡對風險和機會講得太直白,這裡可以。
多年的經驗已經表明,能給你賺錢的都是少數幾隻股,所以這類精選的價值成長股不會多,入群後大家不要催,好貨不怕等。
二、核心觀點路演
每周將研究的核心觀點在微信群小範圍語音路演,第一時間傳遞研究成果。
三、宏觀、行業政策解讀
宏觀(行業)層面出現影響大周期的政策時,給出對應的投資策略。
四、不定期邀請券商首席分析師、行業專家微信群路演
不定期邀請各大券商明星分析師在群內語音路演最新研究成果,了解市場最新動態和最新熱點。
五、不定期線下投資交流會。
六、嘉賓簡介:
黃帥:獨角獸智庫合伙人,畢業於中山大學
職業經歷:
北京浦來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老闆是林毅夫學生),代表作:科大訊飛(70%)
犀牛之星研究中心總經理,代表作:通策醫療(60%)
深圳狄道投資基金研究總監,代表作:歌爾股份(100%)
目前已覆蓋歌爾股份、寧德時代、長電科技、科大訊飛、勁嘉股份、傑瑞股份、中國科傳、玲瓏輪胎、佩蒂股份、永輝超市、家家悅、絕味食品、煌上煌、皇馬科技、青島啤酒、小熊電器、丸美股份、大參林、新和成、巨星科技、健盛集團、迪瑞醫療、透景生命、均勝電子、生益科技、智萊科技、新北洋、夢百合、海容冷鏈、歐派家居、弘亞數控、捷成股份、創維數字、海興電力、麗珠集團、健康元、諾力股份、拓斯達、賽意信息、牧原股份、衛寧健康、裕同科技、鴻路鋼構、宋城演藝、上海機場、林洋能源、恩華藥業
每年預計新挖掘5-10隻的價值成長股,新覆蓋15-20家公司。
加入方式
請加微信::dujiaoshou4,並備註:VIP+姓名+公司+職位